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手術

他雷射完度數仍飆升 竟是白內障作祟

他雷射完度數仍飆升 竟是白內障作祟#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高度近視患者注意,別以為接受過雷射手術恢復視力就沒事,其實白內障可能早已敲敲找上門!一名中年男子,原本兩眼視力約700~800度,但為了方便,他在十年前選擇接受了近視手術,結果沒想到近三年來,視力卻開始模糊,平均每兩個月就要換一次眼鏡,甚至就連度數也飆升至1200度,直到就醫檢查後才發現,他罹患了核硬化性白內障。近視手術僅能改變視力 無法改變眼球結構萬芳醫院眼科吳建良醫師表示,高度近視患者本來就比一般人容易罹患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就算先前曾接受過鑽石刀切割的RK手術或雷射近視手術,這些都僅能改變度數,無法改變眼球的結構,所以,仍會有罹患眼部疾病的風險。其中若以白內障為例,最典型的併發症就是「核硬化型白內障」,它的特徵主要是近視度數持續增加,剛開始可用眼鏡矯正,但最終仍須接受手術治療。曾接受過近視手術者 治療白內障度數易誤差而在治療方面,有一般健保給付的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以及自費的飛秒雷射手術儀可做選擇,只是對於曾經接受近視手術者來說,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容易出現有度數誤差的現象發生,至於飛秒雷射手術則可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及精準度,但價格不斐,一眼約要七萬二左右。

低頭族不當用眼 當心受白內障威脅

低頭族不當用眼 當心受白內障威脅#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白內障是一種水晶體的病變,其成因來自於老化、或其他後天因素而使水晶體混濁變硬,致使光線和影像無法達到視網膜,進而出現視力模糊的現象。而隨著國人使用3C產品的頻率大增,都會區隨處可見「低頭族」,對眼睛的負擔也隨之加重。小心用眼過度及不當的用眼習慣,讓白內障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年輕人也開始過著霧裡看花的生活。拜科技進步所賜,白內障患者在治療上有更多的選擇。眼科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林浤裕醫師指出,現今的超音波乳化術,讓白內障患者可以提早接受治療,否則過熟容易引發青光眼。由於每名患者的眼球大小、深度和角膜弧度都不一樣,因此切割的微創傷口很難達到精準的完美地步,傳統白內障前置手術需要在眼球前囊切開約0.5公分的開口,搭配超音波乳化術,將老舊混濁的水晶體取出。而現在有雷射手術可以不須刀片就能製造角膜的傷口,且大小只有0.2公分,並能切割晶體,降低水晶體震盪乳化過程的衝擊力,減少對水晶體囊膜細胞的傷害。林浤裕補充,此手術主要針對想同時改善老花及散光等症狀,或患有糖尿病、水晶體過熟等白內障患者,他們需要置入高品質的功能性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而此水晶體必須要精確地置入眼球中央,如有偏差,效果將大打折扣。但他也強調,眼睛為靈魂之窗,選擇白內障手術時需與醫師充分溝通,評估生活型態與健康狀況後做決定。林浤裕提醒,目前此手術屬於自費項目,且一般有嚴重青光眼的患者,或是角膜混濁無法清楚對焦、瞳孔散不大者,都比較不建議進行此項手術。因此,想要遠離白內障的困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均衡的飲食,並適時攝取營養補充食品,才是眼部保健的不二法門。    

別誤會!近視度數低不代表「視力」好

別誤會!近視度數低不代表「視力」好#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許多人都有這樣的迷思,以為就算有近視,只要「度數」不高,就算不戴眼鏡也能看得清楚。不過眼科醫師強調,所謂的「度數」其實是近視、遠視、散光三種數值的組成,有人可能近視只有一百度,但「視力」只有0.1而已。所以臨床上曾出現有近視度數不高的新兵,抱怨平常看東西都沒有異狀,就是打靶的時候怎麼都打不到的案例,而這也是許多民眾常有的疑問。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朝凱醫師說明,屈光度數與視力並無直接關係。 所謂的「度數」為近視、遠視、散光所組成的結構,量測方法為客觀的電腦驗光機;視力則為主觀的視力測量表來呈現。因此當有近視100度時,每人所反映的視力皆不盡相同,所以有人看得到0.8視力,也有人只能看得到0.1視力。張朝凱醫師指出,度數的深淺確實會影響視力的好壞,但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度數與視力並沒有一定的等級比例,還要考慮角膜、水晶體、視網膜、黃斑部等問題,如角膜白斑、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而「視力」又分為裸視視力和矯正視力,台灣使用的視力表示法,按照萬國視力表為標準視力為1.0,其中矯正視力最為重要,就是戴隱形眼鏡或眼鏡時所測量到的視力,打靶是否準、可否考駕照等,都是以此為依據。此外,許多人認為只要透過雷射手術,就能矯正「視力」嗎?對此,張朝凱醫師表示,近視雷射手術僅能取代眼鏡、隱型眼鏡所帶來的不便,但不能治療其他眼疾所帶來的視力問題!此外,最佳矯正視力是影響近視雷射手術後視力回復狀況的重要關鍵,因此必須以病患本身的眼睛條件,來決定近視雷射手術後的視力狀況,有些患者本身條件僅只能回到0.8的視力,不可能經由雷射手術後提升到1.2。張朝凱醫師解釋,度數與視力就像相機,視力就是相機畫素,而度數則是焦距問題,本身相機畫素要好,並且對上焦距,才能拍出好看又漂亮的照片。目前適逢畢業季節,許多學子會因為兵役、出國留學、就業等需要,而求助眼科醫師進行雷射屈光手術,在此提醒所有民眾,視力的好壞與度數的深淺要搞清楚,千萬別混為一談。台安醫院眼科醫師王倫奕則提醒,眼睛體質是不可改變的。例如有些民眾長年配戴隱形眼鏡導致視力品質、敏感度降低、或者是高度近視若有視網膜退化的現象等,可能雷射手術的矯正視力結果會更差。因此,求診者的度數為高度近視或高度散光、淚液測試分泌不足合併角膜發炎、角膜厚度過薄、角膜缺氧導致新生血管者,應慎選屈光手術經驗豐富的醫師,與醫師完成術前的詳細溝通,了解本身的條件是否符合,才能確保手術效果及安全。

高度散光者 檢測後雷射手術更精準

高度散光者 檢測後雷射手術更精準#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蔡孟澔/綜合報導)患有近視的運動選手往往礙於視力的限制無法發揮實力,因此會透過雷射近視手術來矯正視力,然而,高度散光患者因術後容易殘留度數,效果往往不如預期。台大醫學院眼科副教授丘子宏醫師表示,患有高度散光者,可藉由前導波檢測得到更完整的術前評估,達到治療預期的效果。丘子宏醫師說,運動選手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容易使眼睛乾澀不適,尤其是球類競賽及技巧型的運動員們,想要更精準的得分獲勝,大多接受雷射近視手術的治療。其實許多國內外專業的運動員們,都有接受雷射近視手術的治療,例如: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及台灣高爾夫球球后曾雅妮等。患有高度散光(150度以上即不規則散光者)的運動選手,一般手術容易殘留度數影響比賽時瞄準、測量距離的判斷,丘子宏醫師表示,藉由「傅立葉前導波」檢測得出客製化的3D「角膜地圖」,可以提升雷射近視手術的準度。特別是患高度散光的患者,及講究視力的運動選手,「傅立葉前導波」能提供完整的術前評估,以作為手術時矯正近視的根據。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醫師表示,有越來越多的運動族群考慮雷射手術,想透過雷射手術矯正視力的民眾,手術前一定要經過縝密的「術前檢查、正確選擇、定時回診」三步驟,才有最好的視力矯正結果。張淑雯提醒,手術後的角膜較為脆弱,建議病患一個月內不要從事激烈的運動。經過時間休養,遵照醫師的指示及定期複診,才能確保視力恢復的品質。此外,張淑雯補充,患有近視的民眾,最好每半年定期檢查視力和驗光,避免產生高度近視合併散光的問題。

解尿問題成男性困擾 雷射手術新趨勢

解尿問題成男性困擾 雷射手術新趨勢#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泌尿科門診常常有攝護腺肥大導致排尿障礙或是急性尿滯留。解尿問題常常困擾中老年男性,心裏常常想如何能徹底解決這煩人的解尿問題。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表示,良性攝護腺肥大處置,分成二種: 吃藥或是開刀。吃藥得長期服用,有吃藥時有效,停藥解尿症狀又會再復發,只是治標不治本。開刀是將肥大的攝護腺腺體刮除,一般開刀後就可停用藥物,屬治本的方法。開刀又分成傳統電刀刮除術以及雷射汽化術,傳統電刀於1932年問世,確實替許多的男性病患解決了排尿困難的問題,但也造成了不少副作用,如:術中急性出血,甚至必須輸血;以及術中水中毒,導致電解質不平衡。術後尿失禁,電傳導造成性功能障礙等等。攝護腺雷射手術相對而言,就沒有這些副作用,且術後恢復快,只要1~2天就可以拔掉導尿管並且出院。因此攝護腺雷射手術漸漸取代傳統電刀手術,成為手術的主流。雷射手術又以綠光雷射及銩雷射為主,兩者安全性皆高,恢復也快,主要差別在於手術醫師慣用何種雷射及醫師的經驗。對於年紀年老,手術的風險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肺功能不佳,同時有解尿困難問題適合這項手術,雷射手術的出現是一大福音,也成為良性攝護腺手術的新黃金標準。阮綜合醫院自從2010年開始使用綠光雷射與銩雷射服務眾多的病患,目前已超過50幾位病患,術後脫離導尿管成功率為100%,目前病患選擇雷射手術比率也大大增加,漸漸有取代傳統電刀的趨勢。

雷射近視手術是否安全?三大因素成關鍵

雷射近視手術是否安全?三大因素成關鍵#雷射手術

最近某醫生宣稱暫停雷射近視手術的新聞,造成民眾恐慌,大家無不擔憂雷射手術的後遺症,爭相提出疑問,雷射近視手術到底安不安全?事件後,民眾及網友針對術後是否造成老花眼、青光眼以及視網膜老化等問題提出疑慮,但其實這類的疑慮與雷射近視手術相關性不大。眼科專業醫師張朝凱說明,老花眼屬於老化現象,會隨著年紀增長及習慣而出現;青光眼大部分是因為眼壓過高而導致;高度近視者則因眼軸較長,視網膜會較脆弱與變薄,易引起視網膜剝離的情況。上述三者皆為眼睛的病變,而雷射手術可矯正視力,無法改善老化、降低眼壓以及視網膜剝離的機率,因此只要術後不讓眼睛適度休息與保養,就容易出現此眼疾,與手術較無關聯性。民眾在似是而非的討論下,僅會出現不必要的擔憂,醫生建議不妨多了解各眼疾產生的原因,才能避免恐慌。張朝凱醫師指出,雷射近視手術僅只是矯正視力的方法之一,若民眾選擇手術做為改善視力時,可考量雷射近視手術的三大成功要素:1.病患的條件,年齡、度數深淺、散光程度、眼睛淚液和角膜厚薄等眼睛自身的情況,以此做為選擇手術的依據;2.醫師臨床的手術經驗,應考量醫生的臨床經驗是否夠多,並選擇口碑良好的院方或診所;3.適宜且精良的儀器設備,需注意雷射儀器是否跟上最新科技,並做好定期更新保養。此三項因素為影響手術是否成功的重要關鍵,民眾可將此做為術前評估的依據。任何手術都有風險,術前與醫師的溝通評估極為重要,若民眾有嚴重的乾眼症、圓錐角膜、懷孕、影響傷口癒合的疾病如糖尿病或自體免疫力不佳者等,並不適合進行雷射近視手術,民眾在考量手術前,請挑選合格的眼科醫師進行術前檢查,執行手術時,則應詳細閱讀眼科醫學會新版「雷射屈光手術同意書」,其中將手術的步驟、範圍、風險以及成功率等注意事項明確列出,內容亦提醒民眾,手術一週後應避免搓揉眼睛或嚴重外力撞擊角膜瓣,以利傷口癒合,且雷射近視手術僅是矯正視力,不能改善亦不會加重近視族群好發的眼疾:如視網膜病變、青光眼、白內障等,當40歲以上眼睛老化後,此類眼疾產生機率高,因此必須定期追蹤,將能更保障民眾眼睛的權利。雷射近視手術後可能出現的不適症,會隨著年紀以及體質,術後恢復的情況有異,約三至六個月內回歸正常,常出現的不適症有乾眼症、眩光、畏光以及夜間視力駕駛困難等,屬於輕微和暫時性的普遍症狀,個別患者的症狀可能持續,經由點眼藥、配戴眼鏡或再進行二次手術改善,直至目前為止,全球眼科界尚未出現過因雷射手術導致失明的報告。根據行政院自民國85年開始的臨床統計,施行手術病患超過20萬人,全世界接受雷射屈光手術已超過3,000萬案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表示,雷射近視手術是一個風險低且值得信賴的手術,併發症低至千分之一,病患術後追蹤其滿意度,期刊文獻顯示高於95%,想擺脫眼鏡及隱形眼鏡束縛的病患,雷射近視手術是一個可靠的選擇。而且它的安全性,在世界各國皆有文獻證明,民眾選擇此手術須了解眼疾成因、自身條件,並注意術前檢查和定期術後追蹤,才是保護眼睛及視力的不二法門。

雷射手術安全?新版同意書更詳盡

雷射手術安全?新版同意書更詳盡#雷射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喜歡戶外運動、水上運動的眼鏡族朋友,帶著眼鏡運動總是麻煩,不過隱形眼鏡的花費同時也讓人困擾,於是近視雷射手術成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手術之一,但日前知名眼科醫師蔡瑞芳宣布停做雷射近視手術,引起眼科界震撼及患者疑慮,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經過近一個月的密集討論,提出新版的雷射近視手術同意書範本,內容除更詳盡外,也力求讓民眾對於手術能更安心。新版同意書將會加註手術併發症、副作用及可能處理方式、手術方法簡介,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醫學會理事長胡芳蓉表示,希望能藉此讓民眾手術的更安心,而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近日公布新版的雷射近視手術同意書範本,讓施行者能更加了解這個手術的目的、步驟、風險、及成功率等相關資訊,並也提醒年近四十或以上的近視患者可能面臨老花現象,須定期回診做術後追蹤。雷射近視手術是一個手術風險低且成功率高的手術,其安全性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般術後效果良好。術後恢復期間有眼睛疲勞、乾眼症狀、光暈眩光、夜視力下降、夜間駕駛困難、對比敏感度降低等可能,大多屬輕微或暫時性之症狀。術後一周內應避免搓揉眼部,一周後即可正常進行日常活動或運動。手術的效果除了與醫師技術及設備等因素有關外,也包含患者自身條件、視力程度及穩定情況、術中配合程度、及術後回診用藥等因素。

雷射手術不安全? 衛署:可重新評估

雷射手術不安全? 衛署:可重新評估#雷射手術

最近眼科名醫蔡瑞芳宣布停止雷射手術,引起眼科醫界一片譁然,紛紛強調雷射手術安全無虞,但也引起社會討論雷射手術後續產生的問題。衛生署對此發表聲明指出,雷射近視手術從85年完成人體試驗後,經過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開會後,列為常規醫療。衛生署也強調,任何醫療手術都有風險,最好要評估過後再施行。衛生署表示,雷射近視手術於85年完成人體試驗後,經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開會,解除人體試驗管制,列為常規醫療。至於該雷射近視手術設備,須依藥事法第40條第1項規定,製造、輸入醫療器材,應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申請查驗登記並繳納費用,經核准發給醫療器材許可證後,才能製造或輸入,所以進行雷射手術時,基本上沒有器材方面的問題。衛生署呼籲民眾,任何醫療手術均有風險,雷射近視手術應由眼科專科醫師基於醫學專業,經過診察、整體評估後再執行。同時衛生署也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轉知所屬會員,對病人施行雷射近視手術之前,應該要加強與病人溝通。衛生署方面也強調,如果真的有像蔡瑞芳醫師所言的後遺症,不排除提報給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重新評估雷射手術的相關限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