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療護 有限生命、無限的價值

安寧療護 有限生命、無限的價值

2012/1/15(2022/3/15 19:7更新)

2011年10月,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死訊占據全球媒體的版面。這消息受到全球矚目的原因,一方面由於蘋果公司是當今名列世界前茅的大企業,另一方面更由於賈伯斯率領的團隊,屢次設計出消費者愛用的產品,甚至改變人們操作電子產品的習慣。消息一傳出,許多忠實粉絲前往蘋果公司總部致意,彷彿失去重要親人般的不捨。

當時的新聞報導,不斷強調賈伯斯的成就。可是再怎麼偉大的形容詞,也無法改變一代巨擘辭世的事實,賈伯斯的成就再偉大,再怎麼家財萬貫,也終究要面臨生命的終結,就如同所有人都無法避免最終要面對的死亡。

林新醫院家醫科黃嘉文醫師說,醫院、飯店裡,很少看到樓層或房間出現「4」這個數字,真實地反映人們的忌諱。然而,避而不談不表示不存在,臨終階段的不適、死亡帶來的哀傷,在各地醫院天天上演。現代醫療讓許多人以為人類可以戰勝疾病與死亡,實際上卻不然。每當疾病進展到不可回復的末期時,諸多不適帶給病人莫大痛苦,突如其來的病情惡化,又令身旁關心的人措手不及。

已故英國女醫師桑德絲(Cicely Saunders,1918-2005),早在踏進醫療現場的一開始,就看見癌末病患的痛苦。為了讓這群無法治癒的病患減少不適,她建立了全世界第一座安寧病房,讓病患的症狀得以改善,心理、靈性上也能得到妥適的照顧。這樣的觀念漸漸擴展到全球,台灣的安寧療護推動至今,也有超過20年的歷史。

黃嘉文醫師表示,不過即使到了21世紀的如今,台灣社會對安寧療護仍有不少誤解。像是不少人以為安寧療護就是放棄治療,進入安寧病房就只能什麼都不做純粹等死…,或是以「消極治療」來形容相對於手術、化學治療等「積極治療」的安寧療護。事實上,安寧療護絕非放棄治療,而是不做無意義的無效醫療,但是另一方面,只要是能改善病患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的治療方式,安寧療護都會積極採行。所以,許多病情進入末期的病患,雖然已經無法從手術之類的治癒性療法得到什麼好處,但是經由安寧療護改善原有的不適之後,生活品質大大改善,甚至在知悉本身所剩時日不多的情形下,反而能把握機會,把握與親人陪伴的時刻,並且努力完成過去未能完成的心願。

所以,安寧療護絕對不是「消極」的治療,選擇安寧療護也不是「放棄」,而是在明白生命有限的事實之後,勇敢地面對,並且積極地把握接下來的每一段時間。

近年來,台灣進一步推動「安寧共同照護」,將安寧療護的範圍,從安寧病房延伸到一般病房。因為現有安寧病房的照護資源有限,安寧共同照護的實施,讓更多末期病患有機會接受綜合身體、心理、靈性的照護。林新醫院於2011年2月組成安寧團隊,將安寧照護「全人、全程、全家、全隊」的照護理念推廣到全院各病房,若有症狀控制、心理靈性照護等需求的末期病患,皆可同時接受原科醫療團隊與安寧團隊的共同照護。

林新醫院接著在2011年3月開辦安寧居家服務,可銜接住院期間的照顧,由安寧團隊成員前往病患家中訪視,讓末期病患得到更完整的照護,改善各項不適,進一步把握機會完成心願,有尊嚴走過人生最圓滿的階段。有限的生命,也會因此而顯得更有價值。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