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清潔

口腔清潔做對了嗎? 睡前刷牙更重要!

口腔清潔做對了嗎? 睡前刷牙更重要!#口腔清潔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多數國人每天刷牙2次,仍有9成民眾患有牙周病或牙齦炎。對此,牙醫師陳彥廷指出,其實光是刷牙、使用牙線,僅能清潔25%口腔,其他還有清潔不到的死角,建議正確的口腔清潔習慣,應包含刷牙、使用牙線以及漱口水等三步驟。與其他先進國家相比,台灣人漱口水使用比率低,僅1成出頭。陳彥廷表示,牙齒與牙齒中間的臨界面(牙縫)還有牙齒舌側面、內側等處,是牙刷與牙線難以清潔到的死角,刷牙完後使用漱口水,可有效減少牙菌斑,降低牙齦炎發生的機率。許多民眾會擔心漱口水中的酒精成分,會不會不宜天天使用,陳彥廷解釋,漱口水在口中停留的時間不會很久,跟牙齒的接觸時間短,其實影響不會很大,但不建議6歲以下孩童使用。另外,陳彥廷更進一步表示,正確的刷牙時間,應是三餐後加上睡前,尤其晚上刷牙更為重要,對牙齒的健康影響較大,因睡覺時口水分泌少,口腔環境變酸性,易滋生細菌,早上起床時的刷牙,只是為了消除不好的口氣;而標準刷牙時間為2分鐘,但一般成年人平均刷牙時間僅46秒,且應採取貝式刷牙法,將刷毛對準牙齒與牙齦交接處,涵蓋一點點牙齦,上排牙齒由上往下刷,下排牙齒由下往上刷,每個部份至少刷10-20下。陳彥廷提醒,刷牙、使用牙線後,應在使用漱口水,才是正確的潔牙三步驟,牙周病就是因為口腔清潔不夠完善,才會導致牙菌斑累積。建議漱口水應每天早晚刷牙後各使用一次,漱口30秒即可吐掉。物理性清潔(刷牙、牙線)加上化學性清潔(漱口水),才能徹底維護口腔衛生。

牙齦腫塊誤以為警訊 別緊張!只是「牙齦增生」

牙齦腫塊誤以為警訊 別緊張!只是「牙齦增生」#口腔清潔

童綜合醫院日前診斷一個病例,一名20歲的陳姓女子矯正牙齒後,發現右側的下齒齦有莫名的腫塊,一度讓患者憂心以為是重症警訊,就醫之後才知道是罹患「牙齦纖維症」(牙齦增生),經手術治療已痊癒。署立台東醫院牙科主任莊素惠指出,口腔清潔不徹底產生牙菌斑、或服用癲癇藥物,都可能導致牙齦增生的狀況。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青劭表示,陳姓女子的牙齦腫塊在接受「廣泛性的切除手術」後,使用靜脈注射的方法補充營養,再使用類固醇治療,目前追蹤3個多月沒有復發的情形。莊素惠主任表示,造成牙齦增生的情況很多,包括口腔沒有仔細清潔、造成牙菌斑堆積,或是服用癲癇藥物,以及懷孕婦女因內分泌的改變、造成體質變化,都可能有牙齦增生的狀況。莊素惠主任說,有牙齦增生的患者,平時不會有什麼感覺,不過在刷牙或是吃到較硬的食物時,牙齦會有流血的情形;在治療上,通常都是以手術治療並徹底清潔病患口腔,且醫院也會予以衛生教育,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要多保持口腔衛生、多清潔口腔,防止細菌孳生。˙一個多月增生近十倍的巨大細胞肉芽瘤 不可小覷˙牙齦反覆腫脹導致牙髓神經壞死 根管治療恢復牙齒健康˙常被誤解的口腔警訊

預防病變 老年人應加強口腔照護

預防病變 老年人應加強口腔照護#口腔清潔

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的口腔醫療照護日益被重視,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任林滄溢提醒,醫療人員加強與患者及家屬間互動,主動詢問、參予,將使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的口腔醫護更健康也更有尊嚴。國內人口老化問題日趨明顯,老年人的口腔醫療與照護也更形複雜與多元,老年患者不僅有口腔生理方面的需求,更因為行動與溝通的限制,使得如何滿足他們在攝食方面的基本需求,成為臨床牙醫工作中重要課題。林滄溢指出,老年人常見口腔疾病可分為:口臭、牙痛、齲齒、牙周病、口腔炎、臉型改變、口腔癌。由於隨著年齡增長,老年患者自我照護與察覺能力逐漸降低,醫療與照顧者必須配合各種老年症狀,進行全面性的口腔照護。老年人的IQ年齡日益下降,最後很可能連刷牙都需要照顧者協助、引導。此外,老年人也可能喪失語言能力或罹患失智等疾病,此時更需要照顧者給予清楚的指示,甚至由照顧者完全接手口腔照護工作。在臨床照護上,林滄溢表示,應規律且持續執行口腔清潔程序,每日利用鏡子及手電筒執行一次口腔檢查。進食後三分鐘內確實刷牙,減少食物殘渣對口腔黏膜及牙齒的刺激。每天刷牙至少4次,每6~8小時作一次口腔護理。至於正確口腔護理步驟,應抬高床頭30~40度,協助病人頭側向照護者,圍上毛巾或衛生紙於病人胸前,置放彎盆或漱口杯於下顎備用。照護者應仔細檢查口腔是否有活動假牙、舌苔、黏膜破損或潰瘍,之後再以軟毛牙刷或口腔棉棒沾漱口水清潔牙齒各面、牙齦、口腔內頰及上顎,同時使用超吸器抽出沖洗液或自然流於彎盆。若是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者,除了每日例行的口腔護理外,也需定期3~6月至牙科檢查,清洗牙結石。林滄溢強調,除了口腔生理症狀,老年患者也亟需身心靈及社會關懷,照護者應盡量給予充分時間,讓病患及家屬訴說心理感受,以傾聽方式接受並運用團隊合作,滿足病患需求,並且盡量讓病患有主控權。至於身心障礙者的口腔照護,由於部分障礙者可能無法言語或適切表達,照護者應盡量參考並傾聽家屬描述,並以更多同理照護這些障礙者。延伸閱讀「口腔病發正/疾病名稱」對照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651

LH矯正微創植牙術 同期解決齒列不整與缺牙困擾

LH矯正微創植牙術 同期解決齒列不整與缺牙困擾#口腔清潔

與人交際時,很多人常常因為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而羞於啟齒,傳統解決方式不外乎戴牙套矯正,但許多患者戴了兩年「大鋼牙」後,卻因為矯正期間清潔不易導致蛀牙甚至缺牙影響治療效果。牙科專科醫師蔡忠翰表示,矯正期間口腔清潔格外重要,進食完畢一定要立即刷牙,才不會矯正完之後滿口蛀牙。若是矯正病患原本即有缺牙困擾,則可以利用全方位矯正微創植牙的方法,將LH矯正合併微創植牙,幫助患者在較短時間內將矯正與植牙兩項療程同時解決。從事公關行銷工作的Cindy,因為業務關係常常需要與人接觸,擁有立體的五官和高挑的身材,但亮眼外型卻總在一開口後破了功。Cindy表示,國中時就曾經花了十幾萬戴牙套矯正牙齒,但因為牙套清潔不易讓他在矯正牙齒期間併發蛀牙的問題,牙套拆掉後蛀牙持續惡化甚至變成缺牙,時間一久,原本矯正好的牙齒更因為缺牙而再度位移,缺牙加上齒列不整讓她加倍困擾,只好再度找上醫師治療。蔡忠翰醫師表示,大多數患者進行牙齒矯正的主因在於齒列不整,而齒列不整常因清潔不易導致蛀牙或牙周病,進而衍伸出缺牙問題。矯正過後若以傳統牙橋方式補其缺牙,有可能再度因清潔不易、磨損好牙或齒槽骨萎縮等問題,造成二次蛀牙或牙周病惡化。因此像Cindy這種狀況,蔡忠翰醫師建議,想要徹底解決齒列不整及缺牙的困擾,只有靠「全方位矯正微創植牙術」,將「LH矯正」與「微創植牙」結合來解決。蔡忠翰醫師解釋,全方位矯正微創植牙方法融合了LH矯正及微創植牙的優點,於矯正中後期進行微創植牙,幾乎可以同時完成矯正及植牙療程,不但省去病患轉診的麻煩也減少了病患二次蛀牙或牙周病產生的機會,大大改善傳統治療之不足。「全方位矯正微創植牙術」幫助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矯正與植牙兩項療程同時解決,為全口重建患者帶來福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