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吃飯較有禮?是怕走光啦!

跪坐吃飯較有禮?是怕走光啦!

2017/4/29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國人的進食方式出現過3大變革,很早很早以前,聚餐時採取「分餐制」,就像吃西餐或者日本料理一樣各吃各的,後來才改成「共餐制」,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和歐洲人一樣,餐桌上離不開刀叉,後來才改用筷子,很早很早以前,我們像日本人那樣跪在榻榻米上吃飯,後來才改坐在椅子上進餐。

宋朝不分餐、刀叉、跪坐

這3大變革都是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到宋朝結束,換句話說,到了宋朝,我們徹底擺脫古老而又新穎的分餐、刀叉和跪坐傳統,現代的進食方式才完全定型,我們來探討古代中國人為什麼要跪著吃飯。

南北朝前 吃飯跪床上

從傳世的雕塑、壁畫和畫像磚上可以看出,至少在南北朝以前,古人吃飯時一直跪在席子或者矮床上,即使到了唐朝和五代十國,還有一小撮守舊的遺老在飯局上捨棄椅子,堅持跪坐,學者們早就注意到了這種奇特的生活習俗,但是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從來沒有人指出當時為什麼要跪坐。

褲子無褲襠 走光風險高

到底為什麼要跪坐呢?原因很簡單:避免走光,史前時代,我們的服飾特色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無論男女都穿裙子,而裙子裡面則不穿內褲,商周時代,我們學會了用袍子做內衣,上衣下裳裡面多了一層袍子,走光的風險小了一些,到了春秋戰國,褲子終於普及,可是當時的褲子沒有褲襠,甚至連褲腰都沒有,一左一右套在2條腿上,「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

東漢前聚餐 跪坐護要害

褲襠的發明特別晚,從考古成果上看,至少東漢以前是沒有連襠褲的(有人說漢朝宮女穿的「窮絝」就是連襠褲,窮絝只是在開襠褲上加了幾根扣袢,不能算連襠),所以東漢以前的成年人在開會和聚餐時,必須雙腿併攏跪在地上,讓外衣垂下來護住要害部位,這就是古人以跪坐姿勢就餐的由來。

使用內褲後 習慣坐椅子

我們現在穿的內褲(連襠褲)在東漢以後才發明,並在魏晉南北朝廣泛使用,所以從魏晉開始已經有人放棄跪坐,直到宋朝,所有的饕客都習慣坐在椅子上吃飯,因為再也不用擔心走光問題。(本文摘自/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時報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