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鬧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 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 父母該怎麼辦?#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當孩子哭鬧時,最重要的回應方式是:設立並執行合理的後果;要改變孩子的哭鬧,你必須先改變回應方式。假設孩子要看一個並不適合他看的電視節目,你拒絕了他,孩子因此而哭鬧,那麼等著孩子的合理後果是什麼?如何用設立合理後果的方法來解決這個經常發生的哭鬧事件? 以最常見的公共場所哭鬧,父母該如何做呢?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在書中分享的方法是:這時應該把孩子帶離現場。父母在採取行動時,不用評論或說教,也不用表現得憤怒,只要簡單把孩子帶回家。大人的態度要保持堅定而友善。一回到家父母就去做自己的事,並且不要孩子參與。孩子就會明白哭鬧只會讓被排除在外。克勞德進一步說明,要盡力創造一個能教育孩子的情景,如輕鬆地在餐廳吃飯時,或採購結束之後。這都是教育在公共場所應該如何表現的好時機。最好先做準備,一旦孩子開始哭鬧,就一言不發地轉身回家。可能得來上一兩次的行動,然後孩子才會明白一旦他開始哭鬧,你就會帶他離開。這個後果能奏效的是因為,父母立即行動及回應時,沒有情緒化,幾乎沒有說話,也沒有過多地解釋或威脅,先做了計畫並執行、父母已經意識到了事先準備的必要性。保證父母不會承受著壓力,或者在太忙、太混亂的情況下出擊,這樣練習才能達到效果、父母說了還會有下一次,表現出樂觀的態度,期待孩子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克勞德最後再次叮嚀,當你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哭鬧時,在你執行後果時,忽略周圍那些苛責的目光。別因為尷尬而不得不屈服。事先做好計畫,並花時間教育孩子。如果必須完成事先安排好的事情,那麼繼續做你的事,不要回應孩子,完全忽視哭鬧儘快做完後再帶孩子離開。

原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

原來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桑迪有一4歲兒子喬伊,有天,奶奶正好來家裡,喬伊就開始哭鬧。首先因為他最愛吃的那種麥片吃完了,奶奶匆匆地買了麥片回來。才吃幾口喬伊又哭鬧。奶奶和媽媽又為他準備了麵包和蛋,他還是不滿意。大人認為,喬伊一定是不舒服情緒才這樣。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在書中指出,在案例中,媽媽變得緊張,並讓孩子學會苛刻、挑剔,無同理心。其實對於喬伊,麥片只是個獲得關注的工具,讓他更感到自己更重要。並可集中注意力。實則能控制大人,並達到目的,這才是他想要的。所以大人應該教他,要考慮行為所造成何影響,時時待人著想,須有善解心,學會如何合理付出和獲得,這種自他交換之思慮及配合能增上家庭融洽,也帶來滿足和歸屬感。從另一面向來觀,會發現其實是父母在鼓勵孩子哭鬧。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博士補充,因孩子被嬌慣,很多父母不著期望他對家庭有所貢獻。這想法百害而無利。反之,孩子該為家庭出力,家務可以分給孩子。當阻止孩子幫忙時,也是在否定孩子做貢獻。父母常因工作與壓力,疲憊與挫敗的回家,進而時把孩子放在電視前去做家務,但這樣會製造更多問題。假若父母讓孩子去做,遠比剝奪他嘗試要好,這樣孩子就失去學會待人著想和合作意識。若大人能以鼓勵孩子做出貢獻的方式來教養,那哭鬧就會慢慢減少。為達成這目標有3種方式:合理的後果、溝通公式、讓孩子對家務做出貢獻。這些方式若交互運用得當,家庭成員就可為家庭做出貢獻,奠定和諧的基礎,形成穩定的教養風格。

孩子哭鬧!媽媽1分鐘都不能離開?

孩子哭鬧!媽媽1分鐘都不能離開?#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安妮有個孩子,是3歲的凱蒂,凱蒂總是在家裡一刻不停地哭鬧。當媽媽想走開一會,凱蒂就會哭鬧,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安妮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能力好好養育孩子。對此,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博士在書中表示,凱蒂是在用錯誤的方式來尋找歸屬感。偶然間發現哭鬧可以得逞,讓她覺得自己很重要,並學會依賴他人,做家中長久的「寶貝」,藉由控制來找到她在家裡的位置,並用哭鬧以達到目的,並且讓她覺得自己很強大,對此也感到有趣。父母的錯誤回應會使哭鬧更嚴重,所以凱蒂利用媽媽的沒自信來達到的目的。使她懷疑為人母的能力了。因此,父母面對哭鬧時的錯誤反應有:1.滿足孩子的要求;2.表現得很惱火;3.表現出憤怒或不滿意;4.報復孩子。另外,美國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博士也認為,如果父母縱容孩子繼續這樣做,尋找歸屬感會伴隨著凱蒂長大成人,並成為她的生活。她會透過哭鬧來操縱,以成為關注的焦點,這些都會阻礙她,讓她沒機會去認識朋友,建立起社交圈,也會感覺自己老是被傷害,因他長久也學不會獨立,也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她進一步說明,孩子往往不會自覺改正,隨年紀增長後會轉而採取更危險的行為,比如撒謊、偷竊甚至離家出走。而有時候孩子不哭鬧,是因其他孩子模仿、取笑他,但若大人把模仿孩子的行為當作管教孩子的手段,這樣會傷害孩子,並且也在教孩子把報復當作武器。所以孩子若打小沒有正確教育與引導,放任他哭鬧發展,或是用報復、取笑回應,對孩子的未來與人格塑造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孩子總是愛哭鬧 原來有跡可循!

孩子總是愛哭鬧 原來有跡可循!#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媽媽在打電話時,為了讓孩子守規矩而做了承諾,現在她面臨著兌現承諾,她的女兒已經開始準備大鬧一場了。這位媽媽犯了嚴重的錯誤,就是試圖用賄賂來控制女兒。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曾在書中介紹,關於哭鬧的幾種模式,包括:談判性的哭鬧,在你已經告訴孩子「不行」之後,孩子承諾好好表現,用來交換他想要的東西。他想用談判讓你筋疲力盡。即使看起來孩子提出了合理的解決辦法,但其實哭鬧正在悄悄升級。絕望的哭鬧:孩子表達了他的擔憂,並依賴父母解決。其中隱含的意思是:「好」父母會滿足孩子,「壞」父母才不關心孩子,在孩子受罪時不願意掏錢買單。自憐式的哭鬧:孩子說:「我不想去踢球,因我踢不好。」做父母的對此感到無助內疚。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如果他們同意孩子,就等於承認孩子有問題;如果不同意,堅持要去,又擔心孩子挫敗。當父母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就會讓孩子為所欲為。另外,美國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博士進一步補充,以上例子都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但不太會說話的孩子也會用嗚咽、抽泣和哭喊等方法來達到目的。父母若屈從於孩子,問題並沒有消失。事實上只會更糟,漸漸的,有的爸媽可能產生罪惡感與困境。爸媽的讓步只會讓哭鬧持續,因為孩子已知,只要堅持的夠長,聲音夠大,父母最終會屈服的。隨著孩子技巧會日趨精湛,她會越來越擅長哭鬧,因此,我們需要學會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的哭鬧。否則會經常在大喊大叫、長篇大論或者嘲笑孩子後又做出讓步,而且還自認為我們已經管教過孩子了,這是自欺欺人。

孩子為何動不動就哭鬧?

孩子為何動不動就哭鬧?#哭鬧

(優活健康網記者莊常謙/綜合報導)哭鬧常是孩子為了達到目的而使用的一種手段,孩子哭鬧不僅會讓父母感到無奈、憤怒、抓狂,更會為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經常性的哭鬧會導致孩子形成自卑自憐的性格。比起屈服與讓步,我們需要學會用完全不同的方式來回應孩子的哭鬧。對此,美國資深教育心理學家卡洛琳‧克勞德(Carolyn Crowder)博士在書中表示,首先,要了解哭鬧是從哪一天開始的? 對父母而言,哭鬧擾亂了他們的平靜,讓他們感到被操縱了。其實哭鬧是孩子用來操縱父母的手段,特別是孩子當眾哭鬧時,大人會感到尷尬。她進一步說明,至於孩子會如何哭鬧?如他們會埋怨父母;讓父母覺得自己過得不夠好,故意說出一些好像是個可憐蟲的話;總之是做出顯得非常痛苦的面部表情等,像是撅嘴巴、擠鼻子;使用肢體語言,雙手拉著你拚命向你乞求;或是大聲地、沒完沒了地要求。特別是在公共場所,孩子知道其他人在看著你,就是要給你難堪。另外,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德麗‧瑞克(Andrey Ricker)博士認為,孩子並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哭鬧的。通常,他是偶然發現的。孩子從兄弟姐妹、電視節目、幼稚園的小朋友,有時候甚至是從父母那裡聽到,舉例,媽媽會這麼對爸爸說:「看看我每天為你做了多少事,而我就讓你為我做這麼一點點,你都不願意……。」有一天,孩子自己嘗試了一下哭鬧,並很快就發現這招很管用—只要他堅持的時間夠長。他知道,最終父母一定會因為精疲力竭而投降的!於是,哭鬧開始了。而這是一切的緣起,理解哭鬧的成因、哭鬧的慣用,將有助父母們教育及改善孩童這些壞習慣,從孩子小時候開始矯正,以增進其良好品格塑造、生活習慣養成,對他們的未來是非常有助益的。

寶貝哭鬧不上學 父母要好好安撫

寶貝哭鬧不上學 父母要好好安撫#哭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們在上學的第一天聲嘶力竭哭喊,讓父母們也忍不住隨著眼眶含淚,那第一次的分離像是生離死別般強烈,對大人來說是有些莫名奇妙。心理師說,所謂的「分離焦慮」出現,是發展過程的正常現象,父母可以安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科臨床心理師蔡盈盈指出,嬰兒在六至八個月就可能開始出現與母親分離時的焦慮害怕,通常在2-3歲逐漸減輕,有時可能持續到5歲。1歲孩子可能隨時要看見媽媽,連媽媽離開一下去上廁所也哭的死去活來,彷彿母親會永遠消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他可能哭泣著表示不要去上學或想要回家,所幸,這些現象都會隨著孩子的適應而漸漸減輕或消失。蔡盈盈表示,面對可能的分離焦慮,父母們還是有些方式可以降低這些現象發生的強度,並幫助孩子好好度過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給孩子時間適應新的人事物。其次,要好好跟孩子說再見。當孩子在分離哭泣的時候,請接納並允許他的悲傷,孩子會感覺被了解,當他表達的情緒被接受與包容時,可以幫助他縮短適應時間。同時也正在教導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孩子哭泣較強烈,給他一些時間宣洩情緒,之後可以試著轉移注意力。請不要威脅或強力要求他停止,以免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蔡盈盈提醒,少數孩子可能反而完全不表達出難過情緒,很酷的掉頭就走,父母們反而需要多注意,孩子是否無法承受分離,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另外,老師也扮演著重要角色;蔡盈盈也說,老師對於分離的處理態度最好和父母一致。不管孩子哭泣多強烈,只要他願意接受老師的安撫,就代表孩子能夠和老師建立起親密關係,父母可安心離開。理想上,在開學前1-2週就開始建立起入學後的生活作息,起床、三餐、睡眠時間等等,此規律性也有助於孩子融入學校團體生活。

寶寶脾氣壞有原因!

寶寶脾氣壞有原因!#哭鬧

文/媽咪窩雜誌 採訪/陳姵樺 攝影/彭鏡蓉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輔幼中心主任涂妙如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江國樑有些寶寶一餓就大聲哭鬧,給吃後還頻頻啜泣;有的寶寶則肚子餓、尿布濕,也表現不明顯。怎麼同樣是3、4個月大的孩子,個性卻差這麼多?到底問題出在哪呢? 脾氣好不好  三因素造成家長們在帶孩子時常會有這樣的經驗,有的孩子睡眠與吃飯時間規律性高又不常吵鬧,且哭鬧的強度與頻率比較低,這種小孩多半家長會評價為很好帶養;但有的孩子可能一肚子餓或尿布濕,就會馬上大哭大鬧來表達自己的不舒服,這時若碰到較急性子的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鬧,脾氣很壞、很難帶養。 事實上,寶寶的脾氣好不好是天生氣質、父母教養方式以及後天環境三者交互影響形塑而成,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天生的行為特質,才能給予適配性的教養方式。 如何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寶寶從一出生就帶著自己天生的氣質與個性來到這個世界,所以即便是剛出生的孩子,就會顯現出自己特有的個性。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指出,一般評估寶寶是屬於磨娘精型或是好帶型,會用下列9大氣質評估項目來觀察:規律性:有的寶寶吃飯睡覺都很定時;但有的則睡得少、活動量大。反應強度:有的寶寶肚子餓就馬上大哭;有的則是小小聲的哭。反應閾:這個項目主要是觀察寶寶受外界刺激時多大的強度會被影響,有的寶寶是稍有聲響就會驚醒,即屬於「反應閾」低的孩子;反之,有的寶寶怎麼吵都可以繼續安穩的睡覺,即為「反應閾」高的孩子。趨避性:這個項目主要是看孩子對於初次接觸的人事物,所產生的行為反應。趨避性接受的孩子對於新的事物充滿好奇、想去探索;反之,趨避性退縮的孩子,對於新的副食品可能拒絕進食,或者遇到陌生人會拒絕接觸或煩躁不安。適應度:「趨避性」主要是觀察孩子對人、事、物第一次接觸的反應,而「適應度」則是觀察孩子第一次接觸之後的行為反應。適應度高的孩子,進入一個新環境,可能只要幾分鐘就能適應;適應度低的孩子,可能過了很久還是對新環境顯現出害怕的模樣。活動量:有的孩子睡得少、愛活動,對安靜的家長來說就會覺得難帶。堅持度:堅持度高的孩子可以玩一種玩具10分鐘以上;家長說不可以做的事,教導多次仍無效。反之,堅持度低的孩子,玩玩具不到1分鐘就另換別的玩。情緒本質:有的寶寶經常表現出正向情緒,如快樂、友善,就算略有受傷,也表現得安靜;而負向情緒多的孩子,正要入睡或睡醒時常會哭鬧,身體不舒服時更是煩躁不安。注意力分散度:這個項目指標高表示寶寶容易分心;指標低則是個注意力集中的寶寶。每個寶寶在這9個項目中有的強、有的弱,綜合這些強弱就是寶寶顯現出的天生個性,如果多數項目是屬於強度較強的,比如說睡眠不規律、肚子一餓就大哭、稍有點外界刺激就鬧,大多會被成人貼上壞脾氣的標籤。《MamiHome媽咪窩》‧2011/7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