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天氣轉涼「口乾舌燥」喝水還是口渴?中醫建議「1類水果」能解燥

天氣轉涼「口乾舌燥」喝水還是口渴?中醫建議「1類水果」能解燥#秋燥

隨著天氣開始轉涼,空氣中的濕氣降低,人體容易因缺水而感到口乾舌燥、皮膚乾癢,這就是所謂的「秋燥」。醫師表示,皮膚乾燥的情況可以喝百合枸杞菊花茶緩解,或者攝取攝取富有膠質或膠原蛋白的食物保水;若口乾舌燥就要多喝水,或吃點微酸水果,才能減少秋燥帶來的不適感。

秋燥皮膚乾癢、氣喘乾咳⋯中醫教「按這穴位」+「2帖茶飲」改善

秋燥皮膚乾癢、氣喘乾咳⋯中醫教「按這穴位」+「2帖茶飲」改善#秋燥

秋分過後,也代表著秋天已經過了一半,從原本的晝長夜短轉為晝夜等長、寒意漸增。中醫師表示,秋天氣候忽冷忽熱不穩定,許多民眾常在秋季會反覆發生乾咳、氣喘、眼睛乾癢等過敏症狀,可注意臟腑養生調理、衣著上建議採「洋蔥式」穿衣法,而含有「黏液」的當令食材是很適合秋季的養生食材,可幫助防止秋燥引起的乾癢及過敏不適。

秋燥宜養肺醫教你吃「白色食物」最養生

秋燥宜養肺醫教你吃「白色食物」最養生#秋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秋意越來越濃,近期早晚已經有明顯溫差,空氣中也多了涼意。換季通常是容易感冒的時候,另一方面,秋天帶來的燥氣也容易傷肺,加上新冠肺炎的疫情,因此更應該多保護呼吸道健康。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因應季節變換的養生之道,都是預防疾病最主要的方向。秋季的燥氣易傷肺,尤其是老人家,更容易出現過乾咳,除此之外,也容易口乾舌燥、身體發癢等。 保護呼吸道是重要關鍵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任黃中瑀表示,秋天在五行相對應的內臟是「肺」,如果肺臟功能受影響,便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問題。此外,肺也與情緒有關,因此情緒上也較容易躁鬱、憂思。 秋天養生的方法除了從飲食調理、生活作息也很重要。秋天最重要的養生指標就是早睡早起,養肺與免疫力息息相關,保持良好的作息,也能為冬天的疾病防禦做好打底工作。黃中瑀醫師建議,最好能在晚上11點前進入睡眠,在一大早天剛亮、氧氣最充足時出門呼吸動一動。 入秋後開始慢慢轉涼,呼吸系統也更為敏感。因此,除了遵守防疫規範戴好口罩之外,也要注意過敏疾病。如果開始發現有過敏的現象,如早上容易咳嗽或者是鼻子變得過敏等,就表示更要強化免疫力。 以淡補為主  避免過度燥熱食物從飲食上養肺也是可落實的方法。中醫師吳明珠表示,秋天要以淡補為主,尤其挑選白色的食材更能補肺,舉例來說,像蓮藕、山藥、白木耳、蜂蜜、水梨、粥、百合、白蘿蔔、秋葵等都是很好的食材。若口乾舌燥明顯者,用水梨來燉煮冰糖雪梨、雪梨百合豬腳都是不錯的食補。不過也要注意,如果身體較為虛弱、容易感冒出汗者就要斟酌攝取,另外也要避免攝取過度辛辣、燥熱、燒烤食物。 秋天是好發躁鬱、憂鬱季節,因此建議假日來臨之前,盡量不要熬夜,把握早起的時間多去有綠樹的地方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把秋天底子打好,也為四季養生做好準備。

白露來了 養生之道:戒西瓜去秋燥

白露來了 養生之道:戒西瓜去秋燥#秋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露凝而白,「白露」這名字不只詩情畫意,它還暗示這是一個白天熱、夜晚涼的時節,而清晨露水最多的時候,往往也就是晝夜溫差最大的時候。一層秋雨一層涼,入秋之後要小心哪些疾病來報到,又該如何預防?先來跟洛桑醫師學防身。 ◎第一招、吃大蒜:提前來預防之後日夜溫差變大,辛溫入肺的大蒜,是風邪最害怕的剋星。大蒜富含珍貴的大蒜素,對提升免疫力、維持細胞健康有小兵立大功的助益。煮成大蒜雞湯,或切末配水餃、配肉類,都不錯。我自己感冒時不吃感冒藥,而是嚼兩粒生大蒜消炎兼殺菌。 ◎第二招、顧鼻子:「秋天到,鼻炎鬧」白露前後,有過敏性鼻炎史的人,更要注意日常保養。不妨多多熱敷眼鼻,或把雙手來回搓熱再搓搓臉。搭配按壓鼻子周遭穴位,如印堂、鼻通、迎香、人中等,疏通臉部氣血循環, 可增強抵抗力。   ◎第三招、笑開懷:秋冬為季節性憂鬱症好發的季節。一般人即便不到發病的程度,悲秋傷感, 很多人亦會不自覺感到低落。建議多跟開朗有趣的人相處、看喜劇電影、找些令人開心的事來做,以大笑抒發肺氣。大笑是一種很好的排毒運動,能排肺部濁氣,並使氣血通暢。 ◎第四招、去秋燥:秋天的燥有兩種,一種是口乾舌燥的燥,一種是心浮氣躁的躁。去乾燥首重補水,溫熱開水每日喝三千毫升,必需的,我自己每日晨起,至少喝上500毫升。又「秋屬金,金色白」,肺對應白色,秋天補充白色水果尤其滋養,潤膚潤肺,吃龍眼、水梨、柚子、甘蔗都不錯。 ◎第五招、練靜心:對治心性上浮躁,首重靜,靜而後能定。《黃帝內經》建議「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秋季最適合透過「靜心」,收斂肅殺之氣,以和為貴,利他仁慈,能為自己積福。除了心情上的急躁、暴躁,行事躁進、躁動,也當自覺避免。練靜心,還能預防因浮燥而注意力、專注力下降的問題。 ◎第六招、戒西瓜:從前老人家若看見小孩這時候還捧著西瓜猛啃,便會搖搖頭說:「秋瓜壞肚」。寒涼食物在秋天,會讓體內陽氣較弱的人,飽嚐腹瀉腹痛之苦。除了西瓜,絲瓜、苦瓜也不宜再大量食用了,偶爾吃沒關係,重點是不能再像夏天那樣餐餐上桌。 ◎第七招、智慧穿衣:養生這檔事沒有絕對,因地而異、因個人體質而異。秋天吃西瓜,也非人人必定腹瀉,你去熱帶地方生活,或許就可以吃。秋天穿衣這件事,也需靠智慧來下判斷。體虛的,掌握「白露勿露身」的保暖原則,不打赤膊、不穿無袖,尤其肚臍不要著涼。體健的,倒是可以來練練「秋凍」。我小時候住的地方很冷,還會下雪,怕最冷的時候再厚的衣服都穿不暖,所以不會在一開始冷的時候,就把最厚的衣服拿出來穿,而是讓身體慢慢去適應降溫,跟「秋凍」的意思很像。 「秋凍」是什麼呢?秋意漸濃後,到入冬真正變冷前,刻意不提早添加衣物,不做預防性保暖,促進身體新陳代謝,靠自己產生足夠的熱能,增強適應寒冷的能力,這就是古人養生大絕招「秋凍」。人的適應力與耐受力經由鍛煉,能越練越強,但若身上有疾病未癒的,還是先把病治好了再來練,切勿逞強。 (本文摘自/靜心・淨心:52周的修煉,一年後與完美的自己相遇/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