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X光攝影

每37分鐘1人罹乳癌 揪3大危險因子

每37分鐘1人罹乳癌 揪3大危險因子#乳房X光攝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適逢3月婦女節,國民健康署提醒女性朋友,預防婦女癌症要從日常生活做起。根據2018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年報資料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1萬4217人,約每37分鐘有1名婦女罹患乳癌,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國民健康署補助45歲以上、未滿70歲婦女,以及40歲以上、未滿45歲具乳癌家族史(指祖母、外婆、母親、女兒、姊妹曾有人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婦女朋可攜帶健保卡至通過本署資格審查「乳房X光攝影醫療機構」接受檢查,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健康服務中心,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透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發現的乳癌,有超過8成是早期個案。婦女不接受篩檢因素為「不需要」、「不想痛」、「不重要」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結果顯示,通常女性不願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原因,排名第一是覺得身體健康沒有需要(47.9%),其次為太忙沒時間(26%)、覺得不舒服會痛(14.4%);有的甚至怕被檢查出有疾病,乾脆不做檢查,因此「不需要」、「不想痛」、「不重要」,是女性不願意做乳癌篩檢的三大關鍵因素。50歲的吳小姐是一名忙碌的職業婦女,因為覺得自己健康,總是不願意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直到去年逛街時,在社區篩檢站服務人員鼓勵下,才接受生平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結果發現是1期乳癌。吳小姐起初無法接受,所幸在醫護團隊持續關心,還有丈夫及小孩的支持下,她慢慢轉換心境,勇敢面對、積極接受治療,術後恢復相當良好,也因開始養成健康生活型態,氣色看起來比生病前好!國民健康署呼籲與其擔心害怕乳癌,不如積極正視健康,透過改變生活型態、定期篩檢、早期治療,才能有效維護乳房健康。健康生活型態是預防乳癌的關鍵乳癌的危險因子包含: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30歲後才生第一胎、未曾哺乳,以及具有乳癌家族史者、得過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後天危險因子則包含:抽菸、飲酒、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而這些後天因素,比較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加以預防。美國癌症研究所指出38%的乳癌可以被預防,因此,女性們除了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所提及的乳癌風險外,也要從年輕時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從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做起,並且適時釋放身心壓力。國民健康署自2010年起提供乳房X光攝影檢查服務,每年約篩檢86萬人,發現4千多名癌症個案,其中早期癌症高達8成以上,鼓勵婦女朋友善用政府資源,符合資格者每兩年一次的檢查是保護自己最佳方式。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乳癌並非不治之症201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5年相對存活率為88%,且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九成。至於乳癌治療後,還是有復發的可能,但是只要持續定期追蹤,並遵從專業建議,掌握自我身體狀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並非絕症!再加上健康的生活型態及適度紓解壓力,更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乳房X光攝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乳癌發生年齡高峰為45-69歲。國民健康局2012年共提供約67萬名45-69歲的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其中6萬多名女性檢查結果為陽性,發現了3300多名乳癌個案,平均每篩檢185名女性就有1人罹癌,約每18名陽性個案,就有1名確診為乳癌個案。故國健局提供45-69歲以及40-44歲其二等親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國健局表示,目前台灣的乳癌治療水準已與先進國家相當,早期乳癌(0、1、2期)的5年存活率已高達9成,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則大減,第三期5年存活率降至七成,第四期的存活率僅二成四。連結癌症登記資料及乳癌篩檢資料庫,發現被診斷為早期乳癌的個案中,82.8%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而被發現為晚期乳癌的個案則僅有17.2%,故健康局呼籲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50-69歲婦女乳癌死亡率約2至3成。另外,國健局表示,若篩檢為陽性個案,務必回診或做進一步的確診,千萬別因身體沒有出現症狀,或是恐懼、猶豫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提醒婦女朋友為了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如篩檢結果為陽性,要勇敢面對,並盡速至醫院的乳房外科做後續的確診或治療。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6分鐘護妳一生

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6分鐘護妳一生#乳房X光攝影

在台灣,子宮頸癌的罹患率和死亡率幾年來都高居婦癌的首位,是國內婦女頭號的殺手。子宮頸口被著鱗狀上皮,與其下的間質有一層基層底膜相隔開為界,往子宮頸內口伸入就是子宮頸內管的腺體細胞。多數的原發性子宮頸癌屬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較少。臺安醫院婦產科教學主任暨主治醫師 徐弘治指出,其發生是循序漸進的,從正常的子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發展為輕度上皮內增生不良→中度細胞增生不良→重度細胞增生不良→零期癌→穿過基底膜進入其下的間質成為侵襲性癌,也就是我們通稱的子宮頸癌。直接侵襲的路徑有側向擴散最後進入骨盆腔壁,會造成輸尿管阻塞而使腎臟功能喪失;有向下擴散直接進入陰道基質;往上擴散而波及子宮內頸及子宮體下段;若癌細胞進入淋巴血管腔,就會有子宮頸外散佈的危險,子宮頸癌的臨床分期是在子宮頸抹片異常經切片檢查確認後,再根據其波及的範圍來加以訂定分為0、1、2、3、4期。而零期癌或其前驅─上皮內病變,不能包括在侵襲性癌的治療統計,因其療效良好,宛如茶壺內的風暴而已。一九七○年,Richard將零期癌及其前驅─上皮內病變通稱為子宮頸上皮內腫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它代表不同程度的細胞分化,是癌症的前期。輕度的細胞增生不良就是CIN1,佔上皮層的下1/3;中度是CIN2佔2/3;重度便是CIN3,細胞幾乎達表面;當不正常的細胞充斥整個上皮層則屬零期癌。子宮頸癌會出現那些症狀呢? 徐弘治醫師表示,大部份症狀都出現在侵襲性癌第一期以上,其中包括 (1) 陰道分泌物增多,帶臭味或血絲 (2) 不正常的陰道出血─不規則出血、性交後出血、停經後出血及劇烈運動後出血 (3)下腹疼痛或局部疼痛 (4) 頻尿或裡急後重感 (5) 癌細胞如侵犯到膀胱或直腸會有血尿、血便;如波及到輸尿管會出現少尿、無尿或尿毒症。當上述症狀出現時,婦女多會去看醫師查個究竟。但治癒率最高的子宮頸上皮內腫瘤(CIN),卻鮮有症狀而容易被忽略,唯有靠例行性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方能將其篩檢出來,才不會錯失早期而且有效的治癒良機,此方法既簡單又有效。子宮頸癌第一期、第二期A以放射線療法、或子宮根除手術合併兩側骨盆腔淋巴腺切除,或手術後全骨盆放射線療法為主;第二期B、第三、四期以放射線療法為主。其治癒率,零期可達100%;第一期達80%~90%;第二期達50%~70%;第三期降到30%~40%;第四期10%~20%而已。所以奉勸婦女們,花六分鐘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護妳一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