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

愛情依賴症:工作生活沒問題,遇到感情就失能

愛情依賴症:工作生活沒問題,遇到感情就失能#依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種愛情,叫兩棵歪脖子的樹,糾纏共生。我們都生來孤獨,卻需要學會合群,我們的成長都被要求要獨立,可是獨立沒有完全,我們進入關係成了一束束藤蔓,追尋攀附著纏綿在彼此身軀上,而這般的愛又該如何成長茁壯?灑落一地失望又哀傷的淚水,融入塵埃裡,滋長出夠多的藤蔓,越番緊密的交織,譜出一篇篇令人窒息的愛。愛情依賴症的現象親愛的,這是你嗎?1.當對方沒有回應須求,覺得對方不在乎、不夠愛?2.當對方拒絕提議或邀請,感到失望、失落,感覺自己被否定?3.當對方做的事你不認同,就無法忍受、大吵一架?4.當關係結束,就覺得自己失敗了?在依賴症者的眾生相中,往往並不如我們預期的,總是楚楚可憐模樣的人,有時候他們可能是很能幹、充滿活力,只是在生活中花大半的時間都在想著「愛情」、「關係」或「家人」。你一邊工作,想著卻是昨天男友跟你說得,他覺得相處得很累,搞得你心慌意亂,工作無法專心也交不出好報告。你一邊吃飯,卻想著為什麼老公遲遲不回你訊息,是不是又不小心激怒他了,還是他最近跟新來的女同事在幹麼?越是花時間想對方,越無法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也因為不願意花時間陪伴與照顧自己,而花更多時間想著對方,越需要透過對方的回應來讓自己感覺安心、有連結感、有安心感,或者,「自己沒有這麼不好」的短暫安全感。愛情依賴症的伴侶,很容易在與伴侶相處時,就傾倒很多的情緒或生活事件,有時候讓伴侶難以招架,在關係共構的結果,伴侶開始閃躲、延遲回應,因為在關係中感覺窒息。但對依賴的伴侶來說,自己已經忍耐五十六小時又三十五分鐘的委屈和憋屈,為什麼只要伴侶一點「用心」伴侶卻做不到?「自我厭惡」、「自我疏離」往往是這群人最核心的問題,越是不喜歡自己,越需要有人陪伴,越需要時間被填滿,而且最好是伴侶填滿最完美。而依賴症更進階的版本則會是,想要一直待在家中或伴侶身邊,而不重視自我發展,更不在乎自己的生涯,而最後不只是情感依賴,跟著也經濟依賴,成為在關係中攀爬的藤蔓系,伴侶成為你的重心與唯一的依靠時,你在關係裡越容易感到恐懼,而有更多暗黑的情緒,包括控制、不安,甚至你可能嫉妒伴侶的成就,當然你也會容易有許多的無助感。如果這是你,那這是兩顆歪脖子樹的愛情,而這是愛情依賴症,你會讓自己不斷在愛情了痛苦與歡樂兩極裡劇烈的跌宕起伏,直到有一天你們彼此摔得體無完膚,脖子歪得幅度更深,糾纏共生,互怨互艾,消磨彼此的愛也消磨彼此的人生,而很可能,就是一輩子。(本文摘自/愛無能:為什麼我們想愛,卻無法好好愛?/采實文化)

認真的你 卻有不敢依賴的痛

認真的你 卻有不敢依賴的痛#依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他們。「我有一個好奇!」今天才一坐下,易晴就先拋出了自己的疑問。「是嗎?太好了,說說看?」蘇青一貫安然欣賞的回應。「如果我從小就習慣位移到別人的位置上,那我應該很習慣跟別人靠近不是嗎?為什麼志遠和怡君他們會覺得我很遙遠呢?」端起桌上的骨瓷藍色唐草紅茶杯,微微笑了一下,蘇青抿了一口最愛的英國Fortnum & Mason蘋果紅茶,不疾不徐地說:「如果我們在童年期間無法向主要照顧者表達需求,某個程度來說,就等於提早失去了童年。有些孩子甚至心裡不自覺地為了自己不夠好、不夠體諒、不夠獨立、會嫉妒……而自我批判,所以儘管他們很可能一直努力藉著出色的成績、表現來討好別人,可是其實從來都沒辦法感覺到或者真正相信自己是優秀美好的。「深怕『自己永遠不夠好』的信念和焦慮,成為這些小大人們成長時的內心持續驅動力。也就是說,你們一直帶著『我不夠好』,『我一定要是好的,才會被愛、才會安全』這樣自我認知和強烈的不安全感,一路往前成長。「我們常常忽略一件事:如果一個人內在的不安和焦慮很高,又習慣時時自我檢視有沒有做好,這將讓別人感覺到和他之間是缺乏連結且疏離的。」「為什麼?這不是只是我們和自己之間的關係嗎?並沒有牽涉到別人啊!甚至,我一直很努力和怡君、志遠他們靠近啊!為什麼別人會覺得我疏離?」易晴依舊困惑的問。「哈哈,就是因為你們的『努力』,讓你們即使跟別人在一起也是『人在心不在』的啊!」蘇青進一步解釋:「你知道嗎?太早就曉得不能去做父母不喜歡的事的小孩,很容易不自覺地被導向完美主義,於是全部的心思都不自覺地罩在『害怕哪裡沒做好』的自我檢視和焦慮裡!就像一個隨時都上戰場的戰士一樣,無論是跟自己在一起,或者是跟別人在一起,你們都很難放鬆下來。你們無法就是只是處於『當下』、享受『當下』,這就是一種『不在』的狀態。「除此之外,有些小大人會產生『我是孤單的,我只能靠我自己』的信念,他們在生命早期的某個時刻暗自下定決心:我再也不要有任何感覺,避免自己感受到情感連結的渴望以及缺失的痛苦。可是離開情緒腦,鍛鍊理性腦的模式,也讓這些小大人長大之後變成和情緒、情感斷鏈的超理智機器人,而這往往讓身邊的重要他人感覺到無法和他有真正的親密連結。」「天啊!這也好像志遠耶,我覺得他就是這樣的人,以前我還以為是他不想和我太親近,現在想想,他是家裡的長子,所以他也是跟我一樣是小大人嗎?」易晴好驚訝,同時也彷彿多了解了志遠一些,甚至多了一種身為同類的哀憫與連結。「而且,可能還有另一個更深的傷害,」蘇青語氣轉為沉重,語重心長地說:「那是內心不自覺的『羞恥感』。基本上,童年原本就是人生中一段非得仰賴他人不可的時期,如果依賴他人的需求被拒絕,就意味著這個孩子不斷地被迫為自己的需求感到羞恥,而且不斷受挫。「以你在心畫中回溯到那個一、兩歲的傷為例,當依賴的需求得不到回應,甚至逼得你鬧情緒發脾氣了,但這憤怒仍然無法被父母接受,結果就是這孩子內在世界的分裂。「因為我們會把對父母忽視我們的憤怒,轉過頭來壓抑自己對他人的需求,長大後,我們會不自覺的在心裡對『想要依賴他人的自己』發動攻擊。」「你是說攻擊自己嗎?」易晴再度一臉詫異。「是,原本是幫助我們適應外境生存下來的內心保護系統,開始轉為心理學家所說的『內心原魔系統』——就像在心裡有個魔鬼一直跟你說:『依賴是不應該的,依賴是可恥的,依賴是痛苦的』,他不斷把這種暴露自己脆弱的依賴,視為一種必須敲響的『內在即將再度受創的危險訊號!』「這種內在的矛盾、掙扎、衝突,就是小大人的內心圖像,因此要這些小大人去依賴一個真實的人往往是不可能發生的。於是我們一方面在內在世界以自責自貶等方式攻擊自己,另一方面也讓自己遠離心中渴望的關係!所以獨立和依賴,也很可能是你心中的另一組對立的兩極性格。『我需要別人,但我無法依靠他們』,這就是你們內心裡的傷痕。」蘇青的微笑裡有理解也有心疼。「不過,我說過,我們的確會被過往的生命經驗影響,但我們並不會被注定,我也一再地分享這個信念:看見就是力量!現在,你看見了這些隱形的圖像、隱形的鐵鍊之後……」像是故意留下一段空白,蘇青停下來喝了一口茶。再抬起雙眼,她沉靜而溫柔的對沉默的易晴提出一個重要的探問。「更重要的是,你要為自己創造怎麼樣的未來呢?」(本文摘自/找回聲音的美人魚/心靈工坊)

如何減少依賴網路社群?試試8大提案

如何減少依賴網路社群?試試8大提案#依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社會系學者川霍特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他透過臉書徵求了一千零九十五位使用者,平均三十四歲,86% 是女性,平均擁有三百五十個臉友,每天花一個多小時在臉書上。接著,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禁用臉書一週,對照組則持續之前使用臉書的方式,實驗前後皆進行線上問卷調查,包括:生活滿意度、情緒,以及臉書的使用型態。 臉書使用強度:從臉友數、每天看臉書時間、每日必看臉書、關掉臉書會覺得不捨等層面評估。 臉書嫉妒程度:接受大量社交資訊而引發社會比較心理,覺得別人見識廣、更成功、更快樂。 主動或被動使用臉書:主動指貼圖、更新動態、評論他人貼文,被動指多常瀏覽最新訊息、看朋友的照片、瀏覽別人的臉書頁。結果發現:禁用臉書的這一組明顯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較多正向情緒,仔細區分臉書使用程度,這效應出現在中度與重度的臉書使用者,對於輕度則沒有差別。此外,臉書嫉妒達中度到強度的人,也因禁用臉書而感到生活更滿意。被動的臉書使用者,更能從禁用臉書中獲得更好的生活滿意度。事實上,被動的臉書使用和負面情緒與想法是有關的。在社群媒體中的社交比較,雖然可能引發不太舒服的臉書嫉妒,但研究也指出,也可能激發自我進步的動機,引發正向情緒,特別是擁有自信心的族群。社群媒體中有相當廣泛的主題,從大自然、旅遊、藝術、食物、體育活動等,許多素材有著美學價值與想像創意,能帶來啟發,是一種動機狀態,感到能獲得更新、更好的機會,被喚起新的想法,刺激開始付出行動。良性的嫉妒(benign envy),雖然心裡有點不悅,激發良善動機去改變自我,成長進步,能夠愈來愈接近比較的對象,是一種同化的、向上的比較。相反地,惡意的嫉妒(malicious envy),則是出現敵意動機,要把比較對象拉下來,是一種對比的、向下的比較。不用擔心,我不是建議讀者從此關掉你的臉書,但「暫時」離開臉書七天,真的可以讓你耳目一新!張醫師的小叮嚀:如何減少依賴網路社群,並重新對話? 讓社群媒體成為你人際關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幫友誼加分的工具,而不是逃避互動的藉口。 花在與親友真實互動的時間,建議多於與網友互動。 寧可一次看臉書看個夠,別三不五時查看臉書最新動態,能降低憂鬱風險。 禁用臉書一週:你會有更好的生活滿意度,以及正向情緒,特別是中度至重度的臉書使用者。 青少年應遵循社群媒體使用的安全指引,並限制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 玩「手機塔」(cell phone tower)遊戲:到餐廳用餐時,請每個人把手機交出來,堆在桌子中央,手機響起時,最先去拿手機的人,必須幫所有人買單。 珍惜面對面互動機會,減少在朋友面前滑手機,對友誼最加分。 有重要事情盡量面對面討論,少用社群媒體溝通,容易造成誤解或口出惡言,對於溝通並無正面效益。(本文摘自/APP世代在想什麼/ 心靈工坊 )

斷不開糖質依賴?竟是因為缺鐵

斷不開糖質依賴?竟是因為缺鐵#依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細胞當中,有種名為「粒腺體」(Mitochondrion)的微小器官,負責進行有效率的熱量代謝。如果代謝不夠確實,就會引起代謝失調,最嚴重的影響便是缺鐵症。缺鐵和糖質成癮,乍看之下似乎毫無關係,但其實兩者相當密切。人體所需的熱量,是由細胞中的粒腺體製造而成。也就是說,粒腺體就像是細胞裡面的發電廠。據說每個細胞裡的粒腺體多達數百至數千個,占了人體體重的一成左右。一般的情況下,粒腺體會利用氧氣,把糖質和脂質轉換成熱量。這種粒腺體的熱量代謝非常有效率,但需要各式各樣的營養素作為輔助;最具代表性的營養素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鐵質(見第七十五頁圖表4)。熱量代謝的最終階段需要鐵質,即便之前所有階段的代謝都正常,最後若是鐵質不足,代謝還是會停止,自然無法製造出足夠的熱量供人體使用。也就是說,身體一旦缺鐵,粒腺體就不能正常運作,無法順利製造熱量。代謝失調,改以糖解作用製造熱量︱所以你戒不了糖在這之後,身體就會開始啟動另一個不同(但也最原始)的熱量代謝迴路:「糖解作用」(Glycolysis)。這種代謝不使用氧氣,也不需要粒腺體,而是在「細胞質」進行代謝。糖解作用儘管不需要維生素或礦物質輔助,但是非常沒有效率,不但會使身體偏向酸性體質,還會使體溫下降(見第七十六頁圖表5)。此外,糖解作用的原料僅有糖質;缺鐵的人之所以戒不了糖,就是糖解作用在作祟。這種單純使用糖質製造熱量的迴路,會在身體各處發生,不但效率較差,還會使人渴望更多糖質。總而言之,缺鐵會引起糖質成癮,很難斷開糖質依賴。為何貧血的女性大多是甜食主義者?體內缺乏鐵質的人,通常同時缺乏其他維生素或礦物質。那是因為他們的日常飲食多以糖質為中心。至於身體是不是缺鐵,只要透過血液檢驗便可知曉。人體內的鐵質有「血清鐵」(Serum Iron)和「鐵蛋白」(Ferritin)兩種。血清鐵是血液裡的鐵,呈現馬上可使用的狀態;鐵蛋白則屬「貯藏鐵」(Storage Iron),是被蓄積起來的鐵。若以金錢來比喻,血清鐵就相當於身上的現金;鐵蛋白(貯藏鐵)則是像支票一樣,留待需要時再兌現。比較常見的狀況是,儘管鐵蛋白足夠,但實際上身體卻很缺鐵。這是因為當身體出現發炎反應、肝臟數值異常時,鐵蛋白的數值會隨之上升,但這不代表體內可用的鐵質充足(現金和支票的使用方式本來就不同)。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可以使用TIBC(總鐵結合能)檢驗人體內的鐵質狀況。TIBC是表現「載運鐵質的蛋白質」有多少的數值;只要TIBC的數值有上升的現象,便可推斷為缺鐵。基於以上所述,臨床上我都是以血清鐵、鐵蛋白、TIBC、發炎反應、肝臟的數值等,來進行綜合性判斷。先做身體檢查,確認是否有缺鐵問題在此建議無法戒斷糖質的人,可先到醫院安排身體檢查,確認是否有缺鐵的現象。現代人常有鐵質缺乏的問題,尤其女性(較容易有貧血問題)更為嚴重。各位身邊應該不乏愛好甜食的「甘黨女子」吧?這些人之所以「無糖不歡」,或許正是因為缺鐵所致。一旦確定體內缺鐵,便可多吃富含鐵質的食材(如牡蠣、大豆、燕麥、杏仁、馬鈴薯、肉類、全麥麵包、胡蘿蔔、南瓜等),或服用鐵質補充劑等營養食品來補充鐵質,這正是擺脫糖質成癮的第一步。(本文摘自/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方舟文化)

撒嬌有撇步?先安定內心就不惹人厭

撒嬌有撇步?先安定內心就不惹人厭#依賴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哈特身為精神分析師,曾經治療過多位患者,最終得到的治療理論,重新定義成是「充實自我」。也許會有人想:那這樣跟『長大吧』、『變堅強吧』,這些理論還不是一樣?」然而,雙方有著很大的差別。在寇哈特之前的精神分析理論,有著「就算治療者不在身邊,也要讓自己好好活著」的意義,自我充實是非常重要的。以「自我的充實=鍛鍊自己」的意義來實行,但是寇哈特的理論並非如此。自我內心先安定 才會被愛非常重視構築良好人際關係的寇哈特理論,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印象:對他人太過度撒嬌、太過度依賴的話,恐怕會出現超越了「撒嬌」應有界線的人。然而,對於人際關係最為重視的寇哈特,最想闡述的是:「若不被人喜歡的話,是很孤單的啊!」那麼,假設有個對他人過度撒嬌,只會想到自己的人,他會被周遭喜歡嗎?應該很難吧。自己沒有被滿足的情緒,以任性的手段要求對方來填補,就會不小心變成跟蹤狂那類的人。寇哈特認為,無論是不被人喜歡、自戀沒有被滿足等等,這些良好的「相互依賴」並不完整的狀態下,人類的情緒會變得很不安定。「我不被任何人認同」、「都沒有人喜歡我」等等,這麼想的時候,我們好好重視自己都辦不到,變成不安定的狀態。一整天都被那種思緒綁住的人,會處在不安定的狀態。相對地,「獲得充分的愛的人,內心會很安定,並且不會想要對他人撒嬌、想要得到愛」,這是寇哈特對人的觀點。我想擅長依賴他人,該撒嬌時就盡情撒嬌的人,並非是不在乎對象是誰都跑去撒嬌,反而是非常重視他人。為了可以和善待人,自己的內心必須先安定下來。這樣一來,你如果想要和善待人,就沒有閒暇去輕視自己。接下來,如果被誰依賴時,就聽聽他的心事吧。「好的撒嬌」和「過度撒嬌」的界線那麼,好的撒嬌和過度的撒嬌,界線究竟在哪裡呢?假設,有個家庭有三兄弟。當中只有一個人,總是黏著母親撒嬌。對於那個愛撒嬌的孩子,寇哈特認為「內心應該是缺少了什麼吧」。很可能是哥哥在弟弟出生後,出現短暫感覺母愛不足;又或許不知不覺認為只有自己被冷落,產生一種疏離感。寇哈特認為並非是以母親的角度看來「愛是否足夠」,而是觀察每個孩子主觀的感受,客觀地做判斷。就算雙親認為:「沒有那回事,我們很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但試著想像小孩子在妹妹或弟弟出生後的心情,大家就可以理解,他們暫時「變回小寶寶」的行為,那是非常合理的「撒嬌」。稍微給予一些愛 能讓自戀未被滿足的人回復穩定去疼愛對自己撒嬌的人,可以說根本是「引狼入室」的行為。但是寇哈特認為,「會對自己撒嬌的話,代表他正處於自戀沒有被滿足的狀態,稍微給予一些愛,可以讓他回復到穩定的狀態。」另一方面,美國的養育方式,會讓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寶寶跟父母親分房睡,雖然會有例外,不過像這樣小寶寶就算哭了也放著不管,我想這是屬於深信「人們本質上是很堅強」的阿德勒養育方式。(本文摘自/學會自戀,找回被愛的自己/時報出版)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

找出失眠原因為首要 不再依賴安眠藥#依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40多歲的李女士,本身從事貿易工作,為了兼顧工作和家庭,時常蠟燭兩頭燒,每晚就寢時儘管身體已相當疲累,腦子卻還是不停的轉,在床上翻來翻去怎麼樣都睡不著。而這多年來飽受失眠之苦的她,不但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還容易亂發脾氣,更嚴重影響生活,她總是在身體不適看醫生時,請醫生順便開安眠藥,卻不知不覺養成依賴性,越吃越多,直到後來醫師改用血清素調節劑來治療,幫助她穩定情緒、放鬆腦細胞,且對使用者而言,也無需擔憂會產生依賴性,目前李女士已逐漸擺脫需依賴安眠藥助睡。對症下藥 才能獲得好眠隨著台灣人失眠問題日益嚴重,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國人每年服用的安眠藥高達3億2700萬顆,但安眠藥吃多了恐怕會產生依賴性,甚至越吃越多,對此,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表示,有些患者的失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的,透過科學的心律變異分析儀找出失眠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夜夜好眠 遠離藥物依賴 好眠3原則助睡許多失眠的患者習慣服用安眠藥,但醫師強調安眠藥不是不能用,而是使用方法必須正確,單獨使用安眠藥不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他提出健康吃、安心睡、快樂動的3大好眠原則,如此一來,無需依賴藥物,也能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1)健康吃/指的是營養均衡,尤其香蕉、牛奶、小麥、堅果類含有血清素的前驅物質色胺,有誘發睡眠的功能,可以多加攝取。2)安心睡/不單指睡眠,而是平常要懂得有效率的放鬆,透過簡單的腹式呼吸就能幫助活化副交感神經達到有效率的放鬆,一般而言,做到正確的腹式呼吸動作(吸氣時腹部膨脹,吐氣時腹部凹陷)時,放鬆效果最佳,當感覺不再口乾舌燥甚至唾液湧現時,代表主導放鬆的副交感神經已被啟動活化。3)快樂動/指的是保持快樂的心情規律的輕鬆運動,對現代長期宅在螢幕前的人來說,散步走路就比躺坐終日要來的健康,如果能快走到每分鐘100~120步,更容易達到增強心肺功能與調節自律神經的效果,因此,每週最好能養成健走五天、每次30分鐘的習慣,幫助身體得到放鬆。

超級愛健康/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

超級愛健康/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依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長的過分溺愛使得孩子有越來越多的依賴性。這種嚴重影響孩子們成長與發展的依賴心理。過度依賴的小孩,常會出現哭鬧不休、尖叫、纏人、黏人等不成熟行為。以大陸為例目前有65%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全國有3成左右的青年,三餐生活起居全部都「靠爸又靠媽」。藝術治療師邱寶慧說,愛黏人的小孩可分為三大類型,包括先天氣質型,孩子的表現為過於敏感與退縮、排斥人多的地方,情緒不穩定,人際互動有困難,建議家長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建立互信的關係;傳遞正面的訊息,並透過感統、藝術、音樂或肢體的訓練來引導情緒適度的抒發。第二類為客觀環境型,這類孩子對外在環境變動時(如轉學、升級、搬家)影響大,觀察期長,較壓抑,建議先觀察孩子情緒、眼神、作息的轉變,及時了解他的感受;也可請老師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先從單純又熟悉的事物著手以減輕壓力。第三類為後天教養型,這類孩子會過於依賴,逃避無主見,渴望得到關愛與照顧,常以哭鬧試探底線,家長教育時應堅持原則,善用「忽略」法,鼓勵孩子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多花點時間讓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團體生活的趣味性。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說,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容易焦慮,家長應該先根子預告待會要做的事,也盡量不強迫這類孩子打招呼。而許多孩童最害怕上學到新環境,如何解決?應小心別不經意講出讓他會對新環境害怕的話,可在上學前一晚的減敏感預告,及強調幼稚園好玩的人事物,來降低孩子 的恐懼和排斥。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24

孩子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

孩子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依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家長的過分溺愛使得孩子有越來越多的依賴性。這種嚴重影響孩子們成長與發展的依賴心理。過度依賴的小孩,常會出現哭鬧不休、尖叫、纏人、黏人等不成熟行為。以大陸為例目前有65%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全國有3成左右的青年,三餐生活起居全部都「靠爸又靠媽」。藝術治療師邱寶慧說,愛黏人的小孩可分為三大類型,包括先天氣質型,孩子的表現為過於敏感與退縮、排斥人多的地方,情緒不穩定,人際互動有困難,建議家長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建立互信的關係;傳遞正面的訊息,並透過感統、藝術、音樂或肢體的訓練來引導情緒適度的抒發。第二類為客觀環境型,這類孩子對外在環境變動時(如轉學、升級、搬家)影響大,觀察期長,較壓抑,建議先觀察孩子情緒、眼神、作息的轉變,及時了解他的感受;也可請老師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先從單純又熟悉的事物著手以減輕壓力。第三類為後天教養型,這類孩子會過於依賴,逃避無主見,渴望得到關愛與照顧,常以哭鬧試探底線,家長教育時應堅持原則,善用「忽略」法,鼓勵孩子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多花點時間讓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團體生活的趣味性。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說,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容易焦慮,家長應該先根子預告待會要做的事,也盡量不強迫這類孩子打招呼。而許多孩童最害怕上學到新環境,如何解決?應小心別不經意講出讓他會對新環境害怕的話,可在上學前一晚做減敏感預告,或強調幼稚園好玩的人事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