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尿

泡泡尿免驚 可能是姿勢不良

泡泡尿免驚 可能是姿勢不良#泡泡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早上睡醒時小便有泡泡、偶爾會伴隨腰酸,醫生,我的腎是不是有問題?某些民眾因為晨尿有泡泡,擔心自己的腎臟不好,做了健康檢查後發現有蛋白尿,上網查了資料,發現是腎功能敗壞的象徵。事實上,健檢報告顯示的蛋白尿並不一定都是腎臟不好的象徵,也有可能是誤吃某種藥、姿勢不良導致。發燒、運動、姿勢都會出現蛋白尿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吳軍毅表示,早起晨尿有泡泡,可能是生理或病理的展現。一般來說,發燒時、劇烈運動過後都有可能導致蛋白尿,另外,少部份病患也會有站著時容易發生,坐著就不會發生的「姿勢性」蛋白尿。病理性的蛋白尿多因為腎絲球發生病變、腎小管對尿蛋白重吸收減少,甚至是身體因疾病產生過量小分子蛋白導致,但因為一般人大多不會注意尿尿的型態,因此常常延誤就診,錯失治療先機。 大部分泡泡尿患者腎功能都正常某些民眾會拿著健檢數字來問醫師,為何檢驗數據中的蛋白尿有一價陽性?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醫師巫慶仁解釋,除了老人,臨床上也有很多年輕人,早起小便會有泡泡,一早起床因重力或飲食影響,容易造成功能性蛋白尿,並不需要特別治療。腰痠要注意 半年健檢一次巫慶仁醫師提醒,40歲以上的成人可以利用成人健康檢查來初步篩檢是否有蛋白尿,有時還會意外發現罹患糖尿病。藉由及早發現,可以及早從飲食控制,減少對腎臟功能造成負擔的食物或藥物,以延緩蛋白尿的惡化,避免日後被迫洗腎。吳軍毅醫師表示,腎也是沉默的器官,除了泡泡尿之外,患者若有伴隨腰痠現象也要注意,雖然最常見是因為肌肉痠痛所致,但是結石、腎盂腎炎、多囊性腎臟病都有可能有類似症狀。另外,有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家人中有人洗腎,都建議最少半年一次追蹤檢查,邁向「腎」利人生。

常常水腫、泡泡尿 恐是腎臟出問題

常常水腫、泡泡尿 恐是腎臟出問題#泡泡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由於台灣高血壓患者以及糖尿病患人數,始終居高不下,外加各種用藥偏方,地下賣藥電台,持續「送毒」不斷,都讓我國洗腎患者居高不下,提醒民眾平日尿量突然改變、長期有泡泡尿、時常水腫等現象,就要當心腎臟出問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 都是慢性腎病高危險群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許哲維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形成的原因是由於腎臟長期發炎、慢性疾病影響或因尿路阻塞受到破壞,導致腎臟結構或功能產生永久性的病變,無法回覆正常。當腎臟功能衰退90%以上,以致於無法有效排除廢物時,就會造成水分、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即為末期腎臟病,又稱為尿毒症。容易引起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包含,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絲球腎炎、腎結石、泌尿道重複感染或阻塞、長期濫用藥物、家族遺傳等。他說,當出現下列徵兆時,就要留意腎臟的健康狀況:尿液改變,尿液呈現褐色或紅色、顏色混濁、充滿泡沫且超過30分鐘未消散等現象、尿量改變,每天尿量少於400c.c.或是超過3000 c.c.、貧血、身體無力或疲倦、食慾不振或嘔吐、血壓變高、眼瞼或臉浮腫,手腳水腫。預防腎臟病的方式其實不難,大千綜合醫院腎臟病個案管理師張嘉真建議,飲食上注意少鹽、少油、少糖、多纖維、多蔬果及多喝水,日常生活也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還要記得多運動,如此就能避免腎臟病的發生。

泡泡尿藏問題 腎功能異常5徵兆

泡泡尿藏問題 腎功能異常5徵兆#泡泡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腎臟除了清除身體所代謝的廢物之外,還須維持體內體液、酸鹼度、電解質平衡,和製造與調節血壓、造血、活化維生素D之相關賀爾蒙。如果腎臟功能喪失而演變成尿毒症,最後就只有洗腎或換腎一途。慢性腎衰竭難查覺 疲倦、貧血是警訊苗栗縣衛生局指出:腎臟功能下降到正常的30%時,各種慢性腎衰竭的症狀也就慢慢出現,如疲倦、貧血、噁心、嘔吐、抽筋、浮腫、高血壓、骨折等症狀,但因沒有特定症狀,所以在初期很難被察覺到。當出現以下五項現象時(泡、水、高、貧、倦),可能是腎臟生病了!要盡快就醫:●泡/蛋白尿常會起泡沫、混濁,且有臭味。●水/水腫、眼皮浮腫,尤其是清晨特別明顯。●高/高血壓。●貧/貧血。●倦/食慾不振、疲倦。衛生局沈純琦營養師也提醒:預防罹患慢性腎臟病,需控制好三高,在飲食上要遵循低鹽、低糖、低油、高鈣、高纖的健康飲食型態。建議應定期健康檢查,如果意外發現腎臟構造或功能異常時,應儘早就醫。即便罹患了慢性腎臟病,只要定期治療與追蹤,可防止病程惡化而走上洗腎或換腎一途。

嗜吃成藥敗腎 泡泡尿是警訊

嗜吃成藥敗腎 泡泡尿是警訊#泡泡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於6月份進行腎臟病防治篩檢活動,發現其中約有2成民眾篩檢呈現異常,腎臟內科蘇碩凱醫師表示,腎臟病的成因之一與國人愛服成藥及吃止痛藥的習慣有關,但因腎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若有泡泡尿或水腫即是一種警訊,建議儘早就醫才是保健之道。泡、水、高、貧、倦!判斷腎臟病症狀蘇碩凱醫師指出,腎功能出現問題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不易發現,但可從以下5個小細節察覺:●泡/蛋白尿,尿液常會起泡沫,10分鐘尚未散去、混濁且有異味 。●水/水腫,眼皮浮腫、下肢水腫 。●高/高血壓 。●貧/貧血 。●倦/食慾不振、疲倦 。而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壞達數月或數年,且無法恢復原有功能的階段,稱為慢性腎臟病,病程進展分五期,初期指第一、二及第三期前期的病人,因健檢或篩檢出潛在疾病群可即早介入照護與保健,此時需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第三、四期則限制高磷食物,避免喝過多湯汁及鹽分,採低蛋白飲食控制,第一至四期重點在於延緩腎功能惡化,但第五期則為末期腎臟病,需使用藥物改善食慾不振及噁心,宜與醫師討論透析相關事宜。控制三高  保護腎臟腎臟病個案管理師呂玉華表示,患有慢性腎臟病的病人,需注重三高的控制,高低起伏的血壓會加速破壞腎臟的血管,平日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調整飲食及運動控制體重以預防高血脂。蘇碩凱叮嚀,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為有蛋白尿、高血壓、糖尿病、長期服用藥物、抽菸、年長者或有腎臟病家族史者,當有解泡泡尿、血尿蛋白尿或下肢水腫、貧血、疲倦、高血壓等症狀者皆建議做更進一步檢查。

水腫、泡泡尿要注意 當心腎絲球腎炎

水腫、泡泡尿要注意 當心腎絲球腎炎#泡泡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陳太太因為臉部出現浮腫現象,小便時還會起泡泡,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罹患「腎絲球腎炎」。因陳太太非常害怕及抗拒洗腎,到處打聽許多中藥偏方,但在服用後,病情非但沒改善,臉部反而腫得比先前還厲害連全身都腫起來,在病情延誤多時之下,最後也只能洗腎保命。阮綜合醫院血液腹膜透析室林正浩主任表示,腎絲球若出現病變可能會造成腎病症候群或腎絲球腎炎。腎絲球腎炎造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感染細菌,病毒,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疾病所引起,另外如藥物或是癌症、甲狀腺、糖尿病等。從臨床上來看,多數罹患「腎絲球腎炎」的病人是沒有症狀的,只有少數人會有水腫或尿液起泡的情形,除非是做尿液中的血尿及蛋白尿檢查,否則很難及早發現。腎絲球腎炎」必須在早期發現才有治療的機會,一旦轉為慢性或腎萎縮,就會喪失治癒的黃金時期;病人往往須要做腎臟切片才能正確地診斷及治療。治療腎絲球腎炎要非常耐心及長期與醫師、衛教師配合,隨時注意身體的變化。因為腎絲球腎炎患者,在罹病後,有半數會在二十年內惡化成尿毒症,必須洗腎治療。不過,若不幸患了腎絲球腎炎,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長期良好控制病情,可以大大減少洗腎的機會。林正浩主任也提醒,民眾平時除了不亂服成藥、不暴飲暴食、不要攝食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的蛋白質和鹽分、冬天要做好保暖之外,並應適量喝白開水、不憋尿,最重要是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做一次尿液檢查,才是保健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