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病變

長輩走路腳痛一下又好了?當心「腳中風」找上身!醫警3症狀恐截肢

長輩走路腳痛一下又好了?當心「腳中風」找上身!醫警3症狀恐截肢#血管病變

血管病變可能發生在身體上任何一處,發生在腦部叫做「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是「心肌梗塞」;若是通往雙腿「下肢」的血管發生病變,血流不暢通,腿部肌肉組織因缺血導致壞死,就是俗稱的「腳中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告訴民眾腳中風的徵兆,可從3症狀判斷,若延誤治療當心截肢。

瘀青多久會好?如何快速消瘀青?擦藥前「1時機」冰敷、熱敷最有效

瘀青多久會好?如何快速消瘀青?擦藥前「1時機」冰敷、熱敷最有效#血管病變

跌倒撞到瘀青了怎麼辦?想快速消除瘀青該熱敷還冰敷?不少人都會去藥局買瘀青藥膏,但你知道如何正確塗抹嗎?對此,《優活健康網》整理一篇「瘀青小知識」文章,提供如何快速消除瘀青的方法,更揭密瘀青藥膏的主要成分有哪些,讓民眾更容易了解碰撞之後,該怎麼處理瘀青才最有效。

久患「糖尿病」使傷口麻痛難癒?錯!血管從「這時候」就開始病變

久患「糖尿病」使傷口麻痛難癒?錯!血管從「這時候」就開始病變#血管病變

女兒帶著65歲的劉媽媽來看診表示,媽媽腳趾腫脹是因之前走路撞到桌角,但家醫科醫師給消腫藥膏塗抹,一直沒有改善,去看骨科醫師也說骨頭沒事,吃了抗生素和消炎藥,卻仍一直腫痛。最後去看新陳代謝科,才知道和糖尿病的足部病變有關。這時劉媽媽不禁疑惑,自己有糖尿病但血糖一直都控制得不錯,也會出現足部病變嗎?醫師解答,其實是會的。

糖尿病變害跛行 中醫調理又能趴趴走

糖尿病變害跛行 中醫調理又能趴趴走#血管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初診患者,一跛一跛走進來診間,一坐下就拉起褲管,露出黯黑的小腿,他說,年初時走路突然腳痛,休息一下會改善,之後慢慢得變成隨時都會痛,走路也一跛一跛的,去大醫院檢查,醫師表示,應該是和糖尿病有關,是糖尿病的周邊血管病變!仔細看他的腳,足踝上有一個皮膚潰瘍傷口,小腿以下的膚色暗黑,足部的脈搏觸診十分微弱、溫度冰冷,這些都是標準的血管病變症狀。他接著說:「有做過遠紅外線治療、高壓氧治療、血管繞道手術,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手術後原本一跛一跛的現象已經消失,但是上個月又開始疼痛跛行了,中醫有辦法幫忙嗎?」周邊血管病變 末端組織嚴重缺血會壞死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是一個很常見、卻很容易被忽略的併發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的高滲透壓狀態下會造成血管內皮發炎,造成動脈硬化及血管壁基底層增厚,之後會形成組織血氧通透性變差、血液凝聚功能增強,血栓便容易形成,進一步引起血管腔狹窄、阻塞,造成末端組織缺血。缺血了會怎樣呢?最開始的的症狀是在行走或運動時,小腿肌肉因為缺血缺氧引起疼痛,休息後疼痛會緩解消失,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症」。如果持續惡化,就會連休息時都會疼痛,更嚴重的會出現夜間疼痛,最後會導致肢端的組織潰瘍或壞死。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在中醫屬於「脈痹」、「皮絡損」的範疇。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這些瘀毒久了就會損傷絡脈,也就是小血管損傷。糖尿病是一種本虛標實證,久病必虛、久病必瘀,加上久病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體質,因正氣虛引發許多內生的病理產物,如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在中醫古籍《素問‧舉痛論》提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則清楚描寫了周邊血管病變的疾病進程及症狀變化。治療半年潰瘍癒合不再寒足 「終於像正常人了」治療上,依據臨床上常出現的氣血瘀滯、毒瘀互結變化,糖尿病周嫌血管病變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再搭配益氣養陰、散寒解毒、利濕等方法。若是下肢局部紅腫熱痛甚,甚則潰瘍、疼痛甚,屬於邪盛之證,治則是清熱解毒、瘀阻脈絡。若是四肢冰冷、皮膚蒼白,脈搏漸弱,屬於脾腎兩虛,寒濕凝滯之證,治則用溫補脾腎,祛寒通絡。若是面色暗沉,容易口乾,手腳心煩熱等症狀,屬於氣陰虧損、毒瘀互結之證,治則為益氣養陰,解毒通瘀。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時常困擾他的下肢疼痛、跛行已經消失了,又經過大約三個月的調理,下肢的潰瘍傷口已經癒合,冰冷的腳也可以感覺到溫暖了。回診時,他高興的說:「我的腳終於像正常人了,還好當初有決定來找蔡醫師調理,真是太好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視力模糊易躁動 恐為兒童缺血性中風

視力模糊易躁動 恐為兒童缺血性中風#血管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歲的小家在一次體育課後被發現意識不清躺在操場上,在同學攙扶下才勉強用右腳走回教室,送醫被診斷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在治療及復健後,已可在輔具使用下自行行走。65%的患者卻會留下永久的動作障礙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余文豪指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不到成人的1/30,每年每10萬兒童約有2~13例,但65%的患者卻會因此留下永久的動作障礙,余文豪醫師表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的成因與成人大不同,成人的缺血性腦中風主要與本身的慢性疾病相關,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兒童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動脈血管病變、心因性疾病,及血液方面相關疾病。其中,動脈血管病變為最大宗,約占50%。這些動脈血管病變,一部分是先天性的血管異常,因此不容易特別作預防,而另一部分則是由自體免疫疾病或是感染所引起,因此有相關病史的家長則更需要注意神經學症狀的表現,並針對根本的疾病作良好的控制來預防腦部受到影響。兒童患者常伴隨不特定的症狀如視力模糊、抽筋根據國外統計,兒童缺血性腦中風從症狀發生到確診平均要花費24小時,且余文豪醫師指出,兒童患者的臨床症狀常以一些不特定的症狀表現,如:躁動不安、行為改變、感覺異常、頭痛、視力模糊、抽筋、運動失調等,且年紀越小病人的表現越不典型,因此必須倚靠家長的良好觀察及醫師的警覺性才有機會及早診斷。臨床上懷疑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需要影像學檢查來確定診斷並排除其他病因,目前首選為腦部磁振造影合併磁振造影血管攝影,可以在栓塞發生幾分鐘就顯現腦部的病變及血管變化,但其檢查需要花費數10分鐘,對於無法配合的兒童,常需以全身麻醉來加速檢查的進行。而腦部電腦斷層雖可快速取得影像,但其缺點為不易查覺早期或是太過細微的病變。20-60%兒童有復發的可能余文豪醫師表示,目前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多從成人的治療準則延伸來,年紀大於2歲且發病到確診時間小於4.5小時的兒童,在無相關禁忌症情況下,會考慮以靜脈注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t-PA,tissue plasminagen activator),加速血栓的溶解,以減少神經的傷害。不過因為早期診斷的困難,統計上只有不到2%的兒童患者符合接受t-PA的條件。余文豪醫師提醒指出,第一次缺血性腦中風發作後,可能會造成後續肢體無力、癲癇、動作異常及頭痛等的後遺症,且根據不同的成因,有20-60%兒童有復發的可能,因此需要長期門診追蹤,並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以避免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