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自然療癒力!觀賞魚可減壓、提振情緒

自然療癒力!觀賞魚可減壓、提振情緒#植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壓力是造成現代人生理、心理各種疾病的來源之一!只要受到他人的言語刺激、忙碌、競爭、追求完美、人際衝突等,壓力就會從中誘發出來,雖然適度的壓力可促使人積極、提升警覺性、不過度懶散,不過,一個人若沒找到與壓力共存、宣洩的管道時,漸漸的就會對情緒、免疫系統、心臟等身心理產生影響。但其實找到共存、宣洩的管道並不難,因為生活周遭常見的花草、樹木等大自然,甚至動物,都有股神奇的力量,可舒緩壓力、療育身心,除了這些外,日前在英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觀賞魚也有相同功效,只要經常看魚兒游泳,不僅可提振情緒,還可降血壓、增強心臟等。看魚游泳 可舒緩壓力、降血壓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在大型水族館中,以增加不同種類的魚,來觀察受測者的心率、血壓及情緒,結果發現,觀賞水族館裡的魚,不分種類,皆能有助於降血壓、增加心臟病發後的存活率等,特別是沒有時間、金錢、無法與大自然相處者,放鬆舒壓效果更好。針對此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在這高壓工作、壅擠的城市裡,民眾若能多到水族館裡走動,有助於達到平靜、放鬆的效果,且在診所、醫院裡,若能放置魚缸的話,也能有助於平靜醫師、患者的心情,對身體有正面的影響力,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環境和行為期刊》。

植物真有療癒力?醫:園藝治療對抗文明病

植物真有療癒力?醫:園藝治療對抗文明病#植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生活周遭常見的花草、山林等大自然,不旦可美化環境,營造綠意盎然的氛圍外,其實還有股神祕的力量,可幫助紓解壓力、療癒身心,因此,近年來就出現了以植物為媒介的園藝治療師,藉由串聯大自然,幫助民眾在心智、身體、精神上都達到平衡。園藝治療 有助於緩解現代人文明心病亞東醫院精神科陳俊霖醫師表示,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民眾在物質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但也因此對人類的身心靈產生了新的衝擊,漸漸的不管在心理、身理上就出現了許多問題。每當問題出現時,往往優先想到的就是尋求醫師,藉由醫療模式來改善,但其實身體與心理是一體兩面的,所以,近年來園藝治療就成為治療現代人文明心病的最佳辦法,而所謂的園藝治療,指的是種介於心理衛生、醫療照護及生態環保間的自我療癒的力量發揮出來,幫助民眾促進健康、避免疾病、療癒恢復及緩和痛苦。過去已有研究發現 大自然對身體的影響早在1980年代Ulrich發表了開刀病患因為所見環境的不同,即可能影響到住院日數的長短,以及2007年英國的MIND組織也發表了,綠地活動對心理健康的正面效益後,生態心理學的正逐漸發展更為自然生態與身心健康間的關係,建構出一套更深的理論基礎。園藝治療的誕生,正好在好幾個面向上,產生了可以平衡現代生活的力量,像是植物徐緩穩定的生長力量,和諧單純的肢體操作,伴隨花草生長的安定感和成就感,與生命的自然神聖力量重新連結等特性,都提供了機會,讓人們在匆促機械的現代生活中,為自己的心靈建構一座平衡生動的療癒花園。園藝治療屬客製化處方 依每個人而有所不一至於園藝治療的方式,對於所有患者來說,並沒有標準得答案,針對每個人症狀、病情而所有不一,屬於客製化的處方籤,唯有透過聊天、互動的方式,以最自然、簡單的方式,來幫助患者預防、復健。

醫訊/海藻的營養保健講座

醫訊/海藻的營養保健講座#植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藻類,富含了豐富的營養成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多醣體」,它是人體最重要的醣質營養素之一,人體細胞間溝通的橋樑,就靠它來串接!小小細胞,關係著大大的健康,特別是針對「幫助骨骼鈣化」,可以「抑制破骨細胞分化」,達到骨骼保健的目的。為此,劉威忠助教特辦「植物營養」之講座,讓大家了解藻類中的多醣體,是如何發揮它海洋黃金營養成份的大效用,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海藻的營養保健講座時間:2月21日(五)14:00~17:00地點:信義學堂(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00號B1,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洽詢:02-2722-5068 

樂閱讀/植物要種在哪裡比較好呢?

樂閱讀/植物要種在哪裡比較好呢?#植物

「適得其所」,幫植物找到最適合的種植地點!不管種植什麼種類的植物,首先就是要了解它們的特性及需求,擺在最適合的地方,才能健康成長。如果將全日照植物種在室內陰暗的地方,當然會長不好。依據地點,選擇適合的植物,才能活得久/大家應該改變「植物應該種在哪裡?」的疑問,而是以「我想在哪裡種植物」來思考,設定好種植的地點後,再選擇植物的種類,才能避免將植物種在錯誤的環境裡。1)營業場所、辦公室內環境條件/長時間有人工光源與空調系統。因為空調容易乾燥,選擇對溼度較不敏感的植物,例如:大部分的觀葉植物、非洲菫、常春藤都很適合。2)浴室、廁所環境條件/潮溼、人工光源不定。廁所或浴室除非有對外窗,能通風又有自然採光,否則不建議種植植物。若是有自然採光,可以種植觀葉植物,潮溼環境有利於植物生長。3)頂樓環境條件/日照充足。頂樓通常環境條件很符合大多植物的需求,但是建議不要種植大型植物,避免被強風吹倒掉落而有安全疑慮。4)一般居家室內環境條件/易悶熱且陰暗。一般居家室內適合放置耐陰的觀葉植物或花卉。像是觀音蓮、粗肋草、椒草、山蘇等等。5)陽台環境條件/通風良好、大多是斜射光。陽台是一般都市公寓大樓環境最好的種花場所,有很好的通風以及明亮的光線,但要注意陽台方位不同,光線強弱有很大的差異,如果能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植物,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作者/陳坤燦)(摘自/新手種花100問/貝果文化)

樂閱讀/植物具有淨化空氣的效果

樂閱讀/植物具有淨化空氣的效果#植物

研究發現,植物可以有效吸收室內有毒物質!很多人在新居落成或商家開店時,都會送盆栽當作賀禮。其實盆栽的好處很多,除了能增添環境綠意,國內外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許多植物都能有效吸收室內的有毒物質,絕對是淨化空氣的好幫手!待越久的室內環境,越需要擺放植物/有些人會有疑問,植物在晚上行呼吸作用時會與人類競爭氧氣,甚至認為在就寢時需要把植物移走,其實這樣的疑慮是多餘的,如果這項假設成立,那在山村中生活的人豈不都缺氧了?室內擺放植物的優點非常多,當空氣進入植物體內時,植物根部的共生菌可以分解裝潢材料或是家具散發出來的有毒化合物分子,進而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所以一天之中,待越久的環境越需要擺放植物。研究還發現,不同植物可以去除的有毒物質也不相同,像是波士頓腎蕨、羅比親王海棗,對於去除甲醛有很好的效果;觀音棕竹、麥門冬,去除氨有很好的效果;其他像是常春藤、白鶴芋、福祿桐等等,也都是淨化空氣很好的植物。(本文作者/陳坤燦)(摘自/新手種花100問/貝果文化)

植樹抗空氣污染 節能又自然

植樹抗空氣污染 節能又自然#植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鑒於工業區空氣污染嚴重,環保署計畫利用栽植適當樹種,以提升工業區的空氣品質。環保署表示,為篩選適合樹種,已與學術研究機構合作,在石化及鋼鐵集中的工業區周界及主要幹道進行實地樹種現況普查,以健康指數篩選優勢樹種,並與實驗室之樹種淨化空氣污染物的實驗數據比對驗證,篩選出適合石化及鋼鐵工業區淨化空氣污染物的樹種。環保署指出,石化及鋼鐵工業是傳統的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在製程中易產生空氣污染物。環保單位及產業界雖致力於排放標準加嚴及污染物減量,但在排放於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如能藉由植物最自然又節能的淨化特性,將可進一步達到淨化空氣與美化環境的目的。環保署表示,植樹是一項無悔的政策,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調查研究,建立更完整之資料庫,加強推動不同污染源及選擇適合的樹種,期望減碳與淨化空氣的效果會更好,為環境盡一分心力。

上班昏昏欲睡 放對植物可增進工作效率

上班昏昏欲睡 放對植物可增進工作效率#植物

工作的時候覺得效率不好,容易產生頭痛、嗜睡、噁心、無法專注、易疲勞等症狀,降低工作效率,其實這可能是辦公室的空氣品質下降所造成。環保署表示,植栽除了賞心悅目的效果外,而且還可以淨化空氣,是最環保且自然的方法。所以環保署針對辦公大樓,進行空氣污染物測試後,並利用常見之20種室內植物及6種臺灣原生植物,選出降低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植栽,幫助改善辦公室的空氣品質。環保署表示,大門和玄關人來人往落塵較多,地面建議擺放馬拉巴栗、秋海棠及盆菊;櫃臺可擺放長壽花、大岩桐、非洲菫。辦公區人多且通風不良,可能產生高濃度的二氧化碳,至於膠水、修正液、電腦與印表機等文具與電子產品,可能釋放甲醛、苯類、三氯乙烯等,因此建議辦公桌可擺放白鶴芋、竹蕉、袖珍椰子、火鶴花、聖誕紅等;隔屏板懸掛常春藤、吊蘭、黃金葛、心葉蔓綠絨等植栽,並建議吊盆應維持在水平視線或水平以下,兼顧動線與美觀。 個人辦公室因裝璜或舖設地毯,可能逸散揮發性有機物與灰塵,建議辦公桌可擺放臺灣原生且有精緻質感的竹柏、羅漢松等與蝴蝶蘭;地面角落可布置福祿桐、香龍血樹或馬拉巴栗等大型植栽,擺設高度不宜高過地面到天花板三分之二,以免造成壓迫感;茶几上可擺放小品的非洲菫、觀賞鳳梨及仙客來等高貴典雅的花卉。 環保署呼籲,室內植栽須妥善照顧,才能達到淨化空氣的目的,除了要適當的澆水施肥外,另須適度通風並放置於光線明亮處或補充光度,以維持植物生長品質,如此不僅可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物,更可以美化環境,工作效率也會提高喔!優活推薦:癌童園藝體驗營 台癌、賽諾菲藥廠帶兒癌小朋友貼近大自然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551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通過 燒肉店內空氣差恐開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316影音/高屏細懸浮微粒汙染 孩童氣喘元兇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59

另一種常見的文明病:厭食症與暴食症

另一種常見的文明病:厭食症與暴食症#植物

厭食症與暴食症同屬於飲食疾患,可說是一種常見的文明病。研究發現,約有一成之多的人有厭食症狀或暴食傾向,較嚴重的厭食症和暴食症的盛行率約為1%~3%,顯示此二者並非罕見的病症。厭食症與暴食症的病因仍未有定論,但主因包括社會壓力、青春期的心理發展障礙、家庭因素以及減肥後遺症、壓力引起的挫折感、憂鬱症等。厭食症病患深深著迷於體重控制,即使犧牲健康也不在乎,等週遭親友發現時,常已出現多種營養不良的症狀,如瘦弱無力、無精打采、臉色蒼白、畏寒、掉髮、便祕、骨質疏鬆、貧血、停經等,程度嚴重則會導致胃腸功能衰竭、心臟和腎臟功能受損,最後有可能會死亡,死亡率約在1~2成!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 張盛堂醫師在治療上,首先須設法讓病患回升到合理體重。建議儘早轉介精神科醫師評估,建立具信任感的「病患-醫師-家人」三方組成的「治療聯盟」,放鬆病患對飲食的過度操縱,逐步建立健康飲食行為,之後再探討影響厭食症形成的種種挫敗經驗,調整種種認知扭曲、不適當的想法和進食行為等。暴食症的病患則比厭食症多,常會反覆暴食和催吐。病患常因無法克制食欲或情緒不穩定,經常爆發近似強迫性的進食,隨後又自我催吐,不斷地惡性循環,病患心理上陷入一再地懊悔、自責及沮喪的情緒困擾中。目前對於暴食症的治療已有幾種抗憂鬱劑可提供有效協助。合併藥物和心理治療,讓個案養成自我監測飲食的習慣,減少失控的暴食再發,讓體重維持在正常健康的範圍。更進一步還需解決病患所面對的諸多人際互動或心理困擾等問題,這樣才能讓治療成效持續下去。在現代社會中出現了厭食症/暴食症這類的「文明病」,我們了解疾病的特徵後應該鼓勵及協助這些病患儘早就醫,以免病情日益惡化,難以痊癒。另外關心健康問題的有識之士也應該仔細地思考如何來預防這類飲食疾患的發生,這方面先進國家已開始作嚐試,雖然成效未定,不過長期的規劃和持續的關心是絕對必要的努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