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曲線

習慣張嘴睡覺?小心孩子變暴牙、戽斗又長不高!

習慣張嘴睡覺?小心孩子變暴牙、戽斗又長不高!#生長曲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歲的張小弟弟,2歲開始生長曲線表都在10%以下,長期在小兒新陳代謝科就診。後來因為有暴牙到兒童牙科求診,檢查後發現有口呼吸症狀,醫師協助裝置肌肉功能矯正裝置。期間又因為仍有打呼情況轉診到耳鼻喉科,發現其實呼吸道堵塞的地方是在鼻腔,使用鼻噴劑之後效果改善打呼,咬合情形也有明顯改善,外觀跟當時求診時相差非常多。 過敏性鼻炎導致呼吸道不順暢為何孩童這麼小就會有睡眠呼吸障礙的問題?台中榮總兒童牙科暨齒顎矯正科主任陳亮如解釋,其實是有多重原因,臨床上常見的是兒童新陳代謝問題,如肥胖及過敏性鼻炎。台灣空氣汙染導致孩童過敏的比率日益增加,以中部來說,兒童鼻過敏比例比20年前增加了3倍。反覆的過敏性鼻炎會導致呼吸道的淋巴腺體腫大、鼻黏膜發炎腫脹及下鼻甲肥厚。當呼吸道不通暢,孩童睡眠時就會用嘴巴呼吸,而較嚴重的呼吸道阻塞,家長甚至會聽到小孩濃濁的呼吸聲、打呼聲或呼吸暫時停止的情形。由於睡眠品質嚴重被影響,孩童還有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或生長遲緩的現象,甚至有學者提出兒童睡眠呼吸障礙還會造成孩童白天嗜睡、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語言學習力下降等問題。因此提早改善呼吸,並同步改善咬合,效果較佳。 搭配口腔矯正同步改善齒列與鼻塞台中榮總口腔醫學部2017年引進肌功能矯正裝置,主要應用於臨床上有異常咬合如暴牙、戽斗孩童的早期矯正。長期追蹤結果發現,不僅齒列情形得到改善,鼻塞嚴重程度及頻率降低,睡覺時打呼情形也有減少。陳亮如說明,睡眠呼吸障礙的問題因為是多重原因,因此在使用肌功能矯正裝置前,需要先評估兒童呼吸道不通暢的原因。如果小孩呈現明顯的過敏性鼻炎症狀,應會診兒童過敏科;若孩童因扁桃腺肥大,應會診耳鼻喉科;若有嚴重的睡眠呼吸障礙,就需要睡眠中心的協助,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也提醒家長,如果家中孩童常常有睡不飽、過動、注意力不集中、身材較矮小等問題,在經過許多治療仍無法解決時,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有睡眠呼吸障礙問題,及早發現問題及早改善,也有利孩子學習。

身高矮小打擊自信 少女求診盼長高

身高矮小打擊自信 少女求診盼長高#生長曲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成長過程中,許多父母會擔心「我的小孩是否身高太矮小」,輸在起跑點,並憂慮小孩因身高遭受同儕排擠而喪失自信心。小兒科診所蔡尚均院長表示,門診中曾有身高155公分的國三生,因為覺得自己身高比同儕矮小,在家長陪同下求助於門診,雖然評估骨齡確認成年身高在可接受範圍內,但女同學仍哭著希望能藉著生長激素治療來增加身高。身高受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綜合影響蔡尚均院長表示,評估孩童成長要將孩子的成長紀錄在生長曲線表上,依據同儕統計身高的兩個標準差以下,也就是說生長曲線在3%以下,會視為身材矮小,在正常情況下,孩童在2、3歲以後就會沿著固定的生長軌道成長。可見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因素是遺傳,所以每一個小孩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身高藍圖」;受到父母雙親各半的身高影響,影響成年身高的絕大因素早已注定好,因此,蔡尚均院長強調,父母應該思考「如何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才是對孩子身高合理的期待。後天環境也是影響身高的關鍵因素,人類過往歷史中又以營養攝取最顯重要,但現在台灣大多數孩子都能獲得充足的食物攝取,與其過度期待孩子要攝取「多少」食物量,更應注重孩子的營養「需求」,傾聽孩子「想吃不想吃」聲音,吃得多並不代表會長得高。另外,若孩童愛吃甜食而攝取過多的糖分,也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造成孩童的身高生長問題。疾病恐影響身高發育 治療過程應留意藥物、荷爾蒙、慢性疾病與遺傳疾病,也都是影響身高的重要因素。以類固醇為例,它屬於賀爾蒙的一種,確定會影響生長,但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 又常常需要這類藥物的治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建議應謹慎使用藥物。又如慢性腎臟病的孩童,食欲不振、營養吸收不良,會造成身材矮小,小胖威利症或透納氏症等遺傳性疾病,也有身材矮小的問題,可透過施打生長激素來增加身高與提高生活品質。蔡尚均院長呼籲,父母無須過度焦慮孩子的成長,在孩童成長的階段,應專注在「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養成早睡早起充足睡眠習慣,讓身體在對的時間休息,就能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同時養成不吃零食均衡飲食習慣,讓孩童攝取不加工、不受污染的原形食物。孩子在成長階段能養成良好睡眠、健康飲食、適度運動,一輩子受用,也不會錯過生長黃金時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一年未長高4公分 小心孩子生長落後

一年未長高4公分 小心孩子生長落後#生長曲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個學期又要結束了,除了注意孩子的課業表現,也提醒父母看看孩子的成長情形。孩子的生長需要長期記錄,並對照「兒童生長曲線」表了解孩子的生長速度。如果一年孩子的身高長不到4公分,建議儘速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由醫師評估是否因生長激素不足導致,以便接受合適的治療。醫師提醒,青春期的結束就是生長的結束,若結束青春期後才發現生長問題,可能會錯失治療時機。固定追蹤身高 並對應兒童生長曲線表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表示,生長要看長遠,建議父母留意孩子每個階段的生長情況。兒童健康手冊上有衛生福利部公佈的「兒童生長曲線」表,孩子7歲前(進入小學前),父母可以在手冊上紀錄孩子的身高並進行比對;就學後,校護每年也都會幫孩子量測身高與記錄。若孩子身高掉到第3百分位或超過第97百分位父母都應該注意。青春期前孩子 一年未長高4公分是警訊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任蔡立平醫師表示,青春期前的孩子身高一年長不到4公分就是生長警訊,身高問題要在生長板閉合前補救。生長板位於長骨兩端,在成長期結束前,會受生長激素、甲狀腺素、性腺荷爾蒙等內分泌影響,讓骨骼細胞成長,身高就可以持續長高;青春期後,性荷爾蒙使生長板加速生長,一旦與骨頭密合在一起,孩子再長高的機會很有限。若懷疑孩子有生長落後的狀況,建議至小兒內分泌科進行檢查,讓醫師找出孩子生長落後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出生體重兒(體重1800至1900克)的孩子,有15%機率2歲後會跟不上生長曲線。父母也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狀況,鼓勵孩子多運動、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避免肥胖。肥胖是性早熟的危險因子,也壓縮生長時間。生長激素缺乏 可就醫治療改善蔡輔仁副校長表示,生長激素是腦下垂體分泌的荷爾蒙,為正常發育所需關鍵,若生長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小兒內分泌科醫師會透過詳細的檢測,確認是否為生長激素不足導致的生長干擾。身高並非健康指標而是疾病指標,醫師也會確認生長干擾是否來自於疾病(如透納氏症、小胖威利症)。若確診為生長激素缺乏,可藉由每日睡前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正常發育,但必須在生長板完全閉合前接受治療才有效。生長激素治療需要定期回診,醫師會視施打的成效、生長板的密合狀況來進行評估,但及早發現生長問題、及早治療更重要。蔡立平主任分表示,有些父母對於生長激素的治療會有些疑慮,但生長激素已經有30年左右的使用歷史,不需過於擔心安全性。雖然使用生長激素可能偶而會有頭痛、手腳腫脹、血糖上昇、甲狀腺功能變化等副作用,但發生率不高,只要主動和醫師說明,醫師會評估改變劑量或治療方式,來緩解這些副作用。

寶寶長得慢?醫:照生長曲線就正常

寶寶長得慢?醫:照生長曲線就正常#生長曲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寶寶是不是長得太瘦小了?孩子最近好像沒長大?家長經常有類似疑慮,但通常評估後沒有太大問題。簡單介紹如何評估孩子的生長情形。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拿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這本手冊不只填寫預防接種紀錄,還涵蓋孩童的生長曲線百分位圖、健康檢查紀錄、各方面的衛教指導及兒童可用資源等。其中生長曲線百分位圖採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0至5歲兒童生長曲線標準圖。生長曲線可參考 推出兒童生長情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楊硯雲說明,近年的改版中增加了5至7歲的生長曲線圖,圖中的橫軸表示年齡,縱軸由上至下分別表示身高、頭圍及體重。從兒童測量時的年齡(早產兒三歲前以矯正年齡計算)往上延伸,並將該次測量的身高、頭圍及體重往左延伸取交會處,再參照百分位線,由上至下的紅、橘、綠、橘、紅線分別是97、85、50、15、3百分位曲線,可以推出兒童當前的生長情形來與其他兒童比較。以一個體重在50百分位的兒童為例,這個孩子的體重在平均100個小孩中贏過50個。通常醫師評估的要點有2項,(1)單次數據中,會注意生長情形是否偏離正常值太遠,例如超過97百分位或是低於3百分位;(2)更重要的是生長曲線的連續變化情形,是否與之前的百分位落差超過2條曲線間隔,例如從50百分位的綠線掉落至3百分位的紅線以下。孩子只要符合生長曲線趨勢 就是正常身高體重位於15百分位的孩子,只要後續追蹤起來還在15百分位附近,就是穩定成長。特別強調要和孩子過去的生長情形做比較,而不要和其他孩子做比較。另外在看生長曲線的時候,也可以發現出生前幾個月的孩子,身高體重都增加較快,之後成長速度會變慢下來。楊硯雲醫師說明,家長們會覺得孩子越長越慢,但只要符合生長曲線的趨勢,那就是正常的。兒童的生長狀況可以透過兒童健康手冊中的生長曲線圖來做初步判斷,當生長曲線落於97百分位以上或3百分位以下,或者和之前的生長曲線落點差距達到兩個曲線間隔以上時,需要懷疑兒童有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建議找小兒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