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覺

酒精性精神病 留心幻覺殺人!

酒精性精神病 留心幻覺殺人!#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屏東發生子殺父悲劇!一名27歲男子,因不滿酗酒的父親,昨晚又在酒後誣賴與辱罵母親討客兄,憤而與父親發生扭打,結果出手太重,竟然將父親刺死,此種案例多半是從小接受太多負面情緒,隱忍過久而導致心理不平衡,最終爆發的情形。酗酒併發憂鬱症 增自殺風險酒癮可以戒,酗酒引發的情緒與精神問題,更要仰賴精神科治療,酗酒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是併發憂鬱症,憂鬱症不只可能增加自殺風險,也會讓當事人變得易怒、不耐煩,甚至出現暴力傾向,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醫師沈政男表示,酗酒也會併發酒精性精神病,產生幻覺與妄想。酗酒、妄想 需強制送醫酗酒、妄想、家暴是屬於嚴重精神病患,而嚴重精神病患最需要的是強制送醫,而至於通報家暴、申請保護人,是後端的處理,必須先施以醫療介入,改善精神狀態,再安置與追蹤。沈醫師也表示,家人若有酒癮問題,必須知道酗酒不只是不良生活習慣,更是一種精神疾病,不但會影響他人,更會導致精神渙散,身體疾病的產生,如果明顯影響個人與他人生活,應鼓勵他們就醫,酗酒導致的問題可能同時引發下列問題:˙生理問題 /傷肝、傷胰臟。˙心理問題 /失眠、情緒低落、多疑。˙社會問題 /工作、社交受損。如果出現酗酒引發的情緒與精神疾病,並且有自傷或攻擊傾向,必要時可請衛生局或警消協助,協助強制送醫,讓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控制他們的精神狀態,而不是以暴制暴,讓更多人受傷。

亂吃「聰明藥」 恐產生幻覺不適

亂吃「聰明藥」 恐產生幻覺不適#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鳳凰花開,時序進入6月,考季隨著畢業季到來,是同學們最後努力衝刺的階段,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大家除需維持正常作息,並注意營養補充外,千萬別聽信謠言,否則欲速則不達,近年來謠傳有種能提高考試成績的「聰明藥」,而國外學生於考試前服用這種「聰明藥」卻導致身體不適。「聰明藥」是什麼呢?食藥署表示坊間最常誤傳為「聰明藥」的是一種叫做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品,派醋甲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動症」,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為醫師處方用藥,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加強管理,須經由醫師詳細診斷後開立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再由領受人憑身分證明簽名領受。中樞神經興奮劑 用於治療過動症由於此藥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臨床用於治療過動症,坊間竟誤傳其可提高成績,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派醋甲酯使用於過動兒症候群及發作性嗜睡症,不能提高智能,且須經醫師診斷評估後方可使用,其副作用包括幻覺、暈眩、食慾不振、噁心、視力模糊、心悸、心律不整等。此藥品在醫師處方下使用,其安全性是無需擔心的。食品藥物管理署最後提醒,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為第三級管制藥品,依法限供醫藥及科學上之需用,倘流為非法使用,即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之第三級毒品,千萬別以身試法。民眾家中如果有過動兒,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治,並依醫師指示服用藥品,以利治療病情。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

吸食毒品可致精神症狀 恐產生幻覺、被害妄想#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北市近日頻傳隨機殺人事件,其中王姓男子殺害女童更是震驚社會、引爆眾怒,警方調查發現王男有毒品前科,家屬也表示其有精神方面問題,毒癮及精神病患的議題因此引起熱議。醫師表示,吸食搖頭丸與安非他命這類中樞神經興奮劑確實可能造成精神病症狀,常見的症狀包括幻覺、不安多疑、被害妄想,甚至被跟蹤、被監視妄想等。長期吸食 恐引起腦部病變草屯療養院成癮治療科陳奇硯醫師表示,時下非常流行混用毒品,例如「咖啡包」,裡面可能參雜各種導致精神病症狀的物質,如Ketamine、搖頭丸、神仙水、安非他命等,亦有可能合併使用強力膠,這些都容易引起妄想及幻覺。而長期吸食毒品,也可能引起腦部病變而罹患精神疾病。陳奇硯醫師建議,當面對可能有吸毒相關問題的朋友或家人時,先以不批評的的態度與之討論,瞭解他目前用毒的狀況,可以的話提供相關資訊,例如網路上有許多毒品危害的文章,促使他思考吸毒的負面效應,鼓勵就醫治療。家人保持警覺 言談、行為異常應送醫然而常見的狀況是家屬以勸說起頭,卻以爭吵結尾,個案根本聽不進去。所以讓與個案關係較好的人協助,比較有機會成功。另外必須了解到毒癮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腦部疾病,無法光靠決心就永久戒除,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並以戒慎恐懼的心態,來進行預防復發的工作,最好尋求醫療協助。陳奇硯強調,如果個案因吸毒或其他原因出現言談或行為異常,家人要保持警覺,注意自身安全,必要時請求警消及精神衛生等相關單位協助送醫治療。

全台逾20萬人失智 4大預防方法必知

全台逾20萬人失智 4大預防方法必知#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隨著高齡化社會以及老化人口增加,使得失智症問題日趨嚴重!據統計,台灣目前失智症總人口數推估為24萬人以上。神經內科醫師指出,失智症長者20~30%易併發妄想、幻覺,及情緒激躁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使得家屬在照顧過程中,經常須面臨不同種類及不同層面的問題與嚴重挫折感,這讓主要照顧者倍感壓力。幻覺、重複發問   10大警訊助辨別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甄瑞興醫師說,衛生局近幾年對於失智症篩檢推廣十分重視,提供失智症10大警訊供依循,若能搭配量表在家進行篩檢,必能達到「早期發現、介入與治療」:1)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9)個性改變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失智症4預防方法  從日常生活著手而雖然,醫學上目前仍未發現與失智症相關的治療藥物,所以該如何預防失智症成了很重要的課題。台灣失智症協會也曾整理出,失智症4大預防方法,希望可降低罹患的風險:●多動腦/多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例如:保持好奇心,接觸新事物、學習課程、打橋牌、麻將等動態、需要用腦思考的休閒娛樂。●規律運動/長期維持每週2次以上的運動習慣,如:爬山、游泳、瑜珈、太極拳、有氧運動。●採取地中海飲食/研究顯示,地中海飲食法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多攝取蔬果、堅果、豆類食品,減少食用飽和性脂肪產品;避免飲酒過量及長時間從飲食外的來源,攝取高劑量的維生素或深海魚油,避免造成副作用。●增加社會互動/多參與社交活動可緩慢認知功能的退化速度,建議多參加社區公益、當志工等接觸人群的活動,有助於大腦的血液灌流量,降低失智症發病的風險。

路易氏體失智症作祟 老翁幻覺「見鬼」

路易氏體失智症作祟 老翁幻覺「見鬼」#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86歲的易先生,最近在家時常常覺得有鬼神在身旁,甚至有時看到「陌生人」或是看到「貓狗」出現在自家,家人也發現他近一兩年來出現肢體漸漸僵硬,走路步伐越來越慢,左手抖動,而且有時流口水等巴金森症狀。因為幻覺越來越多,焦慮害怕不信任人,不敢獨處,家人照顧有困難,所以帶去醫院治療。衛福部台南醫院精神科王秀美醫師指出,個案在病史上呈現典型路易氏體失智症的症狀,就是在失智初期認知,如記憶力、注意力、語言能力、分析理解等開始出現障礙外,早期就有明顯的巴金森氏症狀,如肢體僵硬、動作緩慢、姿勢保持的不穩定等,特別是容易因平衡感差引起跌倒;另外也容易出現視幻覺,尤其是看到陌生「人」、過世的父母或兄弟姊妹等出現在自己眼前。生活功能障礙惡化快  恐提高致死率這類個案也容易有波動性的認知功能障礙,像是間歇性的神智、言辭混亂、眼神呆滯凝視空中狀,或是嗜睡,白天時常處在睡著狀態。另外,也會出現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因為肌肉張力的抑制在做夢期出了問題,所以在睡夢中將夢境演出來,譬如因夢見與動物攻擊時的拳打腳踢,就表現出來,致躺旁邊的另一半常被干擾到。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統稱,路易氏體失智症就是屬於其中一類。盛行率大約是阿茲海默症的2分之1到3分之1,此疾病因為症狀及較高比例的精神症狀及行為問題,所以跌倒及嗆到的危險性更高,生活品質也更糟,功能障礙也更快惡化。他們同時比阿茲海默症更高機率接受機構化照顧及較高的致死率。因此,王秀美醫師也提醒,早期診斷可以較早了解之後可能的病程,提供較適當的治療及防護,並且幫助照顧者了解可能之後出現的症狀、病程及提早準備因應的措施。 

他出現幻覺又自殺 竟是失智症作祟

他出現幻覺又自殺 竟是失智症作祟#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80多歲的男性,在4月時出現了鬥毆、帶雞頭面具的幻覺,並逐漸出現記憶力缺損、無法認得妻子及時間地點方向感錯亂至醫院求診,僅回診一次即未再就診。而在8月時又因拿剪刀自殺行為住院,但因患者入院後,無法說明行為緣由,因此,透過檢查後發現他除了整體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退化外,就連大腦與海馬體皆萎縮,診斷為失智症。後來,經一個月的治療後,夜間躁動行為、視幻覺改善,也無自傷行為,目前已順利出院。失智症與輕度認知障礙人口有近22萬人依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失智症與輕度認知障礙人口將近22萬人,佔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8%。其中失智症患者,除了認知功能退化影響生活功能外,臨床上常見的精神心理行為問題,已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和造成家屬困擾,尤其是失智症患者的自殺行為最容易受忽視。老人患有失智症 恐出現自殺行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過去之一年期研究顯示,在60位老年失智住院患者中有7位因出現自殺行為而住院治療,且皆為輕度到中度程度之失智症。另外,追蹤北部某安養中心自殺高危個案中,發現有5位為失智症患者,其中3位診斷失智症後的半年內,有出現自殺意念。而在國外研究也發現,失智症患者易有自殺行為,尤其在診斷失智症前後。故老年人出現認知功能退化或確診失智症時,需特別注意是否出現自殺行為;此外,老年人出現自殺行為,也須考量是否罹患失智症。若知覺被剝削 可能引起嚴重退化一旦發現老年人患有失智症,對他們而言日常生活照護非常重要,照顧者需維護個案自尊,讓生活功能免於退化,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醫師提醒,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規律化、簡單化並避免過多的刺激,例如:環境噪音的減少、訪客的限制,也需避免過度單調的環境,若病患處於知覺剝削的情況,則可能會退化的更嚴重。

老婦疑釘子戶搞鬼 「假性幻覺」作祟

老婦疑釘子戶搞鬼 「假性幻覺」作祟#幻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都更案引起社會廣大的關注,楊聰才身心診所精神科門診最近收治一名因為都更案造成精神疾病的案例,老婦因樓上釘子戶反對都更,並會於半夜製造怪聲;老婦不堪其擾造成精神上產生極大壓力;甚至出現幻覺。台北市一名60多歲、神經質性格的老婦,住在一棟老舊社區30多年,為了讓2名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老婦曾經多次想要搬家,但因房價過高而打消念頭。前陣子剛好有建商提出都市更新計畫,讓老婦感到很興奮,為讓社區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老婦整天熱心協助跟社區鄰居溝通,希望都更案能順利進行。無奈樓上鄰居剛好就是「釘子戶」,得知老婦行為後,不但看到老婦便怒目相向,到了晚上三不五時便在樓上製造各種怪聲音,不是半夜磨地板,就是凌晨二、三點猛沖馬桶,搞得老婦整夜難眠。楊聰財院長表示,該名老婦在一個月前由家人陪同前來就醫,外型看起來相當憔悴,兩眼無神而且容易被驚嚇。老婦家人向醫師表示,二個月來老婦出現嚴重焦慮、容易坐立不安,到了晚上耳朵便嗡嗡作響,因而失眠;曾就診耳鼻喉科,被醫師告知耳朵並無異常。老婦向家人表示這一定是樓上的「釘子戶」在搞鬼,讓她出現幻覺,也常常聽到老婦說擔心樓上鄰居會去四處造謠,說她跟建商一定有掛勾的壞話,最後都不敢出門。楊聰財醫師說,經診斷老婦罹患了急性壓力反應合併「假性幻覺」,假性幻覺經常出現在有神經質性格、遭遇嚴重壓力及自律神經十分敏感的患者身上,因為當碰到生活壓力事件時,此類個案極易產生焦慮症狀和壓力感,導致應該協助身體各器官穩定運作的自律神經失調,當耳朵部位的交感神經在特定時間,因為十分緊張焦慮過度活動時,便會如同上述老婦,產生嗡嗡作響的「假性幻覺」。這與一般因為腦內特定神經傳導物質運作失調產生的「真性幻覺」有所不同,真性幻覺會不定時出現,不會只出現在有焦慮情緒以及壓力感時。在服用減輕焦慮、幫助睡眠的藥物及搭配心理治療後,家人決定將老婦暫時安置在親戚家中休養。楊聰財醫師提醒,若民眾處於高度壓力氛圍當中,出現睡眠障礙或情緒起伏過大,應儘速尋求醫師協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

為什麼醫院不強制他住院?#幻覺

在現代工商社會的發展中,人與人的互動日益複雜而密切,保障人身自由的同時,必須兼顧維護社會公共安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柏妤表示,精神病病患因為其疾病症狀(例如:幻覺、妄想),會影響其個人現實感及判斷力,在急性發作期可能出現傷害自己或攻擊他人的危險情形或傾向,由於病人本身經常缺乏病識感,又同時是需要被幫助及治療的人,因此每個現代國家都把強制治療的議題歸在法律體系內。陳柏妤指出,我國在精神衛生法中明定「強制住院」的相關辦法。精神衛生法41條規定「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經專科醫師診斷有全日住院治療之必要者……前項嚴重病人拒絕接受全日住院治療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指定精神醫療機構予以緊急安置,並交由二位以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前項強制鑑定結果,仍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經詢問嚴重病人意見,仍拒絕接受或無法表達時,應……向審查會申請許可強制住院」。因此「強制住院」必須符合五個要件:嚴重病人。傷害他人或自己或有傷害之虞。二位以上指定專科醫師進行強制鑑定有全日住院治療必要。拒絕接受住院。審查會許可。陳柏妤說,並非每一位被強制送醫的病人都符合強制住院要件;並解釋,首先病人必須被判定符合精神衛生法定義的「嚴重病人」。意指病人「呈現出與現實脫節之怪異思想及奇特行為,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經專科醫師診斷認定者」。在精神醫學上通常指「精神病」狀態導致的現實感受損,病人經常表現出幻覺、妄想、不合邏輯思考或怪異行為等症狀。因此「嚴重病人」專指的是一種特殊疾病狀態及法律狀態,而非單指病情嚴重度。陳柏妤進一步表示,精神病病患經常被誤解成他們是可怕的犯罪分子,過去研究顯示,精神病患犯罪率比起一般人差不多,而且犯的通常是微罪(例如占據他人物品、闖入私人領域等)。過去媒體報導方式卻經常強化社會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與歧視,造成犯罪與精神病的不當固著連結。反觀有些犯罪者由於人格問題、衝動控制差或合併藥酒癮的使用,反而自認或被認定為精神病病患,造成「犯罪不送警察局先送精神科」的奇異現象,實非家庭社會之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病患人權,自從民國96年新制精神衛生法重新修訂後,強制住院需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會許可,有別於過去只需兩位專科醫師鑑定,經常出現裁判兼球員的爭議。因此,別再要求「醫院」把病患強制住院。延伸閱讀「案例分享」: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39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