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

4歲視力0.3 雙眼協調訓練助矯正#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歲的安安在幼稚園被檢查出視力不良,到眼科診所檢查才發現,雖然安安的眼睛結構正常,但雙眼最佳矯正視力竟只有0.3,並且合併高度散光!經過最新式的治療方法「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簡稱「雙眼協調訓練」治療幾個月後,安安的視力逐漸進步到1.0。高度散光造成弱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眼科謝宜靜醫師表示,4歲小朋友正常視力約為0.7-0.8,加上高度散光,安安的問題應為高度散光造成的弱視。造成弱視主要有3個原因,安安為屈光不正所造成,另有斜視及視覺剝奪型(如先天性白內障及眼瞼下垂)。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謝宜靜醫師表示「雙眼協調訓練」在國外行之有年,其訓練方式為運用簡單的原理-給眼睛跟大腦一些功課,以足夠的視覺刺激治療弱視。跟傳統弱視訓練相比,傳統訓練是著重在視覺發育的第一步及單眼視力,這種「複合式視覺功能訓練」除了讓單眼視力進步外,更著重在雙眼協調及融合成像的能力,給小朋友足夠的立體感跟更清楚的世界。改善自信心和學習力除弱視之外,小角度的斜視、唸書跳行或漏字、有閱讀困難的小朋友、腦部受傷後需手眼協調復健的病人,均可在醫師評估下,接受「雙眼協調訓練」。謝宜靜醫師希望能在傳統及正確的治療外,給予病童更多的幫助。小病童若能即時矯正治療,改善的不只是「視力」,還有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力,將為孩子的未來人生創造光明。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季節一改變,寶寶噴嚏打不停,某些新手媽媽會懷疑是不是因為孕期不忌口,導致寶寶生來就有過敏體質;也有些媽媽為了全面圍堵生出過敏兒的可能,只要是高過敏原食物如大豆、魚貝、花生一概不吃。然而研究指出,少吃不一定能預防過敏,提早介入高過敏原,反而能夠提高耐受性,降低過敏機率!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加入可降過敏機率從前的副食品都是在寶寶出生後半年慢慢加入,新竹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雷偉德表示,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吃的食物型態由流質轉為半流質,可以多方嘗試食物類別,讓他們習慣接受新味道、新口感。另外,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在寶寶出生4-6個月時就慢慢添加含高過敏原的副食如花生、蛋白,可降低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副食品3階段這樣吃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陳麗如表示,一般來說,一般醫師及營養師都會建議親餵,不過泌乳量少的媽媽也不要擔心,寶寶4-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利用副食品的組合提供均衡營養,順便也可以觀察寶寶對於食物的耐受性。至於副食品介入的最佳時機,陳麗如營養師表示約可分為3階段: 1) 4-6個月/可由醣類下手,但不建議添加蔗糖及過多的鹽,一歲前避免給蜂蜜。可先利用稀釋的米湯慢慢餵食,逐步加入菜汁及果汁,藉此拓展新生兒味覺。2) 7個月/現在可以慢慢加入蛋白質,不論是蛋黃、魚肉都是很好的選擇。3) 1歲/一歲換奶,現在可以給寶寶更多種類的食物了!試著將全蛋、鮮奶加入菜單,讓寶寶練習咀嚼外,也可以藉此吸收到更新奇的口味、更全面的營養。部分水解配方降低過敏效果佳而當過敏兒寶寶遇上泌乳量少的媽媽怎麼辦?雷偉德醫師表示,若寶寶對牛奶過敏,母體也無法親餵,可利用部分水解配方的奶粉降低過敏機率,陳麗如營養師表示,部分水解配方對於過敏兒來說較能接受,水解程度越高,把容易致敏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胜肽及氨基酸,可以降低蛋白質引起的過敏情況。另外,至於產後仍有在哺餵母乳的媽媽,日常飲食該怎麼吃?陳麗如營養師指出,主要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再來母體可多補充含omega-3魚油的深海魚類,不但有助抑制發炎、對寶寶的腦部發育也有幫助,常見的食物有鯖魚、鮭魚、秋刀魚等。想讓過敏不來亂?本身有過敏的媽媽,孕期不必節食及過度恐慌,寶寶出生後,藉由階段性諮詢營養師及醫師,控制寶寶飲食,只要3階段就能簡單抗敏!  

屈光不正3巨頭:近視、散光、老花!

屈光不正3巨頭:近視、散光、老花!#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數據指出,全球視力損害原因首位為屈光不正,高達42%!且根據國健署數據顯示,台灣18歲以下近視盛行率高達85%,顯見國人正處於高度的視力危機中。對此,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潘志勤醫師呼籲,民眾須注意用眼習慣,讓眼睛適度休息,若發現眼睛不適也應盡快就醫,尋求最正確的治療方式,才能擁有「睛」彩生活。過度用眼、屈光不正增加 高度近視恐致視力損害根據統計發現,屈光不正是最常見的視力問題,包括近視、散光與老花。潘醫師解釋,近視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眼軸過長或眼睛的對焦機制(角膜和水晶體)太過,造成光線對焦於視網膜的前方,而非在視網膜上,使得近視的人能夠清楚看到近的物體,卻看不清楚遠方的物體。而散光又稱亂視,是眼睛結構不完美的屈光狀態,當角膜曲面不均勻,使得光線無法聚集在同一個點上,以致無法呈現清晰影像;至於老花眼則好發於40歲左右,主因是隨年紀增長,眼睛的水晶體退化導致無法對近物聚焦,近距離視力也不清楚。事實上,屈光不正常見的症狀包括:視線模糊、閱讀困難、在燈光四周會發現眩光或光暈、影象呈現交疊現象,有時還會產生眼睛疲勞與伴隨頭痛,甚至無法看清近物,需用斜眼看物等。然而,當用眼習慣不佳時,除了眼睛感到不適,還可能使得近視度數加深,導致高度近視。潘志勤醫師表示,用眼習慣未改善恐引發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易誘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及青光眼等併發症提早發生,老年更易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危機。正確矯正屈光 視界不一樣潘志勤醫師進一步說明,屈光不正的治療方式可透過配戴眼鏡、隱形眼鏡矯正,或經由屈光手術矯正視力。至於白內障患者,若有合併屈光問題,則也可考慮在手術時植入具屈光矯正功能的人工水晶體,藉由白內障手術合併矯正屈光問題,不過建議手術前須與眼科醫師詳細討論並評估個人眼睛狀況。「世界視覺日」全球護眼行動 全台響應而為響應WHO並落實台灣行動,中華國民眼科醫學會帶領國內眼科學界與多單位公益團體,由愛爾康大藥廠策辦,在10月份推動響應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簡稱WSD),呼籲民眾應重視眼疾預防,並響應WHO宗旨致力於2020年杜絕可避免的眼盲。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

6族群常見眼疾 延誤治療恐視力受損#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現今科技發達,接觸3C用品的機率變多,導致視力問題層出不窮,白內障、青光眼、老花、近視等眼疾求診的比例較5年前增加約20%,且年齡層有逐漸下探的趨勢,眼科林丕容醫師將指出各年齡層常見的眼睛問題,民眾可多加留意,一旦視力出現問題,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6歲以下兒童/斜視與弱視最常見,其中Ÿ斜視乃是中樞神經系統支配眼外肌肉不協調,或是先天性眼睛發育不全所致;弱視則可能是因先天性白內障、眼瞼下垂、屈光異常等問題所引起。醫師小提醒/Ÿ斜視建議在學齡前矯正,才能得到較好的視覺功能,可利用手術與視力訓練等方式加以調整;弱視治療則必須先確認成因,才能有效治療。建議一旦視力出現異常,要及時治療,以免造成無法彌補的視覺功能異常與弱視。● 6~9歲兒童/近視與假性近視最常見,其中父母都是高度近視者,孩子罹患的機率隨之而增;此外,Ÿ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電視、打電動及玩電腦等也會導致。醫師小提醒/避免長時間觀看電視、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若要使用建議距離眼睛60公分以上為宜,且每隔30~50分鐘、就要休息15分鐘,休息時可望遠凝視(6公尺以上),若沒有空間則閉目休息。● 9~18歲少年/近視、假性近視、散光與結膜炎,近視成因與上述同,至於散光則是因不當揉眼、在車上看書或姿勢不正確,如躺著看書或看電視所引起;結膜炎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常會因接觸而傳染。醫師小提醒/散光預防方法和近視同;而結膜炎則是避免在公眾場所,與他人共用毛巾或浴巾,且勿用手直接搓眼睛,並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以免感染病毒。● 18~40歲/近視、遠視、散光、與隱形眼鏡症候群,如乾眼症、眼睛疲勞、角結膜炎等;遠視多為先天性的眼睛發育不全造成;隱形眼鏡症候群乃是因軟式隱形眼鏡久戴、清洗狀況不佳等因素,使角膜缺氧,導致眼睛乾澀、疲勞與角膜、結膜發炎等症狀。醫師小提醒/可使用框架眼鏡、軟硬式隱形眼鏡來調整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至於隱眼症候群,則可選擇配戴一般框架眼鏡或選擇硬式隱形眼鏡代替,其透氧率較高、覆蓋面積較小,較不會出現乾澀等症狀,但缺點是需要較長的適應期。● 40~50歲/常見疾病為老花眼、青光眼等;老花眼是因水晶體隨年齡增長而失去彈性、調節功能減退所導致;慢性青光眼是喪失視野後逐漸形成,病患不易自覺,若沒有定期檢查、及早治療,嚴重可能導致失明;急性青光眼則因眼壓急速升高,導致眼晴異常疼痛引起。醫師小提醒/老花為自然老化現象,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較難避免,只能後續治療維持良好視力;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及周邊血管收縮疾病、免疫功能失調、神經細胞營養失衡等患者,都是青光眼高危險群,平常需多留意。● 50歲以上/易發生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疾病;水晶體因老化、紫外線傷害或其它因素變混濁甚至硬化,導致光線和影像無法傳送到視網膜上,造成視覺模糊,即罹患白內障;黃斑部是視網膜的視覺中樞,當年紀越大、久受光線傷害、或高度近視眼球退化,導致黃斑部病變,進而影響視力。醫師小提醒/3C產品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因3C產品會發出高能量藍光,長期近距離照射,等同水晶體被照熟,導致許多人年紀輕輕,不到40歲就出現白內障症狀;戶外建議可配戴太陽眼鏡來預防紫外線與高能量藍光,避免眼睛傷害。黃斑部病變可能是近視加深、白內障、或其他眼疾所造成,建議60歲以上民眾,定期3~6個月至眼科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白內障併多重視力問題 手術解決困擾

白內障併多重視力問題 手術解決困擾#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白內障患者常會合併散光、近視、遠視等多重問題,可能透過配戴眼鏡也無法改善,眼科醫師廖昶斌表示,可透過手術治療,讓視力清晰、並擺脫眼鏡的束縛。白內障常伴隨近視、遠視、散光 配戴眼鏡也無法視力清晰廖醫師表示,臨床發現約有3成白內障患者同時有散光、近視、遠視等問題,病患若是透過配戴眼鏡仍無法改善,常會希望能利用手術解決白內障和視力不良的困擾,因此可透過「小切口無縫線超音波白內障手術」,合併植入「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同時解決白內障和改善近視、遠視、散光或老花所造成的視力模糊的問題。廖醫師說明,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大多分為幾個類別,其中一項是「非球面一片式人工水晶體」,它可以降低球面像差,提升功能性視力、改善夜間視力,減少目視光源時的眩光與光暈,能達到如照相機清晰度良好的功能,適合用在常於暗光下活動或是需要夜間開車的人。人工水晶體 種類多 功能異 術前應多溝通了解「多焦點一片式人工水晶體」除了上述的功用外,其水晶體上10-20餘道的同心圓雷射環,是利用光學繞射原理讓遠近視力都能調節清晰,因此可降低白內障手術後對老花眼鏡的依賴,但植入初期,中距視力表現較差,可能會有眩光和光暈的干擾。至於「散光矯正一片式人工水晶體」的特點,能降低術後散光殘留值,不需再配戴散光眼鏡,對於白內障手術前散光度數已超過100度的患者,術後若不想戴眼鏡可以考慮。廖昶斌醫師提醒人工水晶體種類多、功能性也有所差異,患者可依生活習慣和需求進行選擇,且手術後會有殘留的度數,可先在術前和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手術內容和可能改善的程度。

遠視300度或散光300度以上 易造成弱視

遠視300度或散光300度以上 易造成弱視#散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開學已一個多月,臺北市各中小學與幼稚園都已進行學童視力檢查,滿臉擔心的家長帶著被學校檢查出視力不良的小朋友和一張學校回函紛紛求診。家長們急問:「醫師,怎麼辦呢?我小孩的度數算是弱視嗎?有沒有方法讓他的視力變好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醫師楊佳靜指出,電腦驗光最好能在散瞳劑點眼後,等候三十分鐘左右再檢查,可以得到較真確數值。「弱視」是指最佳矯正視力小於0.6,也就是說,戴上正確度數的鏡片後,依然無法看到牆壁上視力表0.6那一行的C字標或E字標朝向的缺口方向,並不是指裸視不到0.6就算弱視。楊佳靜表示,單純近視的小朋友較不容易弱視。遠視300度或是散光300度以上容易造成弱視,這時小朋友必須配戴度數充足的遠視及散光鏡片矯正上述原因,才能刺激小朋友視力發育,改善弱視這個結果。如果兩眼度數差異很大,造成兩眼視力發育不平衡,這時除了戴上眼鏡,還要輔助使用遮眼治療與弱視訓練,才能讓兩眼視力平均發育。楊佳靜說,一般單眼弱視的矯正會比雙眼弱視困難,因為小朋友是被要求訓練用視力較差的那邊眼睛去進行日常生活。如果能早期發現,單純遠視或散光造成弱視的治療效果是很好的。臨床上可以看到七、八百度遠視,並有四、五百度散光的小朋友,視力半年內從零點二迅速進步到一點零的。一般弱視治療最好持續到小朋友十歲左右。楊佳靜強調,學齡兒童和學齡前幼兒的視力和眼睛檢查很重要,家長可以在小孩滿三歲時教導比視力表、分辨立體圖形狀,然後主動帶小朋友给眼科醫師診治,如果發現異常,儘可能多了解醫師解釋的內容,鼓勵小朋友配合治療,希望小朋友都有良好視力發育。

籃框縮小了?小心散光惹的禍

籃框縮小了?小心散光惹的禍#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SBL戰況激烈,國內籃球熱潮也隨之而起,越來越多觀戰球迷也不禁技癢。但卻有民眾在打球時發現,看籃框不僅邊線模糊、尺寸彷彿也變小了!求助眼科醫師後發現,原來一切都是散光惹的禍。新光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葉威毅表示,若未正確矯正散光或挑選眨眼自動對焦的散光定位技術,就會因散光疊影而導致籃框縮小的錯覺。葉威毅指出,過去常被大眾所忽略的散光矯正以及散光片的定位技術,其實會對視力精準度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民眾有散光問題卻未正確矯正散光或選擇好的定位技術,容易造成視覺疊影、清晰度下降、距離感失準等狀況,反而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如:籃球員在投籃時可能因視力不清楚造成投籃失準的情形。葉醫師進一步解釋,以常見視力檢查表上的E為例,散光越高E就要越大才看得清楚,根據計算,散光每增加50度,E要隨之增加1.5倍。對於需要精準視力以達更佳表現的運動員來說,確實是影響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在SBL賽事中表現亮眼的璞園籃球隊隊員蔡文誠分享自己的散光經驗,他表示,比賽時戴隱形眼鏡比較方便,不用擔心球場上跑、跳會受到限制。但本身有散光的他,過去不知挑選散光日拋也有訣竅要注重定位技術,在較遠距離投籃時,曾因散光片定位問題而感到籃框邊線疊影模糊,覺得籃框好像變小的錯覺。 事實上,為避免配戴鏡框眼鏡碰撞受傷,隱形眼鏡便成為許多球友們的必備良伴。因此,隱形眼鏡的選擇也就變得格外重要。對此,葉威毅表示,民眾在運動姿勢改變或眼球移動時,鏡片也會跟著移動,如果散光隱形眼鏡沒有良好的定位技術,鏡片就容易跑片,造成視力模糊的現象。因此,建議民眾可選擇最新的散光片定位技術,透過自然眨眼的力量讓鏡片自動對焦,使視力可以更清晰穩定。

散光族要注意 醫師:戴隱形眼鏡慎選鏡片定位技術

散光族要注意 醫師:戴隱形眼鏡慎選鏡片定位技術#散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倫敦奧運剛落幕,國內運動熱潮不減。而運動時配戴鏡框眼鏡大多不便,因此有越來越多民眾選擇運動時配戴隱形眼鏡。但日前卻發生大學生戴散光隱形眼鏡打球,出現疊影、視力模糊的問題,求助醫師後發現是因為散光隱形眼鏡定位技術不佳,導致即使戴了正確度數,卻仍無散光矯正效果。視光眼科醫師吳怡璁建議,有散光問題的民眾在挑選散光隱形眼鏡時,應選擇定位技術較佳的隱形眼鏡,避免鏡片位移,影響視力清晰度。吳怡璁表示,散光民眾驗光時,除近視、散光度數外,需檢查散光族的散光軸度,以確保達到最佳矯正效果。散光隱形眼鏡的定位技術, 就是為了幫助鏡片隨時保持在需矯正的軸度上,避免發生鏡片跟著眼球轉動產生移動或偏位,造成視力模糊的現象。因此眼睛有散光問題民眾在隱形眼睛的挑選上,特別需要注意鏡片是否有好的定位技術,才能選擇到可以自動對焦、迅速穩定的散光隱形眼鏡。吳怡璁進一步解釋,現行散光定位技術眾多,目前已知加厚鏡片下緣以重力定位的「菱鏡垂重法」,可能會有異物感重、變換姿勢時鏡片易偏移,而影響視力的缺點;「上下削薄法」則是穩定性不佳;因此,吳怡璁建議,想要視力精準的民眾可以選擇最新的一款定位技術「眨眼自動對焦定位技術」,透過眨眼自動對焦有較佳的配戴穩定性,讓民眾擁有提供清晰穩定的視力。吳怡璁提醒,民眾如想要了解自身視力狀況,了解自身散光問題,可利用視光師常用的「散光鐘」進行簡單的自我檢測。當然,但更重要的是,配戴隱形眼鏡時也要如實地向專業人員反映自己的視力狀況,和醫師等專業人員進行充分的溝通,才能幫自己選到最適合的隱形眼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