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好、便秘又少動 痔瘡患者增多

吃太好、便秘又少動 痔瘡患者增多

2012/3/13

痔瘡是一種相當惱人的疾病,俗語說「十男九痔」,更顯示出它的普遍性。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由於人們吃的食物大多過於精緻,缺乏纖維質,而導致時常便秘,再加上缺乏適度的運動,久坐、久站或經常失眠,使得痔瘡的患者越來越多。連女性患者也越見增加,在門診常見懷孕的婦女,挺著大肚子又有疼痛及脫出的痔瘡,真是十分辛苦。

大里仁愛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孫志誠表示,痔瘡的形成原因乃是肛門附近結締組織鬆弛,以及肛門靜脈叢曲張所引起,除了體質因素以外,便秘、久坐、久站、失眠、飲酒及常常食用辛辣和油炸食物,都容易使痔瘡變得更為嚴重。依它們在肛門齒狀線之內外位置,可分為內痔及外痔兩類。一般而言,內痔的神經分佈是屬於內臟神經管轄,比較不會劇烈疼痛,而較常出現肛門出血的症狀;而外痔神經則是屬於體神經管轄,比較會有疼痛及搔癢的感覺。另外,如果痔瘡的血管被血栓所堵塞,會導致痔瘡急速變大變硬,產生疼痛,則稱為血栓性痔瘡。

第一級-只有疼痛或出血的症狀,解便時痔瘡不會脫出肛門。
第二級-解便時痔瘡會露出肛門外,但隨後會自行縮回。
第三級-痔瘡脫出後不能自行縮回,而須以手推回肛門內。
第四級-痔瘡卡在肛門外,無法用手推回。

孫志誠指出,對於痔瘡的治療方法很多,硬化劑注射及冷凍治療,因為併發症較多且效果不好,現在已經少有醫療院所使用。對於輕微的第1級痔瘡,通常可給予軟便劑服用及局部藥物塗抹。至於散在性內痔,則可使用橡皮筋結紮枯痔法,使之壞死脫落。而對於出血嚴重或頻繁之第1級或會脫出之第2、3、4級痔瘡,最好是選擇手術切除,可使痔瘡再發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目前痔瘡手術是利用半身麻醉進行,手術時間約20~30分鐘,住院只要1~2日,術後約1~2個月即可完全痊癒,相當方便安全。

近幾年來更發展出痔瘡手術的新療法「痔瘡環狀切除術」,它是利用可拋棄式儀器於肛門齒狀線內將痔瘡做整圈切除,術後比傳統痔瘡切除手術,較不容易產生嚴重疼痛或肛門出血的併發症,對於脫出及出血性內痔而言,是相當理想的療法。不過因目前健保尚未給付環狀切除器的費用,因此這部分的費用必須自費負擔。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