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AZ

從有病治病到精準健康新趨勢!未來醫療實驗室2.0合力打造全人照護生態系

從有病治病到精準健康新趨勢!未來醫療實驗室2.0合力打造全人照護生態系#臺灣AZ

為加速台灣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以下簡稱臺灣AZ)今年再度與工研院攜手,打造「未來醫療實驗室2.0」,進一步整合不同新興科技在臨床照護及永續腎臟醫學上的應用,打造更完整的全人精準健康生態系。此次新的兩區展間包含第一區Green Kidney iSPACE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合作,以病人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建立永續急慢性腎臟病照護的創新生態圈;第二區Digital Insight Hub則是以精準大數據以及科技工具切入,介紹相關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發展之作為。 臺灣AZ今年也與工研院生醫所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以推動智慧醫療跨域創新生態系為目標進行交流合作,協助國內新創公司布局全球,擴大和展示病人支持的創新,來應對醫藥保健挑戰。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臺灣AZ非常榮幸能與工研院生醫所再次合作! 我們深信透過協力,更能加速台灣展現醫療創新領域中深厚實力與潛力;臺灣AZ期許未來能夠扮演策略夥伴要角,並藉由A. Catalyst Network國際生醫創新鏈結網絡,幫助台灣好的技術對接國際市場,看到更多創新解決方案造福第一線的臨床病患、共創革新巔峰。」 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民眾對健康的追求已不再是傳統「有病治病」的思維,不僅向前延伸到預防醫學,對於後端的治療也要求更精準,進而帶動生醫產業朝向「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領域進行全面布局。此次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支持下,與醫院臨床端多次交流分享後,結合雄厚生醫研發量能,攜手臺灣AZ,以完整涵蓋疾病旅程五階段,結合產官研醫盼能建構完整的照護生態系。 鎖定逾200萬腎臟病病人及高風險族群 據統計,台灣腎臟病有近約170萬至200萬人口,腎病相關醫療費用更是每年健保花費支出排行第一名。其中約有近九萬人落於洗腎階段,雖然近兩年來透析發生數已出現下降趨勢,但在醫療進步,平均壽命延長下,高齡化衍伸的自然器官衰退仍將成為國人腎臟健康的巨大挑戰。因此今年「未來醫療實驗室2.0」兩區展間中,特別規劃一區與台灣腎臟醫學會合作,共同邀請將近20家產業與臨床各界夥伴加入,以慢性腎臟病的五階段旅程出發,從預防到治療完整建構腎臟永續照護的生態圈。 此展間由第一個健康階段出發,呈現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榮獲國家SNQ公益服務認證的「腎力學堂」專案投入衛教宣導,並創意結合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 共同建立正確腎臟病防治觀念;第二階段鎖定高風險民眾,如三高、糖尿病、肥胖、長期服用止痛藥等,透過「腎事太平攻略」衛教網站倡導罹病風險、呼籲及早行動。第三階段結合醫材業者與醫院,透過早篩找出早期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腎病變病人,及早強化病人慢病管理及藥物控制,延緩腎功能惡化。第四階段則與學會、醫院團隊,透過飲食及大數據AI解決方案,控制腎功能,改善病患的生活型態。第五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病人,與醫材業者、醫療機構共同提供考量環境永續的透析所需器材、或相關數位監控與改善方案。期待透過此平台拋磚引玉,傳遞減少腎臟病造成的醫療及環境負擔之綠色腎臟(Green Kidney) 理念,鼓舞更多解決方案交流並落地實踐。 以病患為中心,從臨床需求激發最佳解決方案 近年來,隨著醫療大數據的快速累積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新興科技可以幫助醫生更好地理解個案的健康狀況和需求。通過記錄和分析醫療記錄、症狀和檢測結果,來掌握更全面準確的病人狀態,不僅打造精準化的衛教建議及醫療方案外,也讓討論過程視覺化,優化醫病討論流程。 第二區展間Digital Insight Hub便以大數據結合科技做為主題,分別從病歷資料、語音紀錄及臨床數據紀錄等三種面向出發,展示臺灣AZ協力引薦至醫院的數位工具。其中包括:落地於萬芳醫院的Medigator SDM系統(免疫用藥領航員)系統,利用大數據評估個別病人狀況,以促進醫病共同決策。也有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透過AI語音辨識系統提供末期腎臟病人居家照護指引;或是利用國際合作網絡TriNetX(全球電子病歷系統),從臨床數據進行分散式分析協作,建立國際臨床端反饋合作模式。通過這些數據臨床應用實例,希冀激發更多合作想像,加速相關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支持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

臺灣AZ首次參選即榮獲 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金質獎 推動性別平等深受肯定

臺灣AZ首次參選即榮獲 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金質獎 推動性別平等深受肯定#臺灣AZ

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Taiwan,以下簡稱臺灣AZ)十分榮幸能在首次參加臺北市政府勞動局所主辦的「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評比,便獲得金質獎殊榮,在提升女性權益、促進多元性別平等方面殊值肯定。 性別平等價值為重中之重,獲得金質獎認證為跨國藥廠首例 「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為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領域中最具指標性的獎項之一,其審慎嚴格的評核項目涵蓋八大項指標:推動性別平等之相關機制、促進組織決策之性別平等、促進薪資待遇性別平等、促進性別平等之教育與訓練、工作與家庭平衡、友善孕育措施、職場安全之性平友善措施、促進多元性別平等相關作為或措施。臺灣 AZ 不僅在上述的八項指標取得高於80分的成績,更擁有多方面的亮點項目,透過尊重多元的精神,與工作生活相互平衡的制度,為員工打造開放且舒適的工作交流環境,成為唯一獲得金質獎認證的國際藥廠! 從包容理解出發 深化性別平等價值 為深植友善包容的文化與職場環境,臺灣AZ員工自發性發起員工資源團體「AZ Pride ERG」,自創立以來,除了先後邀請不同領域的同志友善專家或團體來演講和訪談,包括徐志雲醫師、作家陳栢青、王小棣導演、尤美女律師、變裝皇后等。臺灣AZ已連續兩年參加亞洲彩虹騎行(Asia Rainbow Ride),今年更在短短不到一週時間,便有近50位同仁報名響應,展現對社會多元性的支持和承諾。 臺灣AZ在去年也首次打造 AstraZeneca同志遊行花車,加入臺灣同志遊行,以行動支持 LGBTQ+ 族群,促進更多性別平等意識的尊重理解,破除不同身分之間的對立。臺灣AZ臨床試驗部生藥部部長鄭憲覬表示:「這背後不僅代表我們深耕多元平權的文化,深深被同事認可,也代表AZ持續開啟友善對話、增進理解,正視每種社群的存在,並打造讓所有同仁發揮自我並能安心暢所欲言(Speak Your Mind)的環境。」 力挺彈性共融工作環境 促進女性員工賦能 為了支持員工能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臺灣AZ透過多項福利政策,促進員工身心健康與家庭關係,包含彈性工時、居家辦公、特殊節日前夕和下午三點鐘提早下班等做法。更舉辦豐富彈性的家庭日、電影日、聚餐日活動,鼓勵員工在繁忙工作生活之餘,不忘與家人、同事創造美好回憶。 一直以來,臺灣AZ也致力於從完整面向促進女性員工賦能、領導能力,以及管理階層決策參與,目前領導團隊女性主管佔比已達半數! 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獲得『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認證金質獎』的肯定!臺灣AZ深耕臺灣75年,始終致力改善病患旅程,而背後開拓與發展創新市場的成長動力,便是來自每位員工的獨特潛能與個人價值。透過落實包容多元的作為,我們將持續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造福臺灣社會及病患。」

迎戰2025超高齡  醫療量能拉「緊」報  醫院數位轉型勢不可擋

迎戰2025超高齡 醫療量能拉「緊」報 醫院數位轉型勢不可擋#臺灣AZ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青壯年勞動人口紅利更將於2028年邁向終點,面對醫療照護需求有增無減的態勢,醫療資源量能卻已出現「緊」報!醫院如何落實數位轉型迎難而上,已是社會及醫界當務之急的命題! 為加速支持醫院轉型成功,臺灣阿斯特捷利康( 以下簡稱臺灣 AZ)扮演策略合作夥伴的要角,致力於協助醫療院所引進數位系統工具,並促進產官學界交流分享。今年更二度攜手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舉辦第二屆「未來醫院高峰論壇」,行政院陳建仁院長公務繁忙之際,仍以錄影方式來引言,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親臨致詞,透過「病患數位化解決方案、先進生物醫藥創新系統、大數據及臨床試驗」三大主軸,現場將近60間醫療院所管理高層及國際專家學者,交流分享跨國以及院內數位轉型經驗,持續共創醫病新世代。 2025超高齡化在即 醫院數位轉型超前部屬補足缺口 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統計,2023護理人員執業率首創58.4%新低,然而,人力吃緊問題不只發生於第一線醫護,未來各科醫藥人員也都可能面臨同樣的負擔及挑戰,不僅會影響診間衛教成效以及治療決策的準確性,也恐連帶造成整體醫療服務品質下降。因此,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陳建宗院長表示,各大醫療院所都已積極投入完備數位轉型,以充分確保醫療量能與大環境趨勢並進。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指出,臺灣對於醫院數位轉型的討論雖已行之有年,但不少醫院仍面臨數位轉型上的瓶頸,諸如:醫病資訊系統老舊、病歷編碼系統過於分化、文獻數據資料整合困難等問題。然而也有許多具高度前瞻性的醫院,在數位轉型上超前部屬,致力於使臺灣落實未來醫院的轉型,加緊腳步向國際看齊。針對如何引入數位系統以滿足現階段醫病需求的缺口,同時強化醫院本身競爭力,更是未來醫院革新上的一大重點。 從民眾衛教到提升醫病溝通 積極打造智慧醫務的全面應用 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分享,以診間衛教的數位應用為例,因應腎臟病患者族群日漸壯大,院方急需更有效率的配套措施,協助加速患者照護及衛教的效率,林口長庚醫院選擇導入PRE-ESRD ASR(末期腎臟病前期病患紀錄自動語音識別)系統,利用AI系統紀錄醫護人員與病患間的對話,即可自動偵測並完成病例紀錄,不僅大幅減輕平時文書處理等庶務上的工作量,更因系統即時更新的優勢,能更精準地洞察病患需求,對於院所在病患照護上無疑是不斐的助力。 數位轉型亦有助於加速醫病共享決策的落實,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分享,儘管近年針對肺癌患者多推行免疫療法以提高治療效果及生存率,醫師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病患溝通以協助了解治療內容、疾病現況及副作用風險等資訊,無疑是一大工程。然而在導入MEDIGATOR SDM(免疫用藥領航員)系統後,不只可利用大數據評估個別患者狀況、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透明化的數據報告也可促進醫病共同決策出最適治療,更貼近病患需求,以實踐醫病溝通的核心理念。 除此之外,院所學術研究實力的提升同樣可借助數位轉型達成。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指出,即便過往院內資料皆已採用雲端化,但仍多面臨數據擷取分析上的不便性,因此,中山附醫率先嘗試導入TriNetX(全球電子病歷系統),不只將資料型態結構化、數據化,更聯合院內數據庫交叉比對利用。在TriNetX的輔助下,中山附醫在SCI Paper中已獲得超過10篇具影響係數的論文認證 ,更因此獲得15個國際臨床試驗計畫的邀約,充分發揮數據運用的優勢能力,嘉惠醫學研究進展,也促進整體醫療預測、診斷輔助等應用。 扮演策略夥伴要角,AZ助醫療院所落實數位轉型革新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表示,現階段各大醫院皆致力於優先促進院內醫事服務的革新,未來更期待將醫療場域的觸角帶出院外,藉由引入AI輔助診斷技術、穿戴式醫療裝置監測工具等,將能更有效地擴大智慧醫療應用的想像空間。相信未來有更多數位工具的加入,實踐遠距醫療的目標將不再只是願景,而是讓醫療成為跳脫臨床決策限制之外,隨時滿足病患需求的共享資源。 醫院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之一在於產官學各界的資源挹注及戮力支持,臺灣AZ總裁龍雲合Claudio Longo分享,臺灣AZ很榮幸能成為醫療院所的重要策略合作夥伴,也從論壇分享中,樂見我們所協助引進的數位系統應用工具為診間衛教品質、醫病溝通、以及臨床試驗數據在醫學與病患治療上發揮效益與應用。臺灣AZ期許未來有更多機會發揮國際市場資源媒合的角色,具體實踐國際藥廠的前瞻願景及共好價值,與醫院協力共創革新巔峰。

臺灣AZ 首次入圍即獲二大獎項! 《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及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雙重肯定

臺灣AZ 首次入圍即獲二大獎項! 《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及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雙重肯定#臺灣AZ

全球生物製藥公司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Taiwan,以下簡稱臺灣AZ)於昨 (20)日,十分榮幸能在首次參加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專業刊物 HR Asia所主辦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便從近340家企業中勝出,同時獲得「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HR Asia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in Asia 2023)和「2023 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HR Asia Most Caring Company Award 2023)二大獎項! 員工價值為重中之重,獲得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肯定 「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是亞洲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最具指標性的獎項之一,經由審慎嚴格的甄選過程並邀請員工進行匿名反饋及意見調查。臺灣AZ不僅在整體評比項目獲得高分,在針對「即便在困難時刻,公司始終將員工擺在最重要地位」、「落實新計劃的過程中,公司總是將員工價值納入考量」等評分上,大幅領先市場平均表現,因而獲得得獎率僅有5%的「2023 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肯定! 從包容理解出發 簽署病友友善職場宣言 力挺彈性共融工作環境 以包容理解之心,創造一個共融、促進自我成長與創造性的工作氛圍,是臺灣AZ吸引永續人才的根本行動。近日臺灣AZ也與臺灣年輕病友協會共同簽署「病友友善職場宣言」,力挺年輕病友,提供病友更友善和彈性的職場工作條件,支持提升病友職場勞動力。 此外為照護員工身心健康,臺灣AZ員工享有優於勞基法的4個月產假! 臺灣AZ呼吸道免疫部門的Vivian表示:「我有兩個寶寶,也申請過兩次產假,深深感覺4個月的產假幫助很大! 不但有更多時間調適家中多了新生兒,甚至變成兩寶家庭的變化,回歸職場時也更有信心去平衡家庭以及職場生活。臺灣AZ在夏天還有星期五3點就可下班的【夏五三點鐘】彈性,讓我多了 me time時刻,還可去健身運動,讓自己身心保持最佳狀態!」 永續人才 以終為始 致力改善病患旅程 臺灣AZ總裁龍雲合Claudio Longo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獲得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和「2023 最佳關懷員工企業獎」的肯定! 臺灣AZ深耕臺灣75年,始終致力改善病患旅程,而背後開拓與發展創新市場的能量來源,便是來自發掘出每位員工的獨特潛能與價值,方能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造福臺灣社會及病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