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

狂腹瀉變包大人 此劑助擺脫尿布人生

狂腹瀉變包大人 此劑助擺脫尿布人生#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十多歲的李先生因持續腹瀉,就醫檢查後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過去因治療選項有限,加上他也未規律接受治療,僅在症狀嚴重時服用類固醇,然而長期下來水腫、胃痛等副作用,讓他相當苦惱。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該名患者病情反覆,尤其當工作忙碌、壓力大時,更會反覆拉肚子,甚至解出血便,也因為頻繁跑廁所嚴重影響工作,為了保住飯碗,不得已只好包尿布上班。所幸在醫師建議使用生物製劑,病情才漸漸穩定,脫離包大人生活。兩度擊倒安倍晉三的腸炎 3成患者恐全身致病羅清池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一種,患者腸道因自體免疫問題導致反覆發炎,常見腹部疼痛、腹瀉、解出血便等症狀,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尤其好發於20至40歲族群。提到潰瘍性結腸炎最廣為人知的罹病名人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身為二戰後最年輕的內閣總理大臣,卻兩度因病辭去首相一職。回顧安倍從高中開始,就飽受潰瘍性結腸炎之苦,2006年首次擔任日本首相,面對國內外動盪不安情勢,可想而知壓力大、作息難正常,因而導致疾病惡化,首度就任執政未滿一年,就因健康因素劃下句點;六年後,安倍晉三再任日本首相,這回執政近八年,但再次因為健康問題,日前決定辭去首相一職,震撼政壇。相較於過去在西方國家發生率較高,近年來,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有逐年增加趨勢。羅清池醫師指出,推測潰瘍性結腸炎發生原因可能與遺傳基因、環境因素、飲食習慣有關。潰瘍性結腸炎不僅會導致腹痛、腹瀉、血便、營養不良等症狀,更棘手的是還可能伴隨全身性腸道以外表現,統計顯示,約三成患者會出現眼睛虹彩炎、口腔潰瘍、關節炎、肝炎、胰臟炎及結節性紅斑等多種腸道外症狀,隨著罹病時間越長,發生腸道外症狀的風險也愈高。櫃姐皮膚結痂、脫屑 苦惱如何遮掩才不影響工作羅清池醫師分享,臨床曾收治一名罹患潰瘍性結腸炎逾十年的百貨櫃姐,原本應該維持外表光鮮亮麗的工作,但她得承受腸道疾病的不適之餘,還飽受腸道外症狀的困擾,皮膚反覆發炎,嚴重時還會結痂、脫屑並起紅疹,如果用手摳弄,反而會變成整片斑塊,讓她非常沮喪,成天擔心著如何遮掩皮膚才不影響工作。羅清池醫師說,由於過去藥物選擇有限,這名患者只能靠類固醇控制病情,但是眼睛浮腫等副作用,影響了用藥治療意願,她只願意在症狀嚴重時才服藥,可想而知病情控制差強人意,後來隨著醫藥進步,櫃姐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經過一年多療程,病情已經穩定下來,幫助她回歸職場、重拾自信。目前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策略,大致可區分為急性發作期與慢性緩解期兩項,羅清池醫師指出,急性發作時,患者會出現發燒、肚子痛、解血便,甚至貧血症狀,這時會給予大量類固醇,以盡快抑制體內發炎反應;至於,處於慢性緩解期的患者,則傳統藥物有免疫調節劑、抗發炎藥物等選擇,倘若效果不理想,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以幫助穩定病情、減少復發機率。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首要緩解腹瀉、血便等臨床症狀,待進入緩解期後,則重在控制發炎指數、改善腸道發炎情形,促使腸道黏膜癒合,降低嚴重併發症發生機率,而經持續治療,幫助患者有機會達到病理緩解。羅清池醫師提醒,發炎性腸道疾病雖無法治癒,但隨著醫療的持續進步,疾病可得到良好的控制,患者務必遵循醫囑、持續治療、定期接受大腸鏡追蹤檢查並且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等,以減少腸道發炎,才能與疾病腸腸久久共處。(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 嚴重腸炎上身

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 嚴重腸炎上身#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排尿有風請當心!20歲李姓大學生近來解尿常覺得解不乾淨還伴隨空氣聲及殘渣,就醫初步研判腹部疑似因腫瘤問題導致小號難解,經轉診準備手術,但術前接受電腦斷層影像檢查,比對症狀發現並非典型腫瘤,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發現小腸末端已嚴重狹窄與潰瘍,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天祐醫師表示,健康的膀胱不存在空氣、殘渣及細菌,排尿出現空氣聲是重要警訊,當腸道持續發炎,可能與周邊器官形成瘻管,導致排廢路徑錯亂,該名患者就是腸炎情況嚴重,使原本不相通的腸道與膀胱,因發腸炎穿孔形成瘻管相通,這個連外道路使腸內空氣及糞便殘渣於是排入膀胱,因而導致解尿有風及殘渣;若是瘻管發生在女性患者的腸道與陰道間,陰道恐出現異常分泌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克隆氏症確診不易 須終生治療的重大傷病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 歲族群,致病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自體免疫、基因、環境等因素有關。黃天祐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患者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發炎部位呈跳躍性,小腸、大腸是最常被侵犯部位,初期可能以反覆腹瀉、腹痛、血便、營養不良及體重變輕等症狀表現,若未即時就醫治療,還可能併發多種共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學業及人際關係,且需要終生接受治療以控制疾病,也因而列為重大傷病之一。黃天祐醫師回憶,曾經有位醫院同仁因反覆性腸阻塞急診多次,最終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小腸腫脹、發炎,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算一算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前前後後過了好幾年,而且當時已經出現腸道狹窄症狀,必須藉由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內外交迫 腸道外症狀可能早於腸道症狀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腸道本身出現病徵外,還可能波及其他器官,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炎、虹彩炎、膿皮症等腸道外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腸道外症狀比腸道症狀更早出現,因此前後到骨科、皮膚科、眼科就診,輾轉奔波多時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可見這個疾病的多樣性,使得確診大不易。黃天祐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二十多歲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初期因為兩側腳踝都化膿而住院,分別有十幾公分傷口,外表看似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但治療效果始終不佳,經切片檢查後,才確診是潰瘍性腸道疾病引起的腸道外共病「膿皮症」,所幸經過治療,腸道發炎獲得控制後,皮膚化膿的狀況也跟著改善。治療關鍵 黏膜癒合才能「腸」治久安現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類固醇能抑制發炎反應,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高血壓、骨質疏鬆、血糖不易控制、易感染等副作用,因此常用於疾病急性期,直到患者急性症狀緩和;如患者疾病症狀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使用生物製劑以緩解腸道發炎,以降低復發、手術及併發共病的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多為年輕族群,常處於課業或事業打拼階段,部分患者以為腸道症狀緩解就是疾病獲得控制,因而中斷治療、不再回診,對此,黃天祐醫師提醒,藉良好的醫病溝通,搭配遵循醫囑、定期追蹤、持續治療,使治療達到大腸黏膜癒合的理想目標,才是穩定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鍵,倘若治療變成「自」療,任意停藥,恐讓疾病復發或突然惡化,讓病情變得更加複雜也更難以控制,導致得不腸失的結果。(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腸出包衝國旅不成 只能衝刺飯店廁所

腸出包衝國旅不成 只能衝刺飯店廁所#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十多歲小陳是位忙碌的上班族,好不容易盼到連假,準備跟未婚妻來趟浪漫國旅,提前預習蜜月,偏偏抵達飯店後,一陣腸胃不適狂跑廁所,接下來幾天只能關在飯店拉肚子,不僅假期泡湯,還浪漫盡失。小陳原以為是吃壞東西鬧肚子,但是腹瀉仍持續數周,最後就醫檢查才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惹的禍。長期腹瀉血便 當心這個「重大傷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蔡元耀醫師表示,小陳不是特例,臨床不少患者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因病情時好時壞,以為是吃壞肚子,自行買止瀉藥服用,或即使已經出現血便,也有人會認為是痔瘡出血,認為病況會好轉或忽視,導致延誤就醫。腹瀉是國人常見的症狀,但到底是小病?還是大病前兆?蔡元耀醫師指出,一般急性腸胃炎常是病毒或細菌所引起,多會在幾天內改善; 潰瘍性結腸炎則因自身免疫系統造成腸道發炎,常見腹瀉、腹痛持續達兩周以上,嚴重者甚至可能伴隨著血便、發燒、體重減輕等症狀,要是放任不管,恐衍伸出其他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不可不慎。潰瘍性結腸炎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的一種,列為國內重大傷病之一,就醫到確診之間也不容易,患者須經過抽血、內視鏡、病理切片等一系列檢查,進行鑑別診斷,綜合各項資訊後才得以確診。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逐年升高 還潛在大腸癌風險蔡元耀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好發於二十歲至四十歲的青壯年,成因複雜,一般認為與遺傳、環境、壓力、飲食習慣、腸道菌叢等因子有關,過去潰瘍性結腸炎在西方人發生率較高,不過近年來台灣的發生率也逐年增加。這類患者除了典型腹瀉、腹痛的症狀外,持續腹瀉會導致體重減輕、血便、發燒,如直腸、結腸黏膜進展到嚴重發炎、潰爛,持續發炎腫脹甚至會併發毒性巨結腸症,如不進行手術,恐惡化成腸穿孔或破裂,形成腹膜炎而危及性命。「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如出現嚴重併發症需住院手術治療,甚至可能有一段時間需要使用暫時性人工肛門,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間接影響兩性關係。」蔡元耀醫師提醒,這類疾病務必早治早控早好,避免疾病持續進展,否則有研究顯示,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炎狀態如果控制較差,進展到需要手術階段,未來產生大腸惡性腫瘤的風險也較高。「腸」期抗戰 黏膜癒合減少併發症蔡元耀醫師指出,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必須長期抗戰,分階段有不同治療策略,以促進腸道黏膜癒合為最理想的治療目標。現有潰瘍性結腸炎治療藥物包含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根據疾病現況與患者接受程度給予治療。以類固醇為例,抗發炎效果佳,但長期使用需考量患者對副作用的反應,因此多在病情較嚴重時短期使用,至於,當傳統藥物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時,便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調節免疫以控制腸道發炎狀況。當患者急性發作時,要緩解並穩定患者流血、腹瀉的症狀,幫助他盡快回復原有的生活,接著持續治療、藉由大腸鏡輔以檢查,以控制並觀察大腸發炎狀況,達到消炎的中期目標,再進一步在腸道黏膜的病理切片,也呈現沒有發炎情形。藉持續追蹤、治療,以達到黏膜癒合的長期理想治療目標。然而部分患者在症狀緩解後,就認為病好了,而自行停藥,甚至不再回診追蹤。蔡元耀醫師提醒,沒有症狀不代表疾病痊癒,但病患多半可能正值就學或事業剛起步,因為課業壓力或工作忙碌因而中斷就醫,反而任意停藥可能導致病情反覆、甚至惡化。蔡元耀醫師強調,潰瘍性結腸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終生都須追蹤控制病情,如未妥善控制,不只腸道本身發炎拉警報,還可能併發腸道外併發症,如關節炎、膽管炎、胰臟炎、眼睛的虹膜炎等。因此,維有定期追蹤、持續治療、遵循醫囑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維有「腸」治才能久安,維持個人及家庭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開會狂跑廁所腹瀉 2年才確診病因

開會狂跑廁所腹瀉 2年才確診病因#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上班狂跑廁所,一天拉十幾次,真的很困擾!尤其遇到公司開會,我就更緊張,因為肚子不聽使喚,必須頻繁在會議室廁所折返跑,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跟同事觀感。這樣的腸胃症狀時好時壞持續一年多,原以為是腸躁症,自行到藥局拿藥吃,但是近來發現症狀加劇,還伴隨血便、頭暈、疲倦等症狀,這才驚覺不對勁來就醫。」三十多歲的邱先生一臉憂慮地問。「你的狀況恐怕不單純是腸躁症,我們趕快安排抽血並大腸鏡檢查,以利及早確診治療。」馬偕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章振旺回憶這起個案,當時藉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腸子黏膜有大片表淺潰瘍及許多細小糜爛斑,同時根據患者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不易確診的潰瘍性結腸炎 三成患者耗時2~3年確診章振旺醫師表示,約有三成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平均就診超過五位以上醫師、歷經二到三年才能確診,期間往往讓患者身心俱疲。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臨床上診斷不易,症狀表現容易與腸胃炎及腸躁症混淆,無法透過單一指標確診,必須根據患者病史、抽血檢驗、大腸鏡檢並搭配病理切片等資訊綜合評估。此疾病常見症狀為腹瀉、腹痛、疲倦、食慾不振、發燒,當大腸黏膜發炎潰爛嚴重時,可能解出血便、黏液便。一旦血便持續發生,恐導致貧血、頭暈。章振旺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好發於年輕人,以學生、上班族居多,疾病症狀對課業、工作影響甚劇,尤其疾病發作,患者還得向公司、學校告假,甚至住院接受治療。章振旺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正常狀況下,免疫系統只會攻擊侵入體內的外來物,但是當免疫系統出狀況時,對體內組織發動攻擊,導致慢性發炎。潰瘍性結腸炎就是一例,除了侵犯腸道外,還可能伴隨腸道外症狀,如皮疹、虹彩炎、肝臟病變、關節炎等,等於全身都受到影響。在台灣,至少有一成患者伴隨有腸道外症狀,但根據國外研究可能高達四成,其中最常見的是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的腸道外症狀有四分之三在診斷後才發現,但仍有四分之一在被診斷前就有腸道外症狀。除了腸道外症狀外,潰瘍性結腸炎還可能有併發症或共病的產生,如貧血、營養不良、腸穿孔等,罹病時間越久,產生的機會就愈高。該名患者確診後,先後接受口服藥、塞劑及短期類固醇治療,症狀一度緩解,但幾個月後,血便症狀再現,在使用免疫調節劑後,因為發生副作用只得暫時停藥。後續追蹤發現腸道發炎狀況加劇,因此,隨即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所幸使用生物製劑後,臨床症狀好轉,患者黏膜發炎的狀況明顯改善,也解決他上班時得經常跑廁所的窘境,生活及工作品質獲得改善。章振旺醫師解釋,在1970年代,5-ASA抗發炎藥物被使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而後具有抑制免疫功能的類固醇開始廣泛用於急性期患者,但不建議長期經常性使用。時至1990年代,免疫抑制劑漸漸成為治療選項,醫師根據患者病情嚴重度,給予不同治療組合。若上述傳統治療效果不佳,會進一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近年來,隨著生物製劑發展,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成效相對提升。目前的治療目標不只是緩解症狀,而是持續治療使腸道黏膜癒合。根據病患治療反應調整,持續治療能控制疾病,減少住院的機會。除了藥物治療外,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導致穿孔或出現毒性巨結腸等嚴重併發症時,患者就得需要外科介入,接受手術切除部分腸道。若能早期接受治療、控制病情,有助減少反覆手術的機會。腸保健康有3要 用藥飲食作息要注意潰瘍性結腸炎雖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提醒患者腸保健康有三要,一要遵照醫囑,切勿自行中斷停藥;二要飲食也需掌握定時定量、避免刺激性、增加腸胃負擔的食物等原則,患者平時也可自我觀察,若吃了某些食物會出現不適時,可與醫師與營養師討論,未來盡量避免食用,降低不適發生;三要維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因為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維持免疫系統穩定。章振旺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發作時,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較高,不過症狀緩解,很容易掉以輕心,未能按時服藥,甚至擅自停藥,如此一來,容易讓病情復發,也更難控制。提醒即使症狀緩解、沒有不適,也應持續治療、定期追蹤,才能穩定病況,與潰瘍性結腸炎和平共存!(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平民也罹「總統病」 幾乎整天坐馬桶

平民也罹「總統病」 幾乎整天坐馬桶#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田姓中小企業老闆,近幾年常腹瀉卻不以為意,直到腹瀉合併黏液和血液,才趕緊安排大腸鏡檢查;另名45歲徐姓家庭主婦,更是每天腹瀉高達20次,兩人都以為是壓力過大導致腸躁症,但最後卻都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所幸透過藥物治療、培養良好習慣,終能與疾病和平共處,也降低日後癌化風險。潰瘍性結腸炎常誤認為腸躁症 田先生就診時表示,雖然工作需要常出國洽公或半夜接越洋電話,但壓力對他而言不是問題,因此即便「跑廁所次數比接電話還多」,旁人都懷疑是罹患腸躁症,他還是不以為意,直到大腸鏡檢查病理報告顯示腸道慢性反覆性發炎,才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 徐女士每天平均腹瀉20次,感嘆「幾乎整天坐在馬桶上」,起初以為是腸躁症所致,但問診時她亦不覺得有生活壓力,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左側直腸輕度發炎,病理報告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因潰瘍性結腸炎為罕見重大疾病,且無法治癒、未來癌變機率高,兩名患者在確診當下均無法置信,甚至否定、崩潰、大哭,經詳細衛教並配合治療後,兩人才破涕為笑,學習與疾病共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除了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長期為潰瘍性結腸炎所苦外,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弟弟馬文布希(Marvin Bush)等許多名人也深受其擾,故潰瘍性結腸炎也被暱稱為「總統病」。與壓力有關 未來癌變機率高張家熙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目前致病機轉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共生菌失衡、飲食、壓力等因素有關,好發於20歲左右年輕人,以及50至60歲中年人,通常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和黏液便,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症狀,並可能造成腸道出血、腸道穿孔,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 潰瘍性結腸炎症狀類似腸躁症,都可能出現腹痛腹瀉、排便情況與型態改變、糞便帶有黏液或帶血等症狀,常與情緒和壓力有關,在鑑別兩項疾病時,需要透過綜合病史、臨床表現、抽血和糞便檢驗、大腸鏡檢查合併組織病理切片方能確診。 治療方面,針對輕度患者,會使用抗發炎藥物治療,降低發炎對腸道造成的破壞,而重度患者,則會使用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若仍然無效,就須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以協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 張家熙提醒,患者平時應避免過於刺激、油膩或引起脹氣的食物,多補充鐵質、葉酸改善貧血症狀,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腸黏膜修復,同時切記症狀改善也不可擅自停藥,需長期回診追蹤,才能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

安倍舊疾「潰瘍性結腸炎」是什麼病?

安倍舊疾「潰瘍性結腸炎」是什麼病?#潰瘍性結腸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健康亮紅燈,連續兩星期到醫院接受檢查,他今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辭去首相職務。安倍指出,自己第一次拜相時,曾因潰瘍性結腸炎匆忙辭職,造成政府很大困擾。今年6月健康檢查時,發現宿疾復發,服藥治療。但7月病情惡化,需要服用新藥,雖然藥物起了作用,仍要繼續接受治療。他強調,首相一職責任重大,不想因為病情導致決策錯誤,因此決定辭職。每個人生活中都曾有肚子痛、拉肚子的經驗,但腹痛若為潰瘍性結腸炎可就不單純了。潰瘍性結腸炎為發炎性腸道疾病之一,會造成患者長期反覆腹痛、腹瀉、甚至血便。因患者多屬年輕族群,在生活、工作上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好發在已開發國家青壯族群彰化秀傳醫院胃腸肝膽科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致病機轉目前尚不清楚,推測可能與免疫系統、腸道菌落、環境、遺傳、飲食、種族、藥物誘發等因素有關。據統計,潰瘍性結腸炎多半在已開發國家案例較多,隨著台灣逐漸發展為已開發國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人數也逐年成長,據健保署資料顯示,潰瘍性結腸炎重大傷病卡發卡人數為3260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相近,好發於學生、年輕上班族等族群,但40歲以上的中年族群仍有機會發病。李炯宏醫師表示,潰瘍性結腸炎的急性發作症狀為發燒、大量血便,恐導致脫水、休克、腎功能變化、血紅素下降等。診斷會安排做內視鏡檢查,按壓肚子可能有類似腹膜炎的表現。患者若未及時接受治療,最後恐需要開刀。大部分患者的症狀表現較輕微,可能會出現無疼痛感的血便,因為是直腸出血,故血色會偏紅,血便的狀況會隨著出血量而加深顏色。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 恐罹潰瘍性腸炎在潰瘍性結腸炎盛行率較高的國家,若年輕人反覆出現不會痛的血便,又無痔瘡徵兆,醫師們便會懷疑為潰瘍性腸炎。但在台灣因盛行率不高,通常會安排內視鏡檢查,搭配病理切片、抽血等來診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李炯宏醫師說,發炎性腸道疾病很難單靠內視鏡影像就確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有多種疾病會看到類似表現,故需透過病理切片排除一些特殊狀況。抽血檢驗也可幫助診斷,但沒有單憑哪個指標即可百分之百確診潰瘍性結腸炎。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史,拼湊各種線索來判斷是否為潰瘍性結腸炎,且往往要反覆發作數次後,才能正確診斷。李炯宏醫師分享,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式會依據患者的疾病表現而有所不同。急性發作的患者,需要使用抗發炎藥物、高單位類固醇,甚至得住院以靜脈注射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無法改善,會建議改用生物製劑來治療。部分患者甚至併發腹膜炎,可能要面臨開刀,把嚴重發炎的大腸切除。但大多數患者症狀不會如此嚴重,醫師會依照內視鏡的評分法,評估潰瘍性結腸炎蔓延狀況、嚴重度,再根據臨床表現,給予一些腸道內抗發炎藥物,或口服類固醇,必要時搭配口服免疫調節劑。醫師會根據疾病嚴重度,搭配使用各種藥物,但是若出現腸道穿孔、狹窄、毒性巨結腸等併發症,便需要外科手術處理。低估病情致腸道持續發炎穿孔 癌變風險上升李炯宏醫師指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若能以藥物控制發炎,減少產生後續併發症,如穿孔、廔管、甚至大腸癌等機會都可以降低。平時若未按時服藥及定期追蹤、抽血、內視鏡監控,腸道會慢性潰瘍發炎,有時出血量少不見得有症狀,患者日常生活未受到影響而低估病情,令腸道持續發炎導致穿孔、產生廔管,多年之後產生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持續接受藥物治療,促進黏膜癒合,達到沒有發炎的狀態。將疾病控制好,可大幅降低產生併發症的機會,也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門診大部分的患者,使用的藥物都不會太複雜,當疾病穩定時,患者可能只需口服一兩顆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即可。李炯宏醫師指出,病情穩定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與一般人無異,無需特別避免何種食物。建議以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為原則。但當患者處於急性發炎需要住院時,飲食就會需要調整,住院期間醫師會評估其病情並給予合適的飲食。生活上維持正常作息即可,盡量避免熬夜,規律的生活有助於病情控制。最重要的是規則服藥、積極配合醫師並定期回診。李炯宏醫師提醒,某些患者容易低估病情,自覺「我今天沒有症狀,為什麼還要乖乖地服藥?」可能原本一天只要服一次藥,一旦生活作息不正常,或忘記定時服藥,一段時間後症狀就逐漸復發,等到症狀嚴重,才又終於回診。這樣反覆發作,對患者病情控制較不理想。但往往要經歷過這些過程,患者才會相信潰瘍性結腸炎需要好好控制。李炯宏醫師呼籲,潰瘍性結腸炎是慢性疾病,需好好控制才能維持病情穩定,進而改善生活品質並減少併發症。(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