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

長輩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 怎麼辦?

長輩堅持不去精神科看病 怎麼辦?#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號,○○○請進診間。」診間護理師親切地叫喚初診的新病人。「今天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我端詳面前這位看起來憂心忡忡的女士,邊開口詢問。「醫生,其實不是我要看。我不是病人,是我媽有狀況。」她回答。「這樣啊,病人有來嗎?依照規定,必須親自診察本人才行哦。」「醫生,真的很抱歉。我想帶她來,但是她都不肯。我不知道怎麼辦,只好掛自己的號,先來跟妳討論。」高女士不停點頭、拜託,急得淚都要飆出來了。上面這種情景,每個月總是會重複好幾次地出現在我的診間,我相信有不少的精神科醫師門診也有類似的經驗。或許你發現自己的親友可能有精神、情緒問題或是失智等症狀,但不管怎麼勸說、哄騙、拜託,都難以撼動病患的抵抗,他們就是不願意來看精神科門診。依照法規,醫師不能對於未曾親自診察的病患,給予診斷或是開立藥物。看著那些痛苦的家屬,我心裡雖然能了解,卻無法違規來協助。畢竟看病不能隔空抓藥,或是單憑想像。之前有不少報章雜誌的記者前來採訪我,大家都有志一同地問,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勸病患就醫呢?以下,我分享幾個方法,希望能對這類的長輩有幫助。方法一:順水推舟 有時,我們正面勸說無效,就必須要找一些順水推舟的機會。因為老化的關係,長輩不免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當這種狀況發生時,其實就是一個適當的時機點。舉例來說,憂鬱症的個案,可能會出現胃口不佳、食欲差、體重下降或者是失眠、多夢等現象。我們可以順著病人的抱怨,建議他們:「這種情況,應該要到醫院去看看醫生,說不定需要進一步的檢查。」又或「我們可以聽聽看醫師有沒有什麼建議,能夠促進胃口,改善身體的健康,讓自己睡得好一點。」再舉例來說,焦慮症、恐慌症的病人會出現胸悶、心悸,覺得自己喘不過氣來;手抖、冒冷汗,覺得自己好像快要死掉這樣的症狀。當長輩向你抱怨這些不舒服時,我們就可以順著他的話,勸說他到門診去接受檢查或是治療。只要病人願意進到醫療院所來,就達成一半的目標。記得進入診間時,要向醫師打個暗號,套好招。有經驗的醫師,一聽到陪伴者開的頭,就會有默契的點點頭,順勢安撫第一次來看診的長輩。另一方面,醫師也會進行必要的身體檢查。因為對初診的個案來說,身體方面的檢查,也是鑑別診斷所必要的項目。方法二:買一送一 有許多親友為了要協助長輩接受精神科的治療,都會採取「同時掛號」的方法,也就是向長輩表示:「我也睡不好,我有點緊張,不敢一個人去看,我們一起去看,你陪我。」這個方法是成功率不錯的一個招式。一方面可以讓長輩覺得並不是只有他自己這樣,另一方面,也可以營造出看精神科沒什麼大不了。時常,我在門診聽到的對話是:「我今天沒有要看喔,我是陪他來的。他說一個人不敢來,所以我才答應跟他一起來。」對於比較不容易建立關係的病患,有時候我會先對親友進行問診的動作,並且讓他在一旁聆聽。在過程中,親友就可以把相關的症狀述說一遍。這過程有點像是網路上所謂鄉民常見的起手式,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如何如何如何,但其實是在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透過這種拐彎抹角的方式,先暖身,等到時機成熟,醫師會鼓吹長輩:「既然都來了,就順便看一下。」或「排隊排了這麼久,等了好幾十分鐘,不看很可惜。」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藉由這個過程,先消除長輩心中對於精神科或是精神治療的一些誤解。舉例來說,很多長輩認為憂鬱症的藥就是會上癮,或者認為藥物就是會傷肝、傷腎。親友可以藉機詢問醫師這些問題,好讓醫師有機會說明清楚。之前某個病患天生就只有一個腎臟,於是非常擔心服用的藥物會有腎毒性,因此明明已經嚴重失眠,卻還是不敢就醫。恰巧她陪同另外一個親友來就診,聽到對方問我:「這個藥物會不會傷腎?」我首先向對方說明:「腎臟功能可以透過抽血或是尿液檢驗來確保,還有就是現在的藥物有非常多不同的種類可以選擇,可以按照一個人的身體情況來避免比較有風險的副作用。藥物的盒子裡也都有一張說明書,裡面其實有詳細記載;例如腎功能不好的人,這個藥可不可以使用、要不要減量使用、有什麼禁忌,都會寫在上面。如果還擔心的話,可以到藥局窗口去做藥物諮詢。」聽到這些說明之後,那位原本站在親戚、朋友身後的長輩突然說:「醫生,我也想加號,我也要看診。」方法三:假傳聖旨 現在各地都有每年一度的老人健康檢查,這檢查時常都是熱門的項目。現在的老人健康檢查內容,其實包含了兩個精神科的基本項目,一個是老年憂鬱症的篩檢,另外一個是失智症的篩檢。當然,也有一些自費的身體健康檢查項目。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勸說長輩,以關心他、維護他身體健康為理由,先進行一個全身性的健康檢查。通常這些檢查結束之後,都會寄送一份檢查的報告單或者是書面的資料到家裡,裡面會標示紅色的字,是表示需要再做更進一步的檢查,或是建議個案到大型醫療院所,接受下一波的診察治療。在我的門診裡,就有不少長輩是因為接受老人身體健康檢查之後,拿著這份報告到門診來諮詢的。又或是親朋好友可以婉轉地利用幫忙長輩解讀報告的機會,試著說:「上面寫說你要到大醫院去做仔細檢查。」以這樣的方式來引導長輩就醫。(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

說謊是因不安? 醫師這樣說~

說謊是因不安? 醫師這樣說~#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為何人們會說謊,說謊的原因是什麼?小時候都被父母教育不要說謊話,而且大家都知道說謊話是一種不良行為,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說過謊。說謊其實是一種求生本能,是人類的本能所產生出來的一種自我防禦保護機制。精神科醫師:說謊就是人性!說謊的主要目的,有的人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有時候是為了減少或避免衝突,讓自己處在一個比較安全的人際關係環境中;也可能是要保護自己,在面臨無法解決的壓力時,找一個藉口來減輕壓力。也有的時候,說謊是為了滿足自身的虛榮、將事實放大、誇張吹牛;這些都是用來緩解因為道德感與行為不一致所引發的情緒壓力。但有時候謊言是善意的,說謊只是希望避免讓對方心理受傷、難堪或是下不了台,讓別人感受好一些。從認知心理學的發展觀點,3歲左右的幼兒就會說謊,但大都是無意識、不自覺的行為;隨著孩子的認知功能的發展,經由學習能夠記憶、想像、辨別、分析,這類說謊現象會漸漸消失。安南醫院精神科唐心北醫師如此強調「基本上,說謊就是人性!」。說謊的外徵 有機可尋通常說謊時,人體的腎上腺素釋放會增加,說謊者常見的外在表現有:敲手指、來回搓手、坐立不安、說話速度變快、冒汗、吞口水和眼神飄忽不定等。說謊者常會有罪惡感及恐懼壓力,有時還會很亢奮,之所以會有這些反應,是因為說謊者意識到自己的謊言可能會敗露,可能需要付出後續的代價。因此說謊者常會刻意控制或試圖掩飾;比方說敲手指,說謊者會以隱藏手部動作或藉由抓住桌緣或筆來掩飾破綻。但是有些破綻,說謊者本身很難自己控制,如:瞳孔大小、呼吸頻率或聲音顫抖等,所以也難以隱藏。因為人體會透過不同的神經通道處理進出大腦的訊息。 從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展現的「我」,或多或少都有經過自己的改編和包裝,人們會利用謊言來避免自身的認知失調,以維持個人舒適的心理感覺。而通常人們會根據自己當下所處的環境來調整個人的行為表現和言語表達方式,以塑造更好的形象和身份,獲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贏得他人的贊同、尊敬、敬畏、同情。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人類的社會交往能否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說謊因而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行為也就不足為奇。

喝酒助眠反傷身失眠靠正確治療是關鍵

喝酒助眠反傷身失眠靠正確治療是關鍵#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雅茹/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睡不著、睡不好成為許多人的夢魘。根據統計,全台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有慢性失眠問題。然而,民眾常忽略睡眠問題需要詳細的評估,到藥局自行購買聲稱不含安眠藥的「助眠劑」、看感冒或慢性病順便拿安眠藥的,大有人在;擔心服用安眠藥會上癮的民眾,嘗試以喝酒來協助入睡,更四處可聞。可見不少民眾對於睡眠問題仍有眾多迷思,需用正確的知識和態度來面對和解決失眠問題。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張志誠醫師表示,擔心服用安眠藥物而造成上癮的確是許多民眾常見的憂慮。然而,長年失眠的問題僅靠幾天的安眠藥物治療是不太可能完全解決的。第一天吃藥有睡,第二天沒吃藥就睡不著,就以為是吃安眠藥上癮,乃是自己嚇自己。就像是我們不會說沒服用高血壓藥物,血壓就高,就說是吃高血壓藥物上癮一樣。民眾迷思多 喝酒助眠、亂服成藥恐無效又傷身不吃安眠藥就睡不著,得重新檢視造成失眠問題的原因是否還存在--不良的睡眠習慣,如每天上床睡覺時間不固定、睡前滑手機、玩手遊,是否已經調整?健康的生活作息,如定時運動、少喝茶喝咖啡,是否已養成?張志誠醫師指出,由於害怕安眠藥上癮,有些人轉而以喝酒來幫助入眠,殊不知酒精對健康的傷害更為嚴重,包括消化道癌症、乳癌、肝硬化、胰臟炎、失智、成癮等疾病。即使針對睡眠本身,酒精對於整體睡眠的影響亦是負面的,包括造成淺眠、多夢、早醒、片斷睡眠等。另外,有些民眾自行到藥局購買不含苯二氮平類安眠藥成份的成藥來助眠,這類成藥多數含抗組織胺成份,長期服用易有認知功能受損的疑慮。正確態度加專業醫師完整評估,有效改善慢性失眠此外,亦有不少病人只關注其睡眠問題,卻忽略失眠背後的成因,例如焦慮症、憂鬱症。只單單服用安眠藥處理失眠,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必須連同造成失眠的病因、環境問題、生活習慣一起處理,方可能有效解決睡眠困擾,這有賴於詳盡的評估與完善的治療。建議有睡眠障礙的民眾,應主動尋求精神科門診治療,由精神科醫師來評估睡眠、身體及用藥問題,並做進一步的治療或檢查。慢性失眠的成因通常不只單一因素,常伴隨不良的睡眠習慣及相關的認知扭曲,除了針對身體疾病或疼痛治療外,也需重塑對睡眠的正確知識,並養成固定運動習慣,練習放鬆,重新調整生活,讓睡眠漸漸步上正軌,回歸真正的健康 !

連假更焦慮?5招及早準備好心情

連假更焦慮?5招及早準備好心情#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22歲女大生北上求學,父母常吵架,母親常哭訴抱怨父親的情緒及言語行徑,每次接到電話後就會開始焦慮、恐懼害怕、惡夢、失眠、情緒起伏大、憂鬱,提不起動力上學而曠課。被友人拉去就醫,診斷為憂鬱症,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治療過程裡,多次表達目前最大的擔憂是春節年假很長,沒有理由不回家,卻又心生焦慮,不知該怎麼辦。連假用5種方法 降低家庭關係的壓力精神科醫師施佳佐表示,連假本使每個人在忙於工作學業及生活大小事之餘,可有完整假期安排自己與家人培養情感及自我放鬆充電。但對於少數有家庭關係困擾的憂鬱症者,有時不是加分,反而是加重憂鬱情緒的壓力來源。憂鬱症者常見情緒低落、缺乏興趣、睡眠不佳、食慾改變、動作遲緩、疲倦、自責、自殺的意念、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通常經由持續藥物及心理治療能獲得改善,但當遇到壓力、突發事件衝擊,沒適時排解很可能導致病況惡化。施佳佐醫師提供5種方式,幫助憂鬱症者渡過連假:1) 對自己情緒有覺察,若發現自己過度憂鬱,恐慌、焦慮、失眠加劇,可上網作壓力檢測量表(台灣人憂鬱量表),分數超標即建議就醫。2) 學習自我放鬆技巧,如深呼吸、做運動等,幫助自己先緩和情緒。3) 透過諮商幫自己釐清壓力源,並共同找尋更好的調適及應對方式。4) 事先準備年假期間可能需要及遇到的醫療狀況,放假前與醫師討論可能遇到情境預先演練如何應對,並準備適量藥物。5) 提早安排規劃連假,也可發揮自我創意,安排不同方案。及早規劃及準備 減少衝突、控制病情如何規劃連假,施佳佐醫師建議幾個方向,只回家吃年夜飯或只待短短幾日,當超過自己負荷程度或開始討論過度敏感話題而衝突,可迴避敏感無共識話題,以工作及學業為由提前離開。也可找朋友到家裡一同過年,家中有外人時,家人間較不會放縱負面情緒。或是去朋友家過年,串門子感受友人間溫暖。若經濟能力許可,可安排出國旅遊,全家一同出國,共同轉移衝突注意力,轉至正向旅遊經驗。自己一人出遊或安排工作努力賺錢,也都是很好選擇。施佳佐醫師提醒,面對躲不掉的連假,可預先做好準備及規劃,減少與家人衝突機會,也避免造成憂鬱的病情失控。如果有醫療問題、身心調適障礙,或關係互動困擾,可盡早回診與醫師討論,尋求諮詢及醫療協助。年假規劃準備越周全,越能多一分保障,開心享受過年全家團聚時光。

莫名憂鬱多疑 恐陷入思覺失調危險期

莫名憂鬱多疑 恐陷入思覺失調危險期#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莉最近常常心不在焉,跟大一時相比變得沉默寡言,上課常遲到,理解力變差導致成績一路下滑,更不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甚至會懷疑男友不老實。精神科醫師研判小莉是處於思覺失調的高風險階段,給予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小莉又回到原本開朗的樣子了。思覺失調常在青春期晚期到年早期發病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曾懷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病,台灣的盛行率大約0.5%,最常在青春期晚期到成年早期發病,病程越久或越晚接受治療,患者的認知與社會功能的損害程度越顯著,預後也越差;早期就醫治療越有助於患者的功能維持。思覺失調症患者發病前往往會有莫名的憂鬱和焦慮、專注力差、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敏感多疑、思考混亂、人際互動變差、言談詞不達意,甚至自我照顧功能變差。曾懷萱醫師指出,過去稱這樣的狀態為思覺失調症的前驅期,但比較合適的說法是「精神病症的高風險狀態」。高風險狀態的人只有約1/3會真正發展成患者處在高風險狀態的人只有約1/3會真正發展成思覺失調症患者。曾懷萱醫師強調「及早發現」並「及早介入」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幫助個案提早建立對疾病的認識,及早讓個案瞭解精神狀態改變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息息相關,並適當認知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能協助個案調整紊亂的腦內系統。最重要的是個案對自己的改變更能掌握,並增加尋求協助的意願。思覺失調症的治療需要龐大的社會成本,往往也造成家庭的困境、照護者的過勞及憂鬱。因此,曾懷萱醫師表示,藉由增進民眾對高風險狀態的認識,鼓勵有此困擾者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並定期追蹤,可以降低發展成精神病症的可能,減少住院治療的需要,也能有較好的預後;這是精神醫療在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

講座/失智症法律講座

講座/失智症法律講座#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者很好騙?是大肥羊嗎?失智症如何影響您以致觸法,您知道嗎? 想知道如何才能保護家人避免被騙上當,成為二次受害者!台灣目前失智症人口逾26萬人,在人口快速老化的台灣,失智症將成為全民未來沉重的負擔。「台灣失智症協會」致力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倡導失智症預防外,積極發展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多元的服務,如社會支持中心、家屬團體、瑞智學堂、瑞智互助家庭並設有0800-474-580免費諮詢專線,提升失智症患者全面的關懷與照顧。為維護失智者及家屬之權益,本會特辦理失智症法律講座,廣邀關心失智法律議題之朋友們共同學習。對象:失智者、家屬、法律專業者及有興趣的民眾洽詢:台灣失智症協會 楊小姐02-2598-8580 分機28,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時間: 106年6月17日(六)  下午14:00 -16:00地點:亞東醫院14樓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報名:http://ppt.cc/aOg3O

憂鬱症治不好 7大問題要注意!

憂鬱症治不好 7大問題要注意!#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憂鬱症毫無起色,追根究柢就因為一味採用DSM診斷標準與藥物療法。然而,由採行新型診斷法與治療方式的精神科醫生看來,患者接受治療的態度,以及醫生的診療方式,全都問題重重。1) 延遲就醫憂鬱症的特殊症狀/主要是悶悶不樂,例如「總是垂頭喪氣,快樂不起來」、「早上身體不舒服,直到晚上才恢復正常」、「睡不著」、「沒有食慾」。其實沒有生病的一般人也會有悶悶不樂的感覺,很難分辨是否是憂鬱症引發的。近來有越來越多的憂鬱症患者並不會出現類似症狀,稱為新型憂鬱症、現代型憂鬱症、非典型憂鬱症,好發於年輕人身上。患者與親朋好友全然不知患者已罹患憂鬱症,所以延遲就醫的案例更是有增無減。尤其是壓力造成的憂鬱症,越慢開始治療,等病情惡化,就越難治癒。2) 抗憂鬱藥失效/抗憂鬱藥的藥效並不是很顯著,唯有個性循規蹈矩的患者(抑鬱型憂鬱症),抗憂鬱藥才會發揮十足效果,其他類型的患者通常看不出成效。因此,正確診斷患者屬於何種憂鬱症的病況類型是很重要的,若缺少這個環節,患者只是一直在服用毫無效果的藥物。3) 憂鬱症與其他併發症/罹患憂鬱症也可能引發其他併發症,有些人會引發社交恐懼症、PTSD(心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統合失調症等。只依據症狀來診斷,很容易忽視這個現象。4) 誤診為憂鬱症的其他疾病/不是憂鬱症的疾病,也可能造成「看似憂鬱症的症狀」。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恐慌症等)的患者常有憂鬱症的症狀,初期的統合失調症也會出現明顯的憂鬱狀態,所以常被誤診為憂鬱症。特別容易被誤診的疾病包括和憂鬱症同類型(與憂鬱症同屬於情緒障礙)的雙極性情感障礙I型、II型、II型½(情緒循環障礙)。雙極性情感障礙是情緒不斷起起伏伏的疾病,經常被誤診為憂鬱症。情緒循環障礙是情緒起伏極大的疾病,此種情緒波動消耗精力而導致沮喪時(正好處於消耗性憂鬱狀態),若患者前去就診,即很容易被診斷為憂鬱症。而且除了精神科疾病,其他科的疾病也會導致憂鬱症的症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甲狀腺機態低下症,這種病可由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液檢查)診斷出來,必需特別小心不要將之診斷為憂鬱症。5) 引發「憂鬱症」的營養不良症/營養不良症會出現「憂鬱症的症狀」,看似為憂鬱症。目前已知,近年來非常多的憂鬱症案例皆起因於營養不良,若缺乏鐵質、蛋白質、維生素B、菸鹼酸、葉酸(某種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大腦功能就會出現障礙,不少人都是因此陷入憂鬱狀態。這種病的原因出在營養不良,所以只服用抗憂鬱藥卻未補充營養,是無法改善的。6) 對「休養」的誤解/「休養」是治療憂鬱症最關鍵的一環 。一般人會向公司或學校請假,在自家「休養」,遠離壓力來源(工作、學業、家事等),為低落的心靈能量充電。大多數憂鬱症患者原本的個性就是一板一眼,因此請假在家無所事事地度過一天,通常會產生罪惡感,覺得「大家都在工作, 只有自己休假,令人很內疚」,很多患者無論是購物或旅行,就連散步都會節制再三。因為其實不少患者周遭的親友都會說些閒言閒語,認為患者「請了病假就可以為所欲為」。多數人都認為只有待在家裡「安靜」度日才算「休養」,不過這個觀念其實大錯特錯。感冒的人這樣休養的確有效,但是罹患憂鬱症的人如此「休養」,反而會造成反效果。罹患憂鬱症最重要的就是儘早復職,打起精神找回活力。7) 忽略了精神療法/精神療法是治療憂鬱症的重要療法,但現在的多數治療卻以藥物療法為主,精神療法似乎不受重視。醫生過度依賴藥物(抗憂鬱藥、抗焦慮劑、安眠藥等),忽視精神療法,導致憂鬱症的改善率與康復率低。精神療法共有以下幾種方式:‧ 支持療法:醫生理解患者的心情,與患者站在同一陣線思考,使病狀獲得改善。‧ 認知療法:讓患者自己找出什麼事情會造成「憂鬱」,思考什麼會引起「憂鬱」,再加以修正。‧ 行為療法:設定目標,使患者獲得成就感。‧ 認知行為療法:找出患者偏差的認知,修正行為。‧ 人際關係療法:若人際關係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便針對人際問題加以解決。‧ 運動療法:持續進行有助於心靈的運動,使陷入「憂鬱」的心靈振作起來。‧ 復職活動(以復職為目標的復健活動):透過「心靈復健」,提升萎靡不振的精神,以提高復職率。(本文摘自/憂鬱症營養療法:日本精神科名醫教你重整大腦與心靈/世茂出版)

醫訊/永遠記得您──失智症新知

醫訊/永遠記得您──失智症新知#精神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會伴隨精神狀態不穩、情緒差,有時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缺乏外出機會也可能使精神心理狀態更加惡化,面對失智患者,家人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要怎麼樣才能與之和平共處,一直是家屬難解的謎題。本次講座由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主講,藉由「失智症新知」的主題,帶您認識失智症,了解與之相處的方法,活動中也會介紹養生操、其他專家講座及家屬互助團體、社會福利資源介紹。講座內容豐富,只要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都歡迎踴欲參加!時間:106年3月18日上午 9:00-12:00地點:YWCA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401教室(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4樓)對象:已確定診斷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洽詢:王雅玲專員 02-25988580分機33/0933-510334報名簡章:https://goo.gl/zLPbDM.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