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ho優活健康網 〉檢視火線新聞 〉長期服用抗凝血藥 拔牙會不會出血不止?

醫:加壓止血、縫合、置放止血敷料可有效止血
65歲劉先生小中風後長期復健,並服用抗凝血藥物控制病情,一年來控制良好,直到牙疼無法好好進食,才找上牙科醫師,檢查結果發現,除了牙周病引起牙齒搖晃,還有嚴重蛀牙,得拔去多顆壞牙並製作假牙以維持咀嚼功能。劉先生擔心停藥是否會讓血管又阻塞,更怕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去拔牙,是否引發嚴重併發症?
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表示,類似劉先生的憂慮,常在牙科門診遇到。他指出,口腔內有豐富微血管,拔牙手術確實最擔心「出血」,但其實「拔牙」是牙科常規手術項目,牙科手術的出血,都可以透過確實加壓止血、縫合、置放止血敷料等方式有效控制。
不只美國牙醫協會(ADA)文獻指引,張家豪也舉歐洲心律協會(EHRA)2015年建議準則「牙科執行拔除一至三顆牙齒、牙周手術與植牙等術式,並不需要停止新型抗凝血劑或改變原本用藥處方」。文獻提到的藥物主要指內科醫師處方常用的心血管藥物如:伯基(Bokey)、保栓通(Plavix)、拜瑞妥(Xarelto)、可邁丁(Coumadin)等新舊款藥品。
牙醫建議多討論少風險
張家豪強調,也有少數例外必須特別注意,「除非病人服用抗凝血劑等相關藥物的同時,合併其他系統性凝血問題,像肝硬化造成血小板低下、血液性疾病,或是手術範圍較廣泛,才需要考慮是否有停藥的必要。」思考停藥與否時,更要思考停藥後可能帶來的風險。如果還是不放心,拔牙前可以先跟內科醫師與牙科醫師討論評估,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心血管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