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

「川崎氏症」是什麼?高燒併「6大症狀」一次看:超過●●天速送醫

「川崎氏症」是什麼?高燒併「6大症狀」一次看:超過●●天速送醫#冠狀動脈

2歲的林小弟弟因反覆高燒5天,多次求診卻找不到病因,因此到大千綜合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後,發現病人身上多處有紅疹、眼睛結膜發炎、嘴唇舌頭呈現草莓般發紅、指尖輕微腫脹,以及脖子有多顆小腫塊等症狀,並在配合血液及超音波檢查後,確認診斷為少見的「川崎氏症」,所幸在經過藥物治療後順利退燒,並於5天後康復出院。

持續胸痛⋯心臟肌肉恐正在壞死!醫曝「這種胸痛」最致命

持續胸痛⋯心臟肌肉恐正在壞死!醫曝「這種胸痛」最致命#冠狀動脈

平日有抽菸習慣的55歲謝先生,近日因持續性胸痛被送至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室。經12導程心電圖檢查,判斷為左心室側壁波段上升之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心衰竭及肺水腫,立即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於完全阻塞的冠狀動脈實施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手術,在70分鐘內使阻塞冠狀動脈恢復血流。

「心因性猝死」猛又急怎麼防?監測「心律不整」醫生比死神快一步

「心因性猝死」猛又急怎麼防?監測「心律不整」醫生比死神快一步#冠狀動脈

近年在演藝圈就有不少由於心因性猝死的案例,例如藝人高以翔、黃鴻升等人,發生速度之快令親友震驚又難以接受。為避免這類悲劇發生在至親身上,衝擊日常生活,我們能事先做些什麼?《訂製你的無病生活》一書中說明,各種心因性猝死,在事前其實都能透過監測工具,觀察心律變化,提前治療並預防。以下為原書摘文:

裝支架胸悶?小心是心絞痛!醫教「1關鍵」判斷

裝支架胸悶?小心是心絞痛!醫教「1關鍵」判斷#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對中年夫妻來看診,先生近幾年常感到胸悶痛、呼吸困難、頭暈、疲倦,做了三次心導管,也放了冠狀動脈支架,雖有好一點,但運動或生氣時仍容易覺得胸悶,「心臟科醫師說我是缺血性心臟病,血管阻塞算是嚴重的,雖然有用氣球擴張術及支架治療,還是要很小心。」一旁的太太說,因為丈夫的病情,她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及戒菸缺血性心臟病,有另一個大家更常聽到的病名「冠狀動脈心臟病」,通常可併稱為冠狀動脈缺血心臟病。由於供應心臟血流的三條冠狀動脈,血管內壁上產生粥狀硬化斑塊而漸漸使血管阻塞,心臟的血液供應減少、心臟缺氧而產生心絞痛。這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臟病,最常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但有少數患者,特別是老年人或糖尿病患,並不會感到胸痛,需特別注意。如果反覆引起胸痛,即是大家常聽到的心絞痛或狹心症。目前對冠狀動脈缺血心臟病的治療,包括氣球擴張術、裝支架、血管繞道手術等,均是堵塞70%以上,症狀嚴重、不得不的侵入性治療。而對於10~50%的血管狹窄,則是需要穩定這些血管硬化斑塊,不讓它們繼續長大,另外也要穩定血管內皮,避免進一步的受傷及發炎,降低新的動脈硬化及斑塊生成,這就要控制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包括戒菸、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等。此外,也會依照症狀不同給予不同的藥物,例如:乙型阻斷劑、硝酸鹽類、鈣離子阻斷劑、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抗凝血劑、抗心律不整藥物、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缺血性心臟病在中醫是屬於胸痹、胸痞、心痛的範疇。最早的描述見於《黃帝內經.靈樞‧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則病心痛」。《黃帝內經‧厥病》篇提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描述發病極快、病勢極猛的變化。到了東漢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篇進行專門論述,對其病因病機作了詳細的分析,同時提出具體治療的方藥,認為心痛是胸痹的表現,「胸痹緩急」也就是心痛時發時緩為其特點,其病機以陽微陰弦為主,以辛溫通陽或溫補陽氣為治療大法。中醫調理 縮小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程度中醫治療,本病大多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虛者多見氣虛、陽虛、陰虛、血虛,尤以氣虛、陽虛多見;實者不外氣滯、寒凝、痰濁、血瘀,並可交互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濁多見。但虛實兩方面均以心脈痹阻不暢,不通則痛為病機關鍵。另外會加上每個人不同體質,加以不同調理,例如:祛寒活血,宣痹通陽。通陽泄濁,豁痰開結。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活血化瘀,通脈止痛。溫陽益氣,活血通絡。針對性的治療,效果會更加有效,可以預防保護冠狀動脈的發炎及損傷,讓粥狀硬化的程度及範圍可以縮小,也可以改善現有的心臟功能,提升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長期背痛四處求醫 竟是心肌梗塞險喪命

長期背痛四處求醫 竟是心肌梗塞險喪命#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管是坐著、站著,什麼姿勢都在痛!」63歲的張女士因為背後左半邊疼痛,兩年來看遍各大醫院、診所,最後發現是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嚴重阻塞,透過心導管檢查並置放兩條支架後,張女士帶著不再疼痛的身體康復出院。看遍神經內科、骨科、腸胃科 甚至被建議看精神科張女士表示,自己左邊肩胛骨處從兩年前開始莫名出現疼痛的症狀,後來一路往上痛到連頭都開始痛,就算吃止痛藥,也只能暫時緩解一、二個小時,就這樣看遍各大醫院、診所,其中看過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骨科、復健科、腸胃科等科別,也自費做MRI核磁共振檢查,還是找不到原因,後來甚至有人建議她看精神科。張女士說,自己的母親多年前也曾因為背痛,後來被診斷出胰臟癌而往生,所以很擔心會不會是一樣的問題。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懷仁表示,一開始很難診斷有心臟方面的問題,但張女士提到有胸悶症狀,而且對話一陣子就要停下來喘氣,安排心導管檢查後發現,張女士三條冠狀動脈血管中的左前降支,幾乎完全阻塞,立即進行治療,並放置兩條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做完心導管之後就完全不會痛了。」張女士術後開心說,沒想到原來自己的背痛真的是「心病」,術後在加護病房與一般病房觀察一天後就康復出院,一個多月後就恢復正常生活,還可以到公園運動。背痛屬非典型症狀 常見胸悶或爬一、二層樓梯就喘張懷仁表示,從結果來看,張女士心血管阻塞導致單獨背後疼痛的表現,屬於非典型症狀,一般來說心血管阻塞常有胸悶症狀,也可能走一小段路,或上下一、二層樓梯就喘,嚴重時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如果有類似症狀的民眾,建議就醫檢查。另外,如果是突然出現劇烈胸痛、呼吸困難或冒冷汗,有可能是急性心肌阻塞,建議打119求助,盡快接受適當治療。

天冷當「心」!這些危險群恐狹心症

天冷當「心」!這些危險群恐狹心症#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轉冷,心臟冠狀動脈阻塞患者應多加注意,如出現胸悶、胸痛及冒冷汗等症狀,最好提高警覺快到醫院就醫!醫師提醒,心臟病是我國國民十大死因之一,冠狀動脈疾病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台灣罹患此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連現在的年輕人都容易得冠心病,不可輕忽。心臟冠狀動脈阻塞 好發中老年人、三高族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韋廷表示,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又稱狹心症,主要是心臟供應養分的冠狀動脈因長時間膽固醇累積,形成不規則粥塊脂肪,使動脈硬化與堵塞,導致心肌缺氧壞死。心臟冠狀動脈阻塞好發於中老年人、有家族病史、抽菸、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性格急躁、壓力過大及缺乏運動等族群。臨床表現為突然胸骨後或心前區絞痛,疼痛上達左肩、臂部及頸部,伴隨惡心、頭暈、面色蒼白、煩躁心悸、呼吸短促、出冷汗、甚至暈厥等症狀。檢查包含運動心電圖、鉈201心臟灌流掃描及心導管檢查。冠狀動脈治療藥物無法控制時 須考慮心導管手術心肌梗塞的發生猝不及防,陳韋廷醫師表示,冠狀動脈疾病的治療,首先是預防、其次是藥物。若在藥物無法控制下,則考慮心導管手術。目前心導管技術發展非常快速,現在可利用血管支架,尤其是塗藥血管支架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應用於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可很快打通堵塞的冠狀動脈,有效挽救缺氧的心肌不致壞死。陳韋廷醫師表示,預防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不二法門,就是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平時多攝取高纖低膽固醇食物,烹飪時應以低油、低鹽為原則,維持良好運動習慣、放鬆心情並戒除菸酒。冠狀動脈疾病已日趨重要,每個人都應提高警覺,盡早正確診斷與治療,並注意預防,減少冠狀動脈病的發生,永保健康。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少人曾經面臨要幫自己或家人選擇心臟血管支架的時刻,在心肌梗塞緊急手術時,很多人往往沒有足夠時間消化醫師給的資訊,錯過做出更好的選擇的機會。避免面對突然情況難以決定,不妨先了解致病原因以及心臟支架的特點。抽菸、三高是動脈硬化危險因子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俊毅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第2名,僅次於惡性腫瘤。所幸科技與醫學的進步,使許多疾病出現治療的新選擇,心臟血管支架就在近20年有顯著進步與改善,塗藥支架已發展到第2代甚至更新型。心臟血管(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肌肉細胞血液與養分,隨著年齡增長與危險因子暴露,如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出現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壁出現不正常斑塊而影響血流,心肌細胞會出現缺血性的症狀。症狀包含運動與使力造成胸悶胸痛的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塗藥心臟血管支架 減少支架再狹窄現有治療除了控制危險因子外,病人如果持續有缺血性症狀,需考慮使用心臟血管支架。心臟血管支架有傳統的裸金屬支架與在傳統支架外塗上特殊藥劑的塗藥支架,塗藥支架上的特殊藥物可將傳統支架的再狹窄問題從原本的20%降至3至8%,有效減少病人需要再次接受心導管處理支架再狹窄問題的風險。吳俊毅醫師表示,心肌梗塞、糖尿病、腎臟病與複雜血管病灶的病人,塗藥支架明顯優於傳統裸金屬支架。新一代的塗藥支架更改善第一代塗藥支架的缺點與問題。然而塗藥支架依然有其限制,接受支架置入術後的病人仍需要定期追蹤並且確實服藥。在醫師與病患的配合下,新一代塗藥支架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

腳踏車運動心電圖 心臟病檢查更安全

腳踏車運動心電圖 心臟病檢查更安全#冠狀動脈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8歲的許伯伯近1、2個月感到喘、胸悶,到醫院進行檢查。一般透過跑步機測運動心電圖,或是斷層掃描心血管攝影,看心臟是否明顯心肌缺氧。然而考量年長者使用跑步機不安全,斷層掃描心血管攝影需自費,決定採用運動心電圖負載式腳踏車來評估。腳踏車測運動心電圖 對年長者更安全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檢查發現許伯伯冠狀動脈狹窄,阻礙血液通過,使得攜帶及供給的養分減少,導致心肌缺氧的心血管疾病。採心導管方式在心血管內放置支架,撐住血管、克服血管狹窄問題,恢復心臟功能,改善許伯伯胸悶與喘的症狀。運動心電圖負載式腳踏車,透過騎單車方式評估心臟是否明顯心肌缺氧。檢查方法是讓患者躺著踩踏單車,相對跑步機,坐騎式的單車對年紀大的患者更安全。隨著速度或坡度改變,觀察病人心跳變化。血管若狹窄或阻塞,就沒辦法提供足夠血量和氧氣,這樣的變化會反應在心電圖上。感覺胸口有石頭壓住 恐是心臟病前兆吳柏青醫師表示,心臟病發時,感覺胸口有塊石頭壓著,嚴重的爬樓梯還會喘不過氣,就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肌梗塞前兆、心絞痛等,應該進一步尋求專科醫師檢查,避免憾事發生。一般健檢礙於時間可能會省去運動心電圖檢查,年齡大、有家族病史、長期慢性病、高血糖、血脂、膽固醇或體重過重者,應定期做心血管健康檢查。包括抽血檢驗了解自己是否有三高、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果持續胸悶,應盡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