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彩炎

躺著都喊痛,生物相似性藥物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露曙光

躺著都喊痛,生物相似性藥物為僵直性脊椎炎治療露曙光#虹彩炎

周杰倫患有僵直性脊椎炎眾所皆知,也讓社會大眾對該病有了些許認識。雙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蘇勤方觀察,民眾的病識感確實比過去好很多;不少患者知道睡覺睡到一半、半夜下背疼痛是疑似僵直性脊椎炎的徵兆,會有所警覺而來求診。 僵直性脊椎炎典型症狀為下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其核心症狀是發炎性疼痛,範圍包括下背部、中軸脊椎等處,也可能擴及到髖關節、膝蓋、腳踝、腳跟等部位;通常發生在早上起床或者很久沒有活動時出現疼痛僵硬的感覺。還有一些患者會合併有乾癬、虹彩炎或潰瘍性大腸炎等症狀。 等到疾病進展到後期,脊椎關節會產生沾黏而影響到活動,病友就會呈現駝背、頭抬不起來等現象。最痛苦的不只是疼痛,還會導致行動不便,不舒服到連躺在床上都受不了;不僅睡眠品質受到影響,也會導致許多慢性病產生。 蘇勤方強調,僵直性脊椎炎的發病機轉與其他常見自體免疫疾病略有不同,「它帶有自體發炎性疾病的特質。大部分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帶有HLA-B27抗原(一種人類白血球抗原),國人約有5%帶有HLA-B27,其中約有5%的人會在感染、環境因素、抽菸等因素交互影響下產生發炎反應。」 生物製劑效果好,唯健保給付嚴格 傳統治療僵直性脊椎炎是以非類固醇抗發炎類藥物(NSAID)為主,自生物製劑問世後,效果快速且副作用低,是治療的最佳選擇。不過生物製劑因屬於高價藥品,在健保總量管制下,給付相對嚴格,必須完全符合下列條件才能給付:HLA-B27陽性、使用至少兩種以上NSAID但效果不佳、嚴重程度至少要維持4周以上且須至少連續2次檢查中BASDAI要大於6、發炎指數ESR要大於28mm/1hr、CRP要大於1mg/dL,才能申請。 蘇勤方表示,臨床有些病患即使非常不舒服,也會因為無法符合生物製劑的給付標準,而無法申請生物製劑,他就曾遇到像是擔心疼痛影響訓練的運動員,甚至是必須長時間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等,因為發炎指數只差一點點而無法申請。「若能及早、並在最有需要的時候接受適當治療,可阻斷發炎的進展,讓沾黏的狀況緩和下來,也才可保有好的生活品質。」 所幸衛生福利部已核准通過數種生物相似性藥物,效果相同、價格也較生物製劑來得低,對病友而言,確實能減輕不少經濟負擔。 蘇勤方強調,僵直性脊椎炎使用生物製劑的效果相對於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好很多,在生物製劑治療下,可讓病患維持正常生活,且產生的抗藥性也低,對疾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鼓勵病友與您的醫師討論,透過多方面的治療選擇,讓疼痛與疾病能進一步獲得緩解。

虹彩炎合併高眼壓危機 中醫治療3個月眼壓降25%

虹彩炎合併高眼壓危機 中醫治療3個月眼壓降25%#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0歲的陳先生抽菸30年,工作壓力大,容易失眠、飲食難節制,有高血壓及高血脂病史,三年前突然發現左眼視力模糊、眩光,至眼科診所測量眼壓超過60mmHg,並伴有虹彩炎現象,醫師緊急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後來效果不佳,眼壓還在40 mmHg上下,再加入口服降眼壓藥物,才把眼壓降為28 mmHg,卻產生胸口、顏面、雙手麻木現象,趕緊停用口服藥,但是又怕停藥之後眼壓繼續升高,轉而尋求中醫治療。使用類固醇治虹彩炎 眼壓上升壓迫視神經經過三個月調理,陳先生眼壓降為18mmHg,虹彩炎的症狀也改善,避免了視神經萎縮的發生,這項臨床案例被收錄刊登在國內《中西整合醫學雜誌》,同樣的治療方式也降低許多患者的高眼壓現象。台南澄明中醫診所醫師郭祐睿指出,青光眼跟虹彩炎的患者在臨床為數很多,光是單一種疾病就很嚴重,因為青光眼是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之一,高眼壓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神經萎縮;虹彩炎則是虹膜組織發炎,有視物模糊、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等症狀,會使用類固醇藥物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但往往因為虹膜與水晶體反覆持續沾黏,而類固醇藥水會使眼壓上升,再度壓迫視神經,造成視力嚴重傷害。微量元素「鋅」可預防發炎及自由基產生不管是虹彩炎、青光眼、視神經萎縮,中醫都有相應的辨證跟判斷方法,除了常用的清熱活血、清利頭目風熱等方法,在臨床上搭配針灸治療,能維持一段時間的降眼壓效果。近來,郭祐睿醫師發現若是結合分子生物學跟免疫學的現代思路,注意抗發炎跟抗氧化的維持,療效會更好。例如加入眼球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鋅」,可以預防發炎及自由基產生,而含鋅成分的中藥,如:牡蠣、枸杞、何首烏、熟地等藥材,配合辨證並且努力點眼藥水,不但能順利降下眼壓,還可以預防視神經萎縮的發生。

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 嚴重腸炎上身

解尿伴隨空氣聲和殘渣 嚴重腸炎上身#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排尿有風請當心!20歲李姓大學生近來解尿常覺得解不乾淨還伴隨空氣聲及殘渣,就醫初步研判腹部疑似因腫瘤問題導致小號難解,經轉診準備手術,但術前接受電腦斷層影像檢查,比對症狀發現並非典型腫瘤,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發現小腸末端已嚴重狹窄與潰瘍,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天祐醫師表示,健康的膀胱不存在空氣、殘渣及細菌,排尿出現空氣聲是重要警訊,當腸道持續發炎,可能與周邊器官形成瘻管,導致排廢路徑錯亂,該名患者就是腸炎情況嚴重,使原本不相通的腸道與膀胱,因發腸炎穿孔形成瘻管相通,這個連外道路使腸內空氣及糞便殘渣於是排入膀胱,因而導致解尿有風及殘渣;若是瘻管發生在女性患者的腸道與陰道間,陰道恐出現異常分泌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克隆氏症確診不易 須終生治療的重大傷病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40 歲族群,致病原因不明,目前已知和自體免疫、基因、環境等因素有關。黃天祐醫師指出,克隆氏症患者從口腔到肛門都可能發炎,發炎部位呈跳躍性,小腸、大腸是最常被侵犯部位,初期可能以反覆腹瀉、腹痛、血便、營養不良及體重變輕等症狀表現,若未即時就醫治療,還可能併發多種共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學業及人際關係,且需要終生接受治療以控制疾病,也因而列為重大傷病之一。黃天祐醫師回憶,曾經有位醫院同仁因反覆性腸阻塞急診多次,最終經過腹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小腸腫脹、發炎,進一步進行小腸鏡檢查,這才確診為克隆氏症,算一算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前前後後過了好幾年,而且當時已經出現腸道狹窄症狀,必須藉由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內外交迫 腸道外症狀可能早於腸道症狀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腸道本身出現病徵外,還可能波及其他器官,部分患者會出現關節炎、虹彩炎、膿皮症等腸道外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腸道外症狀比腸道症狀更早出現,因此前後到骨科、皮膚科、眼科就診,輾轉奔波多時才確診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也可見這個疾病的多樣性,使得確診大不易。黃天祐醫師分享,曾收治一名二十多歲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初期因為兩側腳踝都化膿而住院,分別有十幾公分傷口,外表看似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治療,但治療效果始終不佳,經切片檢查後,才確診是潰瘍性腸道疾病引起的腸道外共病「膿皮症」,所幸經過治療,腸道發炎獲得控制後,皮膚化膿的狀況也跟著改善。治療關鍵 黏膜癒合才能「腸」治久安現有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及生物製劑。類固醇能抑制發炎反應,但長期使用可能出現高血壓、骨質疏鬆、血糖不易控制、易感染等副作用,因此常用於疾病急性期,直到患者急性症狀緩和;如患者疾病症狀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可能使用生物製劑以緩解腸道發炎,以降低復發、手術及併發共病的風險。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多為年輕族群,常處於課業或事業打拼階段,部分患者以為腸道症狀緩解就是疾病獲得控制,因而中斷治療、不再回診,對此,黃天祐醫師提醒,藉良好的醫病溝通,搭配遵循醫囑、定期追蹤、持續治療,使治療達到大腸黏膜癒合的理想目標,才是穩定控制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鍵,倘若治療變成「自」療,任意停藥,恐讓疾病復發或突然惡化,讓病情變得更加複雜也更難以控制,導致得不腸失的結果。(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如廁用力竟骨折 赫見脊椎沾黏如竹竿

如廁用力竟骨折 赫見脊椎沾黏如竹竿#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歲男性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十多年,每每下背疼痛時便自行買止痛藥吃,也不規律回診,未料下背痛越發嚴重,某日如廁時,起身過度用力竟然發生骨折,至醫院檢查發現脊椎已經沾黏、失去彈性,因而受外力衝擊導致骨折。所幸在積極接受治療和復健後,症狀得已改善,也讓他不禁感嘆:「早知珍惜自己的身體多一些,就不會多受骨折之苦。」僵直性脊椎炎未及早治療 恐致脊椎沾黏  中國附醫風濕免疫科黃春明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主要侵犯於脊椎的慢性發炎性疾病,疾病表現相當多樣化,典型症狀包括晨間僵硬、下背痛,也經常伴隨接骨點發炎、虹彩炎等脊椎以外的症狀。若未及早治療,將有高風險發生「脊椎沾黏」,也就是原本一節節分開的脊椎會因為骨贅物生成而相互沾黏,不僅外觀會因為脊椎變形而駝背,身體也會因為脊椎失去柔軟度而變得僵硬、難以活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黃春明醫師指出,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選擇十分多元,對於剛確診或是症狀輕微者會給予消炎止痛藥,若有出現周邊關節症狀,例如:接骨點發炎、下肢關節發炎等,則會再加上免疫調節劑來減緩發炎。若患者使用上述兩種藥物仍不見改善,醫師就會評估患者狀況使用生物製劑,進一步阻斷發炎因子,降低脊椎沾黏的發生風險,建議症狀嚴重或是發炎指數高的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越休息越痛 晨間最僵硬如何辨別僵直性脊椎炎與運動傷害?黃春明醫師指出,一般運動傷害會隨著時間逐漸改善,但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屬發炎性疼痛,反而會越休息越痛,因此,如果下背、關節疼痛久久不見好轉,就要提高警覺。呼籲民眾如果出現下背痛、晨間僵硬、反覆性的足底筋膜炎和腳踝疼痛等症狀,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仍未改善,應盡速至風濕免疫科就醫,把握及早治療良機,避免關節出現無法回復的傷害。(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中醫治虹彩炎?清目雙花飲解眼紅腫痛

中醫治虹彩炎?清目雙花飲解眼紅腫痛#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名主持人于美人之子因虹彩炎引起一眼全盲,經過針灸治療後奇蹟似的看到光線,「虹彩炎」是一種不明原因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除了虹彩炎以外,睫狀體、葡萄球膜、視網膜也會發炎,但以虹彩發炎機會最高。常見眼睛紅、痛、飛蚊、視力模糊的狀況,久而久之會引發白內障跟青光眼,虹彩炎在治療過程中易引起眼壓過高,造成視神經萎縮甚至有全盲的遺憾。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祐睿醫師,曾收治一名32歲新手媽媽蔡小姐,因懷孕期間長期睡不好,再加上產後半夜要餵奶,持續睡眠不足,不斷出現牙齦腫大跟嘴破,且眼睛紅與眼眶周圍腫痛,甚至視力模糊。蔡小姐至眼科檢查發現罹患了「急性虹彩炎」導致眼壓一度飆高到34 mmHg,視野降低至91%,雖然經過緊急治療,減輕眼紅與眼眶痛,但眼壓還是降不下來。中醫清降虛火搭配針灸 恢復視神經虹彩炎(急性前葡萄膜炎)是虹膜及睫狀體的急性發炎,就是構成瞳孔的虹彩以及相連的睫狀體,因為自體免疫系統出現不協調的情況,造成發炎狀態,是葡萄膜炎中最常見的型態。二十歲至四十歲間的青壯年男性居多,通常侵犯單眼,病人有畏光、疼痛、紅腫、流淚及視力降低、視力模糊等主訴。檢查可發現角膜周圍發紅有無膿性分泌物,角膜內層有發炎細胞堆積,有白色斑點出現,前房房水出現蛋白質及發炎細胞,甚至有纖維樣溢出物及前房蓄膿之情形。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郭祐睿醫師提醒虹彩炎患者「千萬不能補」,因為虹彩炎跟發炎體質息息相關,不只可能是虛火引起,也常跟肝火上炎或肺經風熱有關,發生虹彩炎時,應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並配合針灸刺激眼部穴道治療。清目雙花飲 養眼同時預防虹彩炎郭祐睿醫師表示,自體免疫的疾病,攻擊眼睛的機會就很大,平常一定做定期檢查,配合中西醫師治療,不可掉以輕心,才能永保光明。郭醫師也建議虹彩炎患者平日可使用「清目雙花飲」來做預防,配方跟作法如下:材料:菊花 2 錢、金銀花2錢、甘草1錢,以500 C.C的水煮沸後,轉成小火,煮約5分鐘,放溫,即可飲用。其功效為具有清熱、降火、明目等作用,可以緩解眼紅腫疼痛。

雙眼紅腫要注意 恐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雙眼紅腫要注意 恐是巨細胞病毒感染#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多歲的趙先生過去身體非常健康,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嗜好。然而去年初開始出現雙眼發紅、脹痛,還會視力模糊。趙先生被診斷為雙眼虹彩炎合併續發性青光眼,並開立青光眼藥水控制眼壓,以及類固醇眼藥水壓制眼睛內部發炎。剛開始病況緩解,但之後仍再度發作,眼壓上升與眼內發炎對藥物反應越來越不理想。經病毒感染虹彩炎 眼角膜水腫、發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穎正表示,趙先生求診後,發現雙眼最佳矯正視力只剩下0.4,眼壓均較正常人的上限值高出許多。眼科檢查發現雙眼結膜充血,雙眼眼角膜都明顯水腫,並可在眼角膜內皮細胞上發現許多發炎細胞聚集的沉澱物,雙眼也合併明顯白內障。經檢驗發現巨細胞病毒呈現陽性反應,診斷為巨細胞病毒角膜內皮細胞炎合併續發性青光眼。在原有的青光眼及類固醇藥水外,另外投予口服及局部的抗病毒藥物以壓制病毒感染。經1個月的抗病毒治療,雙眼不再紅痛,視力也明顯進步,眼壓也降到正常值。眼睛受病毒感染 很高比例會復發原發性虹彩炎多為原因不明的眼前房發炎,主要症狀包括眼睛紅、痛與視覺障礙。檢查時常發現患側眼壓比健側眼要來得低。若是患者有虹彩炎症狀與癥候,以及反覆發作病史,再加上眼壓上升以及其他不尋常發炎反應,則要懷疑是眼內病毒感染。林穎正醫師強調,在病毒感染的患者當中,很高比例患者在停止抗病毒藥物之後會復發,例如巨細胞病毒發炎,停藥後復發的機率高達8成以上。病患必須長期服藥追蹤,避免對眼睛造成持續傷害。如果出現視力模糊減弱、頭痛嘔吐、眼睛紅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3C控愛吃補 脊椎炎併發症恐失明

3C控愛吃補 脊椎炎併發症恐失明#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可忽「視」脊椎炎!單側眼睛紅腫痛,反覆發作好不了,當心恐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僵直性脊椎炎有「明星病」之稱,藝人如周杰倫、浩角翔起成員浩子、阿Ken、余天父子及李易都深受疾病之苦。多數人不清楚僵直性脊椎炎是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除脊椎外,還可能會侵犯眼睛、腸胃等其他器官,其中發生於眼睛的虹彩炎是最常見共病。睡不到6小時 僵直性脊椎炎併發虹彩炎一名罹僵直性脊椎炎的學校老師,因學期末工作壓力大,每天熬夜爆肝睡不到6小時,批改考卷時眼前一片霧茫茫,本以為是用眼過度及老花眼鏡度數不足,但眼睛持續紅腫痛及佈滿血絲,求診後才知道是僵直性脊椎炎併發虹彩炎。醫師警告,一旦延誤治療,瞳孔恐會變形,演變為青光眼,甚至有失明風險,千萬不可忽「視」!壓力大、3C控、愛吃補患者身上會發病根據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臨床統計,台灣約有3至4成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有虹彩炎,會出現眼睛紅腫充血、視力模糊、畏光及流眼淚等症狀,在工作壓力大、長過度用眼如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或是常吃補品的患者身上發病。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醫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蔡文展表示,台灣目前約有近7萬名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好發於20至40歲的男性青壯年族群。常見症狀為下背疼痛或晨間起床脊椎僵硬,而除了脊椎關節的病變外,周邊關節或是其他器官也會產生包含虹彩炎、不對稱周邊關節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肌腱附著部病變(如足底筋膜炎)、骨質疏鬆等6大關節病變。這些族群要注意根據風濕病醫學會研究發現,發病年齡小於16歲、有周邊關節炎、疾病活性常高居不下、侵犯脊椎關節以外器官的患者為僵直性脊椎炎預後不良的高危險族群,需積極治療以控制疾病,避免發生不可逆之脊椎變形,造成駝背如鐘樓怪人或是失明等其他器官損害。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魏正宗指出,多數患者在眼科門診使用類固醇眼藥水後症狀會緩解,易忽略反覆發作帶來的後遺症,小心會面臨提早青光眼甚至失明風險。當一年反覆出現一次虹彩炎以上,建議轉診至風濕免疫科,依照病情若需要則會建議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以控制疾病。魏正宗醫師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應避免工作壓力過大,及長時間使用3C 產品造成眼睛無法負荷,更不要補身不成反傷身,自行吃補當做可增強免疫力,反而可能讓失控的免疫力過度旺盛,造成疾病惡化。

「關關」難過!關節炎恐致眼疾

「關關」難過!關節炎恐致眼疾#虹彩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幼年型多發關節炎、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萊特氏症、貝氏症)、結晶性關節炎(痛風)及退化關節炎等,關節炎症狀,有時會合併身體其他部位的症狀,例如僵直性脊椎炎常會合併虹彩炎、貝氏症會有視網膜病變等,在治療時,不止治療關節問題,而是要治療全身。局部腫痛、關節畸形、晨間僵硬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表示,關節炎的特性包括局部腫痛、關節畸形、晨間僵硬、氣象台、病情反覆、持續變化,時常合併周邊軟組織痛等,關節炎形成的原因,包括退化磨損、發炎反應、飲食因素、體質基因、病毒感染、壓力、內分泌調控異常等,賴寧生提醒,罹患關節炎後並不是少做事、多進補就可改善,還是要接受治療。關節炎的整合治療包括NSAID抗發炎止痛藥、類固醇、關節炎特殊用藥(DMARDS、DMAODS)、外科矯治、復健及病人自我學習,如病友會、專題知識演講等,對於一般人常心存疑慮的類固醇治療,賴寧生院長指出,關節炎治療若沒有類固醇,一定會失敗,只要精準調配使用劑量,即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氧運動、肌力訓練 可改善疼痛大林慈濟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蔡明倫表示,根據觀察,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水療及太極拳等,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疼痛、身體功能的改善有所幫助,運動前應該先決定適量的運動劑量,並評估個人損傷情形、運動偏好、合併症、運動可以性,來做為開立個人運動處方的依據。簡單的伸展、肌力等運動,利用隨手可得的羽球拍、彈力繩等工具,也可以進行肌力訓練,循序漸進,強化肌肉、關節,蔡明倫物理治療師指出,雖然目前沒有醫學實證認為運動能改變疾病,但運動對於患有髖、膝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處理上仍扮演重要角色,持之以恆練習,可以獲得症狀及功能的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