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

顱內動靜脈畸形 30%病人恐致癲癇

顱內動靜脈畸形 30%病人恐致癲癇#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顱內動靜脈畸形」是指腦部微血管發育不完全,流經動脈內的血液會直接灌注到靜脈,造成血流過大導致血管破裂出血,這是國內年輕人中風的常見原因。顱內動靜脈畸形發生率不到1%,年輕男性比女性更常見。臨床表現大約有50%的病人會引起顱內出血,有30%的病人會導致局部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病人每年有3%風險會引起腦出血,其中可能有10%機率會死亡、20-50%機率會有永久的神經學症狀(包括失語症、癱瘓、植物人等)。25歲林先生,105年第一次全身性癲癇發作被送到急診,經醫師一系列詳細檢查,包括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腦波等,最後顯示為右側額葉3公分顱內動靜脈畸形。初期使用3種抗癲癇藥物,才使癲癇獲得控制。醫師建議林先生接受「電腦刀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經過兩年追蹤顱內動靜脈畸形已完全消失,而且3種抗癲癇藥物已經逐漸減量,到第3年已經停用抗癲癇藥物,且癲癇症狀目前也無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診斷工具是先由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做出初步診斷,再由腦部的血管攝影檢查確定診斷。治療方式包括開顱手術直接切除動靜脈畸形;腦血管內導管療法來栓塞住病變的血管;立體定位的放射手術(電腦刀、加馬刀)促使畸形血管壁內皮細胞增生,導致血管壁逐漸變厚,最後管腔完全堵塞,血流不再通過自然沒有再出血的危險。電腦刀屬非侵入性療法 缺點是需較長時間才能完全根治與開顱手術切除動靜脈畸形比較,電腦刀的主要好處是非侵入性的療法,因而不會有開腦手術的巨大風險。另外,有些動靜脈畸形位於手術無法切除的區域,所以電腦刀也許是對病人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電腦刀治療是一種使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的緩慢治療過程,可能需三年時間才能完全消滅動靜脈畸形,這段時間病人仍然面臨動靜脈畸形隨時可能出血的危險。奇美醫學中心的電腦刀中心治療結果顯示,通常直徑小於或等於3公分的腦部動靜脈畸形,有80%的機率在電腦刀治療後三年內就消失。逾7成病人使用電腦刀治療 可改善顱內動靜脈畸形引起之癲癇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陳志偉表示:癲癇發作情形改善的原因可能與電腦刀治療後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有關。但是即使接受了電腦刀治療,也不是所有病人的癲癇症狀會完全消失。有些病人在動靜脈畸形已經治療消失後,癲癇依舊持續存在,可能是因為在動靜脈畸形消失的過程中鄰近的腦組織形成結疤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而引起癲癇發作,此類病人仍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

別講壞消息?末期病人最需要溝通

別講壞消息?末期病人最需要溝通#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第一次見到阿嬤是在腫瘤科的安寧特診。阿嬤進來之前,就有女兒們先來跟我打招呼——「不要跟病人講癌症病情」,然後坐在輪椅上的阿嬤才被推進診間。陪伴阿嬤來的有八個女兒,阿嬤身材高大,坐得筆直,髮束衣服一絲不苟,嚴肅但不快樂。一翻病歷,腫瘤科症狀控制的藥不算的話,阿嬤光是腎臟科、心臟科等其他科別的門診用藥已有十種了。不對年邁病人講壞消息 暗藏隱憂我當著阿嬤的面,打電話給腫瘤科蘇主任,嗯嗯啊啊之後,掛了電話。再跟阿嬤說明:「蘇主任的意思是要我盡量減少用藥種類,安排居家照顧。」其實阿嬤坐輪椅又坐車來看門診,身體應該會感到不舒適;想及平日要吃那麼多藥,內心應該也是很不願意,因此聽到我說減少用藥,阿嬤臉上才略顯歡顏。看到媽媽高興,女兒們也鬆了一口氣。阿嬤的居家照護,我每星期都和秀美護理師前往,因為有隱憂。當中看到主要照顧者,是唯一的養子和媳婦,也看到阿公,這三位都溫柔婉約。也看到女兒們騎著機車急忙趕來,劈頭就問:「你甘有和我媽媽說什麼?」我想,我的角色扮演應該和那三位差不多,也要溫柔婉約一些,那還好,安寧做久了,早已學會適當的角色扮演。但是絕對不能講壞消息?對於女兒們的這一點堅持,我有一些隱憂。老人家知道「別人不想告訴她真相」 而不主動詢問第二次住院時,阿嬤的喘已經無法有效改善,阿嬤依然沉默不問,女兒們依然劈頭就告誡我。但是我意識到阿嬤狀況不對,於是在上午時提出隔天早上開家庭會議的要求,女兒們覺得醫師的要求超過控制了,於是頻頻對心蓮團隊的夥伴們宣洩不滿。沒想到,當天中午,我接到病房緊急通知:「阿嬤剛剛過世。」這是無預警的死亡,是病房的大事和危機。我立刻衝過去,確認之後並宣告死亡,之後就站在一個角落,擔任避雷針的角色。看著大家井然有序,也看著女兒們哭天搶地。對老人家而言,她敏感地知道「別人不想告訴她真相」,所以老人家不會主動詢問,因為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不要麻煩子孫。要信任子孫。不告知重大病情 阻礙「真誠無障礙的溝通」於是,大家迴避這個話題;於是,大家無話可說;於是,只能空泛的保證,甚至說謊。不告知重大病情的結果,就是阻礙「真誠無障礙的溝通」,而這正是末期病人最需要的。(本文摘自/微笑,告別:對臨終者的精神幫助/心靈工坊)

戒癮醫療 藥癮者是病人非罪犯

戒癮醫療 藥癮者是病人非罪犯#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鑑於矯正機關內犯毒品案件的收容人居高不下,且有一定比例是反覆施用毒品而入監的,為協助毒癮收容人回歸社會,衛生福利部積極將成癮醫療服務,由社區推進監所,與法務部矯正署合作辦理「矯正機關藥癮、酒癮戒治醫療服務獎勵計畫」。衛生福利部自103年底起,補助桃園療養院、草屯療養院、嘉南療養院及旗山醫院等4家醫院,於法務部矯正署桃園監獄、桃園女子監獄、台中看守所、台南看守所及高雄第二監獄等5家矯正機關,開設戒癮門診及提供衛教課程與心理治療。新收毒品收容人門診 涵蓋率達86%藉由出監前的評估與輔導,強化個案出監準備,以及協助轉介社區資源,更於出監後由專責個管師進行追蹤輔導,至104年底,共提供門診7,388人次,衛教16,541人次,團體心理治療6,532人次,出監輔導1,982人次,及追蹤1,349人次,新收毒品收容人門診涵蓋率達86%。各醫療團隊並表示,此計畫有助提升個案病識感及強化戒癮動機,促進其出監所後之就醫行為,與銜接社區追蹤輔導之意願,此外,衛生福利部也結合民間團體力量,補助個案出監後的短暫生活安置及家庭支持、職業訓練、心理輔導等復健處遇,期藉此穩固個案戒癮信心,促進生活型態之轉變,進而減少復發可能性。染上毒癮  一輩子都要和毒癮對抗根據科學實證,吸毒一旦成癮,會導致腦部功能失調,影響個人認知功能與行為表現,並伴隨慢性及復發性病程,染上毒癮的人,一輩子都要和毒癮對抗,「應該把藥癮者看成病人,而不是罪犯」,衛生福利部也強調,毒癮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免費講座】腫瘤病人營養品之選用

【免費講座】腫瘤病人營養品之選用#病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數罹癌的患者,在生病後都因為化療味覺改變,而越來越瘦,這時候的營養補給品變得相對重要,因此,到底該選擇哪些營養品,才能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是多數的患者及家屬最想知道的答案。對此,耕莘醫院特邀羅雅馨營養師教導腫瘤病人,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營養補給品,教導大家如何能在對抗病魔時不受食慾不振之苦,如何能夠吃的少又吃得營養,更有效打擊病魔,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腫瘤病人營養品之選用時間:1月29日(四)上午10:00~11:00地點: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放腫科治療區洽詢:(02)22193391分機65018 營養組

愛狂吃!做心導管手術 不乏二十歲年輕人

愛狂吃!做心導管手術 不乏二十歲年輕人#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習慣,吃到飽、夜市小吃、燒烤等不斷下肚,讓國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不斷增加,老年病大量年輕化,有醫師就指出,過往因心臟血管阻塞,需要做心導管手術的病人,幾乎都是老年人,但現今卻愈來愈多年輕人不斷被送進醫院,也跟著一同做心導管,其中,不乏都是二十幾歲的病人!血液中脂肪太多 血管就會堵住台中醫院心臟內科朱永譁醫師表示,血管就像水管一樣本來通暢平順,但慢慢會因脂肪物質堆積於血管內,造成血管狹窄,等到狹窄至一定程度時就產生不同症狀。一般會讓血管加速狹窄的因素有老化、高血壓、糖尿病、抽菸、血中脂肪過高、肥胖、脾氣暴躁、過度緊張、缺少運動及家族遺傳等,以上均是動脈硬化主要的危險因子,民眾不得不小心。他解釋,心臟是人全身的血流動力來源,像馬達幫浦般將血液打到大血管,送至全身各個器官,而心臟本身的血管為冠狀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甚至完全阻塞時,心臟會缺血或壞死,會使人覺得胸口不舒服、呼吸困難甚至猝死。他解釋,心導管手術進行的方式很簡單,民眾只需部分麻醉,會在病人的手臂或大腿動脈上開一個小孔,插入導管到心臟或血管中,注射顯影劑後便可清楚看到血管的狀況及血流程度,若血管有狹窄處,可用氣球擴張,必要時再置放支架或塗藥支架,治療方法的差別在於日後的再狹窄率,而塗藥支架有較低的再狹窄率。朱永譁呼籲,心臟血管治療打通後,要長期服藥保養,一方面預防原來的病灶再狹窄,另一方面也避免其他血管狹窄,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血中脂肪過高的人要將血壓、血糖及血脂肪控制,生活作息調整,包括飲食要清淡些,少鹽少油,多運動、戒菸、減重等等,必要時服用高血壓、降血糖及降血脂藥物,以避免血管惡化或再狹窄。

衛生署:依勞委會公告廢除護理人員責任制

衛生署:依勞委會公告廢除護理人員責任制#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喬慧/綜合報導)日前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和勞工聯盟等團體,至衛生署陳情,表達對「跨科調動」、「畸型班表」、「彈性人力」、「責任制」等4大不合理措施的不滿,認為是在壓榨護理人員,要求衛生署正視基層護理人員的過勞處境,對此衛生署回應,已配合勞委會公告,廢除護理人員責任制工時,同時也呼籲各醫院在調配人力時,要提供教育訓練及輔導,來維持照護品質,並預計每年將增聘2300名護理人員,預估2016年全國平均護病比可達到1:7的目標。針對待命時間是否為上班工時,衛生署則表示,會依勞基法的原則來積極辦理,同時要求醫院遵守相關規範,如果在輪班工作的工時或排班上有違反相關勞動法者,除了配合勞動檢查外,只要被檢舉,就會立即移送相關權責單位調查,衛生署同時也呼籲各醫院在調整服務單位或入住病患類別時,應提供護理人員教育訓練與輔導,來維持病人照護品質及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對於目前護理人員執業環境的困境,衛生署表示十分瞭解,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護理改革近中程的計畫,依據醫事管理系統顯示,至今全國一共增加4000名執業護理人員,但人力仍然不足,已於今年辦理醫院評鑑試評,除對白班護病比的要求更嚴格外,也新增小夜班及大夜班護病比,但補足護理人力無法一步到位,預計每年將增聘2300名護理人員,在2016年時,預估可達到全國平均護病比1:7的目標。護理人力短缺問題由來已久,衛生署說,雖然目前已有人力回流的跡象,但仍需更多人力投注,希望政府部門、醫院及醫護團體可以共同改善護理執業環境,衛生署會將工會訴求轉達相關單位研議處理,並將持續推動落實各項策略,務必使護理職場環境更具吸引力,讓更多的護理人員願意留任及加入,找回護理的熱忱。

用心芳療舒緩病人不適 志工歡喜付出

用心芳療舒緩病人不適 志工歡喜付出#病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溫柔的手勢、加上自己調配的芳香精油,歐麗雪為臥床癌末病人輕輕按摩雙腳,那般輕柔舒適,讓原本因雙腳水腫不適的病人,舒服的帶著笑意墜入夢鄉。在大林慈濟醫院擔任癌關志工的歐麗雪,走過貧苦的童年和紙醉金迷的青春年華,終於在慈濟找到了心靈的依歸,從病人、家屬和醫護同仁的回饋中,找到生命的價值。今年56歲的歐麗雪,因為家境貧困,自小夢想著當明星賺大錢,還在大姊存下打工錢支持下,學跳芭蕾舞,想不到十四歲那一年,一場車禍奪去她的右腳,裝上義肢的她,明星夢就此破碎。車禍後歐麗雪沒有自暴自棄,轉而學習擔任美容師,甚至遠赴日本打算深造,沒想到卻在日本談起戀愛,後來更在男友資助下,開了酒店,每天拚命喝酒賺錢,十幾年後,才驚覺自己在浪費人生,毅然決定回到台灣,也擔起了照顧父母的責任。回台後,歐麗雪重回美容業,成為芳療師,為了尋找心靈支持,因緣際會下和慈濟結緣,對慈濟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各個志業的身體力行十分認同,開始加入募款行列,後來成為醫療志工,更進一步加入癌關小組,用自己的芳療專業為癌症病友服務。家住高雄的歐麗雪,每個月有二至三次會開車來到大林慈濟服務,在病房中,她用自己專長的芳香療法,為飽受病苦的病患舒緩不適,看到病人經過她的按摩後,能夠安穩的睡著,或是露出美麗的笑容,對她來說,就是最好的回饋。雖然自己不是醫師,但是能夠用雙手舒緩病人的痛苦,讓歐麗雪充滿成就感,愈做愈歡喜。

發揮環保創意 護理好點子貼近病人心

發揮環保創意 護理好點子貼近病人心#病人

大林慈濟醫院的護理同仁們在用心照顧病人之餘,更結合環保創意,想出許多能讓病人舒舒服服的好點子。為了讓更多人看到護理同仁的用心,21日上午開始至1月中旬,在醫院大廳舉辦的「護理創意環保展」,展出護理人員的各種貼心創意,開展活動中並搭配二手物跳蚤市場與環保玩具DIY教作,邀請民眾一起來珍惜物命,環保愛地球。舊報紙、回收衣物,再加上一點巧思,就能做成產婦待產時舒緩疼痛的按摩球,讓陪產的先生也能幫上忙,增進夫妻感情;用過的腹膜透析液藥水袋,洗清充氣後,可以當做病人的減壓枕,避免久臥產生褥瘡,平時也可當做靠墊、午安枕,而透析液上的夾子則變身為曬衣夾、握筆器。護理部產房護理長沈金華、血液透析室護理長吳雅芳在開展活動中現身說法,介紹單位的創意產品,簡單實用的作品令人驚豔,有民眾當場試用減壓枕後,覺得十分舒適,馬上要了兩個帶回家,而吳雅芳也提供免費大方送,歡迎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到洗腎室索取。大林慈濟醫院主任秘書劉鎮榮表示,護理人員發揮創意,用心幫忙解決問題,讓病人的生活更加有品質,而且所使用的材料都是身邊隨手可得的,非常值得鼓勵。護理部主任黃雪莉指出,同仁在照顧病人的同時,更貼心病人及家屬的需求,這些創意作品總是一再改良到符合病人的需求為止。歲末年終大掃除,家中是否有許多用不到、丟掉又可惜的東西?為了延長物命,護理部配合此次開展活動,特別募集了醫院同仁家中用不到的物品,在現場舉辦二手物跳蚤市場,舉凡衣物、飾品、玩具、廚具、包包、書籍、文具等,應有盡有。早上東西才剛擺上桌,就吸引許多民眾前來「挖寶」,不但物品能再次發揮功能,有需要的人能用便宜的價錢買到,所得的金額還可以捐出來幫助有需要的人,一舉數得。一個上午所得共37140元,全數以醫院的名義捐給慈濟基金會運用。此外,活動中還邀請大林鎮明華里的寶特瓶達人郭堆,現場教導民眾自己動手做「清平致富風信子」玩具,主要材料只需回收的優酪乳、養樂多空瓶,免洗筷一支,再加上一把剪刀即可,許多阿公、阿嬤興致勃勃地跟著做,不一會兒就完成一件免費的玩具,打算帶回家給孫子玩,還有人意猶未盡,繼續挑戰第二個。一位來自台南官田的陳小姐一口氣做了四個。她說,用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做玩具,很有意義,而且很好玩。「護理好點子—大林慈濟護理創意環保展」自即日起至明年1月15日止,在大林慈濟醫院大廳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