#蟹足腫

蟹足腫越來越大怎麼辦?可以開刀消除嗎?醫揭「這款手術」不留疤痕

蟹足腫越來越大怎麼辦?可以開刀消除嗎?醫揭「這款手術」不留疤痕#蟹足腫

若有蟹足腫體質,要開刀怎麼辦?蟹足腫雖不會讓人感覺到嚴重的疼痛或不適,但在外觀上常造成了患者極大困擾,特別是長在胸口和手臂、四肢上的蟹足腫,且只要一有傷口或開刀,就很容易再產生其他凸起疤痕。不過醫師舉案例指出,蟹足腫體質者要開刀,其實有新選擇,可預防留疤,且安全性更高。

傷口疤痕感染「蟹足腫」如背長巨蟲!醫揭好發部位「2招」可預防

傷口疤痕感染「蟹足腫」如背長巨蟲!醫揭好發部位「2招」可預防#蟹足腫

27歲的陳小姐,從十多歲時背部長出2顆小小的突起物,原以為是青春痘,不痛不癢就沒特別去在意。但後來長達15年間,突起物卻蔓延越來越多,也越長越大,導致背部隆起,就像一條「巨蟲」長在肩膀後面。她除了要忍受異樣眼光,突起物也會又痛又癢,甚至晚上睡覺時痛醒,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讓她痛苦不已,就醫後確診為蟹足腫。

蟹足腫反覆發作醜又癢 放療竟能癒?

蟹足腫反覆發作醜又癢 放療竟能癒?#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蟹足腫(Keloid)和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 scar)都是異常增生的疤痕組織,好發於有色人種(亞洲人及黑人族群),少數人會合併搔癢或刺痛,目前主要認為和體質及基因有關,兩者差別在於肥厚性疤痕只在原本受傷的地方增生,蟹足腫則會擴展到傷口周遭,擴展的範圍會大於原先受傷部位。傷及皮膚真皮層的較深傷口,會比表淺傷口容易發生蟹足腫,身體皮膚張力較大的部位如前胸、肩頸部、上背、關節等處較容易好發。陳女士(化名)的左肩及背部因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困擾多年,不僅影響美觀,還造成左肩關節活動受到影響。在這數年間嘗試過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手術切除及植皮,仍舊一再復發。這次在整形外科醫師做完疤痕切除手術後,為陳女士轉介術後放射治療,目前術後五個月沒有任何復發跡象。蟹足腫的復發率偏高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放射腫瘤科胡明原醫師表示,蟹足腫的治療方式很多,包含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雷射治療、局部冷凍治療等。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是局部皮下類固醇注射,但須多次注射,除了治療時的疼痛,若疤痕面積較大、需大量注射亦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冷凍治療是用液態氮的低溫破壞真皮層過度生長的纖維母細胞,達到抑制疤痕生長的作用。這些方法的共同缺點是復發率偏高,且往往需要長時間反覆治療。當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時 可考慮採手術搭配放射治療當病灶較大時,醫師也會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的風險在於仍可能復發,甚至比原先病灶更大,因此大多需要搭配其他治療方式,防止再次復發。較常搭配手術的治療方式便是放射治療。其原理是使用放射線破壞過度活躍的纖維母細胞,減少疤痕的增生。過去研究認為在手術後24小時內接受放射治療的治療效果最好,治療時不會有特別的不適,只有少數病人出現局部皮膚發紅等反應。較常使用的方法為電子射束,治療次數約為1到5次,每次數分鐘,一般來說控制復發的機率大於80%,成效比其他治療方法來的好。不過,雖然治療蟹足腫的放射劑量較一般治療癌症低,但仍有極低機率會增加之後局部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對於一般患者,胡醫師提醒,放射治療應該在使用其他方法治療效果不佳時才建議搭配手術使用。如果民眾有類似的困擾,建議與您的醫師討論,充分了解不同治療的利弊後,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蟹足腫醜疤癢 這樣做可避免復發

蟹足腫醜疤癢 這樣做可避免復發#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蟹足腫是個長了又割,割了又長,且越抓越癢也會長得越大的變形怪物。台灣的蟹足腫年發生率約為萬分之15,一萬人中有15人會罹患此症,男女發生比率相當,且有家族遺傳傾向,與基因、免疫有關。疤痕不斷增生,除了不美觀之外,因搔癢、疼痛、緊繃、關節運動受限…等症狀,已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尤其夏日穿背心或清涼短褲,若身上有醜醜的疤痕組織,有時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亞東醫院整形外科游彥辰醫師收治一位蟹足腫病人正巧為藝人蜆仔的父親劉先生。劉先生5年前後因背部粉瘤接受皮下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的手術疤痕復原逐漸形成疤痕增生,經醫師評估是術後疤痕增生形成「蟹足腫」。整形外科的游彥辰醫師,跨科和放射腫瘤科的謝忱希醫師合作,與病人及家屬討論幾種治療的選擇,包括1)局部類固醇注射、2)手術切除重修、或3)手術切除重修並加上術後低劑量放射線治療。劉先生先後經歷了局部類固醇注射、手術切除重修並加上術後低劑量放射線治療,將疤痕切除並重新縫合,在疤痕處貼矽膠貼片照顧疤痕,幫助疤痕成熟,持續約半年的時間。目前術後一年半的追蹤,沒有疤痕增生復發的情形,也沒有出現疤痕疼痛、搔癢的症狀,已達成功治療的目的。如何判斷疤痕是否為「蟹足腫」?疤痕種類區分為「成熟型疤痕」、「肥厚性疤痕」或是「蟹足腫」。不論是因為痘疤、外傷、手術或任何原因,身體的傷口癒合後形成的組織,就是疤痕組織。很多患者看到傷口沒有收好,有不美觀的凸起、紅、癢、痛等,就以為是「蟹足腫」。「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最主要的區別在於,「肥厚性疤痕」是在原本傷口範圍內的疤痕增生,沒有侵犯到旁邊正常的皮膚;而「蟹足腫」則是疤痕組織的增生,侵犯到旁邊正常的皮膚組織而有擴大的現象,就像螃蟹的腳往外伸長的樣子一般。手術+放療 可降低蟹足腫復發機會增生、凸起嚴重的「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可慮局部疤痕內類固醇注射,或者手術重新修整。「蟹足腫」相較於「肥厚性疤痕」,手術修整後復發的機會非常高,單純進行手術切除,蟹足腫的控制率約為50%。「手術」加上局部低劑量「放射線治療」可降低「蟹足腫」復發的機會。

避免疤痕長成蟹足腫 正確護理有撇步

避免疤痕長成蟹足腫 正確護理有撇步#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人都難保不會有意外發生,而當發生皮肉傷需要護理時,最怕留下疤痕,或是手術需要縫合時,也很怕傷口會留下疤痕,甚至有人會出現蟹足腫,長出有如蜈蚣般的疤痕;到底該如何護理才能避免肌膚產生疤痕呢?是否有什麼護理產品有助於使傷口癒合呢?《中庸》言:「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在護理傷口時,也是同樣的道理。傷口深度、癒合時間、感染和張力 都是疤痕形成原因馬偕醫院整形重建外科主治醫師姚文騰表示,受傷之後,身體會有修復機制,由纖維母細胞分泌膠原蛋白修復傷口。而傷口深度較深或是癒合時間較久,以及是否有感染和傷口的張力太強,都是導致疤痕形成的原因;而在傷口護理時,要使傷口不產生明顯的疤痕,務必要將傷口盡快清理乾淨並縫合,做好消毒且覆蓋合適的敷料,不要使傷口暴露接觸到生水與髒物造成感染。傷口護理前六個月是黃金期 建議使用免縫膠帶半年要如何預防傷口出現難看的疤痕呢?姚文騰醫師指出,傷口護理前六個月是很重要的黃金期,針對手術類型的線性傷口,需要使用免縫膠帶固定,降低傷口裂開的機率可使疤痕修復快,進而不會容易產生肥厚性疤痕和蟹足腫;而免縫膠帶的使用時機,在傷口拆線後持續使用半年,能幫助癒合及預防疤痕。預防疤痕生成 免縫膠帶黏貼要與傷口垂直姚文騰醫師進一步指出,使用免縫膠帶不用天天換,保持乾燥可五至七天換一次,免縫膠帶一來可取代外層的縫線,其二是對傷口進行適當壓迫,避免細胞不正常增生而產生疤痕。至於免縫膠帶正確黏貼方式,方向要與傷口垂直,提供足夠張力,尤其是四肢與關節處最需要正確黏貼避免活動造成傷口皮膚張力過大,且黏貼時不要拉扯膠帶也不要重疊,要有點間隔。如擔心傷口感染,也可使用含碘的免縫膠帶在避免傷口裂開的同時也達到抑菌的效果。一般外傷護理 不沾黏敷料可降低換藥疼痛感手術傷口和一般外傷的傷口護理是有差異性的;姚文騰醫師說明,手術縫合傷口是乾淨的,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後使用免縫膠帶即可,但是擦傷與割傷等外傷,怕有傷口不乾淨與感染疑慮,應先用優碘清潔消毒,之後再用抗菌藥膏,且要視傷口狀況用抗菌敷料,對於一般外傷或沒有拆線等容易有分泌物的傷口,可使用含不沾黏傷口棉墊的敷料,避免血水組織液和敷料黏在一起,導致撕除敷料時連同新生組織一起撕下來,造成換藥時的不適及疼痛。沒有預防疤痕生成 長出蜈蚣疤還會刺痛與搔癢感手術後傷口若是沒有用免縫膠帶或除疤凝膠,很可能一、二個月就長出蜈蚣疤痕。姚文騰醫師強調,蜈蚣疤痕除了外觀不好看,且會造成刺痛與搔癢感;門診中,有些病患受傷後在傷口癒合的過程,沒有進行適當的疤痕預防護理,結果三個月後傷口產生肥厚且凸出疤痕,因為已過了傷口護理的黃金期,最終只能透過打消疤針與雷射,將疤痕切掉再重新縫合,讓除疤程序變得更麻煩,所以民眾有疤痕上的疑問就要立即處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氣滯血瘀 蟹足腫「針」有效

氣滯血瘀 蟹足腫「針」有效#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0歲吳姓女患者因車禍造成右腳膝蓋外傷合併骨折,進行手術治療並住院後康復出院,雖然傷口縫合照護良好,並且長時間使用除疤凝膠或貼美容貼布,但因體質特殊,傷口還是留下明顯的疤痕,後來為了調整體質到醫院中醫科看診,醫師建議蟹足腫可使用針灸處理,針灸治療的2個多月,蟹足腫變的又淡又平。3次針灸後傷口癒合 1周後疤痕更平整另名36歲劉姓女患者進行除痣手術後,右肩上的傷口因為天熱流汗滋生細菌、皮膚拉扯裂開等情形,已經進行過2次縫合手術,本身也有蟹足腫體質,傷口疤痕經過2次手術後卻無法癒合還化膿,經朋友介紹改由中醫科治療,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蘇永玄利用針灸進行治療,3次針灸後傷口已癒合,1周後疤痕也修復得更平整。敏感、流汗、盥洗或天氣驟變 會不舒服蘇永玄醫師表示,人難免都會因為跌倒、撞傷、擦傷刀割傷受傷,嚴重可能會骨折、頭破血流,經過治療或手術後,絕大多數的人都會留下些許疤痕,如果疤痕位在顯眼處,如臉上、頸部、手臂、手掌等,不僅影響美觀,體質敏感的人則在活動後因為流汗、盥洗或天氣驟變時,會感到不舒服,因而受到傷口疤痕困擾。局部給予刺激 促進血液循環蘇永玄醫師指出,目前治療疤痕或蟹足腫的方法,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亦可選擇冷凍治療、矽膠片敷貼、染料雷射、脈衝光等等,也有因為傷口疤痕嚴重而直接再動一次手術切除。蟹足腫是因疤痕局部氣滯血瘀較為嚴重,針灸用意在於局部給予刺激並促進血液循環、汰舊換新,吳姓患者膝蓋內側的疤痕原本和手腕一樣明顯,在針灸治療2個多月,蟹足腫變的又淡又平,而劉姓患者的肩膀傷口與疤痕在手術3個月後仍無法癒合完全,經針灸治療後改善很多,醫師呼籲,任何治療不變的原則,都是愈早治療效果愈佳。

抑制疤痕增生 2招抗留疤!

抑制疤痕增生 2招抗留疤!#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外科醫師最常聽到的病患要求就是「拜託,縫漂亮一點,我不想要有疤」。但有傷口必定有疤,重點是如何讓疤痕也可以很美麗。外科陳德福醫師說,疤痕形成的原因很多,除了跟醫師縫合技術有關,個人體質、術後有無感染、術後選用哪種敷料都會對其造成影響。疤痕分4種 傷後照護錯誤也易形成陳德福醫師表示,傷口癒合過程中,因纖維母細胞增生打破皮膚原有膠原蛋白的排列組合,進而形成疤痕。若受傷在表皮,則疤痕為表淺性疤痕,通常半年後會逐漸淡化。但若受傷在真皮層以下,則要有與疤痕長期抗戰的準備。然而,受傷之後,傷口也會因感染,無適當縫合,錯誤照護方式等問題,而留下疤痕。陳醫師補充,在門診上,常有病患問疤痕的形狀是不是蟹足腫?其實,不是每個疤痕都是蟹足腫;再者,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蟹足腫體質。陳醫師說,疤痕分為表淺性、萎縮性、肥厚性,及增生性。所謂蟹足腫就是增生性疤痕,不只疤痕變厚,還會從原本受傷部位向外增生,因形狀如蟹而得名。2招不留疤 美容膠、矽膠片抑制疤痕增生至於受傷後,傷口要如何照護,才會比較不留下疤痕呢?陳醫師說,以下2點提供給民眾參考:1)適當縫合:當受傷的傷口較深,仍需醫師進行縫合,使傷口盡早癒合。縫合後的傷口請按照醫師囑咐時間拆線,臉部傷口約3~5天,身體約10~14天。過早拆線,傷口可能未完全癒合、過晚拆線,則容易留下像軌道般的縫線痕跡。2)避免感染:需每天檢視傷口有無發炎,盡量每天換藥,正確的換藥方式應是先經由生理食鹽水清潔,再擦上含有抗生素的藥膏,此外保持傷口乾燥也很重要。由於傷口癒合約需一到兩周的時間,要使疤痕穩定則需半年以上,因此有的醫師會建議民眾在拆線後使用美容膠或矽膠片,但要怎麼選才較適合呢?陳醫師說明,不管是使用美容膠或矽膠片,目的都在維持疤痕穩定,不再使疤痕增生,且持續時間需半年以上。若是一般表皮或真皮層傷口,且無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體質的人,建議使用一般美容膠;若是較深的傷口、有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體質的人,則建議使用矽膠片,矽膠片能比美容膠提供較多的壓力保護及保濕功能,進而抑制疤痕增生。蟹足腫體質免驚! 3方法減少疤痕增生至於有蟹足腫體質的民眾也不需太緊張,目前的治療方式雖不能使傷口回復皮膚一開始的狀態,但至少能美化,或改善蟹足腫發癢的症狀,以下3種方法,為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1)類固醇施打:類固醇能改善發炎及血管新生,有助減少疤痕增生。2)染料雷射:透過雷射光的熱效應對血管壁進行破壞,使血管中的含氧血紅素吸收雷射光後,可以收縮破壞血管壁,將血管壁中的色素組織代謝出體外,改善疤痕。3)放射性治療:以手術切除疤痕後,再進行低劑量的放射性治療。陳德福醫師提醒,疤痕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保有正確觀念,去正視並解決,適時與醫師討論對策,總有一天也能戰勝疤痕,擁抱受傷後全新的自己。

蟹足腫體質大禁忌 割雙眼皮、做雷射恐留嚴重疤痕

蟹足腫體質大禁忌 割雙眼皮、做雷射恐留嚴重疤痕#蟹足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長痘痘留下凹疤或是色素疤,可能還是小事,但若有蟹足腫體質的病患,長痘痘恐怕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台北一名四十多歲的男性,因有蟹足腫體質,青少年時期胸口又長滿青春痘,當時不懂保養的他,放著青春痘狂妄亂長,導致他的胸口留下一塊一塊紅腫難看的蟹足腫,而近幾年來,蟹足腫的範圍更逐漸擴大,還有疼痛搔癢的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只要有傷口 都可能變成蟹足腫蟹足腫體質,只要撞傷、長痘、開刀,都容易留下嚴重的紅腫疤痕!書田診所皮膚科副院長曾興隆表示,蟹足腫是指疤痕不正常的增生,呈現暗紅色凸起的狀態,暗紅色凸起的範圍,有可能會向外擴張増生,有時會感到刺痛、癢。好發於肩膀、背部、胸前、手臂等處,大多因為體質或遺傳的因素造成。蟹足腫病患 多種醫美療程都是禁忌他進一步說明,蟹足腫的盛行率,約落在1~2%之間,病患大約在青少年時期發現自己有蟹足腫體質,整體而言,病患若有手術傷口、穿耳洞等,有些人甚至蚊蟲咬傷、長痘痘都有可能出現蟹足腫。值得注意的是,蟹足腫體質的病患,皆不適合做創傷型的醫美治療,像是割雙眼皮、飛梭雷射、侵入性醫美療程,曾興隆醫師指出,曾有蟹足腫的病患跑去割雙眼皮,未告知醫師有蟹足腫體質,結果愛美不成,兩眼皮卻留下嚴重蟹足腫。而在治療方面,曾興隆醫師解釋,目前最常見的是類固醇注射,以針頭將類固醇注入蟹足腫內,約2~4周注射一次,注射次數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脈衝光等,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曾興隆提醒,雖然蟹足腫不會致命,但痛、癢常造成困擾,此外,外觀的影響卻可能使人失去自信,有蟹足腫體質者,在接受手術或意外受傷後,要特別小心照顧傷口,避免感染,同時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除疤藥物或用品,降低蟹足腫發生的機率;若發生蟹足腫應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擴大。《優活》提醒/民眾若發現,身上曾經有過的傷口,癒合後會出現凸起紅腫的情況,就要適度懷疑自己是蟹足腫體質,應找醫師進行診斷,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跑去做侵入性以及創傷性醫美,恐怕會得不償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