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

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憂鬱症風險」更高?恐因大腦「這物質」變少

最新研究》糖尿病患者「憂鬱症風險」更高?恐因大腦「這物質」變少#控制血糖

糖尿病可能增加憂鬱症風險?在台灣,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根據國健署統計,去年就醫人數更超過256萬人,糖尿病更居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而最新研究發現,血糖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傷害,也連帶地影響了憂鬱症的風險,研究更指出,這代表只要穩定控制血糖,就對預防及降低老年憂鬱症風險有所助益。

白飯一定要熱熱吃?教你「吃冷飯」控血糖更健康:吃這3食物也有效

白飯一定要熱熱吃?教你「吃冷飯」控血糖更健康:吃這3食物也有效#控制血糖

你愛吃白飯嗎?你知道「吃冷飯」比吃熱熱的白飯更營養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列出吃冷飯的好處,不僅可以穩定控制血糖、幫助減重,還能有益心臟健康!這是由於冷掉的白飯含有「抗性澱粉」,而除了白飯,同樣有這些好處的食材,還包括燕麥、馬鈴薯等,民眾下次不妨可以嘗試看看,煮熟放冷後再吃更健康。

預防糖尿病腎病變 控制血糖5原則

預防糖尿病腎病變 控制血糖5原則#控制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當糖尿病患者長期忽略血糖控制,會引發許多的併發症,而腎病變就是其中的主要併發症之一。許多糖尿病的患者會擔心長期吃藥會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但其實要預防糖尿病腎病變,最重要的便是血糖的控制。五穀類有碳水化合物、水果類含有果糖、奶類含有奶糖,會直接造成血糖的浮動;蛋豆魚肉類與油脂類會間接造成血糖的浮動,然而攝取過多容易引起肥胖,進而引起胰島素抗性及心血管疾病的產生。蔬菜類含有豐富的纖維,膳食纖維可以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使血糖上升速率穩定,胰島素分泌較低,進而維持體內醣類正常的代謝。根據糖尿病治療指引,糖尿病人必須ABC三項控制指標都達成,才能算是控制良好:1. 糖化血色素(HbA1c簡稱A1C)<7%2. 血壓(BloodPressure)≦130/80mmHg3. 膽固醇(Cholesterol)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100mg/dL南投醫院營養室蔡秀雯主任表示,糖尿病患者應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低於7%,血壓應該要控制在低於130/80mmHg。如果已經出現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則應該要控制蛋白質食物,適量補充低氮澱粉,例如冬粉、米粉、米苔目等,也要注意補充高鐵質的食物,如:牛肉或羊肉,至於某些電解質,例如磷、鉀、鈉則要依據個人抽血報告而給予調整。長效型胰島素是高安全性的胰島素血糖控制的部分,糖尿病衛教師柯慕姍也表示,長效型胰島素(Levemir)能夠補充身體分泌不足之胰島素,無作用高峰期,是高安全性的胰島素,是使用口服糖尿病藥物外不錯的選擇,且較不易為肝、腎增加負擔。預填式注射筆亦可增加老年人使用之便利性,經改良後的注射針僅0.4公分,可以大幅減少注射時疼痛感。控糖5要訣1. 調整飲食 控制醣類攝取:減少攝取醣類份量,避免大魚大肉攝取過量蛋白質,並減少鹽分攝取,達到穩定血糖的效果。2. 規律運動 建立運動習慣:運動能幫助第二型糖友減重,且有效減少胰島素阻抗,協助血糖穩定。3. 按時服藥:愈早將血糖達標,就愈能減少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當血糖無法降到標準時,需要一些藥物的輔助。4. 檢視目前自己的生活型態:修正與善待自己的身體。5. 監測血糖:可搭配App 做血糖記錄,將數值記錄下來,以利回診時與醫師討論用藥調整。嚴格遵守格式化檢測計劃病人 血糖控制有明顯改善格式化血糖監測可利用每天早上空腹測血糖,作為睡前注射長效胰島素調整劑量的依據,或者每星期連續測三天的三餐餐前與餐後血糖等。好處是可以配合病人作息,得到血糖數據,並可減少檢測次數節省血糖試紙費用。研究顯示,嚴格遵守格式化檢測計劃病人,血糖控制有明顯改善。南投醫院提醒不論是飲食控制或藥物控制,都是會了讓患者能夠控制血糖、血壓值在理想範圍之內,避免讓腎毒素持續升高,盡量延緩進入洗腎的階段。南投醫院訂期辦理腎友會活動,由醫師、營養師及衛教師等專業人員衛教病友正確的資訊,期望提供南投鄉親最好的醫療照護。

講座/糖尿病人良好控糖的益處與方法

講座/糖尿病人良好控糖的益處與方法#控制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若沒有控制好,當心併發症纏身。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的內分泌疾病,主要的併發症都由日積月累的微細血管病變造成,其中眼睛問題部份,影響病人日常生活最多的是視網膜病變。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4月13日(六)舉辦衛教講座,由新陳代謝科李國陽醫師主講「糖尿病人良好控糖的益處與方法」,講座中醫師將針對糖尿病友正確控制血糖的方法進行介紹。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治療新進展時間:108年4月13日星期(六)下午12:30-13: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講座/糖尿病控制金三角

講座/糖尿病控制金三角#控制血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而要顧好血糖除了飲食、運動、藥物也都不能馬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舉行健康講座,由陳金吟衛教師分享,針對「糖尿病控制金三角」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控制金三角時間:106年11月6日(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

長輩圈瘋傳:桑樹老葉 助控糖與減肥!

長輩圈瘋傳:桑樹老葉 助控糖與減肥!#控制血糖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說到桑葉,應該是許多人童年養蠶寶寶的回憶!小小一隻蠶寶寶僅依靠著桑葉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其實您知道嗎?有神仙草美譽的桑葉除了是蠶的食物外,還可以用來控制血糖與幫助減肥。桑葉營養豐富 不僅控糖效果佳 也是減肥族群好幫手營養師余朱青解釋,桑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1、B2、C及鈣、鐵、鉀、膳食纖維及類黃酮等,其中桑葉生物鹼(DNJ)成分因為與糖構造類似,能減少進食後腸道內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達到抑制飯後血糖上升的作用,因為能減少糖分吸收,對於想控制體重,來達到減肥目的的民眾有所幫助。桑葉也常用於中醫藥用,味甘苦、常見於疏風清熱,肺熱燥咳,涼血止血,清肝明目、降壓利尿等。除了用在控制血糖上,也常被拿來與減肥議題綁在一起,因為桑葉有利水的作用,能將身體多餘的水份排出,有助改善水腫現象。此外,桑葉中含有的DNJ礦物質,能改善人體腸道環境,促進腸胃蠕動,降低便秘情況的發生。不過,由於桑葉性寒涼,營養師提醒不要一次大量食用,建議小量多次食用對身體較無負擔,另外,腸胃功能較弱者也需酌量使用。自製桑葉茶飲留意農藥殘留 市售飲品挑專業認證有些養生的朋友會自製桑葉茶飲用,不論是購買市面上的乾燥桑葉,或採集新鮮桑葉使用,都請留意農藥及微生物殘留。雖然不少人會直接到中藥行購買或選購市售桑葉茶飲品飲用,不過營養師提醒,選購市售的茶飲建議要挑選通過SGS農藥、重金屬等檢驗之飲品,除了參考品牌口碑外,是否採用低溫萃取方式保留活性的製作方式、產品製作履歷,及各項認證通過標示都可以做為選購的參考。

罹糖尿病飲食要節制 與美食無緣了?

罹糖尿病飲食要節制 與美食無緣了?#控制血糖

許多人在發現罹患糖尿病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那我以後就不能吃美食了。難道後半輩子都只能吃清淡無味的食物了?甚至有人因此沮喪而自暴自棄,有人放棄治療,想一了百了,或深陷憂鬱症的漩渦中。或過度壓抑,一旦暴露美食,擋不住的衝動,在短時間內大量暴食。門診中有一位78歲的奶奶,每天唯一的嗜好,就是吃,雖然兒孫滿堂,但常感到寂寞,不知不覺陷入以吃來解決孤寂的情緒,前年因足部感染住院,而發現已罹患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需要控制飲食。在子女得知後,隨時觀察她的一舉一動,一吃東西就有人制止,原本還會有寂寞感,現在反而是隨時被人監視,覺得自己好像變成囚犯,讓她生活更加不開心。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指出,很多民眾都會以有沒有症狀來辨別身體狀況,常常是要有明顯的症狀才會覺得有生病,平時血糖上升,因為沒有明顯症狀,自我感覺良好,即使感冒次數開始增加,體力可能稍差,也不會察覺到自己有糖尿病。血糖若是繼續高到飯前接近200mg/dl、飯後250mg/dl,這時腎臟能回收葡萄糖的能力已經超過,糖分就吸付著水份,隨小便流出,這時小便量會明顯上升,人們會覺得口渴,因為營養份無法被身體利用,所以會很餓,食量增加,但這時胰島素分泌量已經降低,加上身體的變化,使得胰島素作用力降低,所以越吃越高,越吃越餓。有何併發症?洪建德說,有人在三多症狀出現後,就自覺不對,這時醣化血紅素大約在9.0%以上,但是許多人還是會給自己很多藉口,持續未就醫。血糖持續上升高達12%以上,可能會常感冒、足部發炎,萬一有發炎可能會造成酮酸血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症等昏迷性的急症。假如同時有有抽菸、高血壓、高血酯或其它風險因子,在壓力下就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肝膿瘍、敗血症、大量蛋白尿等。假如繼續未正確求醫,可能會造成腦梗塞,再過幾年就是腎衰竭。若是長期的血糖失控,可能會引發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腎病變、大血管病變等。糖尿病患如何吃美食?洪建德表示,糖尿病患想要吃美食,要掌握兩大原則:一、學會如何控制血糖:每次用餐時要先認識熱量,同時或者要驗飯後血糖,了解血糖的變化。二、平時要與醫療團隊肝膽相照:坦蕩面對糖化血紅素(A1C),並找出血糖高低變化的原因。食物的選擇上,新鮮的食物含有更多的活性營養素;原味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熱量,減少油脂量、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多元可以使得食慾得以滿足,甚至愉悅心情。均衡營養還是不二法則。少吃或不吃可以改善糖尿病?洪建德說,這是錯誤的觀念,假如有糖尿病未治療就少吃或不吃,會引發酮酸血症;若有使用降糖藥或胰島素治療時少吃或不吃,會造成致命低血糖症。洪建德提到,現代醫學能夠診斷糖尿病於血糖稍高的時候,這時飯前血糖可能才2位數,但是糖化血紅素卻可能悄悄高於5.7%,屬於高危險群,但沒有症狀,直到糖化血紅素高於6.5%或飯前血糖高於126mg/dl,這時仍然沒有症狀,但是已經是國際公認的糖尿病了。洪建德提醒,醫療人員有告知的責任,許多人在發現罹患糖尿病時心情會大受打擊,這時家屬也要了解患者有決定自己生命長度與寬度的權力,讓病人參與自己的血糖治療,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多加任何不必要的束縛。糖尿病人也可以吃好吃的食物,遵守兩大原則,學習計算熱量、估算份量,與醫師保持良好的互動,糖尿病患還是可以吃美食的。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

糖尿病患阻血糖升 不吃少吃恐昏迷#控制血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認為只要少吃或不吃就能避免血糖上升,但是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這是錯誤且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不吃或少吃,胰島素分泌會降低,反而容易導致體內脂肪分解,酮酸無法代謝,一旦酮酸濃度太高,引起酮酸血症,恐怕會造成呼吸抑制、休克昏迷。(圖片來源:國健局)洪建德主任表示,許多人以為要控制血糖,就要跟美食說掰掰,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還是可以大啖美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攝取應該要多元,並掌握高纖、天然、自然、新鮮,以及低糖和低鹽等原則即可。根據宜蘭縣衛生局衛教文章指出,糖尿病患者,應該要針對個人平日飲食及活動型態,再加入藥物治療方式,作整體的考量,一般而言,勿食用過多精緻糖類製品,如糖果、含糖飲料、也要少吃油炸、油酥及豬皮、雞皮等含高脂的食物,若有糖尿病合併腎病變患者,需限量攝取含蛋白質豐富之食物,如肉、魚、豆、蛋及奶類,飲食應清淡,不可過鹹,另外也不建議糖尿病患飲酒,而有高血壓及腎病變者更需注意含鈉食物的攝取量,多攝取含纖維質高的食物,如蔬菜、全榖類。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若能有正確的營養知識,掌握大致原則,糖尿病患者其實也能在控制血糖與美食之間取得雙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