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

提心吊膽!英國厭食媽產下健康女嬰

提心吊膽!英國厭食媽產下健康女嬰#厭食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一名21歲患有厭食症的英國媽媽荷莉‧格利菲斯(Holly Griffiths)歷經37周的孕期,終於平安生下女嬰,且寶寶沒有受到母親厭食症的影響,相當健康。荷莉表示,在懷孕過程中她總是提心吊膽,唯恐自己吃得少無法給予嬰兒足夠的營養而受到傷害,所幸女兒誕生後身體十分健康,她感到十分欣慰也非常開心,女兒簡直是生命中的天使,讓她再次成為母親;荷莉從8歲起出現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的狀況,直到13歲確診為罹患厭食症,之後的歲月她不斷地和這個疾病對抗。孕吐加重厭食症狀 體重直直掉一直到她懷有第2胎,這次妊娠、孕吐的情形非常嚴重,讓她的體重不斷下降也誘發厭食症發作,荷莉感到非常緊張,只能嚴格實施飲食計畫,食用簡單清爽的食物、拒絕油膩、辛辣等刺激物,減緩孕吐的症狀,也希望不再受厭食症的影響、能吃下基本的飲食維持胎兒所需。為了產下健康的寶寶,荷莉求助專門治療高風險妊娠的醫師,2個禮拜就必須產檢一次,謹慎確保胎兒的狀況,總算在第37週生下女兒,母女均安;為了能陪伴和照顧2名子女長大,荷莉決定繼續接受厭食症的治療。厭食母親吃的少、營養也不足 所幸胎兒健康長期厭食症者對於孕育健康寶寶是有一定的風險,因為隨著孕期的增加,母親的體重也必須增重,才能產下健康的嬰兒,但厭食症患者卻會因拒絕飲食,而無法順利增重;且正常孕婦一天至少要攝取2000大卡的熱量,但荷莉卻只有800-1200卡,飲食也不夠均衡:早餐僅吃吐司、午餐吃沙拉、晚餐少許的麵條,所幸胎兒在懷孕過程沒受到影響。

暴食症、厭食症常有合併現象 飲食疾病應及早治療

暴食症、厭食症常有合併現象 飲食疾病應及早治療#厭食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暴食症與厭食症都是心理相關的精神疾患,主要症狀是在短時間內反覆無法自控的大量進食,以及禁食、催吐或濫用瀉劑等所謂的代償行為,以避免體重的上升。患者可以在兩個小時,甚至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吃下平常人可能要分三、四餐以上才能吃完的食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指出,其實,有大約ㄧ半的厭食症患者也可能會合併有暴食的行為,許多暴食症患者所描述的病史也曾有個階段完全符合厭食症的診斷。厭食症、暴食症除了可能共有症狀外,厭食症與暴食症患者有個共同的心理特徵,就是對於體重與體型的高度敏感,甚至整個人的自我價值都取決於自己的體重或外觀。也因為如此,厭食症與暴食症被歸入精神疾患的範疇,並且與一些症狀比較輕微或不典型的飲食行為問題,共同歸類為「飲食疾患」(Eating Disorders)。陳冠宇說,飲食疾患的成因十分複雜,遺傳基因、人格特質、家庭互動的特徵、社會文化的因素,都與飲食疾患的發病與維持有關。而其治療的方式,也因個別狀況的不同,可以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與家庭治療等不同的方向來切入,甚至合併不同的方式。最後陳冠宇主任也提醒,若越早進行治療,越能夠持續治療的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呼籲有這方面困擾的患者與其家屬,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必能減少這種心理身體的問題,變成個人或家庭長期的困擾。

厭食症多為先進國家年輕女性 近年台灣也常見

厭食症多為先進國家年輕女性 近年台灣也常見#厭食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厭食症是先進國家的年輕女性十分流行的精神心理疾患,患者的體重極度低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原本身體健康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正常人的BMI應為18.5~24.5Kg/m2),有的甚至低到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0 Kg/m2的極端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任陳冠宇指出,自開設飲食疾患特別門診以來至今已看過超過七百位飲食問題的個案,其中厭食症大約佔五分之一,可見台灣有關問題的嚴重度也不容輕視。這些極端消瘦的個案,是文明富裕社會中,除了癌末病患外,會因飢餓而死亡的主要狀況。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最近數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對於青少年的厭食症個案,父母可以合作協助個案的家庭,可以在不必住院的情況下協助個案逐漸克服對於飲食的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至於成年的個案,則可以藉著短期的住院,加上出院後長期的心理治療,配合身心整合治療,逐漸康復。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的狀況,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減少這個疾病對個案的嚴重傷害。

半年瘦到30公斤──談厭食症

半年瘦到30公斤──談厭食症#厭食症

厭食症患者的共同特徵乃是對身體形象和體重的過度關切。基於這種想法,個案會用各種方法控制體重。體重減輕時,患者會呈現其他精神症狀和身體症狀,如月經停止,全身無力,暈倒和腸胃症狀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患者經常為他人準備豐富食物,自己卻只挑選低卡路里之食物;口中咀嚼很多次才下嚥;不喜歡和他人用餐;會儲藏食物;到暴食衝動來時則偷偷摸摸地吃,吃完不久即後悔,又會自己去把它吐掉。到下一餐因怕胖又少吃,而使身體處於飢餓狀態,飢餓又使病人想吃,平時尚能自我約束,惟在自控力較弱時,又開始另一個暴食—清除體內食物—節食的循環。心理方面,厭食症患者隨體重的些微波動,情緒呈現不穩,有些患者出現強迫行為,伴隨憂鬱、焦慮和睡眠障礙。厭食症在女校的盛行率約為1%,病人中90%至95%是女性,且多在青少年到青年早期發病。厭食症的病因,目前流行的幾種學說如下:1.) 社會文化學說: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許多婦女以其體型和體重作為評估其吸引力和自我價值的根據。 2.) 精神動力學說:學者布朗認為厭食症是成長中的個體,未脫離父母權威的病態表現。 3.) 家庭病理學說:家庭互動方面,患者的父母被形容為過度保護,在病童身上,父母親之間進行潛藏競爭和衝突。 4.) 神經生物學發展:病人血漿、尿液和腦脊髓液中的正腎上腺素及其代謝物濃度較低,而腦脊髓液中血清素和多巴胺代謝物的濃度呈正常或較低。高雄立市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 何志培表示,厭食症患者往往缺乏治療動機,有暴食症狀患者較有動機,惟對挫折忍受度低而無法接受不能立即見效的治療。目前常用的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和團體治療等。此外,再配合自我肯定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問題解決、替代行為和放鬆訓練,減低病人的焦慮以及發展新適應行為。住院治療厭食症患者通常可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惟病人出院後容易再發。厭食症的預後變異很大,依據學者史瓦茲的報告,厭食症的死亡率為0到19%,大多數報告少於5%。經治療後,相當高比率病人可從事工作或就學,惟他們在人際關係、飲食行為和身體形象的認知,仍出現障礙,需繼續給予關注。

認識厭食症

認識厭食症#厭食症

厭食症常被認為是西方社會強調「瘦才是美」的文化症候群。社會學的研究發現,1970年代起,西方媒體關於身材纖瘦與美麗形象的訊息大量增加,厭食症等飲食障礙症的個案也跟著明顯上升;隨著經濟、資訊發展與全球化,台灣的社會文化越發接近歐美國家,相同的審美價值觀已不陌生地充斥我們身邊,而在精神科門診此類個案也不斷地增加。厭食症患者的特徵是對身體形象和體重的過度關切,用許多方法來控制體重,隨著體重減輕,會出現各種精神和身體症狀。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DSM-IV診斷標準,患者會將體重維持在低於年齡和身高所預期最低正常體重的85%以下、仍極端怕胖、對身體形象有不當認知、且月經停止。厭食症可再區分成限制型(純粹極度限制飲食)和暴食/清除型(經常有暴食現象和清除行為,例如催吐、使用瀉劑或利尿劑)兩種亞型。厭食症90%以上發生於女性,多在青少年期發病,精神動力學派認為這是成長中的個體為脫離父母權威的一種抗爭,常見父母親對子女過度保護、高度期望,但父母彼此卻又潛藏地在子女身上競爭衝突,子女在建立自尊、自信過程受挫,只能藉對吃和體重的自我操控來脫困,在心理上卻是退化到嬰孩階段。厭食症患者會顯得固執與完美主義、甚至有強迫行為傾向,常見家庭、人際關係障礙,近半數會合併憂鬱症而有高自殺率,也因體重過低,內分泌、心臟血管、腎臟、血液等方面都會出現併發症,約有5~10%的死亡率,顯見是一嚴重的健康問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 陳冠宇 醫師建議在治療方面,需要精神科專業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藥物、心理治療、團體治療與家族治療等方式的整合性處置,而體重降低過快或過低時,需要住院會同內科處理併發的身體症狀。最後要呼籲的是,許多案例是由年輕女性常見的減肥行為開始,卻引發無法控制並嚴重危害健康的厭食症。現今社會風潮下,對身材美感的追求似不可免,但一定要用健康(例如適度運動或尋求專業諮詢協助)的方式,千萬不要光靠極端節食或吃減肥藥、瀉藥等方法。若出現厭食症的現象,一定要儘早求醫!

另一種常見的文明病:厭食症與暴食症

另一種常見的文明病:厭食症與暴食症#厭食症

厭食症與暴食症同屬於飲食疾患,可說是一種常見的文明病。研究發現,約有一成之多的人有厭食症狀或暴食傾向,較嚴重的厭食症和暴食症的盛行率約為1%~3%,顯示此二者並非罕見的病症。厭食症與暴食症的病因仍未有定論,但主因包括社會壓力、青春期的心理發展障礙、家庭因素以及減肥後遺症、壓力引起的挫折感、憂鬱症等。厭食症病患深深著迷於體重控制,即使犧牲健康也不在乎,等週遭親友發現時,常已出現多種營養不良的症狀,如瘦弱無力、無精打采、臉色蒼白、畏寒、掉髮、便祕、骨質疏鬆、貧血、停經等,程度嚴重則會導致胃腸功能衰竭、心臟和腎臟功能受損,最後有可能會死亡,死亡率約在1~2成!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 張盛堂醫師在治療上,首先須設法讓病患回升到合理體重。建議儘早轉介精神科醫師評估,建立具信任感的「病患-醫師-家人」三方組成的「治療聯盟」,放鬆病患對飲食的過度操縱,逐步建立健康飲食行為,之後再探討影響厭食症形成的種種挫敗經驗,調整種種認知扭曲、不適當的想法和進食行為等。暴食症的病患則比厭食症多,常會反覆暴食和催吐。病患常因無法克制食欲或情緒不穩定,經常爆發近似強迫性的進食,隨後又自我催吐,不斷地惡性循環,病患心理上陷入一再地懊悔、自責及沮喪的情緒困擾中。目前對於暴食症的治療已有幾種抗憂鬱劑可提供有效協助。合併藥物和心理治療,讓個案養成自我監測飲食的習慣,減少失控的暴食再發,讓體重維持在正常健康的範圍。更進一步還需解決病患所面對的諸多人際互動或心理困擾等問題,這樣才能讓治療成效持續下去。在現代社會中出現了厭食症/暴食症這類的「文明病」,我們了解疾病的特徵後應該鼓勵及協助這些病患儘早就醫,以免病情日益惡化,難以痊癒。另外關心健康問題的有識之士也應該仔細地思考如何來預防這類飲食疾患的發生,這方面先進國家已開始作嚐試,雖然成效未定,不過長期的規劃和持續的關心是絕對必要的努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