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道

漂白水洗手 產褥熱死亡率降2%以下

漂白水洗手 產褥熱死亡率降2%以下#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傳統醫學的醫生總是告訴患者和飲食無關,其實不然。我已看到無數病人僅僅透過飲食的力量,就能扭轉狀況。多數常規醫生都忽略營養是健康的重要因素。多數人並不知道麩質(gluten)會破壞腸胃道,摧毀免疫系統,並觸發自體免疫反應的惡勢力。透過飲食、治療腸道和排毒,才能恢復免疫系統的健康。塞梅爾韋斯的「洗手理論」當傳統醫學面對自體免疫疾病時,往往束手無策。數千名患者服用醫生所開的強力藥物,卻面臨破壞性的副作用,生活品質連帶受到極大影響。最可悲的是,這些病人被告知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面對這種可怕、無法治癒的疾病,卻不能停止和減緩惡化。然而,相同病人進行Myers Way 30天之後,就能遠離痛苦,使身體活力充沛,恢復健康生活。為什麼傳統醫學不知道有自體免疫疾病的解方?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且總會想到塞梅爾韋斯(Ignaz Semmelweis)。你可能沒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從醫學院畢業的人都知道這位匈牙利醫學先驅。醫生在每次接生間洗手可降孕婦罹病率十九世紀中葉,一個數以千計的婦女喪命於產褥熱(puerperal fever)的時代,產房接生的醫生,沒有洗手就繼續接生下一位產婦,導致產褥熱的發生率將近一成。當時的醫學史,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還未發表細菌理論,然而,在維也納一家婦產科工作的塞梅爾韋斯,認為是醫師缺乏正確的衛生觀念,導致疾病的傳播。因此,他建議如果醫師們在每次接生之間洗手,孕婦就會降低罹病率。從「洗手理論」建立衛生習慣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知道塞梅爾韋斯是對的,實際證據也驗明了這個道理:當他要求實習醫師用漂白水清洗雙手,產褥熱的死亡率顯著降到2%以下。你可能覺得塞梅爾韋斯的同事會驚訝他的成功,並迅速採納他的方法。然而,醫生卻認為那是針對他們衛生習慣不佳的嚴重指控,因此拒絕採用這個提議,更不會料到塞梅爾維斯的「洗手理論」,竟成為下個50年的醫療準則!對現在的人來說,維持完整的消毒、刷手,和確保無菌的手術區域,這只是一項基本常識,為何這些醫師無法接受?我無法想像他們整天穿著遭血濺濕的手術服,還用未經消毒的手進行接生!(本文摘自/自體免疫自救解方/博思智庫)

過敏萬靈丹 試試清水斷食法

過敏萬靈丹 試試清水斷食法#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的清水斷食,就是不吃所有的食物,只喝水。因為慢性食物過敏正是所有過敏疾病的大本營,因此當我們在過敏發作時,如果停止進食,那麼腸胃道就會淨空。腸道裡面沒有食物,慢性食物過敏的亂象就會慢慢消退。肚子裡面清爽了,體表的過敏症狀也會跟著消退,於是過敏就奇蹟式的康復了。一旦斷食 大腦會命令發炎部位停止另外,當我們停止進食之後,大腦意識到沒有食物進來,人體不能沒有熱量來源,因此為了「求生」,為了「節約能源」,大腦就會命令身體,將許多浪費能量、不必要的活動停止。「發炎」就是非常浪費能源、浪費體力的活動,所以一旦斷食,大腦會命令正在發炎或過敏部位的白血球,通通回家待命,不要再鬧了!白血球的家就是淋巴(Lymph)、血液(Blood)、脾臟(Spleen),白血球突然間全部回家,不再發炎,於是發炎和過敏的反應也就跟著被停掉了,整個鼻子、氣喘、皮膚的過敏反應也就跟著全部消失了。沒受過專業訓練貿然斷食 可能有生命危險斷食該斷多久,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因為這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通常比較不嚴重的過敏,清水斷食2天左右,就可以見到效果,但如果是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有時候甚至要一個星期以上。在此,要特別說明一下,這種斷食法又叫做「醫療斷食」,雖然效果神奇,但進行醫療斷食,就好像去打仗一樣,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貿然進行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提醒千萬不要自己輕易嘗試超過3天以上的清水斷食。進行斷食最好到經驗豐富的醫療中心最好是到經驗豐富的斷食中心,有專業醫師24小時隨時在側,萬一發生緊急狀況,醫師知道如何處理。很多醫療斷食的參與者,都是重病病人,所以身旁24小時都必須要有醫師,每天測心跳、血壓、尿液,每週抽血檢查血象、生化指數等等,除此之外,醫師還要進行問診與體檢,掌握每位參與者的健康與疾病狀態。而且遇到緊急狀況,醫師可以利用打點滴的方式,中斷斷食。在醫療斷食裡,3天的斷食是最迷你的,一般正式的醫療斷食通常都很久,但到底要維持多久,則要看病人的身體訊號而定,醫師通常會等到症狀完全消除後,病人的身體已經復原,才會準備復食。不論是皮膚炎、氣喘、過敏 斷食效果都很好美國北加州有一家很好的斷食中心,平均斷食天數是21天。不過,我去見習時發現,從世界各地飛去斷食的人,大多是重病之人,所以需要斷食那麼久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是小毛病、輕症的話,斷食的時間就短得多了。進行醫療斷食後,不論是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牛皮癬、氣喘、花粉熱、鼻子過敏、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胃潰瘍、子宮肌瘤、腸躁症、寄生蟲等,只要病因和飲食有關,斷食療法的效果都很好。方法:斷食期間只喝水,不從事浪費體力、腦力的工作。牽涉醫療專業,因此不建議自行進行,最好到24小時醫師駐守的斷食中心進行。(本文摘自:過敏,原來可以根治!,由新自然主義發行)

一天如廁20次!腸胃道神經內分泌腫瘤作怪

一天如廁20次!腸胃道神經內分泌腫瘤作怪#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現年八十多歲的賴阿嬤在20年前,經常反覆水瀉、拉肚子,一天平均要到廁所報到10-20次,導致體重直直落,進出醫院檢查多次,皆查無病因。直到四年前,經腹部超音波後,竟發現肝臟長滿腫瘤,病理切片結果為罹患胃腸道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才導致非常嚴重的腹瀉甚至造成脫水、腎衰竭。因腫瘤已有轉移,在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王蒼恩主任建議下,使用健保申請長效型體抑素作為治療,藉由每個月定期施打針劑,控制腹瀉不止的問題,讓賴阿嬤脫離了與馬桶為伍的日子。除此之外,病患體重也逐漸恢復,控制了腫瘤,生活品質也得到改善,現在賴阿嬤還能出國旅遊、享受人生。胃潰瘍、腹瀉為常見症狀 部分患者無症狀易延誤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俗稱賈伯斯病,是一種會分泌賀爾蒙的惡性腫瘤,好發於腸胃道、胰臟及肺臟等。王蒼恩主任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隨著發生的器官不同,而有不同症狀,國內患者常見的症狀為胃潰瘍、持續性腹瀉、低血糖,少部分患者會有臉潮紅及氣喘等功能性症狀;也有部分患者無症狀,因此發現時,近五成患者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僅有少數的患者會因健康檢查而早期發現。依照惡化速度不同 訂定治療策略目前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第一線治療方式通常是以手術切除腫瘤,若腫瘤一旦轉移,就無法經由手術根除,建議可使用長效型體抑素或合併標靶藥物作為治療選擇,而高惡性度的G3神經內分泌腫瘤則對化學治療反應較明顯。王蒼恩主任提及,目前對於晚期的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長效型體抑素或是mTOR抑制劑等標靶治療都已獲得健保有條件給付,主治醫師得依病人病況與病理報告申請合適藥物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與其他的罕見癌症一樣,具有慢性發展的特質,病人須學習認知「每次的治療都可能不是最後一次的治療」,保有與癌長期奮鬥的鬥志。另外,王蒼恩主任提醒,當懷疑自己出現持續性潰瘍、腹瀉、潮紅等相關症狀時,千萬別輕忽,即可能懷疑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一定要到醫院追蹤,藉由腹部超音波或內視鏡檢查等方式進一步確認,目前也有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屬的生物標記CgA抽血檢測,有利於追蹤病情。

臉上暗淡無光 9成肌膚問題來自忙碌及壓力

臉上暗淡無光 9成肌膚問題來自忙碌及壓力#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工作壓力、生活忙碌、睡眠不足,讓你的肌膚暗沉、失去光彩了嗎?事實上,不良的膚況不僅影響氣色、妝感不佳,甚至引起許多皮膚問題(如:老化、細紋)產生。皮膚科醫師馮愛真就表示,除了選擇適合的保養品外,也要從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等多方面下手,才是打造完美素顏肌膚的重要關鍵。擺脫暗沉肌 保養之道首重天然成分!事實上,因為現代人工作壓力和飲食習慣影響,肌膚出現暗沉、蠟黃的狀況越來越明顯,年齡層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根據醫學報導指出,9成的肌膚問題來自忙碌、壓力、紫外線及不良的生活習慣;其他如:抽菸、喝酒及心理壓力,營養不均,都會讓皮膚的問題雪上加霜。「從肌底開始保養,就算素顏也會亮!」馮愛真醫師強調,要有好的肌膚狀態,一定要針對自己的肌膚狀況(油性、乾性或混和性)來挑選適合的保養品。舉例來說,像女性最在意的皮膚暗沉、蠟黃問題,添加天然植物精華的保養品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近幾年,保養觀念越來越多強調天然、植物萃取的成分,幫助肌膚補充活力,以下列出常見的三大天然保養成分:1)龍膽根龍膽根具備淨化代謝的幫助,排除肌膚內因疲憊及壓力所累積的多餘水分、老舊廢物等負面因子,幫助對抗自由基,同時改善疲憊暗沉的膚況。2)紅景天植物中常見的紅景天,因能夠深入肌底,提供細胞必需的氧氣,進而帶動肌膚新陳代謝。3)野山藥富含許多高優質營養成分的野山藥,能夠補充肌膚所需要的營養(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肌膚天然保濕屏障,幫住水分不流失。馮愛真醫師最後呼籲,要維持好的肌膚狀況,除了飲食均衡、避免攝取過多醣類及油炸物,同時維持良好生活及定期運動的好習慣!此外,保養品除了要選擇能夠深入肌底作用,也必須注意一定要是經過人體皮膚試驗過,才能確保使用上的安全。

6成上班族開工累、鬱、昏 恐過年暴食惹禍

6成上班族開工累、鬱、昏 恐過年暴食惹禍#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調查顯示,農曆年後約有66.3%上班族產生至少悶、昏、躁、累、鬱等其中一項生理反應!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這些生理反應,背後恐潛藏著腸胃問題。此外,年後因腸胃相關問題求診的民眾,較平常多出2~3成,問診原因多以腹脹(55.9%)、便秘(43%)或腹瀉居多,恐是過年暴食所引發的腸胃不適。國泰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葉姿辰醫師表示,過年期間民眾大多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攝取過多肉類和高油、高脂、高鹽的食物,易造成腸胃負擔;且腸胃問題不易察覺,悶、昏、躁、累、鬱等現象可能是腸胃問題的前兆,但大部分的受訪者卻無法辨識上述症狀可能是由腸胃不適所引起,而輕忽腸胃道的保健。對此,提醒民眾腸胃保健應從日常做起。暴食引腸胃不適 趁年後時機補充腸胃道好菌葉姿辰醫師說明,腸道負責吸收養分、提供身體能量,且幫助未消化吸收的廢物從腸道排出,因此若有好的腸胃就能抵禦壞菌入侵、調節身體機能;建議大家利用年後時機平衡腸胃負擔,可採用多喝水、多吃膳食纖維,或選擇益生菌產品,如優酪乳、優格等補充好菌,讓腸胃道平衡、增強免疫力,免腸胃困擾。

病從口入 別讓腸胃道「感冒」了!

病從口入 別讓腸胃道「感冒」了!#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日炎炎,民眾飲食應多注意衛生。劉先生有天吃了生菜沙拉後開始上吐下瀉,而且開始發高燒。他自己吃了一些腸胃藥,沒想到持續高燒不退。他只好趕快到醫院求診,抽血檢查發現有合併沙門氏菌菌血症,所以趕快住院投予抗生素治療。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洪元斌醫師表示,「急性腸胃炎」通常指的是腸胃道的發炎症狀。所謂腸胃道,泛指包括胃、小腸以及大腸等部位;急性腸胃炎所引起的症狀,大致上包括腹瀉、噁心、嘔吐以及腹痛等等,所以若是有明顯腹瀉症狀,有時也稱為感染性腹瀉。有些人甚至可能會有發燒、虛弱、全身痠痛或是全身無力等症狀,而被誤認為感冒,所以也有些人戲稱急性腸胃炎是腸胃道「感冒」了。腹痛血便 恐是細菌感染急性腸胃炎症狀會因為致病原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是病毒感染,症狀上會以發燒、全身無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水瀉為主。幾乎大部分病毒性腸胃炎數日後便會恢復,只需要注意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一般來說不需要抗生素治療。不過,若是細菌感染,通常會有發高燒、腹痛以及解血便或是粘液便,而且症狀上較為嚴重,症狀持續時間也會較長。造成細菌性腸胃炎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以及志賀菌都有可能。雖然大部分細菌性腸胃炎治療方式也是只需要補充水分以及電解質即可。但是在一些免疫力較差的病患,例如嬰幼兒或是老人家,急性腸胃炎就有可能合併菌血症,往往造成病患高燒不退以及活力衰退,這時候就需要抗生素治療。

醫訊/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

醫訊/關心「腸」久事衛教講座#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癌病友傷腦筋嗎?一般民眾也想知道如何保健腸道才是既正確又安全;因此,由台灣腸癌病友協會和臺安醫院共同舉辦,針對腸癌病友的治療與居家照護,準備一系列的演講,從化學治療到居家生活照護與營養食療,各個面向幫助腸癌病友與家屬能以正面態度迎戰腸癌。北部地區的民眾有福了!關心腸久事系列講座列車將開到臺安醫院,同時,一般民眾也能透過專業醫師解說,從講座中獲得腸道保健新知識,遠離腸癌威脅!有興趣的民眾可以盡速電洽報名。時    間:2013年3月3日(日) 09:30~12:00地    點:臺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4F演講(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2段424號)洽    詢:(02)2719-8555(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腸胃道老化 「護胃」工作不可少

腸胃道老化 「護胃」工作不可少#腸胃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繁忙,三餐常常隨意解決,長久下來,腸胃已承受不少壓力,而腸胃可以說是人體中最勞累的器官之一,每天必須消化、吸收人體中進進出出的食物,「護胃」的工作是人生必備課題,三餐務必定時,吃七分飽,並細嚼慢嚥,避免刺激性飲食、暴飲暴食或空腹過久,若有腸道不適應就醫治療,避免問題惡化。胃癌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2010年有2261人死於胃癌。麻煩的是,早期胃癌常和一般胃疾相似難區分,例如:胃脹氣、悶痛、噁心和慢性胃炎類似;空腹痛、嘔酸水和消化性潰瘍很像。其實腸胃以提供體內各器官與細胞足夠的養份,一旦腸道開始老化,身體的細胞也將隨之衰老,也因此,平時如何保養自己的腸胃道,顯得格外重要。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胃不輪轉的經驗,胃堵堵、絞痛、溢赤酸等,雖不至於要命,卻讓人難以生活、工作、好好睡覺。因此醫師提醒,可多補充蔬菜水果均衡攝取五大類食物及含益生菌的優酪乳,以維護身體健康,且勿輕忽胃部不適,如果胃藥吃了一段時間無明顯療效,應就醫。一旦有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疲倦虛弱、更要儘快求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