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

媽媽愛的不沾平底鍋 竟含致命陷阱!

媽媽愛的不沾平底鍋 竟含致命陷阱!#致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告訴各位一個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的事實,「不沾平底鍋」也含有環境荷爾蒙。氟素加工樹脂(合成樹脂)塗層是不沾鍋最常見的材料,其實氟素加工樹脂本身就是一種環境荷爾蒙。如果說是鐵氟龍塗層,應該會有更多人都聽過這個東西。氟素加工樹脂是一種可以減少摩擦的界面活性劑。氟素加工樹脂的半衰期短,殘留性高,筆者撰寫此書的時間是二○一六年,在這個時間點,針對氟素加工樹脂是否明確認定為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認定)一案正在審議中。POPs認定是「斯德哥爾摩公約」針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所頒布的認定法則,凡是「能夠遠距離遷移,並長期存在於環境中,具備遠距離環境遷移性及長期殘留性的污染物質」,就會被認定為POPs(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因此,當一旦被認定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就會禁止使用。可是就現況來說,許多用品只要使用少量的氟素加工樹脂,就能發揮高效的防撥水、抗油效果,所以被廣泛使用。不過,只要消費者意識改變,想改變現況並非不可能,現實世界中就有這樣的案例。美國知名化工公司——杜邦公司,堪稱是生產氟素加工樹脂製品的最大企業。如果提到杜邦公司的商標「鐵氟龍」,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二○○五年,因為查出自來水中有氟素加工樹脂殘留,位於西維吉尼亞州( State of West Virginia )的杜邦公司遭到附近居民提起集體訴訟,要求杜邦公司要賠償一億美元。氟素加工樹脂是具有長距離環境遷移性、高度殘留性的環境荷爾蒙。關於這個發生在美國的事件,我們絕對不能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已有可怕的報告指出,孕婦如果持續使用有氟素加工樹脂塗層的鍋具,生出來的孩子恐怕會先天性免疫功能不佳。以平底鍋為首的鍋具、保溫瓶、微波爐用的食品包裝等,都要小心。除了這些會讓人經口吃進致胖因子的物品,防潑水機能服、床墊、清潔劑、除垢劑、家具裝飾貼面等,所有有塗層加工的物品,也會讓我們每天吸進致胖因子。就算沒有標示「氟素加工樹脂」、「鐵氟龍」,只要有「○○塗裝」的標示,非常有可能添加了氟素加工樹脂,不要掉以輕心。雖然說氟素加工樹脂源自美國,但是美國方面對氟素加工樹脂的危險意識比日本人高,也比日本人更早意識到其危險性。就算只是一個烘焙紙,也請選擇無塗裝、零氟素加工樹脂的產品來取代。另一方面,生活在日本的我們,只要確實遵守以下兩個原則,就能降低致胖因子帶來的傷害:● 不要用烘焙紙,或者換成矽膠紙。● 平底鍋就選擇鐵製平底鍋。(本文摘自/難怪你瘦不下來/新自然主義)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

胸背撕痛速就醫!恐是致命主動脈剝離#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主動脈剝離是指血管內壁因為壓力而撕裂、剝開,導致血流順著破洞流進血管管壁中,形成假的管腔,並逐漸擴大壓迫到原本的主動脈血管,使得主動脈血管狹窄,影響正常送血功能,造成全身血液供應不足的問題,容易引起多種器官衰竭的情形發生,如心臟衰竭、腎臟衰竭、下肢缺血壞死等。無三高疾病、平日生活正常的70歲林先生,日前在家吃過早餐後,突然感到胸背部劇烈疼痛、坐立難安,緊急送醫,經胸部X光、心電圖及電腦斷層一連串檢查,確認病人是高度危險的心血管急症「主動脈剝離」,立即安排緊急手術,經切開胸部、切除胸主動脈剝離病灶,置換人工血管並在加護病房觀察一週後逐漸康復。主動脈剝離是會快速致命的危險疾病萬芳醫院副院長、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施俊哲指出,這位病人很幸運能夠在病發最短時間內就醫,挽回寶貴生命。他指出,急性主動脈剝離就如同體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生若未能迅速就醫,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在病發後48小時內死亡,嚴重時甚至會猝死。因此,這個急症目前仍是心血管最大挑戰的疾病之一,每年奪走許多人性命,其中包括很多青壯年人。施俊哲表示,在台灣主動脈剝離發生率遠高於西方國家,以50-70歲男性居多,約為女性的兩倍。近年來因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工作環境壓力,主動脈剝離的年輕化也逐年增加。主動脈剝離除因血管破裂直接致死外,極有可能因假腔血流壓迫真腔血流導致各個器官缺血;因此,病人的臨床症狀會隨著剝離的位置、範圍而千變萬化。大部分的急性主動脈剝離起因於高血壓 典型症狀為像撕裂傷般的劇烈胸痛造成主動脈剝離的原因,高血壓控制不好是最常誘發的因素,另外,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先天性主動脈畸形、心臟手術後遺症、馬凡氏症候群及胸部外傷等。施俊哲強調,高血壓忽高忽低控制不佳,是導致主動脈剝離最常見的因素。主動脈剝離 致命只需幾分鐘針對主動脈剝離的治療,依病情不同而有不同治療,如果是A型的心臟主動脈根部撕裂引發急性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治療;另外,B型的主動脈剝離是主動脈破口在弓部遠端,此時可以用藥物治療,但是如果有併發症發生,動脈主要分支阻塞而造成器官缺血,持續嚴重高血壓或疼痛、肢體缺血、內臟器官缺血壞死、玻璃範圍擴大,形成動脈瘤或破裂時,則須改採手術。對於動脈剝離痊癒的患者,施俊哲醫師建議,一定要控制良好血壓,避免三高、同時戒菸並禁止劇烈運動、避免高鹽高膽固醇食物、不暴飲暴食、維持規律生活,才能避免主動脈剝離的威脅。

乙狀結腸過長易積糞腹脹 輕忽恐致命

乙狀結腸過長易積糞腹脹 輕忽恐致命#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3天以上不解大便、不放屁、腹脹、腹痛就要注意了!31歲年輕男子,因腹脹不舒服求診,經腹部X光發現他不但是「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無扭結但形成交叉壓迫腸道,使整條乙狀結腸因糞便積留脹成宛若「車輪」似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馬秀峰表示,經以肛管由肛門進入約20公分處,將被壓扁窄化的腸道撐開,剎那間排出腸道內的氣體及糞便,患者立即解決腹脹的困擾。同時強調,先天乙狀結腸過長的人,年輕時比較不會造成扭結的現象,但很容易復發,隨著年紀增大越有扭結的風險,將來年紀增大因大腸蠕動減緩,容易導致過長的乙狀結腸扭結,如果錯失治療時機,恐會導致扭結的腸道缺血而變黑壞死,引起腹膜炎而危及生命,最好及早做縮短手術以免後患。乙狀結腸過長難自覺 但有跡可尋正常的大腸系統像ㄇ字形,乙狀結腸位於降結腸和直腸之間,人體的腸子都有一定比例的長度,正常的長度在20公分到30公分之間,乙狀結腸是屬於游離的腸道,如果因先天乙狀結腸過長,因其有游離性就容易扭結,造成腸子鎖死,會因缺血壞死,使整條腸子變黑。先天乙狀結腸過長的長度約在50公分至60公分之間。腹脹、腹痛、便秘、不解便、不放屁 要注意該患者接受乙狀結腸縮短手術,切除約40公分的乙狀結腸,接上降結腸和直腸,讓整個大腸腸道恢復正常狀態。馬秀峰醫師說,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症狀,因過長的長度不一,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如果超過50公分再加上高齡或臥病,發生乙狀結腸扭結的風險就高,因此如因腹脹、腹痛、便秘而發現是先天性乙狀結腸過長造成的疾病,建議及早做縮短乙狀結腸手術,以免一再復發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

夏日戲水要注意 乾性溺水恐致命

夏日戲水要注意 乾性溺水恐致命#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天氣愈來愈熱,玩水是常見的消暑方式。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小孩玩水的安全!有一種明明離開游泳池時沒事,但回到家後卻突然發作,的危險叫「乾性溺水」,有辦法預防嗎?溺水時恐怕不像節目劇情般大聲呼救的情境,所以多一分留心,可避免憾事發生。「乾性」、「濕性」、「二次溺水」的差異1)濕性溺水:也就是水跑進肺部,是常見的溺水狀況。2)乾性溺水:指的是游泳者嗆水後24小時至48小時,由於受到強烈的驚嚇刺激,引起反射性的喉頭痙攣,讓氣管關閉不能呼吸,造成缺氧性窒息。小孩在游泳時只要嗆入「少量」的水,都可能有乾溺水的危險。3)二次溺水:也稱為「次發性溺水」、「遲發性溺水」,是水進入肺部,導致發炎或腫脹,使體內氧氣與二氧化碳的交換發生困難,離開水後才發生的溺死。溺水的人其實不太會掙扎溺水過程並不像電視上演的那樣大力拍水、大聲呼救,在溺水時人們會急著把頭伸出水面,若吸進水讓聲帶進水,變得無法發聲,所以通常溺水大多無聲無息,即使一旁有人也難以注意到溺水事件正在眼前進行中。會注意到有人溺水時,通常是溺水的人已失去無意識在載浮載沉了。溺水者的徵兆 不斷試著把頭往後仰 眼睛看起來很驚恐 眼神呆滯空洞 眼睛緊閉 身體呈現垂直且沒有腿部動作 像在攀爬看不見的樓梯 嘴巴張開水面平行 過度換氣或喘息乾性溺水有哪些症狀? 持續且劇烈的咳嗽 胸口疼痛、肺痙攣 呼吸困難或換氣過度 明顯的疲勞、意識改變 嘴唇發紫 嘔吐肚子痛 因缺氧而昏睡預防溺水6大重點每到夏季,溺水事件總會出現,但其實只要離開2分鐘沒看到小孩,小孩就有可能出事,因此有幾項重點要注意,可預防溺事件的發生:1)不管是游泳池、海邊、浴室,都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照護者)的視線範圍,就算只是幾秒鐘幾分鐘都不可以。2)若送小孩去游泳池學游泳,必須嚴禁小孩在玩鬧中把同學的頭壓到水裡。3)別讓小孩在沒有任何大人在場的狀況下,獨自去玩水。4)在天然的河流、湖水環境裡游泳,必須知道水深與水流狀況,勿貿然下水。5)從事香蕉船、風帆、拖曳傘、朔溪等水上活動,務必穿好救生衣。6)勿酒後玩水!僅是跌入一個水坑都可能引起嗆水。如果玩水時溺水嗆水,最好還是立刻到醫院,並考慮留院觀察72小時,以防次發性溺水發生。

突然發燒?生理期不衛生恐致命

突然發燒?生理期不衛生恐致命#致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經一位婦女到我門診主訴陰道有異味,並有少量出血,不過,出血的是婦女的先生,後來幫她檢查發現確實有濃濃的異味,好像有異物,用鑷子把它夾出來才發現是衛生棉條,原來這位婦女忘了此事,而她先生是被棉條的棉線給弄傷的,後來幫這位婦女消毒子宮頸及陰道,就可以回家,我還叮囑她記得向老公道歉。30歲以下婦女常見 會發燒、嘔吐、腹瀉棉條放在陰道過久容易產生「毒性休克症候群(TSS)」,這是一種多症狀組合而成的一種疾病,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發生率約1~17/100,000/年,雖然少見,但卻可能致命。尤其是青少女與30歲以下婦女較常見,主要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通常高於38℃),嘔吐,腹瀉,肌肉酸痛,低血壓,暈眩,皮疹合併脫皮現象,角膜炎,咽喉炎,陰道炎等,預防方法即是減少使用衛生棉棒的時間,改用衛生棉。造成影響陰道分泌物異常的原因1)     藥物 /長期使用抗生素、避孕藥或類固醇,導致免疫降低,細菌得以侵犯。2)     疾病 /骨盆腔發炎、骨盆腔手術、子宮頸癌、糖尿病、性傳染病、陰道感染(最常見)。3)     生活習慣 /使用陰道灌洗、刺激性香皂、乳液、泡泡浴。4)     年齡 /更年期時陰道壁薄、乾燥、萎縮。正常分泌物大多是清澈、黏液狀女性有陰道分泌物是正常的,它是由陰道和子宮頸腺體分泌,能將婦女生殖道壞死的細胞及細菌帶離,所以它有清潔的功能,正常分泌物大多是清澈、黏液狀或稍微混濁,然而分泌物的量、味道、顏色會因女性處於不同時期(如:排卵期、懷孕期、哺乳期)有不同的表現,如果婦女們發現分泌物的顏色、氣味變得和以往不一樣,並且陰道有疼痛或搔癢的感覺則需就醫治療。(本文摘自/婦產科醫師寫給女人一生的健康書/凱特文化出版)

習慣吃成藥?專家:濫用恐上癮、致命

習慣吃成藥?專家:濫用恐上癮、致命#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除了生病就醫外,也習慣自行購買成藥,對於吃藥的觀念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不論大小疾病,便前往醫療院所、藥局,甚至向廣播電台購買藥品,出國返台也經常購買藥來當伴手禮,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提醒,藥可以救命,但也可能會致命,民眾應保有正確的用藥觀念,應遵從醫師與藥師的醫囑來使用。藥物濫用可比吸食毒品 恐致抗藥性錯誤的使用藥物,很有可能導致藥物過量、濫用或者藥物成癮的狀況。南投醫院藥劑科林鴻昌藥師表示,凡是以不正當醫療用途為目的,而未經醫師處方或指示的情況下,過度且強迫使用某種藥物,其程度足以傷害個人的健康,即稱為「藥物濫用」。這種行為,很容易造成上癮而無法自拔,不但傷害個人健康且影響社會及職業之適應,還會對公共秩序與社會安寧造成嚴重危害。藥物濫用的種類包括酒精、咖啡因、鎮靜劑或安眠劑、幻覺劑、尼古丁、大麻、古柯鹼、鴉片類、安非他命或作用相近之擬交感神經劑等。林鴻昌藥師表示,例如抗生素的濫用可能會導致抗藥性的產生,而吸食毒品也是屬於藥物濫用,吸毒會導致成癮、進而影響到家庭、社會,害人害己。事先詢問藥師、醫師 避免身體危害林鴻昌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亂服用成藥,如果有身體上的不適,或者有健康上的問題,應先與專科醫師請教、詢問,也可向藥師進行諮詢,並且確實依醫師的醫囑、處方服用藥物,才可以避免藥物的濫用造成身體的危害。

妙齡女指甲長黑線 竟是致命黑色素癌上身

妙齡女指甲長黑線 竟是致命黑色素癌上身#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一名30多歲的上班族女性,無意間發現右手大拇指指甲中間長出一條黑線,以為只是一般黑痣,因覺得難看,而用指甲彩繪掩蓋,去除彩繪後才發現黑線的範圍已往四周擴散,嚇得趕緊就醫,切片檢查確診為黑色素癌。長痣反用刺青掩蓋 恐引發致命危機臺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醫師表示,黑色素癌是最惡性的皮膚癌,初期往往只是顆不起眼的小黑痣,不應忽視,或加以美化掩蓋,以免延誤就醫,引發致命危機。就曾有一名42歲男子因背上有痣,刺上青龍圖騰試圖掩蓋美化,事後才知那並不是痣,而是黑色素癌的病灶。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張文震副教授指出,只要細胞有黑色素之處就有可能病變為惡性黑色素細胞癌,台灣每年新增250名病例,發現時多數已屬晚期,治療選擇多為化療,效果有限,因此早期發現很重要,一旦黑色素癌轉移,死亡率就會大幅增加。黑色素癌起初無症狀 異常變化要注意朱家瑜醫師表示,國內皮膚癌的人數在20年內成長近4倍,其中惡性黑色素癌發生率為第三高。國人常見部位包括手、腳的四肢末端,起初沒有任何症狀,民眾該注意的,是去觀察這個痣是否會出現變化,一旦有異常變化,就必須提高警覺,及早就醫請皮膚科醫師透過皮膚鏡確認,必要時進行病理切片。朱家瑜醫師強調,身上有痣或胎記都應該長期觀察,千萬不可忽視,更不能在痣上用刺青或化妝等方式加以掩飾。此外,無論是「有痣」或「沒痣」,只要皮膚出現不正常的病灶,都應該更積極透過自我檢測法,觀察身上新增的黒痣,或至皮膚科門診請求醫師給予專業的判斷或建議,若有形狀不對稱、邊緣不規則、顏色有淺有深、直徑≧6mm、快速隆起或是原本扁平的斑點突然凸起,就要盡早就醫,早期發現,盡早控制病灶。

全台首例 台南老翁染登革熱4天致命

全台首例 台南老翁染登革熱4天致命#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入夏以來登革熱病例數不斷攀升,其中台南市、高雄市更是2大疫區,尤其台南市截至昨日,累積登革熱病例數已達670例,病例數呈現急劇上升趨勢,且已傳出首例因登革熱重症死亡,民眾應小心嚴防,不可輕忽。太太、兒子皆為登革熱確定病例疾管署已確認一例登革熱重症死亡病例,為73歲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腎病病史;8月7日開始出現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且有呼吸喘、全身無力情形。8月9日轉院就醫,後因急性呼吸衰竭、休克,始插管使用呼吸器,個案意識仍清楚,後因病況不佳再度轉院至醫學中心,並住入加護病房,經問診發現其太太及兒子皆為登革熱確定病例,才進行快篩檢驗,報告呈現陽性,雖經搶治,但症狀仍加速惡化,於8月10日夜間7點死亡。再次感染登革熱者 死亡率可達5成台南市衛生局強烈提醒,勿忽略登革熱帶來的危險性,往年臺南市流行的是登革熱第一、四型,但今年則是第二型,故以前曾感染過登革熱時,今年再次感染到的話,即容易變成登革熱重症,死亡率高達10~50%,千萬不可輕忽。疾管署提醒,去年臺灣經歷嚴峻的本土登革熱流行疫情,並造成1萬5千例病例發生,今年疫情持續升溫,不容小覷。疾管署除協請中央各部會持續做好環境管理及孳生源清除與查核外,更呼籲全民一同動起來,定期整頓居家環境整潔,並加強戶內外積水容器的清除,防範登革熱流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