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男子鼻咽癌復發 鼻竇狂流膿水

51歲男子鼻咽癌復發 鼻竇狂流膿水

2010/6/8(2022/3/15 18:27更新)

51歲的林先生有鼻咽癌病史,透過電療後暫時控制住病情,但去年初又發現癌症復發,醫師建議他接受積極治療,但他卻遲遲不肯答應。原來林先生曾聽說不少復發病友接受第二次電療時發生聽力退化、視力模糊、顱底或鼻竇反覆發炎狂流膿水等副作用,讓必須工作肩負家中生計他裹足不前,一直拖到年底才決定到光田醫院接受治療。該院癌症治療團隊採用「鼻竇內視鏡導航下鼻咽部切除術」,不僅安全、精確的一次切除腫瘤,同時還免除了鼻咽癌患者接受二次電療後可能會發生的各種副作用,目前林先生預後良好,持續追蹤都未有復發跡象。

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沈炳宏醫師表示,台灣平均每10萬人就有10人可能罹患鼻咽癌,這種癌症好發於40~50歲男性,大部分都是家庭生計的維持者。因為腫瘤位置深層,靠近顱底、血管等重要器官,所以目前的治療主流以放射治療(電療)為主。治療後第一期患者五年存活率有九成左右,第二期也有五成以上,所以早期發現治療後擺脫病魔的機率很高。

可惜的是,仍然有1/4的病人可能在日後復發。目前針對復發的病人仍以再次電療為主,但是病人承受第二次電療後,有可能產生一些後遺症,包括聽力損傷、中耳鼻竇發炎、口腔或食道發炎導致吞嚥困難等,少數嚴重者還可能造成顱底骨髓炎甚至壞死。沈炳宏醫師表示門診中常需為鼻咽癌復發患者抽出中耳及鼻竇中不斷蓄積的濃水,這些不適症狀對許多肩負家庭生計的患者來說,影響真的很大。

有鑑於此,醫療界也發展出所謂的「救援性手術」,針對電療後效果不佳或不願意再接受電療的鼻咽癌病人,改採用「手術」的方式來切除鼻咽腫瘤。在內視鏡還不發達的過去,手術必須把顏面切開、鑿開上頷骨來切除腫瘤,但這種手術耗時、出血量和風險較高,最重要的是,術後病患臉部腫痛麻木,生活品質仍然受到影響。但現在透過技術成熟的「鼻竇內視鏡導航手術」來治療,不僅外觀無傷口、出血量少、復原快,癌症的局部控制率比起傳統手術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未來也可望成為鼻咽癌復發患者施行「救援性手術」、對抗癌症並保有良好生活品質的絕佳新選擇。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