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瘤

6旬婦「長疔子」竟傷口潰爛比手機大!醫警亂做「這事」恐擴大感染

6旬婦「長疔子」竟傷口潰爛比手機大!醫警亂做「這事」恐擴大感染#粉瘤

長疔子很常見,通常2週內會慢慢復原,但61歲有糖尿病的蔡女士,3個多月前在左後背長了疔子,自行擠膿並敷上草藥,竟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時已潰爛至筋膜,清創後傷口達10公分,潰爛範圍比手機尺寸還大,住院2週後由居家護理師前往住家換藥,折騰3個多月傷口才逐漸收合。

臉上凸起「一粒」竟不是痘痘!醫揭「表皮樣囊腫」特徵、症狀與治療

臉上凸起「一粒」竟不是痘痘!醫揭「表皮樣囊腫」特徵、症狀與治療#粉瘤

「表皮囊腫」是皮膚最常見的良性腫塊之一,其主要的成因是表皮細胞生長於深層的真皮層內,形成一個囊袋狀的腫塊。除了隆起腫塊之外沒有其他症狀,不過,表皮樣囊腫有可能會破裂,導致聞起來有腐敗的氣味。醫師呼籲,若身上長了有疑慮的皮膚結節,不要自己亂擠,記得還是要就診讓醫師評估。

少女說話像含滷蛋 口腔底部囊腫作祟

少女說話像含滷蛋 口腔底部囊腫作祟#粉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國中女學生因舌頭下方腫脹,舌頭無法伸出,下巴也腫起,說話就像含了一顆滷蛋,講話讓人聽不清楚,而到耳鼻喉科求診,醫師檢查發現她舌頭下方藏了一顆約6公分大的囊腫。經安排手術從口腔取出囊腫,之後舌頭恢復正常,也沒留下任何疤痕,經化驗確認是「上皮樣囊腫」,於術後半年再次追蹤檢查未見復發。口腔底部囊腫有兩種 蛤蟆腫、皮樣或上皮樣囊腫嘉義長庚耳鼻喉科主任徐正明指出,常見口腔底部囊腫有兩種,一種是蛤蟆腫,另一種是皮樣或上皮樣囊腫。蛤蟆腫主要是由舌下腺所引起,少數由頷下腺所引起,發生率約每萬人中有2人,患者舌頭下方口底處會出現柔軟及微藍色半透明腫塊,就像青蛙鳴囊的鼓起。另外還有一些是屬於皮樣或上皮樣囊腫,穿刺抽吸物為豆沙狀,故俗稱「粉瘤」,顯微鏡下可見脫落上皮細胞、毛囊和皮脂腺等,好發於口底、頦下、耳下等部位,多見於兒童及青年,發生率更低每萬人不到1人。囊腫體積變大使得舌部抬高 影響言語及吞嚥功能以上兩種口腔底部囊腫患者,都會因為口腔底部的囊腫體積變大使得舌部抬高,進而影響言語及吞嚥功能,目前手術治療方式可以從口腔或是頸部進入,但囊腫越大越難處理,本次患者採用從口腔進入的微創手術方式,避免頸部傷口造成疤痕,除病人說話及吞嚥功能皆不受影響外,同時也兼顧到患者的臉部美觀。民眾若有類似的情況,應盡速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粉瘤變大如包餡湯圓 才知罹腮腺癌

粉瘤變大如包餡湯圓 才知罹腮腺癌#粉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腮幫子有任何凸起異狀,千萬別輕忽!一名女性5、6年前發現臉頰近耳朵下方有花生米大小的凸起物,不痛不癢,以為是粉瘤而不在意,一年多前,凸起物竟開始變大,變成像個包餡湯圓,才驚覺必須就醫,檢查後確認是腮腺腫瘤變大,可能癌變,必須手術移除。良性變惡性 壓迫神經導致嘴臉歪斜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吳弘斌表示,該名女子期間曾因感覺疼痛而就醫,檢查為良性,之後就因為結婚、生子與事業兩頭燒,沒心思注意,沒想到凸起物會突然產生劇變。吳弘斌主任指出,腮腺是人體中最大的唾液腺,位在耳朵下方,又稱耳下腺。腮腺若受病毒感染會發炎腫大、疼痛,就是俗稱的「豬頭皮」;腮腺腫瘤外觀也會凸起,但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疼痛,臨床常讓許多人掉以輕心。腮腺腫瘤一旦出現變化,變大的腫瘤會壓迫周邊的顏面神經導致疼痛,甚至嘴臉歪斜,過大的腫瘤也增加手術困難度,甚至傷害顏面神經,產生嘴角無力流口水、眼睛無法閉合後遺症。顏面神經偵測器 降低手術後遺症許多腮腺腫瘤患者一聽到手術可能產生後遺症,常開始猶豫,事實上,腫瘤一直拖延不處理可能會越長越大,增加手術困難度,也會增加顏面神經受傷害的機率,只要在腫瘤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透過「顏面神經偵測器」協助,醫師就可隨時偵測顏面神經位置,避免切除過程中留下傷害。像該名女子即採用此種方式順利切除腫瘤,病理報告證實是惡性腫瘤,所幸放射線治療後已恢復健康,追蹤狀況良好,臉部外觀也沒影響。吳弘斌主任提醒,雖然腮腺腫瘤良性居多,初期也沒有特別症狀,建議民眾如果發現腮腺部位有凸起異狀,務必到醫院檢查。

下巴長痘痘越來越大?醫:粉瘤別亂擠

下巴長痘痘越來越大?醫:粉瘤別亂擠#粉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經常能在網路上看到許多擠痘痘或粉刺的分享影片,民眾們直呼相當療癒,且擠越大顆的痘痘越舒壓。醫師提醒,其實有時候擠的並非是粉刺或痘痘,而是表皮囊腫(粉瘤),不建議將粉瘤當做粉刺般用手擠壓,因為皮下的囊壁若沒有去除,仍會復發,且恐有感染風險。粉瘤與青春痘外觀相仿 但擠出粉瘤仍會復發甚至感染國軍台中總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賴文森(現支援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粉瘤是在皮膚上的良性囊腫,身體上任何部位皆有可能形成。粉瘤與青春痘的外觀有些類似,但粉瘤不會自行消腫。若身體出現粉瘤,別自行擠壓。雖然可能在擠壓出分泌物之後會稍微消腫,但由於皮膚底層的囊袋仍存,老廢角質慢慢堆積後仍會復發。如果沒有影響到生活品質,通常可以不予以理會,與粉瘤和平共存。粉瘤若影響外觀或生活不便 可就醫評估是否手術移除然而如果粉瘤嚴重影響到外觀或是造成生活困擾,醫師在評估後會建議手術切除。一名50歲男子,去年起覺得下巴長了顆痘痘,放著不管竟越來越大,比雙下巴還腫脹,雖然沒有特別不適,但因為影響到外觀而就醫,手術將這顆拳頭大的粉瘤幾近完整取出。賴文森醫師表示,透過手術清除粉瘤,復發機率較小,感染的風險也較低。

耳朵長「粉瘤」 就像鑲一顆珍珠

耳朵長「粉瘤」 就像鑲一顆珍珠#粉瘤

45歲林先生右耳垂有一小突起,逐漸長大宛如耳垂中鑲著一顆珍珠,但碰觸到時會有壓痛感而就醫。27歲高小姐的左耳垂反覆疼痛腫脹,已超過一年的時間,就診時發現耳垂已纖維化且變形。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指出,以上兩個病例皆為「粉瘤」所致。粉瘤是皮膚細胞生長於皮膚深層形成一個囊狀物,是皮膚常見的良性腫瘤,往往會逐漸長大反覆發炎。一般多因個人體質因素或受傷造成,如發生於臉部往往被認為是化膿性青春痘而未積極治療。黃季怡提醒,平日注意外耳及耳後皮膚的清潔,當粉瘤長在耳部時,若反覆發炎可能造成耳垂變形。如有發現有持續長大的腫塊,甚至反覆紅腫化膿的情形,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引發嚴重併發症。延伸閱讀「耳朵長粉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76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