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運動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小胖子不愛動!英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約有5成以上的7歲兒童一天超過7個小時,讓他們小屁屁黏在椅子上,相當於清醒活動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消磨在椅子上,運動量明顯不足。兒童久坐不愛運動 增肥胖風險英國倫敦、布里斯托和劍橋的研究人員在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期間,針對英國7000名學齡兒童從早上七點起床後,將近15個小時清醒時間,確實紀錄他們身體活動所得到的結果;研究員利用孩童們腰上綁著紀錄儀器(需隨身攜帶、只能在睡覺和洗澡期間脫掉),如實監測孩子們的日常身體活動。結果指出,超過一半的兒童每天久坐超過7小時以上,且5成的孩童沒有達到每日預設的運動目標;研究人員希望小朋友能保有適當且活力十足的身體活動,因此訂了一套標準、希望小孩能每天至少運動、快走或跑步一個小時,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坐著的時間,但效果顯然不彰。女孩懶得動 比男孩嚴重進一步揭露,女孩們久坐的比例比男孩高,且進行較少的身體活動,僅有三分之一的女孩達到運動目標,但有三分之二的男孩成功完成每日運動,因此專家們認為提倡女孩多運動更顯得重要和刻不容緩;久坐的原因可能是造成英國小孩肥胖速度比其他國家快、且小胖子比例驚人的結果,久坐的風險也大大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拒當「亞洲胖夫」 規律運動是關鍵

拒當「亞洲胖夫」 規律運動是關鍵#規律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指出,台灣男女過重比率居亞洲之冠,堪稱「亞洲胖夫」。台灣男女肥胖與過重比,低於歐洲與美國;與亞洲國家相比,台灣比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南韓、泰國與中國大陸還胖,因此有「亞洲胖夫」之稱。與南韓相比,台灣男性肥胖比是南韓近20倍、女性則是近 5 倍;與日本相比,台灣男性是日本的 9 倍、女性相差約 5 倍。據衛生署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國內男性的體重,一路往「橫」的發展,不管是「過重」、「輕度肥胖」或「中重度肥胖」的比例,全都升高。阮綜合醫院減重中心沈萱醫師指出,過重與肥胖和沒有規律運動有直接關係,近7 成台灣男性、近 8 成女性沒有規律運動,規律運動指每周至少 5 次,每次達30分鐘以上。單獨經減重食譜與營養諮詢方式減重,成功率約為三成,若配合運動,成功率提升為七成,若配合門診診療(代餐、針灸等),成功率約為九成以上。然而其中的關鍵在於有無定期回診並切實做飲食運動記錄,若有配合醫師指示與療程,平均約三至六各月可達到顯著效果。今年世界衛生大會通過建立全球非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監督架構,訂定在2025年前將全球因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 4 大非傳染病所造成的過早死亡減少25%。國人十大死因至少有六項疾病與肥胖有關,過度肥胖會產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問題,引起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大腸癌乳癌之風險,國人應多留意體重問題,注意飲食及運動,才能達到身心健康及預防癌症及心血管疾病之目的。

不運動而致死人數 全球每年約200萬!

不運動而致死人數 全球每年約200萬!#規律運動

根據統計,60%的國人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推估約有數百萬國人是所謂潛在的「弱肌族」。可怕的是,不運動在美國每年造成了二十五萬人死亡,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由於現代人的生活型態,這樣的比例可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圖:放空運動法)振興醫院復健醫學部李林鍵醫師表示,長時間不運動,肌肉力量及爆發力均變得較差,骨質也容易流失,對突然跌倒的應變能力變差,就容易出現骨骼肌肉系統的損傷,如肌肉拉傷、韌帶扭傷,甚至骨折等,這是「弱肌族」不運動常會帶來的後遺症。不只是骨骼肌肉系統損傷問題而已,不運動本身便是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會使血糖、血壓及血脂控制變差,並使得體重增加,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症及肥胖同時亦為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相較於規律運動的人,不運動者得到冠狀動脈疾病的機會大大的增加,臨床上發現,心肌梗塞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四十歲或甚至更年輕時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例也愈來愈常見。規律運動可降低冠狀動脈疾病、腦中風、糖尿病、乳癌及大腸癌的發生機率,亦可降低血壓、改善血脂肪濃度及促進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對於體重控制也有幫助。李林鍵醫師說,對於年紀較大者,運動可以協助維持骨質密度及降低跌倒的危險性,也可以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及失智的發生。在心理健康層面,運動可以預防或改善輕度至中度的憂鬱及焦慮情緒,規律運動好處多多。李林鍵醫師說,要想從運動中得到對身體的好處,重點在於「規律」,運動項目最好簡單容易執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並融入日常生活中,也不要花費太多的金錢,建議可以找朋友、同事或家人一起運動,比較容易建立規律運動的習慣而持之以恆。對於沒有習慣規律運動或甚至是害怕運動的人,建議可先嘗試用走路的方式,最簡單也可以減少排斥感,利用休息時間走十分鐘的路是很好的開始,再逐漸增加走路的時間。藉由走路來運動的人,建議每天至少要走7000步以上。例如短距離可用走路代替搭乘交通工具,搭捷運或公車時可以提前一、二站下車,再步行至目的地,走路時亦可快走並加大雙手擺動的幅度。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