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愛吃肉注意!恐食入殘留抗生素 增罹腸病機率

愛吃肉注意!恐食入殘留抗生素 增罹腸病機率#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人體細胞總數大約只有身上細菌的十分之一!許多人印象中的細菌就是疾病的來源,但其實有些細菌卻對人體有益。正常的情況下,腸道內的細菌約有100兆個,其中的益菌甚至可協助合成維生素,然而腸道菌的變化也可能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吃下動物累積抗生素 恐致病菌抗藥性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細菌對人體的影響力,台灣素食營養學會、花蓮慈濟醫院、花蓮縣營養師公會及慈濟大學醫學院合辦研習會,探討細菌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細菌並非全部都是疾病來源!澳洲Monash大學Mark Wahlqvist教授表示,以第一個被發現的抗生素盤尼西林(青黴素)為例,盤尼西林自從1928年被英國亞歷山大‧佛萊明醫師發現後,至今仍是許多感染疾病有效的治療藥物,但很少有人記得盤尼西林是來自於黴菌。然而病菌容易出現抗藥性,是醫療臨床上很頭痛的問題,其中造成抗藥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病菌暴露在低劑量的抗生素下;而目前人類畜養動物時使用的飼料或治療藥物中使用的抗生素,其實跟人類疾病使用的抗生素相同,當人在食用肉類產品的時候,就會吃進動物體內累積的抗生素。腸道益菌 協助合成維生素慈大生命科學助理教授葉綠舒表示,人的腸道菌可以分為三型,分別是擬桿菌型、普氏菌型與瘤胃球菌型。腸道中的益菌可以協助人體bilophila wadsworthia分解養分以及包含黏液、多環芳香烴等有害物質,甚至還可以協助合成維生素。根據研究發現,葷食者的腸道菌中出現Bilophila wadsworthia與炎症性腸病的發生有關係。多吃蔬菜水果 改善腸道菌叢想改善腸道菌,只要改變飲食一天就能偵測出腸道菌相變化。台灣素食營養學會秘書長邱雪婷表示,腸道菌的變化有可能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但是透過多吃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其實就能改變腸道內的菌叢。葉綠舒強調,改變飲食雖能快速影響腸道菌相,但要發生顯著改變,需要長期維持同一類型飲食。她指出,食用發酵食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不只會產生維生素、胺基酸等營養,也能幫助好菌生長。

點糞成金!大便精煉後 療效更勝抗生素

點糞成金!大便精煉後 療效更勝抗生素#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有些人鬥嘴常會開玩笑說「你去吃大便啦!」然而,如果有一天,大便透過精煉後製成藥品,你敢服用嗎?醫師指出,藏在糞便內的腸道菌叢真的可以治病!透過糞菌移植療法,將健康人的大便精煉後,將菌叢移植到疾病者的腸道中,藉由菌叢改善腸道環境,達到治療的效果。相較於抗生素治療 糞菌移植治癒率更高近年來科學家在腸道菌相的研究有許多重大突破,台大醫院內科部吳明賢醫師指出,事實上,糞便中的有一半的重量來自腸道菌本身,加上腸道菌相與人體免疫與代謝系統間有許多重要的聯結,「腸道菌相等同於人體另一個器官」這樣的說法也逐漸被醫學界所接受。在國內,台大醫學院陳定信教授研究團隊近年就利用動物實驗方法,證實腸道菌相在宿主建立B肝病毒清除的免疫力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吳明賢教授指出,一般抗生素的治療,可能會將好菌壞菌一併殺光光,反而造成腸道菌叢失衡,而導致其他疾病;以反覆性偽膜性腸炎病症為例,糞菌移植治療的治癒率高達9成,而統抗生素則只有3成的治癒率。除了偽膜性腸炎,包括發炎性腸炎、腸燥症、大腸癌,甚至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肥胖症、過敏和精神相關疾病都被發現與腸道菌相的失衡有關。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降低胃癌、潰瘍發生率將胃腸道的細菌作為治療疾病的標的,對台灣來說其實並不陌生,過去十年間在吳明賢教授推動國內幽門桿菌殺菌治療,已經明顯降低了近年國內胃癌和胃潰瘍的發生率。未來新型抗生素的研發,可能不只針對感染性疾病,還會考慮腸道菌相來處理人體代謝和免疫的問題。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殺菌就是殺人!」—這是某位知名微生物學者所說的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說得太好了!」說得真的太好了,讓我佩服極了。因為我們一定要與細菌共生。拜腸道裡面的常駐菌所賜,我們得以有效地吸收營養,挑出壞東西,把它排出體外。此外,拜常駐菌所賜,我們方得以保有免疫力及抵抗力。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還是會因為一點小感冒,而隨便服用抗生素。雖然最糟糕的是因為感冒就開立抗生素的醫師,但是服藥的人也有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去看醫生,然後很感激似地把藥吃下去,這種壞習慣根深蒂固地殘留在我們日本人的本性裡,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對於與我們共生的細菌而言,抗生素是極為惡質的天敵。消化道內的常駐菌,將幾乎死於抗生素的手下。這等於我們違反了規定,無視與它們共生的約定。而常駐菌不僅僅只有腸道細菌而已。我希望各位不要以為自己的手掌非常乾淨,乾淨到連一個細菌都沒有,不知各位實際的想法如何呢?實際上,就體外來說比較常清洗的手掌,據說也存在數百至上千個細菌,而這些細菌幫我們防堵外來侵入的細菌增殖,幫我們抵禦紫外線的傷害。但是,如果我們討厭手上有細菌、覺得不乾淨,因而洗手過度的話,不但手部變得粗糙乾燥,還將使得致病壞菌容易附著在手上,進而容易侵入體內。換言之,這也是「過猶不及」,過度而莫名地討厭微生物,並且把它殺死,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如此一想,或許就不會認為「殺菌就是殺人」是一句誇大的話了吧!當然,當我們無法掌控的龐大有害物質蜂湧而至,常駐菌也無法抵擋。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留心食物的鮮度及平常的衛生習慣,但是也千萬不要潔癖過頭了。無論什麼菌,只要殺了就安心,到處去把充斥於市面上的「除菌、抗菌商品」買回家備妥,用殺菌效果高的香皂洗澡。這種過度偏愛乾淨的人,是該重新信任常駐菌的能力,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時候了。讓常駐菌不受到有害藥物及殺菌劑的干擾,在開心活潑的狀態下於身體運作,方得以稱得上是健康度高的身體。(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台灣抗生素濫用!反致腸內增生困難梭菌

台灣抗生素濫用!反致腸內增生困難梭菌#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受惠於台灣健保的庇蔭之下,只要身體出現毛病,小至咳嗽、流鼻涕,大至罹流感、癌症,都能以較低的費用,在醫院與診所之間,來去自如。然而,健保所帶來得諸多方便,卻也產生了抗生素濫用的隱憂。其實,在台灣抗生素遭濫用的議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藥費負擔極小的情況下,到診所或醫院拿藥,其處方若含抗生素,相信還是有多數比例的患者,只要感冒症狀稍微好轉,便會自行停藥,這使得國人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舉個例子,腸胃道的「困難梭桿菌」,正是不少老年人的椎心之痛,其中禍首,即是高達六成四以上,超乎異常的抗生素使用率。老翁住院狂用抗生素 出院後竟染困難梭狀桿菌就有一名年近70王伯伯因冬天重感冒引發肺炎住院治療長達3個月,回家休養後卻出現拉肚子的症狀,一天要跑廁所三、四次,起初以為是吃壞肚子,買腸胃藥吃也沒有改善,還越來越嚴重,複診檢查時,才發現是原來是腸道內感染困難梭狀桿菌。什麼是困難梭菌?為什何會難以對付?高雄榮總內科部主任陳垚生醫師解釋,困難梭狀桿菌會經由口腔進入胃腸道增生繁殖,但因為抗生素的濫用,讓困難梭菌難以再用抗生素消滅,也因此,遭感染的老年人,很難靠藥物控制得以痊癒。陳醫師說,根據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有299萬人住院,而住院病患抗生素使用率竟高達64.6%,由此就能推測,老年人感染困難梭菌潛在的高風險。也因此醫師建議,如果近一年曾進出醫院,並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若出現腹瀉症狀,應接受檢查是否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以免病情惡化.造成腸胃道的發炎,引起腹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導致死亡。難治癒復發率達2成 積極預防降低感染風險雖然已知抗生素與困難梭菌之間的關聯性,但陳垚生醫師坦言,困難梭狀桿菌目前治療方式,還是以口服抗生素治療為主,而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即使投藥後,腸道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導致困難梭菌感染後的復發風險高達2成以上。困難梭狀桿菌未來可望接種疫苗預防有鑑於困難梭菌的難纏,國內也開始展開困難梭狀桿菌疫苗第三期臨床研究,由四家醫院共同參與,包含高雄榮總、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及奇美醫院等。若民眾需要瞭解困難梭狀桿菌及臨床試驗的相關資訊,可諮詢主治醫師,或上網搜尋相關資訊。陳垚生醫師也表示,未來若有疫苗,對於許多住院、長照機構的年長者來說可謂福音。

用抗生素治肺炎 竟使她腸道細菌大繁殖

用抗生素治肺炎 竟使她腸道細菌大繁殖#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抗生素能救命但也可能造成問題,因為抗生素能殺死危害人體的細菌,但也可能影響人體原有的細菌生態。就有一名郭姓女子因為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經過一個星期的抗生素和呼吸器治療,肺炎終於改善。然而他卻覺得肚子發漲,沒有解便,也沒辦法進食,檢查後才知道病人感染了困難梭狀桿菌。抗生素一刀兩面 沒細菌感染勿濫用成大醫院內科部加護重症科謝宗達醫師表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常見症狀是腹瀉和腹痛,有時伴隨發燒,像個案這樣腸阻塞的狀況並不多見。平常人體就有困難梭狀桿菌於腸道中,但數量不多不足以致病。但若不幸遇上病患細菌感染需要用抗生素治療,此時一般細菌大多被殺死,剩下幾種天生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就容易大量增殖,困難梭狀桿菌就是其中之一。而大量繁殖的「困難梭狀桿菌」會產生大量毒素,對病人的腸道上皮就會造成損傷,輕則腹瀉,重則造成毒性巨結腸症,甚至需要將大腸整段手術切除才能避免死亡。而謝宗達醫師也說,雖然感染困難梭狀桿菌的病患,以藥物治癒機率達8成,但要當心部分仍會復發。所以,最重要的是減少抗生素濫用,如果病患沒有細菌感染,其實根本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濫用 腸道壞菌竟也會奪命

抗生素濫用 腸道壞菌竟也會奪命#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抗生素的濫用,除了讓病菌產生抗藥性之外,在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抗生素的危害,更可能使其感染所謂的「困難梭菌」,導致腸道發炎,更嚴重,還可能有致命危機,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的浮濫,竟使我國困難梭菌的感染病例,激增近六倍左右,每年約有三十四萬名老年人身受其害,可見抗生素使用的頻率、時機值得國人省思。抗生素連好菌一同殺滅 壞菌有機可稱為什麼會感染困難梭菌?一般而言,正常人的腸道因有眾多的益生菌,能夠幫助腸道抵禦壞菌,但老年人因抗生素的過度投藥,連腸道好菌也會一同殺滅,外加年紀增加,抵抗力減弱,使得困難梭菌有機可稱。也就是說,抗生素的濫用,是讓老年人染上困難梭菌的主要禍首,根據健保的統計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住院老年人,抗生素的使用率竟高達六成五以上,讓這些老人,每個都陷入困難梭菌的感染危機之中。壞菌暴增 嚴重恐導致敗血症高雄榮總內科部醫師陳垚生指出,困難梭菌常見症狀為腹瀉,因此常會被民眾忽略,而自行買止瀉藥服用,但大部份止瀉藥會讓困難梭菌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會造成腸道嚴重發炎及併發症,包括嚴重的偽膜性腸炎、巨腸症及敗血症,有極高致死率。他解釋,困難梭菌名如其菌難培養、難診斷、難治療,只要曾經感染過困難梭菌的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因此腸道中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復發機率高,根據研究指出,曾感染困難梭菌的病患,有3~5成的治癒病人會復發。預防困難梭菌感染的疫苗研發,也在抗生素的濫用,醫療碰見瓶頸,顯得相形見拙之下,成為焦點。目前疫苗已在台灣各大醫院,高雄榮總、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奇美醫院等四家醫院,如火如荼的展開,藥廠則由賽諾菲主導實驗,預計兩年半後將有近一步的實驗結果,陳垚生樂觀指出,未來若有疫苗,對許多住院、住安養機構的年長者來說,應該很有幫助,而勤洗手及跟醫師討論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目前避免患者感染的有效預防方式。

他用抗生素治療肺炎 出院回家竟狂腹瀉

他用抗生素治療肺炎 出院回家竟狂腹瀉#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年紀大、長期服用抗生素者要當心,腸道菌叢減少,恐會增加困難梭菌大量繁殖,進而陷入感染風險!日前,一名67歲的老翁,因肺炎住院長達3個月,康復回家後,卻老是往廁所裡跑,每天總要來回跑個3~4趟,起初原以為是吃壞東西所致,因此,自行服用腸胃藥,但症狀仍不見好轉,直到復診檢查才發現,原來他是因為抵抗力低,加上住院時使用抗生素,才會造成腸道內感染困難梭菌。住院患者中 有64.4%的人在使用抗生素高雄榮總內科部陳垚生醫師表示,困難梭菌是一種經由腸胃道繁殖的致病細菌,一般來說,正常的腸道內,有益生菌抑制生長,所以,感染困難梭菌的機會較少,但年紀大或住院病患者,暴露於抗生素使用後,就會減少腸道菌叢生長,進而導致困難梭菌有機會大量繁殖。根據國內研究指出,全台困難梭菌感染患者之中,65歲以上患者就佔了73%,對此醫師表示,老人常因小感冒、輕微感染或各種疾病住院,並使用抗生素治療,且根據健保統計指出,住院病患中抗生素的使用率竟高達64.6%,換句話說,就是全台約34萬名老人,恐因使用抗生素,而身陷困難梭菌的感染風險。腹瀉為症狀 輕忽恐造成嚴重併發症然而,困難梭菌常見症狀為腹瀉,因此民眾經常會被忽略,而自行買止瀉藥服用,但大部份止瀉藥,會讓困難梭菌的毒素無法順利排出,反而造成腸道嚴重發炎及併發症,例如:偽膜性腸炎、巨腸症及敗血症等,嚴重者甚至有極高的致死率。勤洗手、少用抗生素 有助於降低感染率困難梭菌名如其菌難培養、難診斷、難治療,只要曾經感染過困難梭菌的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因此,腸道中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復發機率高根據研究指出,曾感染困難梭菌的病患,有3~5成的治癒病人會復發。所以,醫師建議民眾勤洗手,及跟醫師討論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是目前避免患者感染的有效預防方式。

研究:2歲前服用抗生素 未來恐增肥胖機率

研究:2歲前服用抗生素 未來恐增肥胖機率#抗生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抗生素雖然有助於治療疾病,但卻有多數人對它產生很大的依賴,總是認為抗生素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結果卻造成濫用的下場,而且根據一項研究指出,2歲以下的兒童,若太早服用抗生素的話,恐會增加肥胖風險。廣效型抗生素 容易增加肥胖機率該研究是由美國費城兒童醫院針對約6萬5千名兒童進行研究分析,結果發現有超過3分之2曾接觸到抗生素的兒童,增加肥胖風顯得機會將提升2%~20%不等,尤其是2歲前就接受過4次以上的抗生素治療者,肥胖風險將會增高,此外,接受過廣效型抗生素的兒童,在兒童時期體重也較容易過重。研究團隊表示,抗生素與體重間關聯,主要原因是因為抗生素雖然能與細菌對抗,但同時也會破壞腸胃道的正常菌叢,進而影響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對此,是以使用廣效型抗生素治療的人,才會增加肥胖機率,所以,呼籲小兒科醫師們在使用藥物上,應節制使用,且在研究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窄譜抗生素與肥胖間有關聯,因此,若要是使用抗生素,建議應以窄譜抗生素為佳,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