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

配合醫囑好入眠 不必依賴安眠藥

配合醫囑好入眠 不必依賴安眠藥#焦慮症

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在台灣,每十位民眾之中就有一位是長期失眠的患者。這些患者當中有許多不願意就醫,寧可喝酒或是自行到藥房買安眠藥吃;有些患者選擇就醫,但是一到門診就要求開安眠藥,不願跟醫師多談。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謝光煬表示,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生理、環境及認知行為等因素。必須在醫師協助之下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解決失眠的問題。至於許多患者習慣倚靠喝酒或吃安眠藥,謝光煬指出酒精會妨礙深度睡眠,喝酒之後茫茫然,或許較能入睡,但結果卻是淺眠易醒,反倒有害睡眠。而安眠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長期、過量的使用可能導致依賴或成癮。失眠的治療並非一蹴可及,除了藥物之外還牽涉到觀念及行為的改變。謝光煬醫師給患者的建議是「信任專業,配合醫囑」。許多患者的失眠與心理因素有關,根本的問題可能是焦慮症或憂鬱症,因此用藥上建議以抗憂鬱劑為主,安眠藥則以短期、少量使用,協助入睡及維持睡眠為原則。服藥須持續幾個禮拜至幾個月,待焦慮及憂鬱症狀顯著改善,即可逐步減少安眠藥的劑量,不致發生成癮的狀況。有些患者自我期許高、要求完美,凡事過度擔憂,以致難以成眠;或者對於睡眠有不適切的期待或想法,例如認為一定要睡足八小時、擔心睡不夠會導致早死,結果卻更加焦慮,更睡不好。有些患者的失眠與不當的生活習慣有關,例如作息不規律、日夜顛倒,習於在睡前從事耗費心思及腦力的活動,或是使用咖啡因、尼古丁等物質。這些問題的矯正屬於認知行為治療的範疇,需要在專業的指導與協助之下漸漸調整改進。至於安眠藥成癮的患者,更需要與醫師配合,逐漸調整藥物,以擺脫對安眠藥的依賴。在用藥的策略上,可以考慮以長效型安眠藥逐步取代短效型安眠藥,減少需要一再追加藥量才能入眠的情況;亦可選擇具鎮靜、助眠作用的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藉以逐漸取代安眠藥,同時治療焦慮與憂鬱。在調藥的過程中若有任何的不適,務必要再回門診與醫師討論,隨時進行調整。

年紀大總是睡不好?!三招讓你睡眠不再有障礙

年紀大總是睡不好?!三招讓你睡眠不再有障礙#焦慮症

根據一項針對台灣社區老年人的身心調查研究顯示,約有百分之四十二的老年人有「睡眠障礙」的苦惱,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是多樣性的,臨床上必須針對可能的病因仔細進行鑑別診斷,才能對症治療,而不是僅僅給予鎮定安眠劑就可以一勞永逸。 如何來改善並治療銀髮族的「睡眠障礙」?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楊聰財醫師提出以下三點建議:1、必須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規律的生活作息是良好睡眠的必要條件,包括固定的日間活動、就寢時間、臥室適當的通風、溫度(25℃)及周遭噪音的消除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只對睡眠有幫忙,亦是最好的養生之道,而且它是自助且無副作用的方法。 2、身體、精神疾病或藥物服用是睡眠障礙發生的主因,因此治療這些疾病或選擇較不影響睡眠的藥物則可以改善睡眠:如疼痛處理、憂鬱症或焦慮症的治療及避免酒精的使用等。 3、藥物治療建議可以選擇安眠藥、抗憂鬱劑等:安眠藥可以改善睡眠的質與量,傳統的安眠藥讓人有容易成癮、影響認知功能及白天精神不濟等副作用的印象,如果自行到藥房購買或未經醫師指示服用則更容易有此副作用;然而新一代的安眠藥則明顯減少以上的副作用。因此,如果在以上的處理方法效果不佳時,在醫師的指示下,短暫服用安眠藥仍為較佳的選擇。有些抗憂鬱劑也有安眠的效果。抗憂鬱劑的優點為同時可以有改善情緒的效果,甚至對一些疼痛的處理也有幫忙。坊間有些宣稱含有褪黑色素且有安眠效果的藥物,楊聰財醫師提醒,雖然有理論上根據,但因其未經嚴格的藥物試驗及品管,建議仍需經醫師指示謹慎使用。現代醫療的發展、進步已經可以對銀髮族的睡眠障礙疾病提供準確的診斷及完善的治療,因此如果您發現周遭的親朋好友、長輩有此問題,千萬不要視之為正常老化現象或是避諱求醫,應該儘速求診,讓熄燈號早日停止罷工。

排解憂鬱新管道-社區心理諮商服務

排解憂鬱新管道-社區心理諮商服務#焦慮症

社會與生活型態的急遽轉變,民眾被迫面對壓力的機會增加,因應於壓力提昇而產生的各種精神障礙亦逐年攀升,輕者造成焦慮、短期社會適應障礙,重者則產生憂鬱,甚至引發自殺行為。然國內外社區研究調查顯示,大部份具心理困擾的民眾之就診比率偏低,僅有13%憂鬱症患者與25%的焦慮症患者會尋求協助,平均未治療率為31%至76%,且僅有不到15%的民眾會尋求專業協助;這種高盛行率、低就診率的現象顯示出多數民眾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調適障礙時,雖想改善心理困境,卻常因擔心求助管道的保密性、或是對提供服務的品質有所質疑,抑或是求助歷程過於麻煩而卻步,以致延誤解決困境的黃金時間、形成身心煎熬,且更可能進一步造成心理困擾的惡化。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有鑒於社區內便利專業心理輔導服務的重要性,遂於民國94年7月起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門診試辦「社區心理諮商服務」,提供臺北市民一個具服務品質保證與保密尊重的專業諮詢場所,並在心理師的引導與親切陪伴下,讓民眾可以像對親密好友般地暢談難以啟齒的心事,擺脫困境、重新面對壓力。根據本年度的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有九成七以上曾接受此服務之民眾可感受到心理師對自己求助時的尊重與接納、且對困境也很能同理,更是能在信任心理師的情形下促進對心理困境的瞭解;整體的滿意度高達九成六,並且很願意推薦給其他需要的人。在民眾回饋的訊息裡,一位中年的家庭主婦提到,心理諮商讓她擁有更充足的力量去面對問題,談完之後心情也開朗許多;另一位年輕的上班族女性也表示,這樣的服務不僅提供了她抒發內心煩惱的正常管道,也幫助她更瞭解自己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為何,且藉由與心理師的討論讓自己更知道能夠如何自助與尋求他助。本服務目前仍在推廣期間,因此9月30前,前往接受諮商服務之民眾仍可享有免部分付費,自97年10月1日起則針對持各科別重大傷病卡、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證明的民眾提供優惠措施,並搭配市民健康卡的活動,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就近在社區第一時間尋求協助,避免心理問題持續擴大,另外,透過心理師提供溫暖的支持與傾聽,也能讓紛雜的情緒與思路獲得抒解與釐清。因此,社區心理諮商服務可以是您放鬆的窗口,也許只是整理一下混亂的思緒,宣洩壓抑已久的情緒,抑或是想解決藏在內心深處的重要生命議題,這群隱沒於社區中的專業陌生人隨時歡迎您的蒞臨!

懷孕及產後之「精神科藥物」使用

懷孕及產後之「精神科藥物」使用#焦慮症

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懷孕不能亂吃藥,但女性的精神疾病好發於18至45歲,正是生育年齡,尤其有些女性在懷孕前已經罹患精神疾病正服藥治療中,或者懷孕、產後出現精神疾病需要治療時,”精神科藥物的諮詢”就顯得更為重要。相較於以往醫師普遍不傾向開立藥物給懷孕婦女的情形,近幾年醫療的觀念慢慢有了轉變。高雄立市凱旋醫院神經精神科林潔欣醫師指出, 許多研究顯示懷孕時若罹患憂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而不治療,將增加許多生產時及新生兒併發症,例如早產、出生體重不足、嬰兒發育緩慢、需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等等,壞處遠超過以安全的方式使用藥物;若懷孕婦女因嚴重精神症狀而出現自殺或甚至傷害孩子的念頭,後果更是不堪設想。林潔欣醫師表示,根據多年來各國所發表的研究以及婦女精神醫學專家的經驗,懷孕及哺乳期用藥原則可分為以下幾點:1.計畫中的懷孕有較充裕的時間討論治療選擇,若有必要可換成在懷孕期較安全的藥物。2.藥物治療的目標並非做最大程度的症狀控制,而是減低對母親或胎兒有危險的症狀。 若可能,應在用藥前採取心理治療或其他社會心理之非藥物治療。3.所有建議的治療方式應與該婦女及其伴侶作詳細的討論,並且紀錄於病歷;評估該婦女用藥的必要性,例如精神疾病的嚴重度與懷孕前復發情形等。 4.回顧該婦女的用藥史,選擇治療反應最好的藥物(安全的藥物若無效,則增加換藥的風險),盡量單一用藥(單一藥物高劑量優於合併多種低劑量藥物)。 5.若可能則避開主要器官發育期(embryogenesis,於懷孕第三到第八週)再開始用藥。並選擇上市較久,有較多研究報告的藥物(新藥的懷孕等級較安全有可能是因為所發表的研究報告尚不多)。 6.哺乳期的用藥相較於懷孕期相對安全,因為母乳中的藥物濃度遠低於通過胎盤的藥物濃度。 7.因懷孕及產後生理之改變,需小心監測某些藥物之血中濃度,避免藥物中毒或藥量不足。 8.若服用某些可能對胎兒具危險性的藥物,則應定期安排相關產前或出生後之檢查。例如,服用鋰鹽應加強檢查胎兒之心臟發育、服用鎮靜安眠藥應注意新生兒是否有戒斷症候群...等。若懷孕婦女的精神症狀嚴重,無法接受藥物副作用或潛在的危險性,可以考慮施行電氣痙攣療法(ECT,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林醫師強調,若懷孕婦女的精神症狀並不嚴重,或是長期服藥的婦女過去復發情形不多(例如重鬱症復發次數少於四次)考慮在懷孕前停藥,則可以嘗試以「非藥物方式」治療,包括有生活型態調整(避免菸、酒、咖啡因,充足睡眠)、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婚姻治療、家族治療、團體治療等)、肌肉放鬆、生物回饋、音樂治療、另類及輔助療法(瑜珈、冥想、芳香療法、針灸、催眠等等)。懷孕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婦女來說實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過程,如何能夠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同時將對胎兒的危險性降到最低,除了與專業的醫療團隊密切合作,家人朋友的同理和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長期焦慮變憂鬱 女子體重狂降15公斤

長期焦慮變憂鬱 女子體重狂降15公斤#焦慮症

請靜下心來,回想一下這半年來,你是不是經常覺得容易疲累,心情浮躁,不專心及睡不好呢?小心你可能是廣泛性焦慮症的高危險族群囉! 今年二十八歲的李小姐因為工作及課業雙重壓力,從20歲就罹患「廣泛性焦慮症」,經常失眠、心悸、脾氣變得爆躁,連朋友都得罪光了,最後變成嚴重憂鬱症,長期沒食慾,半年內體重從50公斤狂降15公斤,後來經醫師治療後,目前身體調養中!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醫師表示,廣泛性焦慮症(簡稱GAD)是目前相當普遍的焦慮性疾病,患者往往對兩個以上的事件或活動出現異常焦慮及緊張的狀況,這種焦慮感伴隨著以下至少三項症狀,並且症狀持續半年以上:一、靜不下來的感覺,浮躁或者不耐煩(「on edge」);二、容易疲累;三、難以保持專心或腦中一片空白;四、情感易激躁;五、肌肉緊張;六、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睡不安寧)。  台灣華人身心倍思特協會日前針對國內1119位成年人所做的「台灣民眾廣泛性焦慮症」電話調查,針對民眾近六個月來出現的六大症狀進行調查,符合其中三項以上(包含三項)者即列為「廣泛性焦慮症」高危險族群,結果顯示,高達三成二的民眾半年來經常感覺心情浮躁、容易疲勞、做事不專心且缺乏耐性,以國內1700萬成年人口估算,國內有超過五百萬成年人是屬於廣泛性焦慮症的高危險族群!其中六項全部皆有者佔6.3%,屬於重度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換算成人口數,可以推估國內約有107萬人患有高度廣泛性焦慮症(H-GAD)! 楊聰財醫師說,通常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病人,一般較容易受驚嚇,全身神經緊繃無法放鬆且注意力無法集中,睡眠品質較差,經常無法安眠。另外對關心的事物過度注重,導致因焦慮而引發一些生理症狀,例如疲勞、頭痛、肌肉緊張、腹瀉、頻尿、心悸、胸悶、易怒、發抖、痙攣、出汗、和發燒等。如果上述這些症狀是其它藥物或其他疾病引發的,譬如喝太多咖啡、或者吸食安非它命導致焦慮,那就不能算是廣泛性焦慮症。 一般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方式是藥物治療,楊聰財表示,廣泛性焦慮症很少單獨發生,而常會伴隨有其他的焦慮症、憂鬱症或物質濫用等,這些病症都要與廣泛性焦慮症一起治療。給予抗焦慮劑、教導肌肉放鬆法及心理支持,一般而言,經一個月後症狀便可明顯緩解。此外,廣泛性焦慮症容易併發其他疾病,所以預後效果程度相差很大,較無法衡量病況的進程。廣泛性焦慮症也可能持續未癒,演變成慢性疾病,例如又形成恐慌症及重度憂鬱症,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將可減低併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聯合心理諮商所所長邱永林心理師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總會面臨承受來自工作、人際關係及生活中種種的壓力所帶來的焦慮不安,不管一個人的抗壓性有多好,當壓力超過臨界點時,首先表露出來的就是情緒的變化,負面的情緒如焦慮會使我們碰到壓力時,思考廣度變窄,態度變的偏頗,最後讓人作出愚昧的行為反應。 對於容易長期焦慮的民眾,邱永林心理師提出幾個克服焦慮及紓壓的可行方法:※ 心律呼吸法: 【步驟】一手輕按另一手腕部,感覺自己的脈搏跳動。心裡默數脈搏次數,讓自己熟悉脈搏的韻律。配合脈搏,每6下為依連續呼氣的循環。配合脈搏,每6下為依連續吸氣的循環。持續三分鐘。※ 黃金六秒鐘法則:【步驟】心裡跟自己約定:先不要發火。暫時先把自己的視線先從對方臉上移開。心思專注在回想6種「礦泉水」的品牌。等到成功回想6種「礦泉水」的品牌後再開口說話。如果「礦泉水」已經變得太熟悉,可更改為6種「泰國菜」、6種「運動鞋品牌」、或是6種「狗的品種」。

操煩過度,焦慮症上身

操煩過度,焦慮症上身#焦慮症

五十出頭的母親阿菊,年輕時個性就比較敏感、容易緊張且事事要求完美,十五年前先生因肝病過世後,更一肩挑起拉拔三個孩子長大的重責大任。十多年來,不僅經常覺得疲憊,必須依賴安眠藥才能入睡,也會因肌肉緊張全身痠痛、頭痛而服用吃止痛劑。累的時候甚至會頭暈、心悸、胸悶、吸不到氣的感覺。也有長期胃痛、腹瀉的困擾。雖然看了不少醫生,但檢查不出特別的問題,症狀時好時壞。這就是典型的「廣泛性焦慮症」患者,臺北縣立醫院身心科醫師 陳柏妤指出,其焦慮症狀比一般要嚴重許多,患者擔心的來源不限於特定的事物,凡事都擔心,即使明知其焦慮大過其實卻還是無法克制。同時患者常伴隨有一些生理症狀,諸如疲勞、頭痛、肌肉緊張、如嚥困難、噁心或腹瀉、發抖、頭昏眼花或呼吸困難。也會經常易怒、無法放鬆,易受驚嚇、注意力無法且經常失眠。症狀嚴重時會導致生活功能受損。當某人持續6個月以上對許多每天發生的問題極度憂慮,臨床上就會診斷為廣泛性焦慮症。根據國外統計,盛行率約在1.9%到8%間,女性約為男性的2倍,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屬漸進式慢性的疾病。患者常在25歲以前就會出現容易緊張、失眠等症狀。隨著生活的進程及慢性的壓力日益加劇,在未經治療前通常是慢性化的,幾乎沒有完全無症狀的時期。值得注意的是,廣泛性焦慮症本身不僅會造成病患的生活干擾,同時經常合併其他精神疾病。三分之二的病人可能合併憂鬱症、四分之一的病患可能經歷恐慌症、三分之一的病人可能有濫用酒精、鎮定劑的問題。許多長期失眠的病患可能是潛在性的廣泛性焦慮症患者。並且廣泛性焦慮症的發作時間越長,合併其他疾病的比例越高。廣泛性焦慮症也經常合併身體疾病,例如頭痛、大腸激躁症、氣喘、關節炎等問題。因此廣泛性焦慮症應需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職場壓力,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職場壓力,如何做好心理調適#焦慮症

九○年代日本厚生省對國民健康意識調查,發現八成的人民對於健康相當關心,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感受壓力的可怕。的確,現代社會是一個「壓力的年代」。我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壓力的刺激中,「生、老、病、死」無一不是壓力的變化過程或結果。如果不能和壓力好好相處,則會立刻或逐漸造成壓力累積,進而受到壓力的不良影響。許多有前瞻性的企業陸續引入相關壓力管理和訓練課程,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更發現可以有效增加產能和減少保險給付,平均投資一元在壓力管理,在五年內可達廿倍以上的資金回收效益,所以,目前職業壓力的處理和相關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成為企業組織內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職場壓力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前者指突發性的職場事件或政策變化所造成個人工作經驗的改變,後者則是長期累積性職場人事物所導致的個人工作經歷耗損有關,但同樣曾造成各種職業性精神疾病和職業壓力症候群,因個別工作人員的人格特質和因應方式不同而有各種症狀表現。常見職業性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適應障礙症、心身症、身體化疾病、睡眠或飲食障礙及酒藥癮問題等。常見職業壓力症候群則有科技壓力症侯群、燃燒症候群、婦女職業症候群及人事異動症候群等困擾。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許正典表示為有效預防及治療,並做好心理調適,在職場所需要的精神科技巧也明顥增加,包括新一代的抗焦慮及抗憂慮劑的適當服用,全方位的生理回饋及肌肉鬆弛療法,特殊性的團體和個別心理諮詢和治療,以及多元化的壓力管理及自我訓練課程,以協助職場工作人員做好自我調適來應付和轉化壓力。「毋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您無法控制壓力的大小和去留,但絕對可以做的是控制對壓力的反應程度,認識產業趨勢的變化歷程,承擔企業轉型的苦痛責任,接受支持系統的回饋指導,以全新的自我轉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

心臟病還是心病?令人心驚的恐慌症#焦慮症

某天下午,一位女士來到門診,用懷疑的表情以及小心的語氣說:「我胸口不舒服,心臟亂跳,喘不過氣來。」「喔,那妳怎麼會想來看精神科呢?」我問。她像是鬆了口氣,較放心地說:「醫師,很奇怪喔?其實也不是我想要來,今天本來是看心臟科,可是心臟科醫師卻要我來看精神科。」接著,她開始訴說幾年來艱辛又疑惑的求醫過程:三年前的夏天開始,她會突然地一陣胸口緊縮、心臟砰砰亂跳。起初以為是天氣太熱又悶在廚房造成,但這樣的發作竟一次又一次無預警地襲來,而且總覺得心跳狂亂得像是隨時會停止,好幾次甚至快喘不過氣來,感到將要失控,四周也變得糢糊不真實,深怕自己就要死去。她因此跑了好幾趟急診,抽血、胸部X光、心電圖等檢查全作了,卻都沒有問題。後來,急診醫師說要抽血或作心電圖時,她忍不住說:「不用了,還有沒有更精密的檢查?我恐怕是得了很難檢查的怪病。」醫師仔細翻看她的病歷後,面露無奈地建議:「有些心臟病是陣發性的,需要心臟科醫師的診察和更精密的儀器,先回家休息吧,改天再看心臟科門診。」然後醫師又將她先生拉到一旁、輕聲地說「…或許,你也應該帶她看精神科。」之後,她並沒有馬上去看心臟科,她想起了剛考上初中時,正值壯年的父親卻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她害怕要是自己像父親一樣突然離去,尚在唸國小的兒女誰來照顧…一年前,她才去看心臟科,除了終於說服自己再難的病應該也有方法可醫,更因為發作仍然不斷,她因此變得不太愛出門,連上市場買菜也有點怕怕的,就擔心哪天發作時沒有認識的人在身旁。一開始,這位心臟科權威親自為她量血壓、聽診心跳與呼吸,詳細詢問每次發作的狀況,重新看過所有作過的檢查,然後,他請她放心,看來並不像心肌梗塞,也沒有太持續嚴重的心律不整,不過還可以安排進一步的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和二十四小時心電圖,應該就萬無一失了。接下來幾個禮拜,檢查一一完成,每項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她一方面覺得終於可以不用再擔心突然心臟病發,卻也不禁疑惑地問:「那我怎麼會這麼不舒服?」醫師很有信心地說:「放心,妳的心臟沒什麼問題,吃些藥就會好的!」接下來兩個月,她一開始也覺得吃藥後胸口不再那麼緊繃、心臟也較少亂跳,人舒服多了。只是她漸漸發現,每天需要吃更多次的藥,要不然又會心慌,更糟的是心臟科醫師開始告訴她不能再吃這些藥了。她拿藥袋去問住隔壁的藥師,才發現這些是鎮定劑,真的不能多吃。於是,一次又一次的發作,她只能告訴自己忍耐、心臟科醫師都說沒問題的。可是發作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都驚恐到怕會死掉,幾次要先生再帶她看急診時,先生竟說:「不要再胡思亂想了,心臟明明沒問題,是不是真的要去看精神科啊!」此時,她泛著淚光對我說:「醫師,你知道嗎?那時我好絕望,明明經常發作、痛苦到像要死掉卻查不出原因,先生又好像覺得我不是真的生病而只是亂想,說真的,要不是顧念乖巧的兒女我還真想自殺算了!」這三個月來,幾乎天天發作,她再去看心臟科,醫師也只是開一樣的藥。上個月,她在報紙上看到核子醫學儀器可以發現細微的心臟病變,再三央求下心臟科醫師安排了這項檢查,今天下午就是來看報告的。「結果呢?」我問。她說:「還是正常,醫師說只好請我來看精神科了。」她停下來喘口氣,期待著我的反應。我開始問:「是不是每次發作都在不同場合、毫無預警、也不見得是特別在做什麼或想什麼事情時,就突然在幾分鐘內發作到最嚴重?」「是啊!」我接著問:「到後來,即使沒發作時還是常常擔心不知何時會再發作,也不太敢一個人到都是陌生人的地方去?」「沒錯。」她肯定地說。我再問:「發作時除了妳剛剛說的心臟砰砰跳、胸口緊得喘不過氣來、深怕自己會死掉以外,是不是還常常會冒冷汗、四肢發抖或發麻?有時又覺得像要嗆到、頭暈、發冷或是發熱?甚至連四周都變得不太真實、彷彿身體不是自己的、覺得快要失控或發瘋?」她竟面露欣喜地說:「我是比較少冒冷汗啦!不過其他的我都有。奇怪,你怎麼都知道?難道有很多人像我一樣?看來我是看對醫師囉!」我接著說:「妳這是典型的『恐慌症』,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焦慮』原本是人在面對危險或難題時,正常會有的反應,它讓我們心跳加快、肌肉緊繃、提高警覺,將身體和精神準備好以面對接下來可能的『作戰』或『逃難』。而恐慌症就是在外界其實並沒有什麼威脅,或只是很小的風吹草動時,就不相稱地啟動強烈的焦慮反應所造成的。」她急忙問:「那有辦法治療嗎?」,「當然有。恐慌症的發作和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有關,這是因為大腦裡的神經傳導物質、尤其是血清素的不平衡所致,而新一代的抗憂鬱劑正可以調整血清素的平衡,持續地使用有相當好的療效。」她若有所思、遲疑了一下說:「那麼我一開始去看心臟科是看錯科,醫師開鎮定劑也是開錯藥囉?」我笑笑說:「倒不盡然,還是得先排除心臟病的可能,只是若心臟科醫師專業評估確定沒有問題,就該找精神科醫師評估了。而治療的頭兩個月常需要併用鎮定劑,因為抗憂鬱劑的藥效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服用後才會出現,在這之前鎮定劑可以較快地減緩不適,不過需要控制用量且避免長期使用,因為鎮定劑只能在急性期輔助緩解、並無長期療效,過量使用反而會影響認知功能。」她仍有些疑惑地說:「真的吃藥就會好嗎?而且我還是不懂這為何非要看精神科不可?難道我那些不舒服都是假的、只是胡思亂想『想』出來的?」我告訴她:「很多人吃藥就可以有很好的療效,不過還有肌肉放鬆以及呼吸訓練等技巧,可以更加強療效,而有些人需合併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學習更適切地分辨環境的狀況,不再隨便引發過強的焦慮反應而使恐慌發作,這些都是精神科專門的治療。恐慌發作時的不舒服當然不是妳亂想出來的,自律神經一興奮,身體便確實起了強烈的反應,一切就如妳所親身體驗,是真真實實的『心驚膽顫』,不是嗎?」她點點頭,神情不再疑惑。我突然發現,此刻窗外灑進來的夕陽正巧映照在她笑得燦爛的臉上,看起來,一切似乎又有了希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