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胸悶、高燒⋯當心類流感作祟!中醫教你喝「1茶飲」搶救免疫力

畏寒、胸悶、高燒⋯當心類流感作祟!中醫教你喝「1茶飲」搶救免疫力

2024/2/23
31歲周小姐年初至國外旅遊,返台隔天就出現了鼻塞、咽喉癢等症狀,原本以為只是單純感冒,不料一覺醒來出現了畏寒、胸悶、咳嗽、高燒不退,且伴隨全身痠痛無力等症狀,自行服用退燒藥後,仍有頭痛、喉嚨疼痛、劇烈咳嗽及全身倦怠等類流感症狀,求診中醫治療1週後才逐漸恢復健康,醫師建議平日可喝「1茶飲」養生,預防類流感。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淑儀表示,中醫將類流感視為一種「感冒」。中醫對於「感冒」的定義為,受到風邪或時行病毒侵襲,引起肺衛功能失調,造成鼻塞、鼻涕、頭痛、發熱、畏寒等,可能導致全身不適的外感疾病。

延伸閱讀:
發燒流鼻水⋯是流感、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醫揭「4症狀」才是辨別關鍵

類流感症狀比感冒更嚴重

陳淑儀指出,一般感冒因四季皆會發生,故又稱「四時感冒」,六淫邪氣風、寒、暑、濕、燥、火為主要病因,通常以風邪為首、互相兼夾為病,常見冬季夾寒、夏季夾熱,而成風寒、風熱之證,治療以解表藥為主,根據其病邪屬性選擇荊防敗毒散、銀翹散、香薷飲等藥物治療。

而新冠肺炎、流感則偏屬時行病毒造的「時行感冒」,有較強傳染力。除了常見的風寒及風熱邪氣之外,也常兼具濕邪,因而出現畏寒、疲憊、關節肌肉痠痛、腹瀉、病情難癒等濕勝之證,治療可選擇羌活勝溼湯、藿香正氣散、甘露消毒丹等藥物以祛濕邪。

陳淑儀說,許多疾病都會出現類流感症狀,在中醫辨證上也分寒熱虛實等不同證型,每個人治療的藥物及時間長短也不相同,需要醫師多方面的評估。她解釋,周小姐經診斷起初為風寒型,但不久就化熱了。因此治療期間必須密切注意證型及症狀的變化,以隨時調整藥物。

上述個案周小姐經過治療1週後,病況已有明顯改善,但後續還是有鼻涕倒流、咽癢咳嗽等不適情形,仍持續調養治療,讓身體身體機能逐漸恢復。

延伸閱讀:
感冒進補好得快? 當心反而更嚴重

中醫推1茶飲提升免疫力

陳淑儀建議民眾,平常可使用黃耆搭配大棗,泡茶水來喝,一天約300~500毫升,可以益氣固表、增強免疫力,但若已有感冒症狀或火氣較旺者,則不適合飲用。此外,充足睡眠、適度的運動及均衡飲食也能增加自己的正氣。平時到人多場所記得配戴口罩,並且多清潔雙手,季節交替、溫差大時也要注意保暖,才能預防呼吸道疾病感染。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