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

養身也要養心 熟齡族延緩老化4秘訣

養身也要養心 熟齡族延緩老化4秘訣#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大多很重視養身,但卻很少聽到有人在談養心,人們願意花大錢去買名貴的補藥、營養補充品,企圖能找回青春,然而事實上,「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動補,動補不如心補」。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聞振祺表示,銀髮族有養心秘訣,可以活得更有趣味,那麼要如何養心呢?提供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1.年輕時開始儲蓄年老時的生活本錢大家都知道養老要有「老本」。但是所謂老本不應侷限在狹義的經濟上。應當從年輕時,開始儲蓄將來年老時的各項人際關係的本錢(老朋友)、身體的本錢(保養好的身體)、心靈的本錢(良好嗜好或信仰)。2.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積極且適當使用軀體與腦力許多銀髮族經常一退休,就放棄了原先規律的生活步調,整天懶散缺乏鬥志,其後就開始大小毛病不斷,最後甚至出現失智的現象。實際上,生有涯,學無涯,唯有有前瞻、有意義的生活,才會令人長壽。所以每位銀髮族都應當安排實際可執行的每日行程,使自己不斷學習與成長。積極且適當的使用軀體與腦力,讓身心都出汗,才可防老化。3.改變扭曲的負面思考思考、想法常都是長期培養出來的產物,它能夠被保留下來就表示它一定有存在的價值,至少是曾經有過。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想法、觀念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但是卻很難被發現、查覺。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存在著許多的負面想法,例如以偏概全,非黑即白或標籤化思考。我們應當避免這些負面思考,對於萬事萬物,多從正向去看;要作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負面的想法牽著鼻子跑。4.滿足目前所擁有的一切,該放手的就要放手怨天尤人,整天生氣而無法釋懷,只是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自己看不慣卻氣得怒火衝冠,引起高血壓、腦中風、胃痛、胃出血、心臟病等,最後身心都受到影響。聞振祺臨床心理師建議,銀髮族要養心,就必須避免生氣與計較。該放手給後輩的,就不要自己操煩:以樂觀豁達的心理,一切「隨緣」、「能伸能屈」的態度,面對生活。孔子也說過「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我們有所節制、不貪求、滿足現況、用感恩的心來接受上蒼所給予的一切,珍惜上蒼所賜予的每一件事物,才是身心健康的法則。

糯米換黑米 一顆粽可減200大卡

糯米換黑米 一顆粽可減200大卡#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端午節要到了!針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粽子,如何吃得健康又無負擔呢?選用「米中之王」黑米入粽,搭配新鮮、天然食材「黑米養身粽」一顆只有300大卡,比起傳統肉粽不但有抗氧化、花青素的營養價值,讓民眾在端午節也能健康吃粽無負擔。 黑米比糯米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與膳食纖維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古晉瑜表示,黑米養身粽一顆僅300大卡。特別選用的黑米,號稱「米中之王」,比一般糯米含有更多的花青素與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E、維生素B12。維生素E、維生素B12不但對於心血管保護及抗氧化很有幫助,搭配圓糯米更能讓高纖的黑米平衡口感。內餡則搭配天然食材,猴頭菇、鈕扣菇、栗子等,記得也要以「滷」取代「炒」的烹調方式,減少油脂的攝取,完成高抗氧化、豐富花青素、高纖維及優質蛋白質的營養素粽。 甜鹼粽、鹹肉粽都要適量攝取古晉瑜營養師表示,市面上的粽子選擇性多,別小看了粽子驚人的熱量,一顆普通份量的粽子,常見內餡有肥滋滋的「滷肉」、蛋黃,熱量就逼近500大卡,即使是甜鹼粽,當作甜點吃也要注意熱量攝取。古晉瑜營養師提醒,粽子一天以一顆為上限,搭配蔬果類食用,增加纖維質含量的攝取。

養身粽可多吃? 營養師:一天一顆

養身粽可多吃? 營養師:一天一顆#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粽子是端午節必吃美食,但內餡愈豐富往往熱量愈高,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陳慧文表示,臨床衛教有八成慢性病人不清楚粽子內餡代表成份,她強調,坊間所謂的養生粽雖然相較全糯米粽熱量低,但常見的栗子、蓮子、綠豆、紅豆與薏仁屬於全穀根莖類,也是澱粉來源,毫無節制並不符合養生概念,尤其慢性病人的選擇更重要,建議一天仍以一小顆為宜。 糯米粽熱量高,屬高醣類來源,不好消化又容易讓血糖升高,不算內餡已高達331大卡,比一碗飯280大卡還多,其它高油脂來源包括:豬油炒紅葱頭調味,以烹煮三層肉、五花肉的熱湯拌米,花生也屬油脂類,高醣、高油、重鹹的飲食,長久吃下肚,本來富有彈性的血管,逐漸變得愈來愈沒彈性,久而久之形成高血壓、心肌梗塞、甚至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影響血管、心臟、眼睛、甚至腎臟功能,端午過節吃粽宜減量以保健康。粽子不要比拳頭大 只能一天一顆香菇、花生、鹹蛋黃與三層肉是傳統糯米粽的必備餡料,養生訴求的五榖粽走健康素食風,也有很多擁護者,陳慧文營養師呼籲慢性病人,避免節後體重、血壓、血糖齊飆高,粽子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為基準,只能一天一顆,陳慧文營養師也針對各種慢性病人,提出適宜的吃粽調配方法:1)糖尿病病友/全榖米粽,搭配一盤蔬菜,以延緩血糖吸收上升的速度。2)高血壓病友/經過水煮的粽子,以葱、薑、蒜等增加香氣,減少用油、鹽使用量,跟糖尿病友一樣,量都不要比女生的拳頭大。3)腎臟病友/控制蛋白質食用量,建議選地瓜粉、太白粉或涼粉等低氮澱粉製作的水晶粽。

上班族工作忙不重養身 4大毛病上身

上班族工作忙不重養身 4大毛病上身#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現今上班族工時長、壓力大,一整天忙到連喝口水、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一名33歲任職於金融業的黃先生,平日為了爭取工作時間,作息、飲食長期不正常,導致他連續失眠1個月,甚至嚴重的便秘,且遇到報告業績的日子,還腹瀉不斷地跑廁所;38歲擔任小主管的曾先生,也是因為工作壓力大,免疫力急速下滑,一個小感冒遲遲未好,但即使身體不適,為了工作他還是得長時間盯著螢幕,不僅眼睛疲備不堪,身體也感到無法負荷。上班族4大困擾:失眠、便秘、免疫差、眼睛疲勞關渡醫院新陳代謝科黃維人醫師表示,上班族最容易發生的4大困擾,分別是:因為壓力大、作息紛亂造成「失眠」;飲食不正常、久坐造成「便秘或腹瀉」;緊張壓力、外在環境的自由基過剩而造成的「免疫變差」引起感冒頻繁;其次是因為長時間看電腦、平板、手機造成的「眼睛疲勞」。適時補充營養品種類:維生素、益生菌、礦物質、植化素因此,黃維人醫師針對上班族的困擾,提出相對補充的營養素,提醒上班族若因過於忙碌而一時無法改善生活習慣,也可透過補充營養品來改善:1)失眠/建議可以補充維他命B群、C、D,適量的B群可以催生睡意、維持神經穩定性、消除煩躁焦慮,美國期刊《Sleep》曾發表B12可幫助將其需要的睡眠週期由10小時降至7小時,入睡時間由凌晨2點入睡的時間提前到午夜;因為B12可能借由調控黑激素來改善週期規律睡眠障礙;而維他命C幫助人體神經傳導順暢,改善失眠、頭痛等困擾;維他命D有助於改善上班族憂鬱、失眠情況。2)便秘或腹瀉/平時無法攝取定量蔬果的上班族群,建議可補充膳食纖維和益生菌,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繁殖的能力,防止腸內腐敗、改善腹瀉,也可以增加腸胃道內好菌生存優勢,改變體內細菌叢生態,維持消化道機能避免便祕的產生。3)免疫變差/適合補充維生素C和益生菌中的比菲德氏龍根菌,以及植化素中的茄紅素和花青素。維他命C可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治療感冒;比菲德氏龍根菌可以增加體內免疫球蛋白IgA的含量,對免疫力有正面的提升;茄紅素可以保護淋巴球的DNA,避免淋巴球受到傷害,有增強免疫能力的效果,另外知名期刊《Vaccine》在2013年發表的動物實驗中,此菌可以調控新生老鼠的免疫反應,因此,長雙歧桿菌應用於人類可能也有減少過敏反應發生的效果;花青素則帶有抗氧化、抗發炎特性,可提升免疫力。4)眼睛疲勞/可多補充植化素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和維生素A,眼睛在接受太陽光線、電腦螢幕等的照射時,有害藍光會直達視網膜與黃斑部,產生大量自由基,而葉黃素、玉米黃質可以保護視覺細胞,避免被自由基的攻擊造成眼睛疲勞,在《Nutrients營養素》的研究指出,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可以保護眼睛免受藍光損害,降低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風險;而維他命A可以增進視紫紅質生成,對維護眼睛健康扮演重要角色。正常作息、運動+營養補充品針對多數上班族忽略的生活飲食習慣,黃維人醫師提醒,注意營養攝取均衡、維持正常作息、定期運動、走出戶外曬太陽,才是維持健康根本的好方法,但是若工作忙碌而無法攝取足量蔬果,目前台灣市面上也開始有專門為「懶人」設計的保健品,結合維他命、礦物質、益生菌及植化素等常見營養素,適合忙碌沒空吃很多瓶瓶罐罐的上班族。

男子不當拍打養身 導致動脈剝離

男子不當拍打養身 導致動脈剝離#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謝先生日前因為腹部疼痛到腸胃內科就診,返家休息數日後,疼痛感復發有如刀割撕裂痛,讓他趕緊到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原來是腹腔大動脈分支的上腸繫膜動脈出現剝離症狀。剛自職場退休不久的謝先生,平日身體健康不錯,百思不解為何動脈會出現剝離症狀。醫師問診時,他才說出半年來他以自創「手刀」大力敲打胸口,希望能強化肌肉,並藉以按摩內臟。謝先生回憶說,他確實在敲打身體三個月後,腹部就出現疼痛症狀,只是就醫好轉後,又繼續以手刀功養身,但過二個月後,腹部疼痛感加劇,開始向腸胃內科、心臟內科醫師求治,進而確診他的上腸繫膜動脈已剝離三公分,溢出的血液形成血塊堵塞血管。為釐清謝先生病因,肝膽腸胃科主任胡志棠與影像醫學部介入影像科主任周紹賓兩人研判,正常狀況下,屬於小動脈的上腸繫膜動脈不會單獨剝離,通常是伴隨大動脈剝離而造成。謝先生的個案實屬罕見,推斷他的血管已有輕微動脈硬化,再加上長久遭受用力拍打所致。周紹賓主任說,六十歲以上的民眾容易有動脈硬化的問題,糖尿病患者則是五十歲後即要注意,假使有黑血便、飯後肚子痛等問題,盡快到肝膽腸胃科就診,且平時不要隨意拍打腹部。胡志棠主任也提醒民眾平時要慎選適當的運動,即使是常見的按摩、水療等活動都要注意,特別是要避免水柱直接衝擊包括頭部、背部、脊椎、腰椎等身體重要部位,否則易導致血管破裂造成生命危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