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細胞

嚇壞爸媽的小兒抽搐 熱痙攣怎處理?

嚇壞爸媽的小兒抽搐 熱痙攣怎處理?#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熱性痙攣是小朋友常見的痙攣原因,多發生在6個月到5歲間,發作時全身會呈現大發作型態,時間小於1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高醫附醫小兒部醫師王晨華指出,引起熱性痙攣原因,主要是腦細胞不成熟,當體溫太高或上升太快時,就會引起不正常的放電,不過若發作型態為單邊,且發作時間長或太頻繁,就要懷疑是否為其他原因所造成。發作時可採側躺 保持呼吸道暢通一名1歲半的幼兒,某天凌晨開始發燒,燒退了又精神奕奕,但到早上量體溫時又突然上升到39℃,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緊急就醫後,孩子抽動的動作約莫1、2分鐘就停下來,且很快入睡,經醫師檢查,確診為熱性痙攣所導致。通常第一次發生發燒合併痙攣,除了透過詢問病史,也會施作神經學檢查,若檢查都無異常,且症狀都符合熱性痙攣表現,則不須經腦波或影像檢查;高醫附醫小兒神經科主任林龍昌解釋,家長若遇上孩子發作時,最重要就是要保持小朋友呼吸道的暢通,且可讓小朋友採側躺,避免因舌頭後倒塞住呼吸道,或遭口水嗆到。發作逾5分鐘未止 立即就醫治療據統計,有1/3小朋友會再次發生熱性痙攣,不過家長不需過於擔心,隨著歲數增加,發作的次數會逐漸減少;林龍昌主任呼籲,通常發作小於5分鐘不會有生命危險,若超過5分鐘仍未停止,則應盡快就醫治療,通常熱性痙攣不建議使用藥物,但若孩子每次發燒都會頻繁發作,可考量是否在發燒期間間歇使用抗癲癇藥物,以控制病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你是夜貓子嗎?愈晚睡當心變笨

你是夜貓子嗎?愈晚睡當心變笨#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現代人的睡眠時間不定,有些人因為工作、家庭因素,無法太早就寢,有些人只是單純的夜貓子,喜歡享受一個人的深夜時光。但有研究顯示,晚睡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高,還會使腦細胞死亡變笨,而且補眠沒用!青少年想變高 9-11點需就寢根據香港一項研究分析全球50個國家及地區人士的睡眠習慣,發現睡眠時間會影響身高,因為熟睡時人體的的腦下垂體會分泌「生長激素」,從而刺激骨骼兩端的生長板,而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時段是「晚上9點至凌晨1點」及「早上5點至7點」,青少年想變高就要早睡並睡飽,而睡得少又睡得晚,會對腦部造成四大傷害。1.認知能力減弱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助理教授威克懷爾(Emerson Wickwire)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發展,包括認知處理、個人專注力、記憶力等都容易出問題。倫敦大學教授澤克(Amanda Sacker)也曾對1萬多名7歲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常晚睡的孩子,在認知表現上會表現較差,尤其在閱讀及數學等領域。2.記憶力衰退威克懷爾教授表示,人的大腦一天會接受到許多資訊,睡眠則會影響記憶力和學習能力。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也有研究證實,睡眠太少或晚睡會讓人記憶力衰退,而且有害心血管系統。3.飢餓素增加飢餓素是一種由胃部分泌的荷爾蒙,會促進食欲及分泌胃酸,研究發現若晚上12點過後還沒睡,飢餓素會顯著上升,如果管不住嘴就很容易變胖。還有研究表示,若消夜吃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風險。4.腦細胞受損很多人習慣熬夜,等到假日再補眠,但腦細胞已受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曾以老鼠進行研究,讓老鼠24小時只睡4至5小時,模仿長期熬夜人士的作息,最後發現老鼠的大腦失去25%腦細胞,十分驚人。專家提醒,對孩子而言,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可以的話中午睡個午覺,下午學習精神會比較好。隊成人而言,規律的睡眠習慣,可以免於或延緩年老失智的風險。

老化仍可製新腦細胞 持續用腦防失智

老化仍可製新腦細胞 持續用腦防失智#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想要讓「人生一百歲時代」成為幸福的長壽時光,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大腦良好的表現。即使年歲增加,頭腦依然保持明確、清晰的知識生產力,如果你能培養這種一生都好用的頭腦,無論是人生的豐富精彩度,還是能健康工作、賺錢的年紀都能有所改變。根據2012年厚生勞動省的調查,日本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者,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紀錄,來到3079萬人,其中被診斷為失智症的人約有462萬人(占15%),但這個數字不過是冰山一角。換句話說,六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中,每7人就有2人是失智症發病者或其「預備軍」。輕度知能障礙,將成為人們是否能保持頭腦一生好用的命運分歧點。那麼,放任不管就會演變成失智症嗎?還是若能早日因應,就能遠離癡呆?輕度知能障礙是患者的思考力或判斷力尚未衰退的狀態,不一定會演變成失智症。但若能在這個時間點接受診治、自動自發的鍛鍊頭腦,確實可以提高避免罹患失智症的機率。過去的腦科學領域認為,人的腦細胞數量在出生時達到顛峰,之後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而且無法回復。「人終其一生,腦細胞只會持續減少」,相信很多人都曾聽過這樣的說法。但這個在25年前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常識,現在已確定是錯誤觀念了。根據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我們已得知,適切的刺激腦部以及改善生活習慣,不管是幾歲的人,都可以提升頭腦的表現。用更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1970、1980年代的腦科學研究曾一口咬定「腦細胞無法再生」。當時的研究認為,一個人呱呱落地後,只要過了發展中最重要的時期(7歲前後),腦細胞就不會再增加,只會不斷減少,而且失去的腦細胞無法復原。這是當時的常識。現在的腦科學研究,雖然是用白老鼠做實驗,但已證明即使腦部老化,還是可以製造新的腦細胞。而且,透過磁振造影(MRI)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也已確認人腦也有「腦容量增加」的現象。基於這些結果,有些研究案例更深入的觀察人腦的變化。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家阿瓦洛‧帕斯科─里昂(Alvaro Pascual-Leone),在腦部變化相關的研究領域中,被視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學家。里昂曾參與一項實驗,規定少數受驗者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晚上,過著五天矇眼的生活,實驗地點就在美國波士頓的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這段期間,受驗者必須盡可能像平常一樣過生活。5天後,腦部管視覺的區域,竟然開始會對由觸覺引發的刺激有所反應。這表示當人們的視覺資訊被切斷,不再使用的視覺區域的一部分,會被挪用作為處理用手碰觸時的觸覺的迴路。僅僅過著遮蔽視覺、把重心放在其他感官感受的生活五天,就能讓腦產生如此變化。的確,隨著年齡增長,腦部的功能表現也會跟著下降,但那只會發生在平常不注意好好利用頭腦並養成習慣的人身上。看年長者的腦部影像就知道,隨著年齡增長,人類的腦也會逐漸萎縮。但如果是持續用腦的人,即使年齡增加,就算腦部萎縮,腦部的功能也不見衰退。「成人之後,腦部就不會成長。」「隨著老化,腦部的功能只會逐漸下降。」這些觀念已經被最新的腦科學否定了。只要謹記善用頭腦並養成習慣,不管到幾歲,都能提升腦部的表現。我身為神經內科、失智症專科醫生,希望可以把經由臨床現場所得的智慧,配合長年的腦科學研究所累積的證據,透過本書告訴大家如何保持「一生好用的頭腦」。最重要的是,四、五十多歲的人,要提早開始建構好的環境,包括使用頭腦的方式、生活習慣、工作方式等。如何度過這兩個世代的五年、十年的時間,將會為六十歲之後的人生帶來劇烈影響。(本文摘自/30%的人將來會失智,我該怎麼辦?/大是文化)

激發大腦潛能 試著交換慣用手

激發大腦潛能 試著交換慣用手#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類的大腦擁有複雜且優越的機能,即便在科技發達的現代,也仍有許多未知的部分,其未知的廣泛程度就如同宇宙般的浩瀚無窮。舉例而言,人類大腦的重量和體積比起其他動物都來得大,因此人類常被認為是「頭腦聰明的」。大腦發達的人類過了20歲之後,腦細胞就會開始減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運作會逐漸衰退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可知,「頭腦的好壞」就取決於大腦細胞的數量了。沉睡中90%的腦細胞有什麼可能性呢?然而,在之後的研究中,這樣的觀念卻被否定了。大腦的運作並不取決於神經細胞的數量、重量或體積,而是「活動中」的細胞數量與細胞間的網絡連結。這樣的觀念逐漸成為現今腦科學領域的常識。剛才提到了「活動中」的細胞,而大腦裡也有一些是「零活動」的細胞。事實上,即便已經長大成人了,大腦中還是有很多未被使用的部位、領域。據說一般人的大腦使用率只有10%~15%,因此那些未被使用的領域大多都只是處於沉睡的狀態而已。為了讓大腦中常被使用到的部分和機能,盡可能順暢地活動運作,大腦就會清理那些不被使用神經迴路,進而逐漸有效地建立網絡連結。因此,常被使用的迴路(擅長的事情)就會越來越發達,而不被使用的機能或迴路(不擅長的事情)就會停止成長而逐漸衰退。腦神經細胞會持續延伸成長直到死亡為止很遺憾地,年齡的增長,或是因為生病或受傷等某些情況,而使腦細胞受到部分損害時,受損的部分將會無法復原。為了彌補受損的部分,從未被使用到的細胞就會取而代之去運作,進而開始建立新的網絡連結。此外,即便年齡增長,腦神經細胞並非只會減少,也有可能增加。過了20歲之後,每天大約會有10萬個神經細胞會逐漸凋亡。然而,光是大腦皮質就有140億個細胞,所以即便持續減少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而且細胞不會一味地減少,也會增殖,尤其是與記憶功能有密切關係的海馬迴領域,並不會因年齡增長而停止增長神經細胞,因為大腦是全身的內臟器官中唯一到死都會持續成長的部位。嘗試平時不會做的事情如同前述所示,我們的大腦使用率只有10%,剩下90%的無限可能仍被潛藏住。就讓我們去喚醒它們吧,雖然要做到這件事似乎不簡單,但其實只要一點一滴累積一些意想不到的小事就能夠達成了。舉例來說,將平時用右手進行的事情轉為用左手來完成,光是如此,就能激發大腦開始活化那些未被開發的新部位。(本文摘自/遠離健忘和失智/太雅出版)

有氧運動 有效降低失智風險

有氧運動 有效降低失智風險#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熱愛自己的大腦,所以當我看到許多研究指出運動有許多好處,不光是有益身體健康,大腦也能受惠,便感到振奮。做有氧健身運動的那一組腦部尺寸變大在一項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研究中,研究員召集59位志願者,他們身體健康但生活靜態,年齡介於60至79歲,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做有氧運動,一組做「塑身伸展」運動,為期六個月。志願者在展開運動計畫前與結束後,都以掃描方式測量大腦尺寸。結果很有意思:做有氧健身運動的那一組腦部尺寸明顯變大,只做塑身伸展操的人則沒有。這種現象的一個可能原因是運動會使各種蛋白質在腦中釋出,包括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這種蛋白質有助於保護現存的腦細胞,並促進新細胞的生長。大腦因而長大,八成也比較不會失智。體能差者失智可能性為體能佳者的兩倍在另一項耐人尋味的研究中,研究員追蹤兩萬名男女,測量他們在1971年及2009年間的基礎體能。在這段期間,其中1659人罹患失智症。可怕的是,體能最差者罹患失智的可能性,是體能最佳者的兩倍。由於這不是運動介入的研究,我們無從得知假如志願者展開健身計畫,是否能夠降低失智風險。但似乎不無可能。(本文摘自/速效運動/三采文化出版)

研究:運動刺激腦細胞生長 降低失智風險

研究:運動刺激腦細胞生長 降低失智風險#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熱愛自己的大腦,所以當我看到許多研究指出運動有許多好處,不光是有益身體健康,大腦也能受惠,便感到振奮。在一項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研究中,研究員召集59位志願者,他們身體健康但生活靜態,年齡介於60至79歲,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做有氧運動,一組做「塑身伸展」運動,為期六個月。志願者在展開運動計畫前與結束後,都以掃描方式測量大腦尺寸。結果很有意思:做有氧健身運動的那一組腦部尺寸明顯變大,只做塑身伸展操的人則沒有。這種現象的一個可能原因是運動會使各種蛋白質在腦中釋出,包括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這種蛋白質有助於保護現存的腦細胞,並促進新細胞的生長。大腦因而長大,八成也比較不會失智。在另一項耐人尋味的研究中,研究員追蹤兩萬名男女,測量他們在1971年及2009年間的基礎體能。在這段期間,其中1659人罹患失智症。可怕的是,體能最差者罹患失智的可能性,是體能最佳者的兩倍。由於這不是運動介入的研究,我們無從得知假如志願者展開健身計畫,是否能夠降低失智風險。但似乎不無可能。(本文摘自/速效運動/三采文化出版)

研究:長期睡眠不足 恐會損傷腦細胞

研究:長期睡眠不足 恐會損傷腦細胞#腦細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半夜不睡,還在拿著手機滑來滑去,第二天起來又精神不濟,長期睡眠不足是很多人的寫照,但是你現在真的要正視這問題,因為根據最新一期《神經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長期睡眠不足,恐會使大腦中25%的腦細胞死亡。據美國賓州大學的研究小組說,研究人員以老鼠做實驗讓,讓實驗老鼠保持清醒狀態,以模仿現實社會中,人類常因上夜班或工作時間太長而導致睡眠不足狀況,研究人員以上夜班的睡覺時間為模式,連三天在夜裡工作,每天24小時中只睡4到5個小時,發現老鼠失去了腦幹部分25%的腦細胞。科學家說,這是首例睡眠不足會導致腦細胞死亡的證據,但這情況目前只能在老鼠身上證實,至於人類是不是也會如此,仍必須做更多研究。睡眠不足 還會增加中風、心血管疾病風險科學家認為,倘若睡眠不足導致的腦細胞死亡是永久性的,那麼補眠是沒有用的,日後較有可能的解決方法,可能只能透過研發藥物,來阻止睡眠不足對大腦造成損害。對此,新光醫院家醫科江柏欣醫師表示,現在許多上班族工作、生活壓力大,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包括不易入睡、易醒等狀況,雖然上述研究還只是動物實驗階段,但近幾年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長期的睡眠不足會增加三高發生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中風等風險,所以沒睡飽的問題是不可不慎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