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依賴助便劑小心副作用 中醫籲:中藥可改善

長期依賴助便劑小心副作用 中醫籲:中藥可改善

2011/3/29

俗話說能吃、能睡、能拉是人類健康最基本的三件事,看似稀鬆平常,但現代人精神壓力大、生活步調快又緊張、缺少運動、飲食不均衡,便秘成了門診中常見的消化道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邱碧瑩表示,根據統計成年人約有15%罹患慢性便秘,通常女性多於男性,老年人多於年輕人。尤其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活動量減少、牙齒不牢固飲食受限、腸胃道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變差、老人家可能罹患多種慢性疾病或服用各種藥物,這些都是造成老人易罹患便秘或加重便秘症狀的原因。便秘的臨床症狀包括排便次數減少、耗時久、糞質堅硬、排出困難、解不淨感、腹脹腹痛等。

邱碧瑩說明,長期習慣性便秘對身體有不良影響,例如:消化不良、胃口減退、口臭、痔瘡、肛裂、大便失禁、痘瘡、失眠、頭痛、煩躁、血壓控制不良及生活品質低落等。

治療便秘的方法很多,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善用餐後胃結腸反射;精神情緒保持平穩,生活作息有規律,因為繁忙緊張容易加重便秘;另外攝取足夠的纖維質與水分,多活動以促進腸胃道蠕動。

邱碧瑩解釋,常用來治療便秘的藥物有容積性瀉劑、高滲透性或鹽類瀉劑、刺激性瀉劑、軟便劑等,這些藥物最好由醫師診斷處方。有些人一有便秘的症狀不明究理就擅自利用成藥通瀉,久而久之反造成依賴或產生副作用。便秘可能只是單純的反應身體水分、纖維質攝取不足、活動量不夠的一種症狀,也可能是身體某種疾病的表現之一、或是服用藥物的副作用,甚至可能是潛藏嚴重疾病的警訊。

便秘若以藥物治療療效仍不好時,應該進一步檢查排除是否為腸道結構異常或其他疾病所導致,正確的治療才是根本。長期使用刺激性瀉劑或浣腸劑會造成腸道自主蠕動能力下降、腸子感覺神經閾值上升,腸道退化,加重對藥物的依賴;也可能使人忽略某些疾病併發排便不順的警訊,延誤早期治療的時機。

中醫治療便秘的特色在於分別虛與實,邱碧瑩也強調五臟六腑氣血虛損不足時所導致的便秘必須要利用補藥來治療,提升臟氣的功能,而不是一味使用瀉下通便,使身體更虛。

門診中常見年輕人為了減重擅自服用助便劑、越吃劑量越重;老年人腸子無力大便困難,圖方便自行浣腸通便;術後腸沾黏腹痛便秘苦不堪言;便秘型腸躁症到處求醫尋訪秘方;不僅便秘無法得到適切的治療,反而衍生許多副作用。

中醫也特別注重養生與預防保健,邱碧瑩鼓勵患者從日常生活作息、飲食結合藥膳食療、運動結合調暢氣機或穴位按摩等,來調和體內的精、氣、神。若能結合中醫、中藥的專長與特色,對於診治便秘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

延伸閱讀「中醫將便秘分成5種類型」: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123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