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是「雙面刃」?會引發什麼副作用?所有問題兒科醫師一次告訴你!

卡介苗是「雙面刃」?會引發什麼副作用?所有問題兒科醫師一次告訴你!

2021/3/23

文/郭盈秀 採訪諮詢/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邱南昌

一般來說,施打卡介苗後約4~6週,會產生化膿反應,這時候只要保持清潔和乾燥即可。約2~3個月後,左上臂接種處會自動癒合、結痂,留下淡紅色的小疤痕,一段時間後會變成膚色,不太會對身體造成後續影響。 不過,雖然卡介苗的疫苗株已減毒,但活性還在,仍可能使部分嬰幼兒在接種3個月後,發生左上臂未結痂的狀況,甚至出現類感染症狀,即「副作用」。

針對施打卡介苗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其建議對應方式,馬偕兒童醫院一般兒科主任邱南昌說明如下:

副作用1:接種部位和左腋下淋巴結腫大、膿瘍
如果卡介苗內的牛分枝桿菌,在接種後引發免疫反應,有可能發生在接種部位或移動到腋下的淋巴結,導致紅腫,較嚴重的還會引發膿瘍。

建議對應方式
不需要刻意戳破紅腫或膿瘍處,但若流出膿液,用棉花棒稍微吸乾就好。原則上,只要紅腫和膿瘍未再擴大,「持續觀察即可」,通常過一陣子就會自動消退。
再觀察一陣子,如果膿瘍處仍未消退、甚至變大的狀況超過接種時間3~4個月,建議至小兒感染科就診。醫師會依其症狀,考慮是否採取細針穿刺的方式,幫助排出膿液,一般穿刺1~2次後,就會痊癒。

副作用2:骨髓炎
若牛分枝桿菌往身體其他部位移動,侵襲到骨骼和骨髓腔,將可能引起發炎症狀,造成「卡介苗骨髓炎」。他表示,根據相關研究,骨髓炎的平均發作時間約在寶寶接種卡介苗後1年多左右,容易侵犯下肢長骨,導致走路不穩或局部腫痛等。

另外,也可能導致其他部位骨骼受侵犯,而有其他局部腫大或疼痛現象發生。只是一開始發病時,外觀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有時候較難在第一時間察覺。

建議對應方式
骨髓炎的發病時間,正逢寶寶開始學走路之際,因此,特別提醒父母,「如果寶寶常跛腳,或不願意走路,尤其是發現走路能力退步時,就需要懷疑罹患骨髓炎的可能性,建議就診檢查」。另外,如在寶寶關節處發現疑似腫塊,也必須就醫。

邱南昌醫師說明,針對可能罹患骨髓炎的患童,必要時會請(兒童)骨科醫師進行切片化驗,以確認是否為卡介苗引起的骨髓炎。如果確診是骨髓炎,醫師會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

副作用3:瀰漫性感染
最嚴重的狀況,就是卡介苗內的牛分枝桿菌散播全身而引發「瀰漫性感染」,進而易導致敗血症,危及性命。

建議對應方式
他說明,瀰漫性感染的症狀,只會發生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嬰幼兒身上,幸好發生機率非常低。因此,建議擔心的家長,可在寶寶出生滿48小時,自費接受「新生兒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篩檢(簡稱SCID)」,先確定是否有免疫功能問題,再決定是否接種卡介苗。但他也補充,「並非沒做此檢查就不能施打卡介苗」。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