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值得被愛?別耽溺悲劇主角症候群

你不值得被愛?別耽溺悲劇主角症候群

2020/11/28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總是相信自己是個「不被愛」、「沒價值」的人,下意識地拒絕相信別人的讚美和肯定,並且否認自己是值得被珍惜、獨一無二的人。我該怎麼辦才好?

「我完全不值得被愛!」「反正我就是一無是處,做任何事注定不會有好結果!」這種自貶身價、自認活得很慘的人還真不少。

但是你可曾想過,沒有人是天生的失敗主義者,打從娘胎出來就老是鑽牛角尖。會變得這麼消極負面,全都是在成長過程中,被周圍的人灌輸了扭曲的思想。

即便你內心明白這是不正常的,如此看低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單憑一己之力實在很難抹去這樣的思想烙印。

這是因為你覺得活在自我作賤的負面思考中,反而心情很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你會心安理得;相信自己終究一事無成,讓你樂得輕鬆。

相反地,知道自己有人愛,會讓你方寸大亂;得知自己對某人來說是無可替代的重要存在,會讓你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自覺扮演「可憐人」的人,是在渴求對方的關愛
為什麼自我否定的負面話語反倒令你心安理得、樂得輕鬆呢?因為你心底知道扮演「小可憐」,周圍的人就不會責怪你,甚至會對你寄予同情和關愛。這就是「悲劇主角症候群」。

舉例來說,從小生活在雙薪家庭的鑰匙兒童,平日總是缺乏父母的關愛和陪伴。但是當他感冒生病,無法上學,父母會請假在家陪伴他,殷勤照顧他,和他講很多話。幾次以後,孩子便食髓知味。他發現平日沒人關心、不被需要的自己,一旦病體虛弱,就會博得關愛。而這樣的行為模式會讓孩子上癮,最後會故意置自己於柔弱無助、可憐兮兮的狀態下,好搏取別人疼惜關心。

從小經常被拿來和兄弟姊妹或是同學朋友比較的人,又或是缺乏被稱讚、肯定的人,總會下意識地尋求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方法。為了不要遭到欺凌、被人當箭靶,他們會刻意低調,妄信貶損自己的壞話,藉以自我保護,因為他們不想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潛意識總是往迴避危險、痛苦的方向運作。為了維護生命安穩地活下去,它會毫不猶豫地帶領我們盡可能避開風險,不去接受新挑戰和未知的結果。

欣然接受惡意貶損,卻拒絕接受正面肯定,這是潛意識在暗中搞鬼:「如果我聽信了好話結果被騙,那該怎麼辦?受人背叛豈不是太痛苦了?我不要受傷害,我害怕孤獨寂寞的感覺。」所以他會直接了當地拒絕相信那些肯定自己的正面信息。

用力點頭、積極回應,就會給人好印象
拒絕相信別人的讚賞,面對別人的肯定手足無措的人,通常也不懂得如何給予和付出。因為他們實在太小心翼翼,總是在察言觀色、衡量揣度。

當他們受到肯定和讚美時,忍不住懷疑:「他是說真的嗎?該不會是客套話吧?讓人家這樣費心關照我,怎麼說得過去!」這樣的人想要稱讚對方時,也會多所顧慮:「我這樣稱讚他,他會高興嗎?該不會認為我太虛情假意,或是懷疑我別有用心?我這樣說出口是否太唐突,反而讓人家不知所措?或者,我還是不要多說話,免得大家都尷尬?」總之,他們會反覆推敲,幾近神經質的地步。

對於如此小心翼翼的人,我的建議是,不必越級挑戰自己不擅長的事,讚賞、表揚、肯定別人都需要一點技巧,以後再慢慢摸索也不遲。你原本是一片誠意,但如果在遣詞用字上沒有拿捏好,可能弄巧成拙,惹得對方不高興。雖然現階段暫時不能開口讚揚,但可以從更簡單的事情入門,那就是:「先從熱情回應開始!」

當我在講台上口沫橫飛、賣力表演時,台下偶爾會有完全不笑、不點頭、不反應的聽眾。雖然是極少數,但只要有這樣的聽眾在場,我就會開始感到不安:「他有在聽我講話嗎?」他們或許只是精神太緊繃,或是無法放開來大笑,也或許是認為跟著大家一起做反應很丟臉。

無論如何,他們沉滯的氣息和陰鬱的情緒,可以影響到台上的我。才一開講,就接收到如此冷淡回應,連我都不由得緊張,無法暢所欲言,只能草草結束。

相反地,台下如果反應熱烈,觀眾表現出點頭、微笑、提問、鼓掌等,不僅讓我大受鼓舞,周圍聽眾的情緒也會被帶動,全場氣氛就會變得熱絡。

身為講者的我,便會把原本沒打算披露的壓箱寶也加碼奉送。所以,只是把反應做大一點,就能夠讓對方開心,卸下防備,甚至可以營造彼此之間的好氣氛。

如果你生性害羞,要你把反應做大有困難,那麼至少在傾聽對方的時候使勁點頭,再加上一點鸚鵡學舌的回應。

例如,對方抱怨「這工作快把我給累死了」,你只需要順著他的話說:「這工作讓你這麼累呀?」

看到有人在乎自己、對自己感到關心好奇,人們都會忍不住多說一些,所以就算你不知該如何起話頭,對話也能夠自然往下走。不過,如果你知道對方向來愛抱怨,喜歡喋喋不休,就別做出任何可能鼓舞他說下去的暗示,否則只是讓他剝奪你的能量。

實行「使勁點頭,鸚鵡學舌」的對話技巧,對方會對你留下「這個人感覺不錯,和他說話真愉快」的好印象。你不必努力找話說,一樣能夠為自己爭取好印象。

不過,「鸚鵡學舌」也不是輕易上手的技巧,必須先在家對著電視、廣播、網路影片等,進行模擬演練。實不相瞞,我以前繭居在家時,這也是自我訓練的項目之一。

我曾被人批評:「說話表情僵硬,睜著一雙死魚眼。」為了洗雪前恥,我一個人的時候,經常對著電視或廣播裡的假想對象使勁點頭,即便場面乏味,也要求自己面露自然微笑,看似自言自語地做反應。

不願接受別人的稱讚和肯定,是因為封閉了自己的心扉。打開心扉的鑰匙,就是把反應做得比過去還要大。

無論是看戲劇表演、聽音樂會,或者與人對話時,提醒自己要把反應做大,也就是運用點頭、微笑、提問、請益等的技巧。當我們打開心扉,自然而然就能接受別人肯定,而不會感到不好意思。

只是把反應做大,自己和對方都會有好心情。

(本文摘自/人生煩惱相談室/時報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