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

「鬼壓床」是怎麼一回事?

「鬼壓床」是怎麼一回事?#工作壓力

鬼月到了,你是否有過「鬼壓床」的經驗?這種言之鑿鑿的鬼神附身,醫學上正式名稱「睡眠癱瘓」或「睡眠麻痺症」,是睡眠疾病的一種,壓力太大、過度疲累時就會發生。 本月起進入俗稱「鬼月」的農曆七月,各種鬼怪傳說紛紛出籠,其中最普遍、也最常被提及的就是「鬼壓床」經驗。 許多人都自稱,有過熟睡到一半、被鬼壓床的經驗,驚醒後毛骨悚然,擔心自己是不是真的被鬼魂纏身?其實,「鬼壓床」在醫學上稱為「睡眠癱瘓或睡眠麻痺症」,是睡眠疾患的一種,統計顯示,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人,一生中都會發生一次鬼壓床的經驗,遇見了並無大礙;不過,若有人天天都覺得被鬼壓床,苦不堪言,恐怕就得求醫諮詢。 嘉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葉世彬,就曾接獲三、四例天天都為「鬼壓床」所困擾的病例。一名攝影公司老闆兩年來,幾乎天天都有鬼壓床困擾,弄得他想睡又不敢睡,終於因為害怕睡覺,導致慢性失眠。還有一名三十幾歲的女性,不僅經常被「鬼壓床」,還合併有幻覺,認為自己看到了「小精靈」;當她念大悲咒時,小精靈竟也跟著她念大悲咒,讓她害怕不已。據統計,大約有20% 到30%鬼壓床患者,會同時出現幻覺,因此常被誤認為”撞鬼”或”卡到陰”。 葉世彬醫師表示,經常被鬼壓床的人幾乎都認為這是鬼怪作祟,所以多半尋求宗教解決。其實,鬼壓床是一種極普遍的睡眠疾病,若無特別病因在醫學上則稱為「單獨性睡眠癱瘓症」;若經常發生則稱為「慢性單獨睡眠癱瘓症」,鬼壓床同時也是猝睡症的四大主要病徵之一;另外,也可能是由基因遺傳所導致。 睡眠過程中有「快速動眼期」和「非快速動眼期」,葉醫師解釋,當睡眠處在快速動眼期時,全身所有的肌肉張力會降到最低,只剩下橫膈肌和眼睛能夠移動;所謂「鬼壓床」就是一個人在快速動眼期間醒來,只有大腦有知覺,但全身的肌肉張力卻還未恢復,因此無法移動身體,造成被壓在床上的感覺,這樣的狀態通常持續一、兩分鐘就過去;而處於壓力太大、過度疲倦、熬夜、日夜顛倒時,最容易發生。 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情形?葉世彬表示,病因可能是腦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出問題。若把快速動眼期比喻為全身「斷電」的狀態,鬼壓床可能是因為某種神經傳導物質出了問題,導致人雖醒來,「電流」卻未能接回去;而天天都感覺被鬼壓床的人,大部分可能是腦部功能較不好,體質因素使然。 針對經常發生睡眠癱瘓症、導致慢性失眠的人,葉世彬醫師建議,可以低劑量的三環抗憂鬱劑治療,服藥一、兩個月後,大抵能有效改善病症。然而若久久才發生一次,只要調整一下生活作息及注重一下睡眠衛生就可以,並不需要藥物治療。

聊得正高興他睡著了-談猝睡症治療

聊得正高興他睡著了-談猝睡症治療#工作壓力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經驗,一群人正聊得起勁,身旁的朋友卻突然往後一倒就睡著了。叫也叫不醒他,但十分鐘後他又自己醒了過來。睡眠佔掉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睡眠上的疾病也是千變萬化,有的人晚上睡不著、有的人一天到晚打瞌睡,更有的人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就睡著了。在原發性的睡眠疾病中,有一種稱為「猝睡症」的疾病,它和嗜睡不同的是,嗜睡可能是一直都很想睡,但猝睡卻可能在任何時候(也許是交談中)突然的就睡著了,尤其是在情緒強烈變化時,如恐懼、開心等之時,突然的就猝倒了,且此種睡著是連肌肉也都變得全無力氣、頭歪向一邊等完全睡著的情況。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許正典指出,「猝睡的睡眠型態和熟睡不同」,熟睡期時比較不會做夢,但猝睡的熟睡期很短,動眼期很長,眼球的肌張力下降且跳動很快。猝睡症的患者在醒後常表示,睡前會出現一些幻覺,但無法控制的就倒了;有些患者的幻覺則出現在猝睡後快醒之前;另有些患者在快醒過來之前會有鬼壓床的現象(即所謂睡眠麻痺症),這在一般人的身上是比較少見的,在猝睡症患者的身上卻很容易發生。通常患者每次發作,約「睡著」數分鐘(每個人不太相同),此時很難叫醒他,但若不叫他,大約數分鐘後會自己醒過來。一般人突然猝倒的情況並不多見,但也不是一次的猝倒就認為是患有猝睡症,通常必須是每天都會發生,且持續發生三個月以上,才稱為猝睡症;如果發生了猝睡的症狀,應該先懷疑是不是有癲癇、歇斯底里症候群或轉化症等,並排除藥物或酒等所引起的猝倒。目前的盛行率約為每一萬人中有四個到十六個猝睡症的患者,男女的罹患比率差不多。而家族中有人罹患猝睡症,或者本人有睡眠障礙者,是猝睡症的高危險群。正由於猝睡症的患者在猝睡前或將醒之前會有幻覺出現,少數患者會被當成是精神分裂,因為患者一天可能只發生一、二次,家人對其突然睡著覺得很奇怪,患者常無法做事、又有幻覺,因此常當成是精神分裂來看待。許正典醫師表示猝睡症治療時,必須先排除身體上的疾病、腦瘤、癲癇等,可以先做多功能睡眠腦波檢查,有時可加做多功能潛伏期測驗等,如果動眼期很長、肌張力下降等,則可能真的有猝睡症。因為猝睡症患者腦中的多巴胺分泌較少或不平衡,因此可以用精神興奮劑來治療;有些患者服用後效果不好或睡不著,則也可以用三環抗憂鬱劑(可壓制動眼期睡眠);再不行,再使用其他藥物。許醫師建議如果患者擔心依賴性問題,或患者不適合使用藥物,則醫師會請患者做猝睡日記,以排定每天的「打瞌睡」時間;因為患者的猝睡時間雖然不同,但每個患者每天卻有大致固定的猝睡時間,只要這段時間內停下來休息(即所謂「打瞌睡時間」),對其生活的影響會較小。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後,大腦的運作會逐漸穩定,此時即可由醫師判斷是否減藥甚至停藥;此外,猝睡症大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尤其是卅歲以下的年輕人),而此時正是需要勞心勞力工作的時候,年紀漸大時常會自行改善。由於猝睡容易發生在情緒變化強烈時,因此患者平時情緒波動應儘量不要太劇烈。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最好不要從事高危險的行業或行為,如擔任高樓清潔人員、開車等,以免突然猝倒發生危險。

「壓」出活「力」避免「憂鬱」

「壓」出活「力」避免「憂鬱」#工作壓力

現代生活中快速增加的需求製造,有如電腦中央處理器令人咋舌的倍數進化般,強迫我們在壓力反應中的戰鬥或逃離兩難情境下,勢必得作出最迅速但不見得最恰當的選擇。所以何妨再重新回到原點,跳出壓力陷阱,將自己站在更有利的制高點來冷靜思考呢?是否你我都有類似經驗,當遇到工作、課業或人際的困難時,心裏定是忐忑不安,充滿著緊張不舒服的感覺,產生「不妙!非加油不可」的壓力,於是不得不專注,並嚐試瞭解和處理;然而在不知不覺中,赫然發現這些擾人的難題,卻都已經迎刃而解!這當下的成功與成就,可說是在壓力下激發潛力,逼出能力所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吧!如此說來,一昧地扭轉先前「不良壓力」而成為完全「承受壓力」,是否就能開發出人類百分百的腦力和體力呢?答案亦是否定的,委曲是無法求全,壓抑也不能成就圓滿,重要是認識自己壓力的類型和強度外,同時也要避開不必要的壓力來源。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許正典表示,除了積極培養自己的抗壓能力,也要努力鍛練成熟彈性的人格,最要緊的則是時時保有正面且樂觀的健康思考模式,如此才能不斷創造沒有壓力的意識及充滿幹勁的心態。正如壓力大師賽勒博士所言:「壓力是人生的香料」,沒有了壓力,可能就無法享受在辛苦播種後,累累果實收割的散播芬芳。有人當壓力是毒藥,退縮排斥或過勞耗竭;有人當壓力是春藥,縱情酒色或玩物喪志;有人則當壓力是良藥,把「吃苦作吃補」,轉變想法並積極挑戰。壓力的真正面目,其實在幫助每個人去發掘內在生生不息的能量與活力。

疲倦嗎?小心成為亞健康一族!

疲倦嗎?小心成為亞健康一族!#工作壓力

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針對十萬人次受檢者的健診記錄中發現,近8成民眾均有亞健康症狀出現,如果你有以下七大亞健康症狀,就要特別注意。七大亞健康症狀分別1.疲倦/精神不濟、2.睡眠品質不良、3.頭痛/頭暈、4.消化道(胃/腸)不適 、5.胸悶/呼吸不順、6.過敏/鼻炎/咳嗽、7.肌肉酸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亞健康指的是人體介於健康和疾病間的臨界點,可往好的方向恢復健康,也可往壞的方向發展疾病,若長期忽視便可能衍生疾病,引發健康危機!40多歲的王小姐,長期以來一直有過敏、易疲累的困擾,平日外出逛街才半小時,身體累積的疲憊感就像經過激烈運動一樣,可是透過各項檢查,卻一直找不出造成身體不適的原因,也苦於無法改善。許多民眾都有類似王小姐的情況產生,但由於還稱不上嚴重疾病,因此常常加以忽視,殊不知身體器官功能已出現問題,長久累積中造成慢性疾病形成。由於一般民眾多認為,沒有生病就等於健康,像疲倦、頭痛等症狀,只要適度休息就會好轉,忽略身體發出的警訊。且過去的醫學觀念裡多偏重疾病的治療,故健康檢查都只在乎提早幫受檢者找出疾病徵兆,卻忘了症狀背後隱含著個人心理、生活習慣等問題。然而健康與每個人基因、目前生理狀況、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與工作壓力息息相關,因此健康檢查應由各種面向去了解每位受檢者「個別化」的問題,在疾病形成前便及早針對治病因子進行改善,徹底落實預防。為了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針對個人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引入國外風行已久的預防醫學新思維,成立聯欣診所,以「全人觀點」為中心,創新業界推出「Pr FIN個人化健康資產管理VIP專有照護」服務,由「預防、專業、身體功能、整合、營養」五大元素結合,幫助民眾從生活中落實健康。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提醒民眾:「健康與每個人基因、目前生理狀況、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與工作壓力息息相關,故健康檢查應從全人的角度出發,由各種面向去了解每位受檢者「個別化」的問題,而非只是疾病的篩檢。真正的預防醫學目的是不要發生疾病,最好方式就是從前端的健康管理及保養做起,整合個人所有關係健康的資訊,才能達到健康管理的最佳效果。

誤以為無病=健康

誤以為無病=健康#工作壓力

49歲的陳先生是知名企業負責人,生活忙碌,平常喜歡打高爾夫球,健診報告中核磁共振、胃鏡、X光、超音波,結果皆顯示器官功能正常,但鐵蛋白指數偏高,顯示身體發炎的指標異常,即使清淡飲食、運動、早睡,症狀也不見改善。不知道自己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也讓陳先生慌了手腳,擔心是大病來臨前的徵兆。在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專業醫療團隊接觸後,透過身體全面性功能分析,發現原來過敏、解毒基因弱及睡眠時會打呼引起的缺氧竟是造成鐵蛋白過高的主因。經由透過飲食控制減低過敏,並適時補充營養素加強解毒功能,搭配口腔肌肉訓練及鼻貼片輔助,調整2週後成功改善睡覺打呼造成缺氧的問題,精神狀況也變佳,半年來鐵蛋白更從500 ng/mL降到300ng/mL (正常是400ng/mL以下)。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從累積14年的健診資料庫中發現:高達8成的受檢者,處於亞健康狀態,雖然健診結果並無太大異常,但日常生活中卻還是會有疲倦、焦慮、壓力、失眠、免疫力下降等困擾產生。你我週遭都有類似陳先生這樣身處於亞健康狀態卻不知如何做好健康管理的例子存在。由於過去的醫學觀念裡多偏重疾病的治療,故健康檢查都只在乎提早幫受檢者找出疾病微兆,卻忘了症狀背後隱含著個人心理、生活習慣等問題。為了打破民眾對無病=健康的迷思,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引入國外風行已久的預防醫學新思維,成立聯欣診所,以「全人觀點」為中心,創新業界推出「Pr FIN個人化健康資產管理VIP專有照護」服務,由「預防、專業、身體功能、整合、營養」五大元素結合,落實平日的健康保養。聯欣診所院長林美秀醫師表示:「健康與每個人基因、目前生理狀況、環境、飲食習慣、生活作息與工作壓力息息相關,故健康檢查應由各種面向去了解每位受檢者「個別化」的問題,而非只是疾病的篩檢。真正的預防醫學目的是不要發生疾病,最好方式就是從前端的健康管理及保養做起,整合個人的所有關係健康的資訊,才能達到健康管理的最佳效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李文雄總經理表示,「夠過聯安及聯欣診所共同合作,可以將健康管理的服務從1日延伸到364天。」由聯安為民眾在1日健診中,發現健康問題,進而透過聯欣提供的364天健康管理服務,從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到生活健康層層把關,替客戶落實全年健康保養。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推出的「Pr FIN個人化健康資產管理VIP專有照護」服務,幫企業經理人及負責人做好健康資產管理,讓他們在事業上全心衝刺,提升自我競爭力。一推出已吸引近2百多名客人詢問,甫成立1個多月以來,已有近40名知名企業經理人及負責人加入。顯見企業經理人及負責人在個人健康管理照護上有極大需求,並有愈來愈多人願意在自己的健康上做投資,預計未來也將帶動醫療服務與個人健康管理新風潮。

三八婦女嘉年華 大家一起來同樂

三八婦女嘉年華 大家一起來同樂#工作壓力

三月八日婦女節的由來,是聯合國從1975年國際婦女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強化世界勞動婦女的團結和支援婦女爭取自由平等的鬥爭,從此"三八"節就成為全世界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的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的偉大節日。 東區一家美容診所為慶祝三月八號婦女節這個『女人專屬的日子』,特別在這天贊助100個免費體驗名額,關心女人、呵護女人,提供OL上班族以及工作壓力和事業家庭兩頭燒的家庭主婦們,一個釋放壓力、好好放鬆的免費體驗活動。邀請您在這個女人獨有的日子,前來享有身為女人專屬的權利,提醒自己這一天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輕鬆一下,關心自己、好好寵愛自己一番,在三八婦女節享受一下女性寵愛自己的自由。活動內容與詳情請洽活動專線:02-2752-8855。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工作壓力

不景氣總會製造失業人口,各國皆然。台灣近幾十年經濟良好,就業率一向很高,但一年來,景氣欠佳,失業率也隨之節節高升。絕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工作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對工作的重要性大多只體會到它是個人和家庭經濟的來源,卻很少人能夠了解工作的多重意義和功能。台灣話總是把工作說成「賺錢」,例如小孩問:「爸爸去哪裡?」媽媽答道:「爸爸去賺錢。」就是典型的看法。其實,工作除了賺錢養家之外還具有許多背後的意義。成就感的提供工作會給人帶來成就感,成就感是肯定自己的價值很重要的一環。有些人受先人庇蔭,祖產殷實,不需工作就過舒適的生活,但成就感卻是他們不能擁有的。工作可以拓展生活領域工作通常必需接觸到不同的人,例如同事、客戶,必需學習技術或方法,可能必需到不同的地方,因而生活領域得以拓展。所以工作者擁有更寬廣的人際關係,接收更多的資訊,累積更多的見識。也因為工作者經濟力較佳,也較有能力拓展生活領域。工作可以讓人有機會自我實現,這是工作的最高理想,但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通過工作能把自己的理想、意念、人生的規劃實現和實踐出來,這可以說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一個長時有固定工作的人,一旦失業,就可能對他的心理造成打擊。原因不只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那麼單純。失去工作,意味著工作的功能也隨之失去,影響就不小了。失業帶來的影響,首推收入減少帶來經濟壓力,貸款還不出來,可能要舉債,進而落入把房子賣掉一途,但賣房子意味著會有損失,而且市面不好,售屋也不是那麼容易,這種壓力相當不小。此外,長時間沒有工作,一來整天無所事事,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二來沒有成就感,加上家人偶爾的埋怨,讓失業者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也是極大的挫折。久之,就造成神經症,而情緒不佳,反過來產生消極的態度,也較不能冷靜應付當面難題,造成惡性循環。當一個人面對失業,如何自處、以最好的方式來度過難關,就很重要了。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張典齊醫師的建議是:全家人要一起來面對,動用一切資源來減少經濟上的壓力,例如可以兼差的就兼差,用度應該撙節,過清淡一點的生活;還要給當事人打氣,安慰,扶持,最忌諱常常抱怨、不滿,除了製造打擊傷害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找工作也有些地方要注意,儘可能多方探求工作的機會,但急不得,暫時找不到也不要失望,因為喪志會帶來信心危機,沒有好處。但也要放下身段,不要訂太高的標準,因為那不切實際。此外在未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或休息、或進修,例如學語文或電腦,把日子過得充實。

職場壓力,如何做好心理調適

職場壓力,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工作壓力

九○年代日本厚生省對國民健康意識調查,發現八成的人民對於健康相當關心,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感受壓力的可怕。的確,現代社會是一個「壓力的年代」。我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壓力的刺激中,「生、老、病、死」無一不是壓力的變化過程或結果。如果不能和壓力好好相處,則會立刻或逐漸造成壓力累積,進而受到壓力的不良影響。許多有前瞻性的企業陸續引入相關壓力管理和訓練課程,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更發現可以有效增加產能和減少保險給付,平均投資一元在壓力管理,在五年內可達廿倍以上的資金回收效益,所以,目前職業壓力的處理和相關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成為企業組織內最重要的課題之一。職場壓力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前者指突發性的職場事件或政策變化所造成個人工作經驗的改變,後者則是長期累積性職場人事物所導致的個人工作經歷耗損有關,但同樣曾造成各種職業性精神疾病和職業壓力症候群,因個別工作人員的人格特質和因應方式不同而有各種症狀表現。常見職業性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適應障礙症、心身症、身體化疾病、睡眠或飲食障礙及酒藥癮問題等。常見職業壓力症候群則有科技壓力症侯群、燃燒症候群、婦女職業症候群及人事異動症候群等困擾。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醫師 許正典表示為有效預防及治療,並做好心理調適,在職場所需要的精神科技巧也明顥增加,包括新一代的抗焦慮及抗憂慮劑的適當服用,全方位的生理回饋及肌肉鬆弛療法,特殊性的團體和個別心理諮詢和治療,以及多元化的壓力管理及自我訓練課程,以協助職場工作人員做好自我調適來應付和轉化壓力。「毋恃敵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您無法控制壓力的大小和去留,但絕對可以做的是控制對壓力的反應程度,認識產業趨勢的變化歷程,承擔企業轉型的苦痛責任,接受支持系統的回饋指導,以全新的自我轉危機為契機,化壓力為動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