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易致失眠 睡前「4B」助好眠

壓力易致失眠 睡前「4B」助好眠

2018/3/23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睡不飽、睡不好,或是已睡眠8、9小時仍疲睏不堪,小心可能是睡眠障礙找上門。根據食藥署統計,臺灣人每年吃掉超過3億顆安眠藥,若以全台吃掉的安眠藥逐顆排列,長度約是一條370多公里的國道高速公路,健保給付也達8億6000多萬元。睡眠不足不僅使情緒低落焦慮、狀態不佳,還會影響記憶力,增加發生意外的風險。

失眠心理因素關係大 5大壓力來源

林口長庚醫院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陳濘宏說明,睡眠障礙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失眠問題。其中40至60歲的女性為好發族群,特別在更年期、月經周期、懷孕時更容易發生。睡眠品質差不僅使白天精神變差、注意力下降影響工作,還會影響抵抗力與免疫力。國外更有研究指出,睡不好的人罹患癌症機率會增高。

除了影響免疫力,睡眠對人的影響是全身性的,由於人睡不好,交感神經會比較亢奮,導致心跳變快,血壓、心律變異度不穩,久了會增加心臟病風險,連帶影響腸胃、新陳代謝、血糖控制、荷爾蒙分泌等問題。

桃園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及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失眠與心理因素關連性高。中壯年的上班族,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可能與壓力有很大關係,可分為5大壓力源:工作、人際、健康、家庭、經濟。建議有失眠困擾的人,找出造成失眠的心理因素,並尋求專業協助。

 

睡前4B誘眠法 作息規律助好眠

吳家碩心理師建議,有睡眠障礙的人,可以試著將睡前儀式化,像是「睡前4B誘眠法」,指的是:洗澡時間(Bath time)、暫停時間(Break time)、放鬆時間 (Breath time)、床的時間(Bed time)。洗澡時放鬆身體、洗去疲勞;暫停時間時可以拿出「煩惱記事本」,將煩惱與未解決的事寫在本子上,不要帶到睡眠裡;接著透過呼吸放鬆訓練,上床進入夢鄉。

陳濘宏醫師提醒,人的身體有生理節奏,想要擁有良好睡眠,規律作息是不二法門,使體內的褪黑激素正常分泌。白天時也建議盡量到有陽光的地方運動,調整晚上分泌的褪黑激素,並促進腎上腺素分泌,讓身體活躍。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