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性關節炎

走路卡卡 乾癬性關節炎當痛風

走路卡卡 乾癬性關節炎當痛風#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張先生高一時常常打電動熬夜到半夜,某天發現他的後腦勺有紅紅的一塊,至診所就醫確診為乾癬,就讀專科2年級時,失戀時的難過情緒加上難以入睡,頭部、小腿及腰間兩旁身體局部乾癬,突然嚴重發作,全身上下除了頭部沒被包圍,其他部位都是乾癬,身體像洋蔥層層脫皮,全身出現脫皮、癢等症狀,經照光治療才將症狀控制住。為遮皮屑 多穿一件衛生衣為了將皮屑蓋住,夏天甚至必須多穿一件衛生衣,有時在大眾交通運輸或在外面座位上離席,旁人可能因為座位上殘留著掉落下來的皮屑而不敢就座,另外,治療乾癬的藥膏塗抹在頭皮上顯得油油的,伴隨乾癬皮屑掉落,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久沒洗頭產生的頭皮屑。關節、腳踝腫痛、行走困難4年前,張先生因工作關係,需要支援輪班,工作時間不固定,讓他的乾癬症狀再度復發,而不只是皮膚上的問題,就連右膝關節,再來是左腳踝部位也感到腫痛,關節活動也開始感到卡卡的不自在,行走困難,由於父親跟弟弟都有痛風症狀,他一度以為自己也是家族性遺傳痛風疾病。嚴重乾癬、皮開肉綻經過3、4個月的中醫治療,以及服用類固醇都沒有好轉,除了全身嚴重乾癬、皮開肉綻外,腳關節的腫痛,讓他根本無法走路去上班,張先生進而轉到大醫院免疫風濕科就醫,經診斷後,確認張先生罹患乾癬性關節炎,經過生物製劑的治療後,張先生很快地感到乾癬關節炎的症狀好轉,發炎指數也被控制下來。可正常走路、活動、游泳經過長效型的生物製劑持續治療後,病情大為改善,發炎指數也大為降低,讓他擺脫先前嚴重時低落的心情,整個人心情都好了起來,不僅身上只剩小腿的10元硬幣大小的一小塊乾癬,平常走路活動也都能跟正常人一般,現在也能游泳,生活品質變得更好。

年節在家打牌坐太久 碰出乾癬性關節炎!

年節在家打牌坐太久 碰出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原本就有乾癬症狀的莊先生,平常就偶爾有下背痛及關節痠痛情形,過年期間經常約朋友來家中打牌且長時間久坐,數日後卻發現持續下背痛及手指腳趾關節緊繃的現象,一開始以為是姿勢不良導致的關節痠痛,誰知年節過後開工,症狀卻沒緩解,甚至出現嚴重下背痛致無法下床以及手指腳趾紅痛腫脹等情況,至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以上症狀都與乾癬引發的乾癬性關節炎有關!乾癬性關節炎輕忽不得 嚴重造成關節變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偉哲指出,臨床上統計,約有5-40%的乾癬患者同時會出現關節炎、下背痛與著骨點疼痛的症狀,可說十分常見,而由於關節破壞是不可逆的現象,若輕忽嚴重性延誤治療,就可能導致關節損壞變形,最終影響日後的生活作息,實在輕忽不得。乾癬屬於一種皮膚慢性發炎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有明顯的斑塊、發癢、脫屑等情形,雖多為皮膚症狀,實際上卻是自體免疫調節出現異常所致。因此,若乾癬患者出現夜間或清晨起床時下背痛,但活動後可以改善;或有手足肘等周邊關節發炎現象,甚至出現足跟疼痛與腫脹等症狀時,就要高度警覺可能是乾癬性關節炎在作祟,應提早就醫治療。研究顯示,當乾癬患者的指甲、頭皮或股溝間出現嚴重的乾癬症狀時,將來發生乾癬性關節炎的風險也會增加。洪醫師表示,上述症狀最易被輕忽,而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疾病本身併發代謝症候群、冠狀動脈硬化、脂肪肝、眼睛病變等等種種問題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出許多。患者積極治療 才能減少共病發生目前治療乾癬關節炎的方式分為三個部分,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針對嚴重患者的外科手術治療。洪醫師提醒,傳統免疫調節抑制劑藥物使用在控制皮膚與關節發炎,但對於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目前衛生福利部已核准多項生物製劑可供申請使用,但需一定藥物療程及符合健保條件,透過定期每兩週回診治療以改善皮膚及關節炎症狀。洪醫師表示積極治療乾癬與乾癬關節炎可降低乾癬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對看不見的潛在關節病變有保護作用。上述案例經由適當的治療後,關節疼痛及下背痛的問題已消失,對乾癬皮膚症狀亦有大幅改善。洪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及相關下背疼痛易被輕忽,因此醫師建議,乾癬及乾癬關節炎患者平日宜多了解自身症狀及可能影響部位的嚴重程度,同時也要清楚目前使用藥物的種類與注意事項,聽從醫囑按時治療且定期回診,只要積極控制且治療,就可減少日後憾事的發生。

冬天乾癬易復發 生物製劑帶來契機

冬天乾癬易復發 生物製劑帶來契機#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冬是乾癬患者容易復發及變嚴重的季節,部分患者不僅要煩惱外顯皮膚症狀,關節炎、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共病也可能同時來襲。醫師表示,乾癬不僅僅是單純皮膚發炎的疾病,慢性的發炎亦可能影響許多器官及系統,因此妥善疾病控制對患者來說十分重要,且乾癬的照護應「內外」兼顧,不只要治療皮膚症狀,也要兼顧預防共病風險。乾癬嚴重致關節惡化及三高 生物製劑控制病情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乾癬特別門診廖澤源主治醫師表示,近來天氣逐漸轉涼、變冷,皮膚科門診開始暴增病情惡化的案例:有些患者有嚴重的全身性紅皮症,就診時已經沒有一處完好的皮膚,整個人看起來就像一隻紅通通、被煮熟的蝦子一樣;有些患者則發現自己的關節會紅腫疼痛,甚至痛到無法自理日常生活;另外經過篩檢發現同時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亦不在少數。廖澤源醫師提及,當患病時間越久,患者越容易有放棄的念頭,其原因多半與過去的治療效果不佳有關,使患者不斷飽受身心之苦,更因外觀症狀而不敢外出,信心也大受打擊。不過,廖澤源醫師強調,除了已知的傳統治療,治療乾癬的生物製劑也不斷推陳出新,如兩週施打一次的劑型,使用上不僅較方便、也注重安全性,可作為治療的選擇之一。病情如為中重度乾癬,且對於傳統療法成效不理想的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對於其病情較能控制得宜。乾癬生物製劑納健保給付 延長至2年廖澤源醫師表示,自從今年(民國104年)衛生福利部健保署於四月一日公告,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期限從原本的6個月延長為2年,對病人來說不僅減輕經濟負擔,也能藉此長久控制疾病。「每當看到病人從體無完膚的皮膚狀態逐漸康復,並同時能穩定地控制共病,對於醫師來說是很欣慰且很有成就感的。」也有越來越多的病人因為乾癬的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而開始積極治療,並且願意站出來鼓勵其他乾癬患者:只要有希望就不要放棄治療。廖澤源醫師也補充道:「雖然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有其規定條件,不過若乾癬患者有投保私人醫療保險可給付生物製劑,便可跳脫需事先向健保申請的範疇,能更早治療控制病情。」

指甲、頭皮也長癬?小心是乾癬性關節炎

指甲、頭皮也長癬?小心是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是乾癬的好發季節,一名年約25歲的女性上班族,因身上乾癬經常發作,皮膚變得很差,不但影響工作,人際上也沒自信。直到前兩年發現連頭皮、指甲上都長了癬,甚至伴隨膝蓋關節疼痛,經就醫才知道原來是罹患了乾癬性關節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科黃柏豪醫師說明,根據研究指出,約有7-35%左右的乾癬患者會轉變為乾癬性關節炎,這類族群發病是從指甲、頭皮開始。門診就有患者曾因指甲出現如出現凹洞、不規則、斷裂、剝離、變色等類似灰指甲現象,跑錯科求診,不但延誤就診時機,還導致關節出現變形。生物製劑抑制發炎因子 降低乾癬性關節炎發生率乾癬不只屬於皮膚的疾病,更屬全身性的免疫疾病。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有5成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容易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脂肪肝、眼睛病變、克隆氏症、憂鬱及焦慮等症狀,因此,治療上必須特別留意。黃柏豪醫師表示,輕度的乾癬患者(皮膚發炎小於10%),臨床上可給予保濕型或類固醇、維他命A等外敷藥物;對於嚴重型的患者,則將視患者狀況給予免疫調節性藥物,他補充道:「若使用皮膚藥物及免疫調節藥物都無法控制時,就必須使用生物製劑,以抑制發炎因子。」有國外文獻指出,使用生物製劑可降低皮膚的發炎症狀,若一開始只有皮膚問題,也能降低乾癬性關節炎的產生。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研發而成的生物製劑,可降低乾癬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能改善皮膚的乾癬症狀。黃柏豪醫師舉上述25歲女性上班族為例,經過使用兩週施打一劑且治療一個月後,該名女性的皮膚症狀已經改善許多。健保給付生物製劑延長至2年 乾癬患者一大福音以往生物製劑的費用高昂,對長期使用的患者而言負擔較大。自今年4月起,健保署將生物製劑的給付期限從原本的6個月延長至2年,降低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黃柏豪醫師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對關節的破壞性不亞於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旦發生變形就很難回復,因此,若有乾癬症狀且又有莫名關節痛的患者,應及早至風濕免疫科求診;此外,飲食上也應採清淡、少油炸,多運動並維持正常作息、不熬夜,更要嚴格戒酒戒菸;同時,進入冬天好發期時,更要做好平日的保濕工作。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誤以為皮膚狀況好轉就擅自停藥,以免病情加劇後,更難治療。

大方擁抱乾癬病友!好友相揪來健走

大方擁抱乾癬病友!好友相揪來健走#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乾癬患者常因皮膚外觀紅腫、甚至脫屑,而長期遭受社會大眾歧視與誤解,事實上,醫師解釋,乾癬不具感染力也不會傳染,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台灣至少有11萬名乾癬病友,其中尚不包括許多並未就醫或未確診的人數,實需社會大眾共同來關心。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楊志勛醫師表示,乾癬除了一般已知的皮膚症狀外,也須注意乾癬性關節炎及心血管等共病發生,尤其是乾癬性關節炎是不可逆的,嚴重可能會侵犯身體單處或多處關節,造成關節損傷,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因此,及早治療能保存尚未破壞的關節功能,且避免損壞再度惡化。因應「世界乾癬日」的到來,為提升乾癬的疾病衛教意識,並協助病友度過各項難關,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及台灣乾癬協會將於下月初舉辦「健走活動」,邀請一般民眾攜家帶眷或與三五好友相約前來共襄盛舉,同時也鼓勵病友參與活動並勇敢走入人群,人生才不會「卡關」。活動當天協會將跨界與金牌詞曲製作人攜手合作,首次發表為乾癬病友量身打造的歌曲。詞曲中傳遞病友們的心聲,透過歌聲的傳達,期望獲得社會大眾更多的支持、關心及同理心。另主辦單位不僅提供神秘小禮給每位參與者,民眾還能「邊走邊玩」,參加闖關活動,完成任務的民眾還有機會摸彩抽大獎。期望透過此次健走活動,能喚起民眾對於乾癬疾病的了解,並對患者展開正面、友愛的關懷,讓乾癬患者不再怕怕,勇於張開雙臂,迎向人群。11/1(日)乾癬健走報名詳情請上網搜尋「台灣乾癬協會」。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

熬夜久坐打牌 當心乾癬性關節炎上身#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從牌桌下來上廁所,結果肩頸痠痛,全身關節卡卡又硬梆梆,還以為是自己老了。」過年期間親朋好友相約打牌,逐漸變成全民運動,日前就有一名乾癬患者,因過年在牌桌上待太久,起身如廁時驚覺身體僵硬疼痛,本以為是關節老化引起,尋找家醫科、復健科期望能減緩疼痛感,但多次看診無效且關節持續腫痛,轉診至風濕免疫科才發現,這些腰痠背痛、關節腫痛竟與乾癬性關節炎有關!三軍總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郭三元醫師表示,許多人因打牌久坐或是長期保持單一姿勢,容易使血液循環變慢,肌肉關節僵硬不靈活。特別是乾癬患者,平常應適時活動筋骨,當手腳、關節有腫痛的現象,且不適感超過一小時,切勿輕忽,可能是罹患乾癬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不可逆 關節一旦毀壞便無法回復乾癬性關節炎是一個系統性的全身免疫性疾病,有超過85%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一開始僅有皮膚症狀,但隨著罹病時間增長,關節症狀會隨之出現。郭三元醫師提及,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多為慢性發展,但長期卻會引發關節變形,這種不可逆的關節破壞會使患者逐漸喪失生活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乾癬性關節炎的關節破壞及發炎程度,可能比類風濕關節炎還要嚴重;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不容忽視的。生物製劑助改善皮膚狀況及預防關節惡化根據臨床統計,將近一半的乾癬性關節炎患者,僅使用治療皮膚的治療藥物,卻沒有使用預防關節破壞的藥品,等到關節受損時已於事無補。對此,郭三元醫師表示,現今市面上已有生物製劑可作為選擇,不僅可改善乾癬的皮膚症狀,並能緩解關節發炎和破壞的程度。其中以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的生物製劑,為目前乾癬性關節炎的標準治療方式,藉由2週施打1次生物製劑,有助於監控關節是否有惡化。郭三元醫師呼籲,平時不宜待在牌桌上太久,久坐後需起身動一動舒緩筋骨,尤其是乾癬患者更要密切注意自身的關節變化,若是發現手腳有腫痛的症狀、或是長時間關節不順暢,必須及早開始預防或治療,才能走出「癬」關。

脫屑、乾癢難耐 乾癬患者胡亂進補恐加重病情

脫屑、乾癢難耐 乾癬患者胡亂進補恐加重病情#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好癢好癢,但抓了又流血,想抓卻不能抓的感覺實在好痛苦。」小美(化名)從小深受乾癬脫屑困擾,尤其在前陣子乾冷的氣候,脫屑、乾癢的症狀更是難耐。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蔡長祐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不只是皮膚的脫屑乾癢,甚至有三分之一的病患會合併關節炎問題。醫師更發現,在冬天「食補」季節,乾癬患者一旦擅自食用刺激免疫或調整免疫力的食補藥膳,更可能引起症狀發作或惡化,不可不慎。驚!每年6萬乾癬患者就診根據統計,國內乾癬盛行率是2.35‰,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1.6倍,估計每年約有6萬名乾癬患者就診。醫師也說明,一般人的皮膚角質代謝約需要一星期的時間,但乾癬病患因皮膚代謝很快,只需要24小時,角質層就會代謝死亡,因此,乾癬病患身上常常出現脫屑情況,甚至有些病人走起路來就像陣陣雪花飄下,長久下來容易造成病患人際關係、工作職場上的困擾。乾癬容易合併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乾癬脫屑會傳染嗎?」蔡醫師強調,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相關的皮膚發炎遺傳性疾病,並不會傳染,值得注意是,乾癬屬於全身性發炎,所以不僅表現在皮膚,身體的各種部位都可能發生。臨床上發現,高達三分之一的乾癬病患同時合併有關節炎問題,但因這類病患尿酸會升高,在診斷上也很容易被誤診為痛風發作,若疏於治療,未來恐會造成關節變形、不良於行等狀況。此外,因乾癬患者在血脂肪、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指數較高,因此病患也容易被發現合併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 乾癬治療契機:生物製劑助抑制發炎的免疫表現「只要確診為乾癬,不管病情多輕微,建議應立即積極治療。」蔡長祐醫師說明,目前治療上可分為擦藥、照光及吃藥,主要就是抑制免疫作用;但因為這些治療沒有專一性,因此效果並不是那麼明顯,直到生物製劑的出現,這類問題才得以被解決。醫師解釋,生物製劑是一種類似標靶治療,可以抑制身體真正引起發炎的免疫表現,臨床治療成效甚至有出現肌膚乾癬脫屑完全消失的案例。蔡長祐醫師補充,目前健保給付治療乾癬的生物製劑有三種,施打時程為最大的不同,可分為每星期兩針、每兩星期一針,以及每三個月一針的施打方式,主要是依患者的病情及需求而有所不同,當然較為長效型的針劑使用上較為便利,但病患是否適合,仍需視病況而定。

雪上加霜!3成乾癬患者易合併關節炎

雪上加霜!3成乾癬患者易合併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根據臨床統計,約3成的乾癬患者合併有關節炎的問題,以皮膚症狀為最先表徵,平均十年後才產生關節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楊凱介醫師表示,乾癬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的疾病,治療目的除了緩解皮膚脫屑問題外,另一方面則是緩解關節和周圍的軟組織發炎,以避免關節破壞引起失能的危險。乾癬性關節若關節變形 生活能力恐受限乾癬性關節炎指的是除了乾癬引起的皮膚脫屑外,也合併出現關節發炎問題。一般來說,患者在早晨起床時,會感覺到單一或多處關節不舒服、僵硬,甚至出現疼痛的現象,必須活動一段時間後才能緩解就要當心自己是否有關節發炎了。針對已有乾癬皮膚問題的患者,醫師建議,若出現單一或多處關節不舒服,或是睡醒後僵硬的問題時,應趁早到風濕免疫科就診;因為沒有治療的乾癬性關節炎,關節軟組織會因長期的發炎引起破壞,未來可能會出現關節變形,甚至失能。就像高血壓!乾癬性關節炎只能控制無法治癒「乾癬性關節炎定期治療,有機會完全治好嗎?」楊凱介醫師解釋,以目前的醫療科技而言,乾癬性關節炎是無法被根治的!但患者不必太驚慌,因為乾癬性關節炎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只要透過長期的追蹤治療,病情也是可以獲得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乾癬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包括物理治療及藥物治療。楊凱介醫師表示,臨床發現大約6成的患者對傳統治療方式有反應,而針對效果沒那麼明顯的病患,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注射治療,能改善關節症狀及皮膚乾癬病灶。臨床統計,約7成以上的患者控制表現良好。生物製劑注射 化「癬」為夷事實上,生物製劑是一種針對發病器官的蛋白質抗體,比起傳統的治療方式較具專一性,且對肝、腎的副作用也較低。目前國內治療乾癬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分為腫瘤壞死因子阻斷劑,以及細胞激素抑制劑,因藥效在體內作用的時間不同,注射間隔也所差別,包含:每星期2針、每兩星期1針、每個月1針的生物製劑,療效會依患者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和需求情況而有所差異,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使用。而對於需要工作的病友而言,越長效的生物製劑能帶來更高的便利性。對於部分病患對治療沒有信心,加上病情時好時壞,而影響就診意願,楊醫師也從3個角度給予病患建議,藉此恢復信心:1)身/保護自己身體,避免感染,皮膚乾癢時不要抓、不吃過多刺激性的食物;宜多補充蔬菜水果、好的蛋白質,且避免自行亂吃補藥或偏方,以免乾癬和關節炎問題更惡化。2)心/要放下,不要害怕乾癬這個疾病,應要好好面對。3)靈/關節炎急性發作時應先吃藥,不痛時一定要動起來,以維持身體的「靈」活。此外,也建議家人「聆」聽與了解病患的心情和需求, 適時給於支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