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

多囊性卵巢讓求子卡卡 醫院辦「助您好孕」講座提供備孕諮詢

多囊性卵巢讓求子卡卡 醫院辦「助您好孕」講座提供備孕諮詢#子宮內膜

今年36歲的張小姐,結婚5年卻一直無法順利懷孕,直到前往雙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許越涵醫師門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張小姐飽受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困擾,月經長期不規則外也有明顯的子宮內膜息肉,種種因素都是影響懷孕的潛在問題,雙方討論後,決定進行試管療程來解決求子困擾。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女性常見內分泌性疾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一種育齡女性常見的內分泌性疾病,發生率約10%,臨床上普遍認為是與遺傳、荷爾蒙變化等有關。主因為腦部下視丘及腦下垂體的調控出現異常,導致雄性素異常增加、卵泡不發育,引發排卵異常、月經週期不規律等。許越涵醫師說,像張小姐最長的月經間隔就曾長達4個多月,變成如「季經」般,夫妻間也不知該如何抓時間同房,相當難以自然方式成功懷孕。 由於多囊性卵巢體質特殊,在進行刺激排卵療程時得特別謹慎小心調控藥物劑量,得以特殊破卵方式降低後續引發卵巢過度刺激的可能性,讓張小姐在取卵後依舊能維持正常的上下班生活,最後也順利取得卵子26顆,並成功培養了7顆優質囊胚接受冷凍保存。 順利取卵並完成優質囊胚培養後,接著解決子宮內膜息肉的問題,許越涵醫師指出,由於子宮內膜息肉會影響胚胎著床成功率,因此需安排子宮鏡手術,切除子宮內膜大於1公分的息肉,手術過程中也盡可能地小心保護內膜降低對子宮內膜的傷害。後續接著安排植入,將內膜鋪成至合適的狀態,第一次植入張小姐即順利懷孕,夫妻倆都很期待新生命的降臨。 別輕忽相關症狀避免耽誤治療黃金時間 由於多囊性卵巢導致不孕的案例並不少,除降低受孕率外,雄性素過高也會造成青春痘、掉髮或多毛的狀況,以及出現胰島素抗阻的狀況,引起新陳代謝疾病、肥胖,甚至是心理焦慮等問題,看起影響層面相當廣泛,但女性朋友們千萬別輕忽這些相關症狀,可前往婦產科就醫求診,也能透過運動及飲食控制來調理身體,若有求子需要,則建議前往生殖醫學門診尋求專業諮詢與協助,避免耽誤治療的黃金時間。 為提升民眾對不孕症與生殖醫學的認識,雙和醫院將在6月18日週日上午,於雙和醫院行政大樓一樓階梯教室舉辦「生殖中心助您好孕講座」,邀請婦產科主任温國璋醫師,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許越涵醫師、鍾明宗醫師及林璟容醫師分享不孕症與人工生殖醫療相關衛教知識。 本次講座採預約制,活動詳情請參考雙和醫院官網及官方臉書粉絲團,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XlzD9)。    

9成子宮癌患者 都有這症狀!

9成子宮癌患者 都有這症狀!#子宮內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無論是更年期女性,還是生育年齡女性,只要發現陰道異常出血,就要提高警覺。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家彥表示,子宮內膜癌患者中,高達9成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症狀,約70%的患者在早期便能發現病灶、及早治療。子宮內膜癌有增加、年輕化趨勢 受飲食西化、環境荷爾蒙影響,近年來,子宮內膜癌有增加、年輕化趨勢。黃家彥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患者多為更年期、停經女性,現在門診有時會遇到40歲左右的患者,門診遇到最年輕患者為26歲。黃家彥醫師舉例,一名年約60歲女士在50歲停經,去年開始陰道異常出血,剛開始出血量不多,這名患者不以為意,但出血越來越頻繁,間隔2、3天就出血,後來甚至天天出血不停,經病理化驗確診為子宮內膜癌。這名患者經建議接受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由於手術傷口較小,出血量也少,約4天便出院,後續再接受化療、放射治療,目前復原狀況良好。機器手臂微創手術 縮短住院時間黃家彥醫師表示,以子宮內膜癌來說,接受傳統剖腹手術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約5到7天,手術傷口長達20公分。相較之下,接受機器手臂微創手術的患者,平均住院3到5天,術後僅有4-5個約1公分微小傷口,機械手臂微創手術因具備3D影像技術,加上放大10-12倍手術視野,可更精準摘除淋巴,並減少腸沾黏併發症等。但並非所有病人都適合機械手臂微創手術,若是腫瘤體積過大、癌細胞已轉移等就不適合,患者術前必須接受專業醫師的評估、診斷,以選擇適合治療方式。異常出血超過2星期 就要盡快就醫黃家彥醫師提醒,婦女異常出血超過2星期,就得盡快就醫。此外,雌激素過度刺激常造成子宮內膜癌,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從未生育、較晚停經、更年期後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飲食西化等,都是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民眾要特別留意。(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子宮內膜太薄難孕 山藥、蜂王乳助「增厚」

子宮內膜太薄難孕 山藥、蜂王乳助「增厚」#子宮內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部份進入試管嬰兒療程的婦女,都要小心地遵循醫師給的計劃表,吃藥及打排卵針。然而許多事情是準媽媽們無法控制的,比方說基礎卵泡數量,及老公精蟲濃度及活動力。但是有些事情卻是可以從營養方面加強的!比方說,加強自己子宮內膜厚度,可能有助於胚胎著床。子宮內膜厚度  影響胚胎著床率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永全醫師表示,胚胎移殖前子宮內膜的厚度可達 0.8 到1.4 公分,懷孕成功機率是子宮內膜厚度小於 0.7 公分的人4倍以上。當然子宮內膜厚度也跟大顆卵泡數目有關,卵泡數越多、內膜通常也越厚。但是作過子宮腔搔括術或子宮動過刀的人,可能減少功能性內膜表面積與厚度,也因此影響胚胎著床機率。因此想補充內膜可以靠吃維他命E 、山藥(含植物性的雌激素)、蜂王乳(含動物性雌激素)來加強,但是有子宮肌瘤的人在吃類似補品時,要事先經過醫師詳細評估是否有造成肌瘤長大的風險,千萬不要自己亂補一通。預防腹水增生    香蕉、楊桃是禁忌至於基礎卵泡數量較少的人,李永全醫師也建議,在準備下次試管療程的6週前,可以先補充DHEA(一種野生山芋的萃取物),一般建議服用六週至三個月,這是為了增加取卵時可獲得的卵子數。而試管療程在胚胎植入後,這時候建議多補充蛋白質,例:吃水煮蛋白、雞肉、魚肉、溫豆漿等,以補充蛋白質。另外,要避免吃香蕉、楊桃、罐頭食品、隔夜食物等,因為含鉀離子多的食物以及高糖份食品,易造成腹水增生的風險,少吃這類食物,才能避免卵巢刺激症候群。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

她3年流產2次 中西醫「翻土」助成功受孕#子宮內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住桃園的37歲陳小姐,3年前流產2次至今不孕,接受試管嬰兒治療2次也沒成功懷孕。每次月經來時下行不暢,要去蹲馬桶經血才稍微下來,但是血量很少夾有血塊,伴隨出現下腹疼痛、腰痠膝無力、乳房脹痛及情緒不佳等症狀。經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多次性流產造成子宮內膜沾黏,受孕困難;到中醫治療診斷為氣血不調、子宮環境不良所致。後來經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及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採中西醫聯合「翻土」療法治療後,陳小姐目前已懷孕7個月,狀況穩定。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李世明醫師表示,影響不孕症婦女成功受孕的主要因素包括胚胎品質及子宮內膜環境,目前的醫學技術,針對胚胎品質可以採用染色體鑑定取到品質好的胚胎,但子宮內膜環境的好壞,卻是胚胎順利著床的關鍵因素。過去子宮內膜環境因受到沾黏、免疫排斥、發炎等因素影響,造成胚胎著床不易,提高流產機率。李世明指出,目前婦產科做法就像在田地裡「翻土」的概念,在婦女月經來前7到10天,用內視鏡或吸管在子宮內膜做切片及刮騷,改善原本子宮內膜環境,重新刺激內膜生長因子細胞釋放,使內膜重新生長及進行修補,促進子宮內膜新陳代謝。臨床發現這樣可以讓植入的胚胎著床成功率提高一倍!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黃貴松醫師表示,其實中醫對不孕症的治療也有「翻土」的思維,中醫的「翻土」動作是在月經期進行的,趁著月經來時,用中藥將子宮內的經血、瘀塊、內膜組織等清理乾淨,讓此次月經週期按時結束,促進新的週期開始,子宮內膜也獲得良好的新陳代謝,這樣的方法也提高了自然懷孕的機率! 李世明提醒,女性朋友應要有早孕的觀念,因為超過35歲以後,子宮及卵巢功能逐漸老化,容易影響受孕。另外要特別注意安全性行為,避免骨盆腔遭到感染而出現不孕後遺症。此外,女性朋友也應特別注意別接受多次人工流產手術,才能避免子宮內膜沾黏造成不孕。(圖/台北中山醫院提供)

最高齡子宮內膜癌婦 跨海來台求醫

最高齡子宮內膜癌婦 跨海來台求醫#子宮內膜

居住在大陸東莞,今年高齡92歲的林婆婆,本身有高血壓、心室肥大等慢性病史,並且長年抽菸、喝酒,也曾動過多項手術,包括剖腹產、髋關節置換術、腰椎骨折、雙眼白內障、盲腸炎手術等。今年五月開始陰道持續異常出血,經子宮內膜擴括術採取切片後證實為子宮內膜癌。因慕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腹腔鏡手術之婦癌治療成果卓越,今年十二月初在兒子陪同下跨海來台,求治婦產部劉偉民主任門診,並由劉偉民主任帶領的團隊操刀為她進行腹腔鏡手術。手術中先抽吸腹水留做分析,再小心摘除兩側骨盆腔淋巴結,摘除淋巴結的過程須避開輸尿管及重要的神經血管,最後才將子宮及雙側卵巢輸卵管分離從陰道移除。手術在兩個小時內完成,成功取出45個淋巴結,手術出血量僅100cc。林婆婆術後恢復良好,第二天即排氣、進食並下床活動,復原良好,創下世界最年長者接受子宮內膜癌腹腔鏡分期手術紀錄。劉偉民主任表示,經核磁共振影象及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腔內有一腫瘤2.8x2.1 cm,血流阻力系數低且邊緣不光滑,懷疑為惡性腫瘤。所幸骨盆腔內未見腹水,也沒有明顯的淋巴結腫大,直腸壁無增厚或轉移,診斷為子宮內膜癌初期。林婆婆術前曾猶豫是否接受治療,經劉偉民主任與患者充分溝通後,考量患者過去多項病史,加上年事已高,必須在很快時間內完成手術,讓麻醉影響降到最低,決定採用腹腔鏡手術。92歲的林婆婆,堪稱世界上年齡最長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採用腹腔鏡來操作分期手術的成功案例。2009年國際期刊統計了240例用腹腔鏡執行早期子宮腹膜癌手術患者,平均年齡62歲,最年長83歲,平均出血量240cc,平均手術時間165分鐘,取得的淋巴結平均個數21.2顆。雖然林婆婆的年齡及過去病史屬於手術麻醉高風險族群,卻在很短時間(120分鐘)、極少出血量(100c.c.),做了成功的分期手術(取得淋巴結45個)。

為什麼會痛經?!

為什麼會痛經?!#子宮內膜

女生會有月經是因為子宮內膜有週期性的剝落,一般的情形下,前列腺素會刺激平滑肌使子宮收縮,此外前列腺素會促進分泌一些酵素(lytic enzyme),誘發子宮內膜的剝落。(Lytic enzyme是靠前列腺素和黃體素共同來調控)。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次發性痛經。所謂原發性痛經就是「找不到原因」,做檢查都正常,通常初經就開始痛,且每次月經來的前兩三天開始痛,結束後就不痛,有週期性,類似生產痛、可能痛到後背、或伴有噁心嘔吐、腹瀉。西醫認為,和前列腺素太多有關。這一類病人往往會求助於中醫,而中醫治療後往往也會有改善。而次發性痛經,通常有骨盆腔病變,或有其他相關的婦科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這類病人初經不會痛,幾年之後才會痛,月經來前一兩個禮拜就痛,結束後還在痛,有可能有週期性。中醫認為會痛經可能和體質有關,經過辨證之後,發現痛經的病患中,常見的有四種類型: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肝腎兩虛。氣滯血瘀型:常伴有腹脹、排便不順、或是情緒壓力大的時候症狀會更明顯,可能會伴隨經前胸部脹的很厲害,或者是血液循環較差,膚色暗塵,皮膚乾燥,月經來時會有血塊。寒濕凝滯型:平常喜歡喝冰涼飲料的人,常常都屬於這一型。這一型的病人可能會有四肢容易冰冷,痛的時候熱敷可以緩解,吹到冷風就會痛的更厲害。而月經量也會比較少。氣血虛弱型:容易疲累,可能伴有貧血,臉色偏黃或偏白,較無血色。說話有氣無力,比較小聲。痛的時候是綿綿的痛,容易頭暈或輕微頭痛。肝腎兩虛型:肝腎兩虛的症狀和氣血虛弱型很像,如果月經來時會有腰酸,或平時就有腰酸,到了月經來時腰酸的更厲害,就有可能是肝腎兩虛型。中醫說「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腎為先天之本,而肝又是女子之先天」,因此肝腎和痛經有密切的關係。大約有一半以上的婦女都有痛經或是其他月經症候群,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交關係,因此尋求適當的治療方式是迫切而需要的,中醫除了服藥外,針灸也有相當的幫助。如果可以按時服藥,調理體質,就可以有很好的療效,享受幸福快樂的人生。

20、30歲經痛大不同 舒緩經痛要對症下藥

20、30歲經痛大不同 舒緩經痛要對症下藥#子宮內膜

在經期前後發生下腹痛,或其他伴隨症狀如頭痛、惡心、四肢冰冷、腹瀉、等,稱為「痛經」、這是一般婦科常見的問題。根據統計,痛經的發生率在青少女期約30-50%,成年婦女約有10~20%,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等;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黃文郁醫師指出,痛經可分為「 原發性痛經 」和「 繼發性痛經」兩類。 原發性痛經最常見於二十歲前後的未婚女性,主要在月經來的前後時期有下腹陣痛,持續約兩、三天,並會隨年齡增加及陰道生產後,改善或消失症狀。主要發生原因在於內分泌失調,前列腺素過多令子宮收縮過強而使肌層產生缺血及缺氧,進而引發疼痛。此外於排卵後,雌激素和黃體激素增加,促進了前列腺素的合成也會增加痛經的可能;黃文郁醫師表示,子宮本身的發育、或位置也可能與痛經有關,其他因素與體質、遺傳、心理等皆有相關。若患者有器質性的病變而引致痛經者,則屬繼發性痛經。多見於三十歲以後、持續性疼痛、且有症狀愈來愈加劇的情形。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骨盆腔沾黏、慢性骨盆充血等,於性行為、月經前後皆會感到腹痛。另如子宮肌瘤,一般雖不疼痛,但若呈現變性,也可引起痛經。而置放子宮內避孕器,刺激子宮腔發炎作用,釋出大量前列腺素,也會導致痛經。先天性子宮畸形如子宮中隔、雙角子宮等,也會引起收縮不協調、或過強而疼痛。 另外,若子宮頸管狹窄可能會增加子宮頸管壓力,導致經血排出不順而疼痛。通常可藉由骨盆腔內診、超音波掃描、血液、或腹腔鏡檢查等來診斷。在治療方面,黃文郁醫師針對經痛類別,提出以下方式:1. 原發性痛經的治療:可服用如阿司匹林等藥物,藉由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來改善痛經,口服避孕丸也可減少排卵後所產生的前列腺素,若保守療法無效,也可經薦前神經切除術來有效減緩痛經。2. 繼發性痛經的治療:主要以去除導致痛經的器質性病兆,例如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管擴張術等,或用一段時期的賀爾蒙相關藥物也具相當的療效,另外以抗生素治療慢性盆腔炎也有減緩痛經的效果。除此之外,有時適度運動、吃甜食、熱湯或局部熱敷腹部,也有症狀改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