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

天冷別再用「它」禦寒,小心口腔癌上身!國健署:每年3千人喪命

天冷別再用「它」禦寒,小心口腔癌上身!國健署:每年3千人喪命#菸

天氣逐漸轉涼,部分民眾認為嚼檳榔可以禦寒。事實上,檳榔對身體的壞處遠大於益處,即使吃的量不多,也會造成口腔黏膜傷害,造成口腔癌。國民健康署呼籲檳友展開戒檳大作戰,並提醒有嚼檳榔或吸菸的朋友要定期安排口腔黏膜檢查,注意黏膜的變化,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

菸酒檳榔不離身 終釀食道癌上身

菸酒檳榔不離身 終釀食道癌上身#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年來香菸、檳榔、酒精不離身的56歲李姓茶農,導致胃潰瘍、吐血及腹痛接連而來,兩年前經胃鏡細心檢查發現罹患「早期下咽癌」,雖透過化療和放療後痊癒,日前追蹤又發現早期食道癌上身,所幸發現得早,醫療團隊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ESD)治療後沒有復發跡象,不需切喉嚨及食道但也提醒患者「真的要戒三寶了」!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表示,李先生為了工作提神,年輕起就養成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原本都沒有異狀,直到去年因身體不適,透過胃鏡搭配窄頻影像技術(NBI)發現咽喉癌第二期,經由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一年半後,腫瘤已完全消失。長期接觸致癌物質 罹癌風險大增在口腔下咽、肺部、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等區域,出現像李先生這樣同時或接二連三產生原發癌,且大多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就是因此區域的上皮細胞,長期暴露於「香、檳、酒」等致癌物,故罹癌風險也比一般人高123倍。曾晟恩醫師指出,食道癌為國人十大死因第9位,常見的食道癌細胞型態可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和食道腺癌,前者發生於食道內面表層細胞,為台灣人好發的食道癌類型,通常為吸菸、喝酒、嚼檳榔等引起,後者是分泌黏液的腺體細胞病變而致,多與肥胖、胃食道逆流等有關,這名患者因長期接觸「香、檳、酒」等危險因子,故於檢查後確診為鱗狀細胞型態的早期食道癌。食道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 且存活率不高曾晟恩醫師提到,早期食道癌幾乎沒有症狀,但當出現吞嚥困難、聲音沙啞、咳嗽、體重減輕、食物逆流、貧血、頸部異常腫塊等症狀時,代表病程已進入中晚期,且在消化道癌症中,食道癌存活率並不高,故若能早期偵測癌細胞並接受治療,預後效果比較好,但若於疾病晚期發現,通常會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但治療效果通常並不佳。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適合腫瘤小於2公分,且尚未侵犯他處的食道癌,會先在黏膜下層注射食鹽水,將病灶處和黏膜下層撐開,再利用內視鏡電刀圈切除病灶,因黏膜下曾注射食鹽水,使緩衝空間變大,也可減少術中穿孔或出血等併發症。曾晟恩醫師提醒,建議有食道癌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超過十年者,或是曾經罹患頭頸癌的民眾,每年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非高危險族群者,可視個人情況,每2至3年接受胃鏡檢查即可。除了戒除香菸、酒、檳榔外,日常飲食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少吃加工醃漬類食品、維持適當體重與口腔衛生,都能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菸酒以外 當心這2類食物易致食道癌

菸酒以外 當心這2類食物易致食道癌#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5歲女性因職業關係,20年來菸、烈酒,吞嚥困難到連水都無法下胃,發現是食道癌腫瘤大到完全阻塞食道,沒有空隙,連水都無法通過食道,無法開刀治療。經光子刀放射治療,患者食道癌已縮小1/2,清出食道通路,讓患者嚥食喝水,維持生命養分。腫瘤塞滿食道 喝水都有困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家郡表示,這麼晚期發現的食道癌很少見。這位女性患者起先發現自己吞嚥食物食有一點卡卡的,總以為是因喝烈酒刺激喉嚨而不以為意,後來竟嚴重到連喝水都有困難,還忍了3個月未就醫。因一次胃痛掛急診,被檢查出食道已完全阻塞,罹患第4期食道癌。患者食道癌約2公分×10公分,塞滿食道的中上段,經病理切片化驗確診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腫瘤已局部侵犯到氣管,雖然癌細胞尚無遠端轉移情形,仍然無法開刀治療,選擇以光子刀放射治療讓癌腫瘤萎縮,再配合化療,對無法開刀的食道癌患者是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菸酒、亞硝胺或過熱食物 都可能刺激導致食道癌梁家郡醫師強調,食道癌的形成大多是食道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被癌化病變而罹癌,依衛福部最近發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國人死於食道癌的人數為1797人,是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9。食道癌初期無症狀,只有腫瘤大小佔據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食道癌發生率男性遠高於女性(15:1),好發年齡為60歲左右。在台灣,大多數的食道癌是屬於鱗狀細胞癌。食道癌致病的原因可能與(1)抽菸、(2)喝酒、(3)含亞硝胺食物、(4)吃過熱飲食有關。酒精會對食道粘膜產生刺激甚至造成粘膜損傷;菸品含有很多致癌成份,當食道粘膜反覆受到刺激或損傷,很容易導致食道癌;同時呼籲不要吃過燙食物,以免燙傷食道粘膜上皮,使粘膜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病變,甚至演變成可怕的食道癌。吞嚥梗噎感等5徵兆 應儘速就醫梁家郡醫師提醒,民眾如自覺有(1)吞咽梗噎感、(2)胸骨後疼痛、(3)食道內異物感、(4)食物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5)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等情形,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升食道癌的控制率與存活率。

每天刷牙降風險?男仍檢出口腔癌

每天刷牙降風險?男仍檢出口腔癌#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7歲的林先生因口腔潰瘍到醫院檢查,竟然發現是口腔癌第1期。林先生以為每天都會刷牙漱口,雖然有抽菸、嚼檳榔,但是有注意口腔清潔,應該不至於罹患口腔癌。檳榔嚼塊中生物鹼 造成細胞基因損傷致癌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頭頸癌及放射腫瘤專科醫師詹凱翔表示,有些民眾以為只要沒有含添加物就不會致癌,這是錯誤的。在接觸檳榔的當下就會影響到口腔黏膜,讓細胞處在危險環境,即使每天刷牙清潔仍無法完全避免傷害。2003年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證實,檳榔為第1類致癌物,易引起口腔、口咽、下咽、食道等癌症。檳榔中分為檳榔嚼塊跟添加物,檳榔嚼塊中的生物鹼會在口腔中引起硝化,產生亞硝基胺,會造成細胞的基因損傷,進而產生癌症。多酚類化合物及黃樟素 誘導發炎反應除了檳榔嚼塊中的生物鹼會引起細胞基因損傷,添加物中的多酚類化合物跟黃樟素都會誘導發炎反應,破壞及傷害身體基因的功能,產生癌症細胞。若再加上菸酒的刺激,癌化機會將大幅上升。詹凱翔醫師表示,最好避免癌症的辦法是尋求戒菸戒檳的服務。30歲以上菸檳民眾可每2年1次免費口腔癌篩檢。自身遠離致癌物,並且讓醫療人員協助早期發現癌症、早期治療,促進健康。

菸加檳榔 罹口腔癌率大增至89倍!

菸加檳榔 罹口腔癌率大增至89倍!#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檳榔沒有含紅、白灰等添加物,就不會致癌,然而早在2003年檳榔子就被列為第1類致癌物。檳榔子中含檳榔素及檳榔鹼,在嚼檳者的口腔中產生致癌物質,導致嚼檳者罹癌。吸菸又吃檳榔 口腔癌機率提高89倍菸品、檳榔會導致口腔疾病,我國每年口腔癌發生人數約7千人、死亡人數近3千人,吸菸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8倍,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吸菸又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提高至89倍。台灣牙周疾病盛行率高達9成,若忽略牙周病初期症狀,將導致掉牙、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甚至影響牙周病治療與植牙成功率。牙周病卻因為初期沒有明顯疼痛狀況,而普遍被國人忽略。吸菸致牙齒染色、增牙周病發生率吸菸不僅傷害呼吸系統,還會導致牙周病,吸菸者的牙周破壞程度是未吸菸者的2至8倍,罹患牙周病的風險是未吸菸者的2.82倍。吸菸對口腔疾病的影響小至牙齒染色,大至牙周病、口腔癌。在接受牙周病治療時,若持續吸菸將會影響牙周病癒合的速度,治療效果將大打折扣。最近寒流來襲,有吸菸、嚼檳榔習慣者可能以此方式取暖,但多加禦寒衣物才是最務實做法。遠離口腔疾病,應主動拒菸、拒檳榔,可前往國民健康署合約醫事機構,透過專業協助,成功戒菸戒檳。30歲以上有吸菸或嚼檳榔者,應每2年定期口腔黏膜檢查。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

菸酒愛好者注意 口腔癌好發年輕化#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口腔癌是青壯年男性最容易罹患的癌症,105年台北市共有180位市民因口腔癌死亡,嚴重威脅男性市民健康。根據臺北市105年死因統計顯示,臺北市男性主要癌症死亡原因,排名唯一持續爬升的就是口腔癌,名次由104年第6名上升至第5名。發現口腔腫塊超過2至3週 應立刻就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臺灣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逐年增加,好發年齡為40至70歲,但近年來發生年齡有下降趨勢。口腔癌可能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蛀牙,不當的假牙或不良的口腔衛生等,若同時具有嚼檳榔、抽菸及喝酒者,其罹患口腔癌機率為一般人的123倍。口腔癌可透過口腔黏膜檢查篩檢,早期發現儘早接受治療,5年存活率近8成,應避免口腔癌危險因子,戒檳榔、戒菸、戒酒。符合篩檢資格的市民,每2年定期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若發現口腔腫塊、口腔內2至3週以上未痊癒潰瘍和口腔黏膜纖維化,都應立刻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口腔癌。北市903處醫藥機構配合 口腔癌篩檢更便利臺北市自105年起,建置臺北市癌症防治便利網絡,106年已有健康好站903站,包含醫院、西醫診所、中醫診所及社區藥局,提供市民就近癌症篩檢及癌症防治資訊,運用多元管道於校園、職場、社區及醫療院所分別宣導口腔癌防治。黃試結局長提醒,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105年迄今尚未進行口腔黏膜檢查,請進行口腔黏膜檢查。除了至臺北市健保特約醫療院所篩檢,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職場員工達15人,可來電預約口腔黏膜檢查服務。

菸酒檳榔都沾 罹癌率達123倍

菸酒檳榔都沾 罹癌率達123倍#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多歲的顏先生,工作長期需要南北跑,為了提神,父親介紹他吃檳榔,而吃了10多年。最近顏先生的父親因為嘴張不開就診,經檢查發現是口腔癌末期,嚇得顏先生趕緊把檳榔戒掉。後來顏先生亦就診檢查,確認是口腔癌初期,接受口腔腫瘤切除與頸部淋巴清除,術後恢復良好,很快回到工作崗位上。檳榔、菸、酒 口腔癌高危險因子檳榔是台灣長期以來的主要經濟作物,2012年產量是農產品產值的亞軍,僅次於稻米。如此高的產量,造就眾多吃檳榔習慣的人,也產生不少口腔癌的患者。台灣十大癌症中,口腔癌常年盤據前5名,如果單看青壯年的男性,口腔癌更是最容易得到的癌症。口腔由7個部分組成,包括舌頭、唇、頰黏膜、齒齦、舌底、硬顎、臼齒後三角區。台灣人最常見的口腔癌以舌癌與頰黏膜癌為主。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有嚼食檳榔習慣者,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抽菸合併檳榔則會增加89倍,如果是菸、酒、檳榔3者都經常接觸的人,口腔癌的機率更是高達123倍。口腔篩檢、戒檳榔 及早預防口腔癌洪雲聰醫師指出,口腔癌早期不太有症狀,很多口腔癌的病人不會發現,直到口腔長出腫瘤開始痛,或是脖子轉移不舒服,病情已經到末期了。現在手術方法很進步,早期的口腔癌,只要頸部淋巴沒有轉移,術後不用放射線和化學治療。一旦拖太久,癌症晚期在手術後仍需要放射線和化學治療,存活率也不樂觀。另外洪醫師也說,許多人都誤以為檳榔是因為加入了石灰粉才會致癌,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除了石灰會促進細胞變成癌症,檳榔子本身也會致癌,因為含有檳榔鹼這個危險的致癌原。因此想要遠離口腔癌上身,尤其要戒除檳榔,還有透過口腔篩檢,早期發現口腔癌病變。

胃部不適只吃藥 食道癌悄悄找上門

胃部不適只吃藥 食道癌悄悄找上門#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胃脹求醫,竟在一個器官發現兩處惡性腫瘤!53歲的葉先生商場打滾10餘年,應酬機會多,練就不錯酒量、會抽菸、偶爾吃檳榔,胃部偶有不適靠吃藥緩解,從沒想過會罹患食道癌,還是上、下段都有惡性腫瘤。葉先生去年3月胃脹痛到診所就醫,醫師透過胃鏡發現食道下段異常,高度懷疑是癌病變。食道就有兩處腫瘤 有幸及早發現治療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表示,某些病人因為照胃鏡不舒服,食道上的病灶通常很難發現。病人葉先生非常幸運能於食道上、下段早期發現癌細胞,又符合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的條件,不必切食道也沒傷口,門診追踨恢復良好。蔡松茂醫師強調,葉先生食道下段已知有可疑病灶,做胃鏡檢查時細看也發現食道上段異常,經內視鏡超音波及病理切片,確認兩處病灶均為癌細胞只在表淺層的「零期癌」,只要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把癌細胞刮除乾淨,術後完全沒有傷口,也可保留完整食道。嗜菸、酒、檳榔者 食道癌風險高123倍蔡松茂醫師說明,食道癌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當出現吞嚥困難、食道變窄症狀時,腫瘤往往已經很大,可能得切除部份食道。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是抽菸、喝酒、吃檳榔,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細胞病變,發生食道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23倍。尤其食道癌通常是上、中、下的某段先發生腫瘤,幾年後仍有復發的危險,建議抽菸、飲酒、嚼檳榔的人早日戒除並定期篩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