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品

為什麼「維生素B群」吃了沒效果?醫揭真相:要看組合有哪些類型

為什麼「維生素B群」吃了沒效果?醫揭真相:要看組合有哪些類型#營養品

現代人講究健康養生,因此都會常備保健食品,其中民眾最愛吃的保健食品排行,前3名一定會有B群,但你知道B群的功效有哪些嗎?事實上,維生素B群主要功用在調解新陳代謝、增進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功能,若補充不足容易出現全身倦怠、虛弱、體力不支等情形。家醫科醫師建議,購買B群時,記得要聰明選擇自己所需的B群元素,並注意濃度夠不夠。

不只要提防骨鬆!40歲後肌肉流失 退休「肌」金這樣存才有效率

不只要提防骨鬆!40歲後肌肉流失 退休「肌」金這樣存才有效率#營養品

女性是家庭的健康守護者,但卻容易忽略自身健康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老年醫學科方姿蓉主任以腰酸背痛舉例,許多民眾會將其輕視為老化、更年期結果,但事實上,這樣的原因很可能與肌肉流失有關。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李純瑩主任根據調查進一步指出,每五位女性約有一位有肌肉流失的困擾 ,隨著肌肉流失加劇,許多人擔心的骨質疏鬆問題,可能提早發生或加劇病程發展;而一旦確診骨鬆且情況加劇,亦會導致「行動力下降→食慾降低而營養不良與肌肉刺激不足→肌肉流失加劇」的惡性循環。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健康的老化,關鍵就在從年輕開始」,因此,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持續針對院內與社區長輩進行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ICOPE),家庭醫學科與老年醫學科也持續透過衛教活動,提醒各年齡層民眾及早開始累積養老「肌」金的重要性。 母親節前夕,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更是攜手亞培台灣,在院內舉辦為期兩周的衛教策展,並邀請任賢齊現「聲」邀請民眾,用一分鐘的時間快速掌握自身的初步肌肉狀態 ,幫助各年齡層的民眾建議聰明養肌的關鍵。 40歲後快存退休「肌」金 掌握人生主導權、避免增加家庭負擔 方姿蓉主任提及,國人普遍關注骨質流失議題,但卻忽略了一個同樣重要的健康議題──肌肉流失風險。一旦進入40歲後,肌肉量就會快速流失,而這樣的情況在女性國人身上可能會更為嚴重。因女性的雌性激素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分泌減少,進而減少蛋白質吸收與肌肉生成,降低身體肌肉組織的比例;同時降低神經肌肉系統的效率,導致肌肉量、肌力及肌耐力下降 。 方姿蓉主任進一步指出,民眾在意的骨質疏鬆其實也會伴隨著肌肉流失。隨著骨質疏鬆越發嚴重,患者可能會出現駝背、行走不便、甚至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影響老年的生活品質甚鉅 ,更不容忽視的是,患者因為骨質疏鬆導致活動量減少,肌肉量也會直直落。不僅如此,今日已有多則研究指出,骨質疏鬆與肌少症有高度關聯,部分學者甚至提出「肌肉量可預測骨質」的觀點,亦有日本學者發現「肌肉分泌的蛋白質可以調控骨細胞分化」 ,更可以發現肌肉流失情況會因為多方原因加劇。 提及肌肉流失的衝擊,方姿蓉主任舉例分享,如果肌肉質量持續減少,體力衰退、容易疲倦、手腳無力等情況就可能發生,跌倒、骨折、臥床等情況也可能接踵而來,一旦民眾失去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在床上度過,不只影響本人生活品質,對於照護者而言,也無形增加經濟及心力上的負擔,方姿蓉主任提醒民眾,在40歲後便要重視肌肉流失問題,及早開始存退休「肌」金。 四大關鍵營養報你知!「食」在好困難?上班族、長輩建議用均衡營養品顧營養 改善肌肉流失,運動固然重要,但透過日常飲食或均衡營養品攝取足夠的熱量、好吸收蛋白質、多元維生素礦物質同樣重要,李純瑩主任指出四大關鍵營養 ,幫助民眾檢視自身營養攝取。 關鍵營養一、每日每公斤30大卡的熱量,確保體內有充足熱量: 熱量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一旦熱量攝取不足,那許多人體的運作都會受到限制,如同手機一樣,若是沒電了,那就無法順利操作手機。因此,若缺乏可以推動製造肌肉的熱量,增肌之路可能會困難重重,甚至為了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蛋白質還會被分解、以作為能量來源,加劇肌肉流失。 關鍵營養二、每日每公斤至少1.1公克的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維持肌肉量及延緩肌肉流失的重要營養素。以女性來說,研究指出,若攝取充分的蛋白質,有助於維持其未來20年的正常生理機能9。但提醒民眾,蛋白質要被分解成胺基酸後才能被人體所使用,比起吃的量,吃的內容也很重要!建議以原形食物優先,如:雞胸肉、魚肉等,避免加工食品,日常可透過均衡營養補充品作為營養來源,其中的「好吸收蛋白質」,可幫助強化增肌成果。 關鍵營養三、多元攝取維生素、礦物質: 有了生成肌肉的充足能量與原料後,透過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來保護肌肉或提升增肌效果更是事半功倍的作法,舉例而言:維生素C、維生素E、砷可保護肌肉細胞,維生素B6可提升蛋白質利用率,維生素D更是可以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並提升鈣質吸收、改善骨鬆 。 關鍵營養四、每日善用均衡營養品 補齊營養缺口: 李純瑩主任表示,為了要積極增肌,民眾需要充足且廣泛攝取多種營養素,然而,對於工作繁忙的上班族而言,忙碌的生活使其難以仔細檢視、計算每種營養素的攝取,對於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且咀嚼能力比較差的長輩而言,要烹調、購買多元食物本就有困難,要吃下這麼多的食物,更是難上加難。李純瑩主任提醒,均衡營養品不僅攜帶便利,也不需要烹調、開瓶即可飲用,補充營養快速輕鬆。也提醒,均衡營養品若想到才喝,可能導致缺乏部分關鍵營養,養肌成效大打折扣。建議養成每日飲用一至兩瓶均衡營養品的習慣,這樣才能確保體內穩定維持充足的熱量、優質蛋白、多元維生素礦物質;亦可以選擇多元口味並搭配日常飲食一起飲用,舉例而言,可以搭配麥片作為早餐,或是當成下午茶飲用。市面上有許多均衡營養品可挑選,為了確保均衡營養品的品質、成分、成效,也建議優先挑選進行過多項臨床試驗、甚至登上國際醫學期刊的均衡營養補充品,會較有保障。 鍾飲文院長提醒,肌肉流失是國人重要的健康問題,因為肌肉是儲存生成免疫細胞原料與刺激其生成的重要組織,只要肌肉量減少10%,免疫力就會下降、病菌感染機率也會提高增加,若肌肉劇烈流失了40%,死亡風險提升更會大大提升 。鼓勵國人不分性別與年齡,均需要養成危「肌」意識,在40歲後及早開始養肌,也鼓勵民眾在母親節時多多關心家中長輩的肌肉健康,並主動溝通、建立其攝取營養的觀念,主動出擊改變健康危機。

關節保養怎樣最正確?醫:除UC-II,「這」關鍵成分更可強化結締組織

關節保養怎樣最正確?醫:除UC-II,「這」關鍵成分更可強化結締組織#營養品

關節、筋骨退化非年長者專屬!神經醫學科醫師提醒,近來門診發現不少上班族由於久坐或者缺乏運動,造成肌肉提早流失,甚至影響行動力。不只是銀髮族,中壯年更應提早做好關節保養,為年老階段做好準備。 前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科主任顏得楨教授表示,退化是隨著年紀增長會發生的自然現象,但如果加上外來因素就可能會讓退化提早到來。顏得楨教授說明,不只銀髮族,年輕人若缺乏運動都可能導致肌肉提早流失,或者因不正確運動姿勢也會造成神經壓迫,影響關節健康。 地中海飲食、曬太陽、補充正確營養品 不少銀髮族退休後仍熱愛戶外活動,如果因為神經退化、關節疼痛甚至是骨質疏鬆而無法運動,反而提高肌少症罹患機會。除了透過正確運動型態來訓練,顏得楨教授認為營養補充也很重要。 顏得楨教授提出,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豆等都會建議銀髮族多攝取,或是採用地中海飲食少油、多植物性蛋白質、水果都很不錯,他也鼓勵適度曬太陽,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也能夠幫助強健骨骼系統。 補充營養品是現代人常見方法之一,40歲後特別是關節保養與神經系統維護更需注意提早補充,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關節保養品?以常聽到的葡萄糖胺來說,顏得楨教授解釋,主要作用是補充關節滑囊液體,增加潤滑度來降低關節不適感。 不過近年有些研究與案例發現部分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葡萄糖胺有產生血壓或血糖不穩定情形;以顏得楨教授門診來說,就曾有60幾歲病患原來病情控制都不錯,後來血糖突然飆高甚至要住院,經過問診才發現是自行補充了葡萄糖胺,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最新蛋殼膜成分:補充一型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 因此近幾年來開始會以UC-II(Undenatured Collagen Type II,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作為關節保健的選擇。顏得楨教授補充,攝取40毫克的UC-II能達到1500毫克葡萄糖胺加上1200毫克的軟骨素的臨床功效,不僅大幅提高方便性,也因為用藥減少,提高了民眾的遵從度。 顏得楨教授說明,由於人體關節活動需要的膠原蛋白相當多元,因此在維持關節健康除了可以選擇有UC-II成分的營養補充品之外,也可以留意像是有添加蛋殼膜成分,能夠加成補充一型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等營養素,更能強化結締組織、肌腱等整體支撐力。 關節保養越年輕開始越好,顏得楨教授提醒,銀髮族熱愛爬山平時也要注意膝蓋關節的保護使用護膝工具,若有補充保健食品者,建議白天空腹時攝取效果較佳;另外如果已有關節疼痛症狀,必須先就醫找出問題再來做保養,才是維護關節健康正確之道。   圖說:前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科主任顏得楨教授

外食族自行進補 營養品吃對了嗎?

外食族自行進補 營養品吃對了嗎?#營養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午飯時間長長人龍,上班族耐心等候,只想飽餐一頓。根據統計,全台外食族比率有六成,中餐外食更有高達八成之多,最容易忽略的營養有維生素D3、維生素C及維生素B,嘴破、疲倦、注意力難集中是最常見的問題。有的上班族會到藥局選購各式營養品補充身體所需,社區藥局藥師吳思杰建議,外食族若能自備蔬果自然是最好,但往往準備不易,通常建議可透過營養補充品,增加多元營養的攝取,包括蛋白質、胺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補充身體所需的多元營養素。補充體力也能飲用 喝的營養品口感好、口味多以往許多人都認為營養品專給高齡者或病人服用,但只要營養攝取不均衡或不足,甚至缺乏胃口,而為了顧及體力,都能考慮飲用營養補充品。藥師表示,現在營養品的口味多,比如玉米、莓果、焦糖、杏仁口味等,民眾有更多樣化的選擇,口感好喝也顛覆對營養品的刻板印象,可依據自身需求和口味喜好來選用,補充飲食缺乏的營養素。民眾至藥局諮詢和購買藥物時,常會擔心藥物對腎臟造成負擔,可先諮詢醫師、藥師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建議,遵照指示用藥。吳思杰藥師表示,腎臟負擔較大的族群,要注意低鉀、低磷、低鈉,蛋白質的攝取量也要注意。目前已有腎臟病適用的營養補充品,建議民眾區分清楚未洗腎及洗腎不同的適用對象。而健身的人長期使用的話,建議選擇低鉀、低磷、低鈉的蛋白質營養品,補充蛋白質的同時,也避免增加代謝負擔;針對一般想補充營養、增強體力的民眾,可選擇多元營養均衡攝取的營養品。複合式藥局落點社區 守護民眾健康社區藥局守護民眾的健康,多數民眾以為藥局只是拿藥的地方,但藥事諮詢更是藥局社區落點的重要功能,民眾可在這裡領取健保慢箋用藥,還有配合衛福部提供戒菸服務,更看見民眾的日常需求,複合式經營,提供周邊上班族及民眾的日常用品需要,讓多樣化服務融入生活,提供更多元的生活便利性。(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

講座/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營養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病人於手術或治療期最直接面臨的的就是飲食的改變,病人在這段期間可能因治療副作用食慾減低,進食量變少,而忽略了營養的充足;或是病人喝營養品喝膩了,家屬與病人陷入苦惱不曉得能有哪些替換方法?本次講座將由孫文蕙營養師於課程中與病人及家屬雙向互動,協助大家如何提供充足的營養並打破一些營養迷思,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02)89667000轉分機2176。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頭頸癌病友營養迷思時間:106年6月8日星期(四)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分機2176

解決成人病 3項課題必做 !

解決成人病 3項課題必做 !#營養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超商或是藥妝店所販售的各式各樣營養補充品(supplement)也是屬於一般食品,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其上標示有「營養補充食品」或是「健康輔助食品」的字樣,不過這並未經過任何許可或認證。也無法寫明商品具有任何療效或功能。確認商品有效性 約需花費一億日圓各位或許會想,要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能夠宣稱商品具有療效或具體功能的話,不管是健康食品或營養補充品,只要提出申請就可以了吧!但是確認商品有效性的實驗、提出申請書的手續等,大概需要花費一億日圓以上,因此能夠提出申請的,僅限於能夠支付高額實驗費用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不管製造出多麼有效的商品,也無法提出特定保健用食品的認證申請,只能將商品當作一般食品來販售。不過,現在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商品,其數量超過1000種以上,而且這些商品也成功地吸引到各位同學的注意,特定保健用食品有幾項為人詬病之處,其一,確認商品是否有效的臨床實驗病例數,壓倒性地遠低於醫藥品的實驗數,其次,一旦認證某項商品之後,便幾乎不再執行任何監督管控的程序。應該考慮「不該攝取什麼才有益健康」實際上,在食用油中率先取得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花王「Edible Coconut Oil of NAGASE」,後來遭指出含有致癌物質,製造商因而撤回之前所提出的申請,那麼,今後該如何與特定保健用食品或健康食品打交道才好呢?首先,希望各位同學銘記在心,「世上並不存在可以『抵銷不養生/不健康習慣的免死金牌』」,此外,希望各位考慮的,不是該攝取什麼才能夠得到健康,而是不該攝取什麼才有益健康,「不管車上裝設有多麼性能卓越的剎車片,一直踩著油門的話,也無法順利把車子停下」身體的原理也是一樣的。空腹、早睡早起,以及食用蔬果皮抽菸、暴飲暴食以及熬夜,這是導致成人病的3大原因,各位也非常清楚這些習慣對身體不好吧?那麼,首先就從停止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開始,其次才是做對身體有益的事,而經過醫學證明確實對身體有效的,也只有3項而已,也就是空腹、早睡早起,以及食用蔬果皮!比起「食用對身體好的特定保健用食品」,首先應該做的是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戒除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壞習慣」才是第1步,而改善生活習慣之後要加入特定保健用食品作為輔助,我也贊成,以為只要食用特定保健用食品,不養生也沒關係的話,沒有比這更愚蠢的想法了,特定保健用食品既不是萬靈丹,也不是免死金牌!(本文摘自/男人的奇蹟養生術/天下雜誌出版) 

買市售營養品補充 專家教你選購與食用!

買市售營養品補充 專家教你選購與食用!#營養品

(整理/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圖/優活健康網) (圖說:透過營養品補健康,小心吃錯影響更大!) 邁入老年或者罹患特殊疾病時,一般人往往都會很茫然,除了遵循醫囑吃藥外,很多人會尋求商業營養品,但在民眾對食品營養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病急亂食用營養品的狀況,選擇錯的營養治療方針,吃不足或者吃過多,都可能會導致疾病惡化! 市售營養品和傳統型態的餐食一樣,能提供病患均衡充足的營養。但是,現在的外食生活很難允許每餐都自備餐食,也很難為生病的家人,特別煮專屬的餐食。除此之外,患者常伴隨著免疫力低落問題,若自製管灌餐食的衛生不佳,就容易引起病患感染的問題。因此,在衛生及方便性的考量之下,市售的罐裝營養品能夠取代正餐,作為病患補充營養的餐食來源。 營養與藥物都很重要!不要小看營養照顧! (圖說:疾病營養重要性同等藥物,有營養才好的快。) 疾病會改變個體的營養需求,如洗腎前患者需要攝食低蛋白飲食,洗腎後卻需要高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需要控管總醣量與糖的型態;肺部疾病患者則要減少醣的攝取比例。這些特殊需求決定了病患的健康,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像是癌症病患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取不足,可能會導致癌症惡病質,使病情惡化。就曾有腎衰竭尚未洗腎的患者,因為探病親友買到洗腎患者使用的營養品,喝了數月後,造成腎衰竭狀況惡化。所以,「疾病營養」的重要性和藥物一樣,顧好營養,才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斷糖」杜絕疾病 小心越來越糟! (圖說:不攝取糖分就不會生病?別再被騙了!) 病急的患者與心急的家屬,常會透過網路找尋相關資訊,或到書店選購相關書籍。其中,「斷糖飲食」的書籍常教導民眾不可以食用澱粉與糖,宣稱糖會使癌細胞滋長、血糖過高,因此要斷絕一切糖類來源。此外,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成人及孩童糖攝取指南(Guideline: Sugars Intake for Adults and Children),建議游離糖攝取只能占一日總熱量的10%,因此不少養生專家遊說民眾,斷糖才是健康的保證。 然而,這卻是斷章取義了WHO的建議!WHO建議中,明確指出為了避免急性營養不良的問題,接受特定治療病患不在此建議範圍內。除了斷糖飲食之外,也有許多書籍、養生專家或不肖廠商,教導民眾不要服用藥物,以提倡人體自癒力,藉機販售保健食品或來路不明的草藥,這些都可能對病患的健康造成極大傷害。因此,病患應該要追求有科學實證的資訊來源,如果要選擇營養產品時,要選擇符合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所制定的特殊營養食品規範。 購買與使用營養品前 需諮詢營養師與醫師 (圖說:年老者與病患,服用營養品前都應諮詢專業營養師與醫師。) 對於病患而言,如果實行錯誤的營養方針,短期內雖然不致於產生急性風險,但長期卻會出現嚴重的慢性問題,並減低治療效果。除此之外,病患在使用商業營養品時,也應該要將其他食物和所吃的藥物一起併入評估,建議病患在使用營養品前,應該諮詢營養師與醫師,才能讓商業營養品發揮全面和安心的效果。 資料來源:好食課林世航營養師授權提供,想了解更多請至:http://goo.gl/5xPfGK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