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無力

臺大醫院泌尿部團隊「膀胱無力」研究 獲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年會最佳海報獎

臺大醫院泌尿部團隊「膀胱無力」研究 獲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年會最佳海報獎#膀胱無力

在政策鼓勵下,台灣再生療法蓬勃發展,醫界也積極採用生技產業的最新研發成果治療病患,並在國際研討會上發表成果。由臺大醫院泌尿部闕士傑主任與張尚仁醫師領導的泌尿科團隊(黃欣媚醫師、李采霓醫師及劉姿廷研究員),運用三顧公司所研發的專利高聚合型細胞,於動物實驗發現可以改善「膀胱逼尿肌功能低下」問題(即俗稱之「膀胱無力」),此一研究成果在今(2024)年4月5日至8日舉辦的歐洲泌尿科醫學會(EAU)發表,榮獲「最佳海報獎」肯定,讓國際再度看到臺大醫院再生醫療的實力。 「膀胱無力」是常見發生於老人的問題,尤其80歲的男性中,有高達79%的人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因此容易衍生出所謂膀胱無力的症狀 根據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有膀胱無力之苦的病患比例也隨之上升,其中女性患者約佔12%~45%,70歲以上男性則高達48%。目前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膀胱無力,藥物治療通常會先使用甲型阻斷劑及bethanechol等藥物予以治療,但效果十分有限。此外,還有採取神經電刺激、或於尿道括約肌注射肉毒桿菌等後線治療方式,幫助患者改善症狀,但都無法達到長期滿意的療效。因此,臺大醫院泌尿部闕士傑主任與張尚仁醫師團隊與三顧公司合作,利用三顧公司自行研發的高聚合劑型的人體幹細胞注射於膀胱無力的老鼠膀胱後,發現人體幹細胞可以促使器官組織修復改善。不過這只是初步的動物實驗結果,未來仍需要進一步人體試驗來確立幹細胞於人體的療效,希望未來可以運用於治療廣大患有膀胱無力的患者。 根據張尚仁醫師表示,在使用高聚合劑型的人體幹細胞注射於膀胱無力的老鼠膀胱四個星期後,確有改善膀胱無力的效果。試驗結果顯示,部分膀胱出口阻塞導致膀胱無力的老鼠在注射高聚合劑型的人體幹細胞後,膀胱排尿性收縮力會有明顯回復,也觀察到膀胱體積、膀胱容量與排尿量有改善的趨勢,殘餘尿量也有變少,證實高聚合劑型的人體幹細胞的確具有效治療「膀胱無力」的潛力,本次由泌尿部闕士傑主任與張尚仁醫師領導的泌尿科團隊在歐洲泌尿 科醫學會(EAU)發表,榮獲「最佳海報獎」,是對臺大醫院的肯定,臺大醫院泌尿部未來也將持續在各項泌尿研究持續精進,為照顧病患而努力。  

排尿灼熱剌痛 熟女嘆連假塞車憋尿惹的禍

排尿灼熱剌痛 熟女嘆連假塞車憋尿惹的禍#膀胱無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連假及返鄉期間,總可見高速公路及風景區淪為大型停車場,塞成開車族及乘客的噩夢,不論男女老少都只能盡量憋住尿意,好不容易遇到休息站、加油站,排隊如廁的民眾也非常多,一名38歲張小姐就醫時表示,如廁時有強烈的灼熱剌痛感,尿液偏深黃色,懷疑是在清明連假期間,每到一處景點都塞車憋尿、排尿如廁導致。 膀胱猶如橡皮筋 長期憋尿恐膀胱無力、尿道發炎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張甫仲主任表示,膀胱猶如橡皮筋,長期憋尿容易造成彈性疲乏導致膀胱無力,且因尿液留滯太久,還可能引發尿道發炎,甚至導致血尿、尿滯留等併發症。常憋尿三大族群為:女性、攝護腺肥大的中老年人、因工作因素喝水量不足的人員,如保全、護理師、警察、櫃檯人員等都要特別注意。女性的泌尿道較短,細菌容易經由尿道進入膀胱引起發炎,因此若飲水量不足,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泌尿道感染,嚴重甚至會造成血尿等現象。而中老年人可能因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不乾淨、殘存尿液、頻尿甚至尿滯留而完全無法解尿。多吃南瓜子與蔓越莓保護泌尿道 出遊準備尿布或尿袋應急張甫仲主任建議,養成良好的排尿及飲水習慣,出遊前除可先規劃及了解附近景點、休息站及加油站是否有提供廁所,也可準備儲尿小物,當無法離開交通工具、塞車中時,也能透過這些小物解決生理需求,也可在車上先備妥如空瓶罐、塑膠袋、集尿器、尿布或尿袋等,情急下忍不住時還能救急。   營養科李佩霓主任提醒,平時應多喝水、多吃南瓜子與蔓越莓,每日最少飲用開水1500毫升,維持尿液外觀清澈淡黃;食用富含微量元素鋅與硒的南瓜子可保護攝護腺、減緩攝護腺肥大病程;而富含花青素的蔓越莓也能改善下泌尿道阻塞、降低泌尿道感染,預防泌尿道發炎或感染。

打噴嚏就漏尿 產後容易尿失禁?!

打噴嚏就漏尿 產後容易尿失禁?!#膀胱無力

文/媽咪窩雜誌採訪/余靜雯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 詹景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 林姿吟產後的妳,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出現牽動腹壓肌的動作,如跳耀、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或提拿重物時,尿液就會不自主地流出?該如何解決這種令人害羞的困擾呢? 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婦女每4人就有1個人有漏尿的困擾,隨著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懷孕的婦女更有高達30~50%的人有尿失禁的困擾,雖然產後絕大多數的婦女可恢復正常,不過,將來再度懷孕或是年紀變大時仍有復發的傾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漏尿也就是所謂的「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並會造成社交、個人心理及衛生上的問題。尿失禁可分為四種型態,分別是: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而產後的尿失禁大部分是屬於應力性尿失禁。詹景全主任指出,懷孕時,子宮從原本約70公克增加至4~5公斤重,長期壓迫骨盆肌肉組織,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加上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可能使陰道裂傷或支配提肛肌的神經血管斷裂,使支撐膀胱、子宮、腸子的骨盆底肌肉萎縮、無力、鬆弛,是造成產後尿失禁的主因。此外,胎頭擠壓膀胱造成膀胱水腫、無力或膀胱過度膨脹,也容易導致產後尿失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也表示,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第二產程過長、胎次過近、孕前體重過重、胎兒體重過重(超過4,000公克)、生產次數過多、產婦年齡過大等,都將大大提高產後尿失禁的機率。她進一步表示,由於在使用產鉗生產時,胎頭被拉下的速度遠快於正常的分娩,進而對神經、骨盆底的結締組織產生牽扯、傷害。倘若在生產過程中,迫不得已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生產或是產婦用力過度、使力不當,產後漏尿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另外,尿失禁與生產的方式也有相當大的關聯性,有些孕婦會選擇以剖腹產的方式來降低產後尿失禁的情況。針對於此,林姿吟主任指出,雖然生產方式採取剖腹產且未經過產痛的產婦,日後漏尿的機率小於採自然產或經過產痛的剖腹產產婦,但並不表示,選擇剖腹產就不會發生尿失禁。而且也要考慮剖腹產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為了預防尿失禁而選擇剖腹產未免有點矯枉過正。延伸閱讀「尿失禁的分類表」: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94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