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黑便

大便紅紅、黑黑的⋯原因大不同!腸胃醫揭「這顏色」恐腸癌、胃潰瘍

大便紅紅、黑黑的⋯原因大不同!腸胃醫揭「這顏色」恐腸癌、胃潰瘍#解黑便

你上廁所時會觀察自己的大便顏色嗎?若發現大便變黑色,到底是食物還是疾病所引起的?一旦大便顏色出現異常變化,不是解紅便而是「解黑便」,就必須留心可能是胃潰瘍或消化道出血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鴻林診所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所撰此文,以案例故事分析解黑便的症狀原因,提醒民眾隨時留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多黑才算是「黑便」?別再傳便便照給醫師看!教你看「2特徵」判斷

多黑才算是「黑便」?別再傳便便照給醫師看!教你看「2特徵」判斷#解黑便

黑便到底有多黑?眼前的黑真的是黑嗎?我的排便算不算黑便呢?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暘朝說,常常在用餐時間收到民眾傳來的「黑金照」,希望他能看一眼幫忙鑑定,讓他哭笑不得。他也提醒民眾,如果觀察到黑便有「黑到發亮」、「夾雜血腥味」等2大特徵時,就要盡速就醫。

7旬翁虛弱、解黑便 竟是藥物致出血

7旬翁虛弱、解黑便 竟是藥物致出血#解黑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年長者過去曾腦中風,一直用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預防中風復發,有一陣子突然非常虛弱,連走路都沒力氣,甚至解出黑便,家人趕快陪他急診,檢查發現,原來是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造成胃出血,導致這一連串現象,經過緊急治療、休養,改變用藥,情況才逐漸改善。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 有效降低中風機率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顯示,每5名熬過腦中風而存活下來的民眾中,會有1人在5年內產生第二次腦中風,一旦中風,很可能就失能、失智。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專任教授、腦中風中心主任趙雅琴表示,曾經發生中風的患者,無論是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往後再次中風機率都比一般人高,因此必須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讓血液循環保持通暢,才能有效降低再次中風機率。傳統抗血小板藥物以阿斯匹靈為主,除了阿斯匹靈,也有其他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可供選擇。趙雅琴主任分析,阿斯匹靈是第一線用藥,目前使用阿斯匹靈預防中風的患者還是佔多數,這類傳統抗血小板藥物雖然可降低中風風險,但根據臨床觀察,約十分之一的用藥患者可能產生輕重不等副作用,其中年長者、腸胃不好、胃潰瘍、亞洲人、有氣喘等過敏體質族群更容易出現用藥不良反應。除了阿斯匹靈,也有其他新型抗血小板藥物可供選擇。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 腸胃出血、腸胃不舒服阿斯匹靈常見副作用包括腸胃道出血、腸胃不舒服、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等,有些副作用是可以忍受,但如果嚴重胃出血,患者很可能解黑便,或變得極度虛弱,上述70歲年長者就是這樣的情況。患者一出現嚴重胃出血,必須進行照胃鏡、輸血等緊急處置,此時也要暫停使用所有抗血小板藥物,才能避免胃出血惡化。趙雅琴主任指出,與阿斯匹靈相比,新型抗血小板藥物雖然也可能產生出血等副作用,但副作用出現比率、輕重程度相對輕微許多,患者若使用阿斯匹靈而出現副作用、不舒服症狀,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換藥,或尋求其他改善策略。趙雅琴主任提醒,雖然阿斯匹靈可能產生出血等副作用,但民眾千萬不要一出現不舒服就自行停藥。一旦自行停藥,中風風險就會大幅增加。趙雅琴主任也叮嚀,中風高風險群想預防中風,除了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飲食也要盡量清淡、適度運動,重點是不要抽菸。(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

8旬翁解黑便 原來是剩下的胃在作怪#解黑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82歲的老伯2週前有解黑便情形,同時覺得胃口越來越差,且家屬也覺得近期老伯看起來越來越瘦。老伯自述年輕時曾因胃穿孔切除一半的胃,接受檢查後發現靠近之前手術得胃腸吻合處有一腫瘤,證實為腺癌。手術中發現老伯腹腔內有少量腹水,醫師切除殘餘的胃後,手術檢體證實為殘胃癌第四期。術後一個月開始接受化學治療。殘胃癌會出現噁心嘔吐、吞嚥不適、解黑便症狀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盧乃寬表示,殘胃癌是胃癌的一種,就是在殘餘的胃內所發生的癌症。由殘胃發生的原發性癌。殘胃癌佔胃癌之1~5%之間,男女之比約為 5.4︰1,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5歲。殘胃癌的症狀與一般胃癌類似,包括上腹部悶痛,甚至可摸到腫塊,食慾不振,進食後易飽脹,甚至噁心嘔吐,吞嚥不適感,貧血,解黑便,虛弱無力,甚至體重下降。研究指出,胃手術後15年內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殘胃癌儘早接受治療治癒率達50%殘胃癌與大多數胃癌類似,因確診時病況大都晚期,故大多數預後不佳。總5年存活率約30%。第一期與第二期殘胃癌5年存活率約90-100%與40-80%。但若進展至第三期之後(包含第四期)之5年存活率約僅14%。若病況能早期發現而儘早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癒率可達50%。醫師呼籲,平時應注意有無腹部不適症狀,飲食作息應正常,減少攝取煙燻,醃漬類等含硝酸鹽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度且規律運動,不吸菸,少喝酒,以預防胃癌發生。尤其曾因胃或十二指腸良性疾病而接受部分胃切除手術者,最慢於手術後15年應開始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用餐同時飢餓、飽脹 恐為胃潰瘍警訊

用餐同時飢餓、飽脹 恐為胃潰瘍警訊#解黑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大哥是一名貨車司機,三餐不定時且暴飲暴食,為了提神,菸、檳榔、藥酒不離身,這一星期只要一進食就覺得胃脹,剛開始只是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直到聚餐後喝了幾杯酒,出現吐血及解大量黑便症狀,送醫後診斷為「胃潰瘍合併出血」,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提神藥酒」。進食當下同時感到飢餓及飽脹恐為警訊桃園醫院護理師程盈溎表示,胃壁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造成黏膜受損,受損的程度比破皮更深就造成了潰瘍。不良飲食習慣、情緒壓力、消炎止痛藥物、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都是胃潰瘍常見原因。若出現進食當下同時感覺飢餓及飽脹、進食後30分鐘後感上腹部疼痛、燒灼感、打嗝、解黑便、吐血等症狀要有警覺並立即就醫。  胃潰瘍日常注意事項程盈溎護理師表示,胃潰瘍的藥物治療主要在促進潰瘍癒合,預防復發及避免併發症。除了藥物治療外,胃潰瘍日常飲食及注意事項也非常重要:1)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細嚼慢嚥,定時定量、少量多餐。 2) 溫和飲食:好消化不油膩且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3)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辛椒、油炸或過冷過熱等食物。4) 奶類並不會改善胃潰瘍,牛奶確實有鈣質能中和胃酸,但研究發現,牛奶實際會增加胃酸的分泌,而更加損傷胃的黏膜。 5) 紓解壓力、保持心情舒暢。 6) 使用止痛藥、阿斯匹靈時,確實遵照醫師用藥指示,不濫用。 7) 解便後需觀察解便的顏色、性質及量。出血時會出現嘔吐血、咖啡色物體或解黑便,嚴重時會心跳加快,冒冷汗,頭暈,臉色蒼白,昏倒,此時應立即就醫。  8) 潰瘍治療後,縱使疼痛消失,仍需定期追蹤,直到潰瘍完全癒合。

防吐血黑便 服銀杏葉3點注意

防吐血黑便 服銀杏葉3點注意#解黑便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冬季手腳冰冷症狀,是很多老人及女性容易出現的症狀,有的民眾為改善末稍血液循環不良問題,會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使用銀杏葉保健品前應諮詢醫師,使用後若出現黑便、血便症狀,應盡快就醫,且如近期須進行手術,請務必告訴醫師正在服用該藥品,並於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服用保健食品3點要小心「阿嬤,你怎麼沒感覺?」有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應該非常熟悉保健食品的廣告,現我國核准含銀杏葉口服處方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指示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輔助治療」,銀杏果屬於一般食品,並沒有治療疾病的效果,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口服銀杏葉藥品,應謹記下列3點:1)  應注意藥品併用風險/該藥品會抑制血液凝集,可能會與其他藥品出現交互作用。因此,民眾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應諮詢藥師或醫師,以免發生不良反應。2)  手術前7天應停止使用/該類藥品會增加手術期間出血之風險,民眾如果近期必須進行手術,請務必告訴醫師正在服用該藥品,並於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3)  注意是否有藥品不良反應/該藥品可能會造成出血的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如有眼睛出血、流鼻血、劇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變差或胃腸道出血(如吐血、黑便、血便)等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處置。      

是胃癌還是腸癌?醫師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

是胃癌還是腸癌?醫師教你認識「胃腸道基質瘤」#解黑便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高雄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台灣大腸癌人數每年約15000例,胃癌人數每年約發生3700例,胃癌及大腸癌是好發於腸胃道的癌症,但是你聽過胃腸道基質瘤嗎?長在哪裡?有哪些症狀呢?雖然「胃腸道基質瘤」也是好發於腸胃道的惡性腫瘤,但到底該歸類為腸癌還是胃癌呢?   平均發病年齡在60歲 是非常棘手的病症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表示,「胃腸道基質瘤」是消化道腫瘤裡面比較少見的腫瘤,生長在消化道的肌肉層,和一般的俗稱的胃癌、大腸小腸癌不一樣,每年的新發個案不會超過350~400例,平均發病年齡大概在60歲,男女比例差不多,目前仍不了解好發原因,也不清楚危險因子,既不是遺傳,也不曉得與生活習慣間的連結,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病症。 胃黏膜長出來的瘤是胃癌,大腸長出來的腫瘤是大腸癌,而「胃腸道基質瘤」不同於上述的癌症,它是從肌肉層長出來的腫瘤,是由c-KIT基因突變造成,其症狀的發生,並沒有像從黏膜層長出來的腫瘤這麼緊急,因此手術治癒率很高,切除乾淨的預後遠比為大腸癌、胃癌還好。   (胃腸道基質瘤產生原因不明,非常棘手。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 莊捷翰醫師表示,因為症狀並不明確,所以幾乎沒有預防的方法,有些患者甚至到腫瘤已成長到10幾公分大時,才因腹痛就醫,又因60%發生在胃,民眾只能靠做胃鏡來檢視腹痛症狀,在台灣,由於胃癌患者跟大腸癌相比,患者人數大概差別將近4倍多,大部分醫師會推大腸癌篩檢,很少推胃癌篩檢,因為胃癌篩檢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胃鏡。 由於「胃腸道基質瘤」的病症與一般腸胃狀況大致相同,通常表現在消化道出血、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胃,因此最容易腸道出血,解黑便血便,有些是腫瘤較小完全沒有症狀,有些患者會有腹痛、肚子不舒服現象,許多人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因此若有長時間肚子不舒服、解便出血,勿自行購買成藥,應盡快至醫院檢查。   (症狀通常表現在胃出血、解黑便甚至吐血。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標靶治療服用3年 降復發風險 針對腫瘤比10公分大、腫瘤分化化較差,或者長在小腸大腸的患者,術後的復發率比較高,約50%的病患,患部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若不管腫瘤大小及發生位置,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針對高復發風險的病人,手術後使用標靶治療,服用3年可以大大減少復發風險。 若腫瘤無法切除乾淨,標靶治療也是一項很好的選擇,臨床實驗指出,基利克是一種專門針對c-KIT基因的標靶藥物,c-KIT基因是這腫瘤分化的基因,服用基利克,不會繼續分化、產生癌細胞,可以降低60%癌症的風險,對於高風險病人,包含腫瘤大於10公分、分化較差、腫瘤長在大腸小腸間的患者,每天需服用4顆藥,服用3年,可預防高復發風險。   (對於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手術是最好的選擇。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服用基利克 腹膜轉移也有救 莊捷翰醫師表示,曾有病人腹痛就醫,檢查發現腹腔裡竟有數百顆腫瘤,也就是俗稱的腹膜轉移,若是胃癌、大腸癌、胰臟癌等其他腹腔內的癌症發生腹膜轉移,治癒率低,患者大都活不超過2年,而有病人的「胃腸道基質瘤」的腹膜轉移,卻已經繼續活了12、3年,就是因為術後繼續服用基利克。 「基利克」能夠預防高復發風險,對於第4期轉移的「胃腸道基質瘤」有相當好的功效,副作用小,不管是一般藥物或標靶治療,基利克對95%病人幾乎沒有副作用,在全世界標靶藥物中,基利克是到目前為止是所有癌症療效最好、副作用最少的標靶藥物。   (標靶治療對於切除不乾淨的腫瘤有很好的療效。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