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粉

胃藥當飯吃 長期便祕找上門

胃藥當飯吃 長期便祕找上門#藥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胃藥當飯吃,國人一年吃下的非處方腸胃藥數量超驚人!台灣除了是胃食道逆流高盛行率的國家外,國人平均一年使用非處方腸胃藥總量也非常可觀。統計從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的1年間,台灣消費者共吞下185公噸的腸胃藥粉,吃掉3億6千萬顆腸胃藥錠,若以單顆藥0.2公分計算,疊起來高度約為1,600棟101大樓!吸菸、喝酒應酬 愛吃辣、炸物等刺激食物一名40歲的男性上班族,平時吸菸、喝酒應酬,喜好辣椒和油炸煎炒等刺激性食物,而且三餐不正常還餐餐外食,時常出現惱人的胸悶、火燒心,無法平躺而因此失眠,後來甚至開始服用鎮靜安眠藥。後來因時常會感到口中有酸味而開始使用市售制酸劑,症狀未改善後就醫,經過胃鏡診療後發現為胃食道逆流C級合併橫膈裂孔疝氣,經過數個月的PPI處方療程,搭配作息調整後漸漸好轉。長期服用會引起便秘、食慾不振或傷腎一項針對過去3個月有過腸胃不適的25~55歲的民眾進行的調查顯示,3成以上台灣民眾認為服用市售腸胃藥後治療效果不明顯。開業診所院長林宗男醫師說明,目前市售的非處方腸胃藥物有多達20種。主要的治療機制可分成制酸劑、H2受體拮抗劑2種。制酸劑中多含有鋁、鎂或鈣等成分,藉由金屬鹽類來中和胃酸,常見的藥劑形式有胃散、胃乳等,藥效短暫僅有30-60分鐘,無法促進食道炎傷口癒合或預防症狀產生,長期服用還恐引起便秘、食慾不振或是傷害腎臟等副作用。H2受體拮抗劑則為錠劑的胃藥,藉由抑制胃壁細胞的組織胺接受體來減少胃酸分泌,藥效可以維持較久,但使用2-6週後,身體可能就會產生耐受性而降低藥效。使用一周完全消除胃酸逆流、胃灼熱國內非處方腸胃藥物用量驚人,林宗男醫師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民眾都沒有吃對藥物。林宗男醫師進一步說明,相較於大多數市售胃藥1天需要服用多次,PPI1天僅須服用1次,研究指出大多數民眾持續使用一週即可以完全消除胃酸逆流、胃灼熱症狀,且效果比H2受體拮抗劑效果來得佳,推估應該可以大幅提升治療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林宗男醫師也提醒,若是出現嘔吐、消化道出血、貧血、吞嚥困難、疼痛,以及體重減輕等警訊症狀時,應即時就醫接受治療。現在PPI的非處方藥物在藥局即可取得,大幅提升便利性。

藥物磨粉恐失效、汙染 9問題不容忽視

藥物磨粉恐失效、汙染 9問題不容忽視#藥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病就要看病吃藥,然而,吞藥丸對於小朋友及老年人並不容易,大多會將藥物磨粉後再服用;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吳玉琴藥師表示,改變藥品原來的形式、磨成藥粉,可能存在相當多問題,包括:1) 藥品穩定性不佳/藥品磨粉可能會改變安定性和藥性,且容易受空氣中的溼度影響,導致藥品潮解或吸濕,無法確定儲存期限。2) 藥品安全性/藥品磨粉後,只能靠藥物本身的特殊顏色、氣味等來辨識,若對於磨粉後混合在一起的藥品產生過敏,則無法分辨是對什麼藥過敏。3) 分包準確性不足/磨粉經人工分包處理,可能會有藥量不均勻問題,造成每包藥品劑量不儘相同。4) 污染問題/在忙碌的醫院藥局裏,所使用的研磨器具、分包機,若缺乏足夠時間徹底清潔,容易因藥品殘存,病人可能因此吃到其他藥品。5) 味道差/某些藥因味道苦所以經藥廠以糖衣裏覆,經磨粉破壞原設計,則使得藥品回復苦味不易為病人接受;也有藥品因具刺激性,藥廠設計適當包覆,磨成粉則破壞原有保護層,可能影響口腔或腸胃道黏膜。6) 某些特殊劑型磨粉或嚼碎影響藥效/持續釋放劑型有特殊設計,原是為了延長給藥間隔,一旦經過研磨粉碎,緩慢釋出藥品成份的機制遭到破壞將無法達到預期結果,病人也可能會因短時間釋放出全部的藥劑而產生不良反應。7) 腸溶錠/此類藥品的設計是利用製藥技術,在藥品外層以「腸衣」包裹,保護以避免藥品成份遭胃酸破壞,使藥品順利到達小腸經吸收以發揮藥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或傷害,例如有些消化酵素或具胃黏膜刺激性的藥品。8) 舌下錠/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用來緩解急性心絞痛的硝基甘油舌下錠。這類藥品如果吞服,藥效會變差,緊急時將無法發生效用。綜合上述,藥品磨粉分包後的保存不易,因安定劑型已遭破壞,使得原本可保存兩年的藥品變得易吸濕、潮解和變質,因此基於以上考量,並不建議磨粉。但幼兒不容易吞服大顆藥錠、老年人吞嚥困難及管灌病人,對於藥品劑型上的考量需要更多關注。為了確保病患的用藥安全,除了建議醫師改用其他同療效可磨粉的劑型,或同成分專屬的水劑。若無法避免必須要磨粉時,可自行購買簡易型磨粉器,服藥前再磨粉,以避免污染,也較能確保藥品的安定性。

糖衣錠搗碎成藥粉吃 當心造成食道灼傷

糖衣錠搗碎成藥粉吃 當心造成食道灼傷#藥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服藥,看似簡單的小動作,當中也包含了不少學問,正確的配服藥品才能確保藥品療效,避免藥物與食物之交互作用所引發之不良反應,不能為了省事圖方便,隨手飲料就拿起來配服藥品,服藥的最佳良伴還是只有萬中選一「白開水」才是最佳的選擇。果汁配藥 當心藥物4錯誤使用習慣而且,錯誤用藥恐致命!新竹市衛生局表示,逾半民眾沒有正確用藥知識,又以年輕族群參考網路錯誤訊息居多;其中以下列4點最為常見:1)吃助眠藥或止痛藥與酒精併用,會增加中樞抑制作用,造成頭痛、嘔吐;止痛藥的乙醯氨酚混合酒精,更會導致肝中毒並增加肝衰竭機率。2)喝果汁配藥若搭配葡萄柚汁將抑制代謝,造成血中藥物濃度增加,加劇副作用、延緩藥物排出體外時間。3)長時間戴隱形眼鏡,眼睛乾燥就點眼藥水,但藥水含血管收縮劑、抗組織胺、防腐劑等,易使鏡片黏在眼球上拔不下來。4)把糖衣錠搗碎成藥粉吃,使原該在腸胃中作用的藥物,提早在食道作用而導致灼傷。衛生局也提醒民眾,切勿自行購買處方藥,以確保用藥安全;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或洽詢專業醫藥人員,應告知醫師用藥史,預防藥物交互作用;有用藥疑問應回醫院或藥局詢問,也籲請民眾重視藥物濫用問題。

可直接吃膠囊中藥粉?醫師:恐影響藥效

可直接吃膠囊中藥粉?醫師:恐影響藥效#藥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當民眾去看醫生領藥後,藥包中大大小小顆的藥丸與膠囊,很少人會主動詢問吃藥時該注意什麼問題;大陸有媒體報導,有人用藥時,將膠囊打開直接服用藥粉,結果藥粉在食道或胃部就融化,造成食道灼傷、胃出血等問題。到底吃藥時可不可以打開膠囊服用?開業家醫科醫師張必正說,根據藥物的不同,會有不同的狀況,還是要詢問開藥的醫師或是發藥的藥師比較適當。醫師張必正表示,藥物之所以會製成膠囊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保護胃部及食道,以免藥物刺激胃部或灼傷食道,所以將藥物做成膠囊形式且製成腸溶膠囊,以確保膠囊到達鹼性的十二指腸內才溶解。第二,因為藥物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釋放,於是刻意將藥物製成膠囊。像是用來治療流鼻水的膠囊,就是屬於長效劑型的藥物,如果打開膠囊來服用,可能會造成藥效太強烈,反而對身體不好。而到底能不能將膠囊打開接服用裡面的藥粉?張必正醫師說,每種藥物屬性都不同,還是要詢問當時開藥的醫師或發藥的藥師比較適當;他表示,若是小朋友吞服膠囊有困難,也可改用相同藥性的藥物磨成粉,或是改成糖漿來服用。此外,常有人為求方便,直接拿起手邊的牛奶、果汁充當開水吞藥丸,這樣是否會對藥效打折扣?張必正醫師表示,如果是胃藥、抗生素等藥物,與牛奶一起服用時會造成藥物活性降低,而茶或果汁也都會造成藥物不易被吸收而影響藥效,因此張醫師提醒民眾,白開水能有效溶解藥物,讓藥物能夠徹底發揮藥效,所以服用藥物還是配白開水為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