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講座/不讓「痛風」找上你

講座/不讓「痛風」找上你#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一種血中尿酸過高而引起的疾病,病人常抱怨關節疼到連風吹過都會痛,關節甚至會形成小饅頭狀的突起,生活障礙重重。但是並非尿酸值異常就一定代表有痛風,到底痛風的源頭為何,日常生活中又有那些該注意的地方呢?台東馬偕醫院特舉辦「不讓痛風找上你」健康講座,邀請施秀美護理師主講,帶民眾了解預防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流程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不讓「痛風」找上你時間:106年5月17日(三)上午08:30~09:00地點:台東馬偕醫院恩典樓(新大樓)二樓心臟科候診區(台東市長沙街303巷1)兒童醫療大樓11樓會議室洽詢:(089)310150轉224

燃燒自己 用微光照亮「家」的模樣

燃燒自己 用微光照亮「家」的模樣#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房子,不等於家。長大之後才知道,有安全歸屬感的地方,才叫家。「去小地方,不用扛業績,當個花瓶就好,而且像妳待過大酒店,店家還願意給出高額的日薪。」聽到經紀人這麼說,不用跟客人多交流,省卻不必要的應酬,我就欣然同意了。於是,來到苗栗的「天天開心」。店如其名,確實是個歡喜地。「這些小姐不管到幾歲了,只要還需要一份收入,我們就願意給她機會,於是就有了另一間『快樂皇宮』,讓一些年紀較長的姐姐,還有地方可以去。」「這些小姐沒有親人、沒有地方去,需要工作,這裡有種讓人安心的魔力,於是,幾乎成了小姐們最溫暖的避風港。」我聽著兩位「媽咪」這麼說,內心湧起一股感動。因此,「天天開心」和「快樂皇宮」兩家店,就像孿生姊妹一般的存在。也許,對願意奉獻的人來說,看見身邊的人有好的歸處,是比錢還重要的事。反倒是我,過去自立自強習慣了,對於突如其來的互相幫助、親切待人,竟覺得不太適應。「壞壞,來吃薯條啊!」「柿餅很好吃啊!給妳一個。」食物傳來傳去,彼此之間扶持的愛也是。廚房阿姨煮好飯,吆喝大夥圍成一桌,餐桌上笑笑鬧鬧,氣氛溫馨,就好像一家人。小姐不只是店裡最重要的資產,還如家人一般的重要。因此,客人賒帳、鬧酒都好商量,但只要傷到小姐,那就是比天塌下來還嚴重的事。曾有個客人,帶了一些朋友談生意,其中有個人喝了酒硬要扒小姐衣服,一開始叫我坐他旁邊,還好找藉口,一下子胃痛、一下子上廁所,在包廂中走來走去,忙得沒時間坐下。而後,竟變本加厲,拉著小姐去撞鋼管,還讓打了一巴掌!小姐一哭著出包廂,事情絕對大條了!客人見苗頭不對,當下想要離去,一到門口,少爺就把鐵門拉下來,通知所有包廂,人都暫時不要出來,還打了救護車預備,這下,就看小姐要怎麼處理。「打了我家的人,沒有解決,今天就別打算走出這家店。」少爺這麼說著。結果,這一巴掌,代價是十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在這裡,沒有誰可以欺負我們,這就是天天開心,充滿家的氣味。大都市的冷漠、姊妹的鬩牆,讓我遠避至此,我像朝聖者一樣,懷著孤獨和悲苦的心情來到此地,卻因為媽咪們有如火炬般的熱情,燃燒自己,成就他人的無私理念,感染了我。當我臣服於內在的失落,才發現,想要實踐一份偉大的輝煌,其實沒有那麼難,這裡的微光照亮了「家」的模樣。原來,這正是歸屬感。她們,都是我的家人。<BOX尋路線索>別害怕,任誰也無法撼動生命的希望火焰,讓我們一起守護內在的輝煌。迷路小語其實很多女孩子從事酒店行業,迫於無奈。請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她們,而且這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小姐只是一種職業選擇,既不偷也不搶。酒店少爺也是一樣,一般世俗認定他們好吃懶做、不務正業,才會從事這份工作,其實不是這樣的。儘管有些少爺會迷失在燈紅酒綠的世界中,也有些對自己極有想法,充滿規劃,累積資本後,持續邁向往後的人生目標。我想藉由自身的經歷,把所見所思真實的寫下來,不期待能扭轉偏見,只希望能獲得更多理解。住在「天天開心」的日子,可以說是一段天天開心的時光,不用害怕會受到傷害,那大概就是安全感吧。有安全感的地方,我想,那是家,住在其中的人,就是家人!(本文摘自/迷路回家:生命為我轉了許多彎/博思智庫)

爸媽放輕鬆 這樣教「性」不尷尬

爸媽放輕鬆 這樣教「性」不尷尬#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養小孩,什麼事情都得教。學走路要教,握奶瓶要教,吃飯要教,還有大小便也要教。但為什麼唯獨對性教育,大家卻難以啟齒?如果與小孩將來生活有關的一切事物都得教,那麼「性」當然也非得教不可。孩子出生前就已經接受性教育煩惱如何開始與孩子談論性,就是性教育的第一步。完全不必擔心講得對不對,也不必擔心開始的時機對不對,因為身為父母的我們至少沒有選擇逃避或裝傻,而是已經下定決心去思考或準備。不管妳是否有意識到這一點,其實孩子從在母親肚子裡的那一刻起,就已經開始接受性教育了。從期待孩子是男孩或女孩的心情開始,一直到生產後對待不同性別孩子的態度差異,還有包括長大過程中所經歷的一切,孩子隨時都在聽、看、學習如何看待與處理「性」這件事。孩子表達出對「性」的好奇時父母應盡力答覆等孩子學會說話後,只要看到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就會開始問:「這是什麼?」那時父母會覺得孩子用小手指著東西發問的模樣很神奇,所以會盡己所能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我認為父母碰到孩子表達出對「性」的好奇時,應該秉持相同的心態,在教導性知識時同樣盡力答覆。Q 我的女兒曾在幼兒園上過幾次性教育的課,從此開始對性產生興趣,在家也越來越愛問問題。所以我有些納悶,跟尚未對性產生好奇的小孩進行性教育,會不會太早了一點?請問現在除了讓她知道要保護自己的身體外,還需要更進一步告訴她關於性的具體知識嗎?覺得「性」教育有需要,但卻又令父母裹足不前的理由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一聽到「性」,就聯想到生殖器、做愛、黃色書刊這些詞彙呢?也許是覺得和孩子談論這些內容不太恰當吧。不過另一方面卻也讓人擔心,這樣是不是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好奇心?然而「性教育」並非只是單純與性器官或性行為有關而已,還包含了一些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性科學知識或資訊,以及對性相關行為或想法的討論,甚至更進一步包含人與人之間對性的彼此尊重及相互配合的部分。「性」教育不像其他學科一樣,可以集中一次學習;也不是在發生和性有關的行為問題時,去接受幾個小時教育就可以解決的。因為「性」是一種從幼兒時期起,就必須持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心去熟悉、學習的生活教育。藉此教育孩子對性以外的各種靈敏度近來的性教育,都會盡可能採取多元的角度處理,尤其特別注重加強培養孩子對身體的感覺,讓他學會如何確定自己身體的感受,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在碰到各種性暴力時,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這種性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孩子體認到與他人的關係溝通及自我表達的方法有多麼重要,而且除了性意識的決定權外,還要藉此教育孩子對「性」以外的各種感受靈敏度。所以性教育絕不是像現在一樣,只以精子和卵子的結合來解釋懷孕及生產,然後就簡單帶過,而是應該要在說明這些過程的同時,還能將話題擴大到關係、家族與照料的討論,隨時把性教育連結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同時會連結到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所以性教育並不是單純的知識教育而已,它還牽涉到「我是什麼樣的存在」以及「我該如何與其他人產生關係、如何溝通」等問題,就如同「我覺得自己的身體很珍貴」、「自己的感覺很重要」、「我不該遭到性暴力對待」一樣,其他人也期待受到相同的尊重,這就是性教育所要強調的重點。也因此,性教育在教導人們「自己是珍貴個體」的同時,很自然就會連結到對他人的體貼與尊重。如果可以接受這種完整的性教育,我們的孩子就會比較獨立,將來長大也會比較懂得尊重他人。能夠正面看待自己身體的孩子,相對也會是一個自尊感較為強烈的孩子。因為自尊感通常與愛惜自己的身體有關。只要想到能在孩子小時候培養他對自己身體的尊重,就益發覺得應該盡早讓孩子接受性教育。(本文摘自/這樣教,性哪裡會尷尬? /太雅出版社)

一上班就累 7處方改善慢性疲勞

一上班就累 7處方改善慢性疲勞#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醫學上,有一種「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或「神經衰弱」(neurathenia),指的是持續且無法回復的疲倦感,影響生活與工作,甚至造成失能,卻找不到確切的生理、心理疾病。療癒處方 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1) 調整壓力來源/即使我們認為自己「意志」堅強,可以應付再大的壓力,然而,我們的「肉身」卻不是這麼堅強的。外在壓力的調整,也是需要的。2) 改善失眠問題/挪威學者高仕達(Kallestad)等人研究發現,若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的失眠問題,疲勞能有效改善,此改善是獨立於身體疼痛、焦慮、憂鬱的改善之外。失眠改善的患者,其壓力荷爾蒙可體松也可以更快地回復正常。失眠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維持因素,若能尋求專業醫療積極改善睡眠,能讓治療反應更好。3) 漸進式運動治療/每天記錄活動量、卡路里消耗量,即使在病狀最糟的那一天,仍要運動,直到能夠忍受的最大活動量。你可以保持前一天的紀錄,但不能減少活動量。可以的話,逐日增加活動量。研究還證實,「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白天增加活動量,有助於夜間睡眠品質。4) 認知行為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應用在「慢性疲勞症候群」,內容包含: ‧ 改變當事者對疲勞的不適當想法‧ 增進面對、控制疲勞的自助技巧‧ 增強當事者的自我效能感‧ 減少對身體症狀的關注‧ 逐步增加活動量‧ 強化生理功能‧ 提供人際心理支持接受治療的患者,疲勞和疼痛感都改善了。5) 藥物治療/給予抗憂鬱劑,如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百憂解之類的藥物),即使沒有憂鬱的情緒症狀,也能夠改善「慢性疲勞症候群」。6) 瑜伽訓練/如果患者接受了正規治療,卻沒有半點改善怎麼辦?日本九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0位難治型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維持正規治療,一組為正規治療外加瑜伽訓練。結果發現,接受瑜伽訓練者,在二十分鐘的瑜伽後,就有明顯的疲勞與疼痛改善,長期下來,疲勞分數大幅降低。這證實了瑜伽訓練對於難治型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有很好的輔助療效。7) 自然療法/深受「慢性疲勞症候群」所苦、尋求醫療卻沒改善的患者,根本的病因可能出在慢性食物過敏,可說是「病從口入」。若患者清楚知道自己的慢性食物過敏原,譬如:小麥、麵包、酵母、牛肉、花椰菜,甚至中藥如當歸、蓮子等,並且知道是屬於嚴重、中度或輕度過敏時,就能在每天的飲食中細心地迴避它們,讓各器官、組織、神經細胞都不再陷入發炎風暴;同時,搭配提升粒腺體功能、抗氧化、抗發炎的營養療法,「慢性疲勞症候群」是能夠改善的。(本文摘自/在工作中自我療癒/商周出版)

醫訊/「享受樂齡生活」免費健康講座

醫訊/「享受樂齡生活」免費健康講座#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健康促進基金會所主辦【創造精彩人生系列講座】今年第一場「享受樂齡生活」健康講座,將於3月26日星期日下午,在台北市交通部集思會議中心舉辦。上半場邀請講師為營養學泰斗--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謝明哲,主講「延緩老化—從生活做起」。「延緩老化」應以保持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原則,亦即維持每日適當的營養、保養和修養的三養生活作平台。就讓謝教授與您分享如何維持每日適當的營養、保養和修養的三養生活,有效達到延緩老化。下半場主講人是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內科部吳明賢教授,講題為「掌握胃來‧腸保安康」,腸胃決定你的健康,當胃腸菌相失調時,不僅可導致常見的腸胃疾病,也會造成代謝性疾病、心臟病、癌症,甚至大腦的退化性疾病,吳教授即與大眾分享如何從細菌「致病」到細菌「治病」。上半場主題: 延緩老化--從生活做起「延緩老化」應以保持日常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原則,亦即維持每日適當的營養、保養和修養的三養生活作平台,包括均衡營養、適量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和保健成分、適度運動、控制體重、預防意外、戒菸、限制飲酒、充分睡眠、注意口腔衛生以及維持健康的心理與社會狀態等。其中三養中的營養和延緩老化的関係最直接密切。主講人:謝明哲 榮譽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榮譽教授下半場主題: 掌握「胃」來‧「腸」保安康腸胃決定你的健康,當胃腸菌相失調時,不僅可導致常見的胃腸疾病,也會造成代謝性疾病、心臟病、癌症,甚至大腦的退化性疾病,所謂腸道好、人不老,特別邀請腸胃肝膽權威吳明賢博士,分享從細菌「致病」到細菌「治病」,腸胃菌叢的研究對於治療上的應用。主講人:吳明賢 教授‧    台大醫學院副院長兼研發分處主任‧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兼胃腸肝膽科主任名稱:「享受樂齡生活」免費健康講座時間:106年3月26日(日)下午13:30-17:00地點: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24號5樓)洽詢:02-2522-1855/02-2362-6068 傳真: 02-2522-3309網路: http://www.thpfoundation.org/content.php?id=5349 mail:[email protected]   

享受生活 竟可降24%死亡風險

享受生活 竟可降24%死亡風險#生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越無憂無慮活越久是真的!根據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該研究以英格蘭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象,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參與者的生活愉悅度,並觀察其與死亡率關係的測量。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率較高研究結果顯示,參與者自覺高度愉悅經驗中,有2,264人(24%)從來沒有過,1,833人(20%)有過一次,2,063人(22%)有過兩次,3,205人(34%)有過三次,追蹤期間共1,310人死亡,結果顯示在生活中擁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中與生活中沒有愉悅感(四點量表回答沒有或很少)的組別比較,兩次及三次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風險分別減少17%與24%。有益健康和長壽是的快樂是小確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這篇研究快樂的人比較健康、長壽與一般人的認知相符,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強烈快樂反而和健康長壽的相關較低,真正有益於健康和長壽的快樂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林家興教授指出,健康者比較會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自然心情和感受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相反的,憂鬱的人較少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甚至比較容易從事讓自己沮喪和不開心的活動,他鼓勵心情長期不好的人多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久而久之心情就會一點、一點的好起來。鼓勵長者從事自己喜歡的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享受或者愉悅很主觀.同時也有延續性,可能它的延續性是來自於成就感。葉雅馨主任建議,長者可以常常回憶一些美好的事情來喚醒生活中愉悅的經驗,減少生活中負向的思考或多餘的擔心。鼓勵長者多從事自己容易達成且會感到愉悅的事情, 另外隨著年齡訂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完成 後給予一些小獎勵,像是平常不能吃卻很想吃的東西,就讓自己淺嚐一口。她提醒長者多與讓自 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讓自己多些時間擁有愉悅的感覺,享受生活之餘還可以健康又長壽。

懂得設計生活 才擁有真正自由

懂得設計生活 才擁有真正自由#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活在別人架構的世界中的人最不自由。每次有銀行瀕臨破產,就有人告訴投資者「密切注意後續發展」,而他們也這麼做了。在工作上,他們被指派去執行定義明確的各項任務和角色。他們在人生中,能夠運用的自由少之又少。中產階級創造了程度更大的獨立性,並且架構自身的生活。他們比較有可能以他們覺得有意義的方式,而不是依照大眾媒體的指示,架構自己的家庭和嗜好。工作上,他們可能做的事,是需要解決比較複雜的問題,以及定義任務,再交由別人執行。創業家定義現實 而不是被現實定義但是權力最大的人,除了設計自身的生活,也設計別人的生活。他們編寫電視節目,並且設計大眾消費的產品。創業家定義現實,而不是被現實定義。他和自己的生活對話,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行」,而不是問「如何做」或「做什麼」。能設計生活的人 生活各方面品質較高我們能設計自己的生活到什麼程度,和生活品質、自由及財富都有直接的相關性。能夠設計生活的人,生活中各方面的品質都比較高,而且他們透過設計自己的生活,讓別人也有能力創造更多的財富,和他們做相同的事。賈伯斯和蘋果公司設計iPhone改變我的生活,使我擁有的力量、自由和財富,遠超過洛克斐勒。這會帶來上升螺旋,財富增加之後,我們設計自己生活的能力也跟著加強。(本文摘自/就業的終結 你的未來不屬於任何公司/天下雜誌出版)

醫訊/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

醫訊/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您是否發現孩子有下面的問題?東西明明就在眼前,但總是會看不到、6跟9常常寫相反,衣服鞋子老是穿顛倒、文章寫字總不整齊,格子很大,字卻擠在一起、閱讀老常常念錯字,抄寫文字總是會多一撇少一橫。若您的孩子有以上問題,歡迎參加這次由亞東醫院職能治療師陳毓琳分享的親職講座,讓各位家長了解視知覺對孩子的影響外,還可以學習練習視知覺的技巧,全程免費! 名稱:視知覺能力對孩子的影響時間:1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上午11:00-12:00地點:亞東醫院4樓復健科候診區(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133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