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缺維生素D和鐵 純母乳寶寶較瘦小

缺維生素D和鐵 純母乳寶寶較瘦小#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維生素D和鐵劑是嬰幼兒成長的重要營養素,基隆長庚團隊研究卻發現,以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是混合餵養嬰幼兒的9倍,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也高出6倍;因此推測純母乳哺餵的嬰幼兒生長較緩慢可能與缺乏維生素D和鐵有相當高的關聯性。此重要發現已刊登於2019年12月的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身高落在低標比例較高基隆長庚新生兒科醫師廖穗綾表示,常有家長擔心純母乳哺餵會影響寶寶成長,過去也有研究認為純母乳哺餵的孩童比較瘦小。為探討此現象是否仍然存在及其造成原因,長庚團隊針對630名嬰幼兒進行檢測研究,其中純母哺餵191名、配方奶或混合哺餵439名;從1個月大追蹤至3歲,檢測其身高、體重及頭圍,每年抽血檢驗生長相關營養素,並填寫飲食問卷。研究結果顯示,純母乳餵養超過4個月的孩童,在1歲過後雖然成長曲線大多在標準範圍內,但其身高落在低標的比例卻較高,1歲21.6%、2歲19%、3歲22.9%;而配方奶或混合哺餵的孩童僅為1歲13.1%、2歲9.6%、3歲18.2%。抽血結果則顯示,純母乳餵養的孩童在1歲時,罹患缺鐵性貧血機率為34%,是混合餵養的孩童的9倍,而維生素D不足的比率為60%,是混合餵養孩童的6倍。不過在2歲過後,純母乳餵養的孩童血中鐵蛋白指數逐漸恢復正常,可能因為在該年紀過後大部分的孩童會以魚肉類等固體食物為主食,因此鐵質來源豐富。但血清維生素D的濃度,一直到3歲仍持續偏低,其原因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問卷進一步發現,有高達8成的孩童,以純母乳哺餵時未適當補充維生素D及鐵劑,使得血中鐵和維生素D呈現缺乏現象。維生素D有助對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為降低寶寶成長緩慢之疑慮,建議家長在寶寶剛出生時以純母乳哺餵,應補充口服維生素D每天補充400IU。等寶寶4個月大時,鐵的補充則可藉由副食品來加強,但若未開始使用副食品或進食狀況不佳時,則可使用口服鐵劑每天補充每公斤1毫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豬肝、蛋黃、乳製品、麥片、深海魚類(鮪魚、吳郭魚、鮭魚)、深綠色及紅黃色蔬果等。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如豬肝、燕麥、糙米、火龍果、蘋果、百香果、肉類、蛋、全麥麵包、木耳、紅莧菜、和紅鳳菜等。除了對生長有影響外,最近也有不少科學家發現,維生素D對於對抗病毒及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幫助。因此醫師呼籲家長,在哺餵寶寶純母奶時,不要忽略了補充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重要性。

孕期營養超重要「關鍵三寶」助好孕

孕期營養超重要「關鍵三寶」助好孕#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孕期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除了各方營養均衡攝取能幫助寶寶強健體格的成長,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也能幫助腦部發育、預防貧血。建議婦女在孕期不挑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寶寶健康出生及成長。育齡婦女近6.9%葉酸偏低、22.4%貧血依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育齡婦女近6.9%血清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約39.6%尿液碘濃度低於WHO所建議碘營養充足標準下限100微克/升。約22.4%貧血(血紅素濃度已知孕期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孕期缺碘可能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呆小症、智力低下和認知功能發展遲緩;孕期長期缺鐵,易造成胎兒生長發展遲緩,也容易早產。助您好孕3大營養建議孕期營養攝取對於保障母嬰健康有很大影響,,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國民健康署提供孕婦營養素攝取建議如下:1) 葉酸/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重要時期,懷孕前到懷孕12週的葉酸補充相當重要。建議育齡婦女及準備懷孕婦女可在準備階段每日攝取400微克,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常見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肝臟等。2) 碘/防流產、發育遲緩建議育齡婦女每日可攝取140微克碘,懷孕期間對碘的需求增加,建議每日攝取200微克碘。平常烹飪時選用加碘鹽;另外,適量攝取碘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如海帶及海藻等。另外提醒,甲狀腺病人應諮詢相關醫師意見。3) 鐵/防早產及貧血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日建議攝取鐵量為15毫克,至懷孕第3期婦女則應增加每日攝取量至45毫克。鐵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紅肉、深綠色蔬菜、豆類(豆干、豆腐)等。避免攝取加工食物、空熱量食物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備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應均衡攝取食物,減少或避免菸、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煙燻加工食物、空熱量食物(如汽水)等食物也應避免。建議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補充品,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營養素。

防骨鬆 有擦防曬日曬40分鐘才夠

防骨鬆 有擦防曬日曬40分鐘才夠#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年人的飲食建議,可以參考國民健康局網站的衛教資訊,裡面對健康飲食有詳細的說明。比較不同的地方是老年人的吸收功能較差,容易缺乏鈣、維他命D、維他命B12、葉酸、鐵等維生素或礦物質。缺乏鈣、維他命D恐增骨折風險這兩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跟老年人的骨質疏鬆有關,骨質疏鬆會導致骨折的風險增加,所以保護骨骼需要補充適量的鈣與維他命D。目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鈣質的補充量每天至少1200毫克,維他命D的攝取至少800單位。有擦防曬或穿厚衣 每日曬40分鐘太陽才夠鈣質可以從飲食與鈣片獲取,而維他命D只要夏天每天曬太陽10分鐘,就可以獲取足夠的量,但這指的是「沒有擦防曬油,而且是穿短褲短袖」的情況,才只需10分鐘,如果有擦防曬油或冬天穿很多衣服,在陽光下的時間就需要增加到40分鐘。足夠的維他命D有助於骨骼健康,但最近的研究指出維他命D與腿部的肌肉力量也有關係,缺乏維他命D會導致下肢肌肉無力;所以如果無法曬到充足陽光,就要適度補充口服維他命D。缺乏維他命B12、葉酸、鐵會貧血這是三種造血所需的原料,缺乏會造成貧血,貧血也是老年人常見的問題。除了飲食中造血原料攝取量不足,還有就是腸胃的吸收能力有限。之前提到的萎縮性胃炎會導致這幾種營養素吸收不良,因此正確的診斷與適當的營養補充,可以解決這類病患的貧血問題。(本文摘自/是老化還是疾病?/大塊文化出版)

三餐吃燕麥減肥?營養師:恐阻礙鈣鐵吸收

三餐吃燕麥減肥?營養師:恐阻礙鈣鐵吸收#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降壓消脂+調節血糖。別名/野麥、雀麥、玉麥、油麥。食療功效/穩定血壓、調節血糖、降膽固醇。適用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不適用者/對麩質過敏者。燕麥食療效果1)燕麥為什麼能維護心血管健康?燕麥含有β-葡聚醣,它是一種多醣體,在食材中還存在於海草、蕈類當中。β-葡聚醣不易被人體吸收,會在腸道內停留,刺激腸壁上的免疫細胞活性,提升免疫系統機能,有助於對抗外來病原和癌症。β-葡聚醣也能減緩腸胃吸收脂肪的速度,降低膽固醇的合成。只要適當攝取,有助於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數。除了β-葡聚醣之外,燕麥中的膳食纖維、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等降脂幫手,使其成為維護心血管健康的利器。2)燕麥是體內環保的好幫手?想做好體內環保,必須有健康的消化道。而消化道的健康,仰賴於消化道內菌種的平衡。燕麥的β-葡聚醣可當作益生質,促進消化道內的益菌生長,改善腸道菌叢生態,以維護腸道健康。燕麥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在消化道內吸收水分後,會凝結成膠狀,吸收腸道中的廢物、毒素和膽酸,並加速其排出體外,達到清腸排毒、降膽固醇的功效。3)吃燕麥能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燕麥的GI值(升糖指數)為55,比白米、糙米或胚芽米來得低。其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膳食纖維能增加腸胃道黏度,減緩腸道對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即減少葡萄糖的吸收率,延長葡萄糖在體內的消化和利用,並降低對胰島素的刺激,有助於穩定血糖。須注意的是,越是液狀的燕麥產品,如燕麥奶、燕麥漿,其升糖指數越高;若為了口感而加糖、加料,也容易使血糖不降反升。健康達人保健室即使為了控制膽固醇,也不能三餐吃燕麥?(○)對1)想要控制膽固醇,除了減少油脂攝取外,也必須注意飲食均衡。燕麥雖然具有降膽固醇的功效,但它的營養成分也不夠全面,無法取代三餐。如果食用過量,更可能因為燕麥所含的植酸,而影響鈣、鐵、鎂的吸收。2)若為了改善燕麥口感,而添加過多的「配料」,或是貪徒方便選擇燕麥奶,都可能導致攝入過量的澱粉及糖分,造成反效果,導致體重和膽固醇飆升。3)若想使用燕麥控制體重,可用燕麥取代一餐正餐,或取代主食。每種燕麥產品都能降低三酸甘油酯?╳ 錯1)市售的燕麥產品有燕麥、燕麥片、燕麥奶粉和燕麥奶,但不是每一種燕麥產品都能降低三酸甘油酯,攝取的時間和種類都很重要。2)燕麥必須在正餐時間吃,飯後才吃會使澱粉攝取過量。燕麥奶粉和燕麥奶在胃部停留的時間短,易使人產生饑餓感而多吃零食,反而造成熱量囤積。3)燕麥和燕麥片可以延長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時間,最具降膽固醇的功效,但攝取仍不宜過量。營養師小叮嚀哪些人吃燕麥產品要多加注意?1)許多減肥者會選擇燕麥產品當作減肥食品,其中最方便易食的燕麥奶是新興炸子雞,然而燕麥奶雖同樣能帶來飽足感和充足的膳食纖維,但液體在胃中停留的時間短,很快就會感到飢餓。2)若一時未能節制口慾,很容易減肥失敗,減肥者最好還是選用固體、未加糖的燕麥產品,且選購時必須特別留意添加物的標示。3)三高患者也勿以為無糖燕麥產品就能放心大快朵頤,食用過量還是會造成血糖、血脂上升。(本文摘自/降血脂食物排行榜/康鑑文化出版)

打造自然美肌 吃這5大營養素就對了

打造自然美肌 吃這5大營養素就對了#鐵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為在拍照的同時留下完美狀態的自己,許多人都會利用手機、相機裡的美肌模式,讓膚色亮麗、呈現好氣色,但其實營養師說,不必這麼麻煩,只要攝取充足水分,多補充維生素C、E、鐵、茄紅素等,輕鬆吃出自然美肌。多吃茄紅素 竟有助於阻隔紫外線國泰診所張斯蘭營養師表示,利用食物天然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以及充分的維生素、礦物質來增加膠原蛋白的生成、幫助肌膚抵抗紫外線的傷害,想要打造出粉嫩Q彈的肌膚不再是難事:1)充足的水分/由於體內組織有將近7成是水,所以,要有水嫩的肌膚就必須提供充足的水分,水不僅可以幫助身體排除體內的廢物、增加身體的代謝、協助養分的運送,還能避免皮膚乾燥,保持皮膚彈性。至於每個人一天的到底多少才足夠,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30c.c.的水,但要特別注意,喝水時要分批緩慢飲用,切勿不要一次飲用太多,不然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引發水中毒等情形。2)維生素C/是人體每天都需要補充的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可預防壞血病、協助身體膠原蛋白的生成、幫助鐵質吸收、加速傷口癒合以及減少自由基的傷害避免老化,幫助肌膚維持彈性、預防黑斑的產生。像是奇異果、柑橘類、番石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維他命C會隨著時間、溫度而減少,所以,若想保留較多維生素C,建議在切開後盡速的食用完畢。3)維生素E/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因為維生素E可消除自由基、抗老化,且當維生素E缺乏時,皮膚會出現乾燥、老化的現象。一般來說,維生素E存在於多種植物性食品中,只要攝取均衡飲食,一般人很少發生缺乏問題,而維生素E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會儲存在身體組織中,注意不要補充過量。4)鐵/攝取不足時容易有缺鐵性貧血的現象,因此,適當的攝取高鐵食物有助於保有紅潤好氣色,也可強化免疫力,例如:牛肉、羊肉、深綠色蔬菜、黑糖等。而維生素C是可幫助鐵質的吸收,所以,在攝取高鐵食材的同時,也可增加維生素C的攝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要注意咖啡、茶、高鈣食物都會影響鐵質吸收。5)茄紅素/提及茄紅素普遍民眾應該馬上會想到抗癌這項優點,的確,在相當多的研究顯示茄紅素能夠阻止自由基對身體細胞的破壞,還能保護心臟血管,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除此之外,茄紅素其實還可抵抗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減少黑色素細胞的產生,所以,可適當的多補充富含茄紅素的食材,如蕃茄、西瓜、木瓜、紅芭樂及紅蘿蔔等,而茄紅素因屬於脂溶性,所以,加入油脂烹調後能更有利身體的吸收。想要擁有Q彈美肌 油炸、糖類是禁忌雖然有很多食材都可創造出美肌,但若是吃錯食物、飲食不當時,當然也會使肌膚受到破壞,例如:油炸物容易在體內形成過多的自由基、精製糖會加速皮膚老化,使肌膚暗沉缺乏彈性,所以,張斯蘭營養師提醒民眾,只要持之以恆的透過飲食習慣改變,提供身體充足的營養,抵抗自由基的傷害,就能輕輕鬆鬆變漂亮。

把握懷孕3寶:葉酸、碘、鐵 胎兒發育好

把握懷孕3寶:葉酸、碘、鐵 胎兒發育好#鐵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親節即將到來,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呼籲:全國預備或正在懷孕當媽媽的婦女要注意葉酸、鐵、碘的攝取。因為這3寶對於胎兒生長發育,頭好壯壯非常重要。孕婦攝取維生素 以天然食物為優先●葉酸/葉酸有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缺乏會引起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為預防葉酸缺乏造成的缺陷,育齡婦女每日建議攝取400微克葉酸,而葉酸攝取應優先由天然食物中攝取,如:綠色蔬菜、黃豆製品、瘦肉、肝臟及酵母等。●碘/懷孕期間胎兒缺乏碘,將造成流產、死產、先天性異常;新生兒則會生長遲緩和神經發育不全,甚至增加嬰兒死亡率。因此,育齡婦女建議,每天攝取140微克的碘,懷孕期間每天攝取200微克碘,應多吃富含碘的天然食物,如:海苔、海帶、貝類、綠色蔬菜、蛋類、乳類、穀類等,其中以海帶、海藻等食物含碘量最為豐富。●鐵/孕婦若長期貧血,會造成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展遲滯及易引發早產。鐵的補充除了供應孕婦本身及胎兒所需外,並可貯存在胎兒體內,以供嬰兒出生後4個月內使用。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天攝取鐵量為15毫克鐵,懷孕第3期的婦女每天攝取鐵量應增加到45毫克鐵,富含鐵質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紅肉、肝腎內臟、貝類等。除了上述營養素及礦物質外,邱淑媞署長再次提醒: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將身體調整至健康狀態,每日攝取均衡營養飲食、維持理想體重,以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如對營養攝取有疑問者,請洽詢醫師或營養師提供諮詢協助。

多吃綠葉蔬菜 可減少經前症候群風險

多吃綠葉蔬菜 可減少經前症候群風險#鐵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根據研究表示,吃大量綠葉蔬菜的婦女,可減少經前症候群(PMS)的風險高達40%。科學家們調查非血紅素鐵的影響,發現女性在十年的飲食中若攝取大量的非血紅素鐵礦物,發展經前症候群的機會就會最低,而非血紅素鐵通常在植物性食物中可被攝取。經前症候群,簡單來說就是,從生理期約兩週前開始到生理期來臨而結束,期間會產生身體與心理的問題總稱,通常會產生水腫、乳房脹痛、情緒波動、心情煩躁、失去對性的興趣等等。一項在3000名婦女的研究中,以這種礦物的攝取量,評估是否與經前症候群發展有關。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女性,開始都是無經前症候群症狀的,在整個10年的試驗結束時,她們完成了食物頻率問卷,其中1057名婦女被診斷患有經前症候群,而1968仍然沒有症狀。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和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就相信,綠葉蔬菜中的非血紅素鐵,可產生五羥色胺化學物質,有助於調節情緒。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表示,女性吃越多非血紅素鐵,發展經前症候群的機會就越小。資深作者約翰遜博士說,女性的經前症候群風險,應該建立在他們的非血紅素鐵和鋅的膳食營養的攝取量上;經前症候群風險較低的女性,每天鐵的攝入量平均都超過20mg,高於目前建議的每日攝取量18mg。不過,大量鐵的攝入可能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女性應避免超過每天最高攝入量45mg,若鐵過量食用,會造成血色素沉著症,使鐵長期累積在器官組織,最嚴重的情況可能導致糖尿病、肝臟癌症、關節炎和心臟衰竭等。

身體疲憊提不起勁 可能跟缺鐵有關?

身體疲憊提不起勁 可能跟缺鐵有關?#鐵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你知道嗎?身體感到疲憊,每天昏昏欲睡提不起勁,可能是因為人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息息相關。一般人即使沒有貧血症狀,身體也有可能因為缺鐵而感到疲勞嗜睡。根據CMAJ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一項新研究顯示,服用鐵補充劑可以顯著降低婦女的疲勞。這項研究顯示,婦女缺鐵可能會有疲倦的表現。Favrat博士在刊登於7月9日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當中指出,以18歲至50歲之間的198位女性,非缺鐵性貧血症患者,連續每日口服相當80毫克(約一顆的劑量)的鐵劑,連續服用補充了12週,下降了將近50%的疲勞感,有將近19%的顯著差異,與未服用鐵劑者相比。研究也發現,婦女如缺鐵,因而產生疲憊感是男性的三倍,顯示鐵對女性的重要。Favrat博士也說,一般人感到疲憊,通常都會認為與情緒、生活習慣及壓力有關,現在臨床發現,也可能與缺鐵有關,將是對相關治療及改善方法,有顯著的幫助作用! 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也說,缺鐵感到疲勞,不一定只有服用鐵劑的方法,也可從生活中的含鐵食物著手,除了紅肉是鐵最主要的來源,其他像是番茄當中的茄紅素、黑芝麻、堅果類、黑糖等,都是可補充鐵質的天然好食物,適量食用不僅可減少疲勞感,對女性朋友來說都是不錯的食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