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

洗腎罹C肝 口服新藥12週治療助改善!

洗腎罹C肝 口服新藥12週治療助改善!#C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全國8萬名的洗腎患者中,約20%到40%因血液透析而交叉感染C型肝炎,推算下來,有上萬人因此飽受肝腎問題所苦,不僅如此,這類患者通常比較不容易排到腎臟移植,即使接受腎臟移植,也可能面臨高排斥率,導致移植預後不良,或者因為使用抗排斥藥物,無法接受干擾素藥物治療C肝。醫師提醒,要讓這些腎臟病患順利治療,關鍵在於C肝病毒能否有效清除。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勝舜臨床經驗觀察,曾有進行血液透析以及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接受C肝口服新藥12週治療完成後,不僅得到較佳的療效,也保有原本的腎功能,「C肝口服新藥的確能安全的將病毒徹底根除。」C肝口服新藥 肝功能不佳患者不建議使用過去傳統干擾素治療C肝儘管治療效果不錯,但部份患者因為干擾素治療的副作用大而無法忍受,部份因治療成效不佳而病毒復發。今年初,健保署開放給付兩款C肝口服新藥,楊勝舜醫師指出,兩款口服新藥對於肝功能不佳的患者都不建議使用,「治療當下若肝功能評估分數(Child-Pugh score)為B級以上,就不建議使用C肝口服新藥;或者,患者過去曾有肝臟代償失調現象,例如嚴重黃疸、凝血功能障礙、腹水、食道或胃靜脈瘤破裂出血、自發細菌性腹膜炎、肝腎症候群、肝肺症候群或肝腦病變等,都不建議使用目前健保給付的兩款C肝口服新藥。」但目前健保通過給付的C肝口服新藥相較於傳統干擾素治療藥物,副作用低、且治癒率可達95%以上。楊勝舜醫師提醒,無論使用何種藥物,都必須留意藥物間的交互作用,臨床治療前,專科醫師會先全盤了解患者的用藥史,「患者也需對目前正在使用的中草藥或健康食品等藥物據實以告,才能幫助醫師了解可能有的交互作用。」但更好的方式,乃是在治療期間暫停服用非必要的藥物或保健食品。C肝患者應及早治療 避免C肝吸乾你的人生!另一方面,由於當前健保給付的兩種新藥有基因型的限制、且治療期間長短不同,臨床選擇時,醫師會針對不同的藥物特性斟酌,然而,「C肝還是要及早治療較好,若能縮短療程並達到持久病毒反應的目標,對於改善或緩和因C肝所引起的一些合併症或共病,應該有相當大的幫助。」楊醫師說。對於現階段不適用健保給付的C肝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並且定期追蹤,及早接受干擾素或其他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千萬不要等到肝病嚴重時才驚覺太晚。楊勝舜醫師說,套句網路常聽到的詞「別讓C肝吸乾你的人生!」他呼籲,「如今C肝病毒已經可以完全根除,只要和有經驗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配合,就能安全的將病毒消滅,過著更健康、有盼望的生活。」

保「肝」康 口服藥有條件開放

保「肝」康 口服藥有條件開放#C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上萬名B、C肝患者有福了!「肝病」堪稱「國病」,根據104年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每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死亡人數高達13,000人,C肝治療多會產生副作用使患者中斷治療,而國外成功研發出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成效可達9成以上,我國在去年核准引進C肝全口服藥物,並於今年有條件開放藥物給付,大幅降低患者的醫療負擔。副作用微發燒、咳嗽 嚴重時可能會貧血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劉俊人表示,C肝是台灣肝病僅次於B肝的第二號殺手,過去治療方式是以長效干擾素及口服雷巴威林為主,治療過程中會發燒、咳嗽、食慾不振,嚴重時亦可能出現貧血、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症狀。患者容易中斷治療,因此台灣C肝治療比率欠佳。劉俊人教授進一步指出,除了C肝納入健保外,給付B肝治療也大幅放寬條件,干擾素治療從原先6個月延長至12個月,e抗原陽性患者可用口服藥物治療到e抗原消失,而e抗原陰性患者則從原來的限制兩次放寬至不限次數,為患者提供更健全的保障。C肝接受病毒突變檢測(RAS) 提升用藥療效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強調,現階段健保給付2款C肝全口服藥物治療成效高皆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數異常,若患者有嚴重肝纖維化、肝硬化在治療時更須謹慎,建議應與醫師充分討論後擬定治療對策。此外,高嘉宏理事長提醒許多C肝患者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同時服用C肝藥物可能引發藥物交互作用,患者若有相關病史務必主動告知醫師目前使用哪些藥物。健保亦規定患者使用某款藥物前需接受病毒突變檢測(RAS),可確認病毒是否突變以降低用藥風險。 

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

C肝復發 免開刀重獲新生#C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李伯伯是位80歲的C型肝炎患者,平時生活簡樸沒有什麼不良嗜好,8年前在一次追蹤C型肝炎時,發現胎兒蛋白指數上升,高達正常值的3倍,後來在李伯伯的肝臟發現近2公分的腫瘤。接受射頻治療後,李伯伯的胎兒蛋白指數回到正常值,到現在都沒有再次復發。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詹凱翔表示,7年前跟5年前,李伯伯的肝臟分別都被發現有肝癌復發,但由於固定追蹤,都在腫瘤很小時便控制住,但此次復發,由於肝癌緊靠膽囊,加上患者身體狀況不佳,無論是手術或者射頻治療都有較高的風險性,醫師建議李伯伯進行放射治療。放射治療非侵入性、副作用小放射治療是一種從遠端、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的癌症治療。如何精準的定位,這是很重要的環節。一般而言會製作模型來固定身體,並且在身上畫上一些記號來定位。但是,即使有這些模型、記號,在接受放射治療時,患者難免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移動,每天都可能會產生0.4-2公分的移動。而這些差距不只會影響照射範圍,更影響正常組織所受到的傷害。藉由影像導引自動校正位移誤差 針對這樣的情況,因應呼吸動作調整照射範圍,可以確保不會遺漏掉腫瘤範圍,精準影像導引更能在每次的治療前利用機器上面的X光機拍攝當場患者治療時的影像,藉由這些立即的影像去導引機器自動校正每次治療的位移誤差,達到更高的精準度。一般而言健保不給付精準影像導引放射治療,因此會因應不同醫院的設備、技術有不同的收費標準。另外,使用影像導引會減少副作用,但是並不會讓副作用不會產生,這方面常常會讓患者有所誤解。  

C型肝炎治療不能拖 小心肝癌找上身

C型肝炎治療不能拖 小心肝癌找上身#C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5歲退休老師,20年前發現自己罹患C型肝炎後積極接受治療,無奈經由兩次傳統干擾素治療仍失敗收場,讓他相當沮喪不再繼續嘗試,沒想到10年前追蹤檢查,病情竟惡化發展成肝癌,一路上他秉持信念持續積極控制疾病,近期得知有全口服C肝新藥可望一次根除,讓他決意自費治療,治療成果果然達成「根除」C肝,讓他放下心中一顆大石。秀傳醫療體系副總裁暨肝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執行長暨台南市立醫院肝膽腸胃科 牟聯瑞醫師表示,C型肝炎傳統治療為干擾素加上雷巴威林,但對於無法負荷副作用或是藥效耐受力不佳的患者,會心生畏懼,成為阻礙因素。目前全口服C型肝炎新藥已可自費使用,建議經濟能力許可的患者,應提早治療,把握黃金治療期,才是最好的選擇。肝炎治療面臨「資源不足」、「病識感不足」兩大困境 牟聯瑞醫師表示,目前肝炎治療面臨兩大困境。一是資源不足,雖然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高,但藥價仍偏高,對於一般民眾恐有經濟負擔,期望未來政府能持續研商提供健保給付擴大資源,讓更多患者受惠;第二則是偏鄉衛教知識不全,尤以雲嘉南的高感染地區民眾意識感較低,會對於傳統治療的副作用想像過於可怕,而躊躇不前,容易造成防治不易,感染人數持續增加。牟醫師呼籲,C肝患者若現階段經濟能力無法負擔全口服C肝新藥,建議仍可與醫師諮詢討論,或許仍可先使用傳統干擾素治療,以免疾病突然惡化進展,因小失大,造成遺憾。C肝進程快 呼籲患者持續追蹤防止肝炎三部曲發生牟聯瑞醫師表示,C型肝炎若不及早控制疾病,也很有可能會演變成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纖維化、肝癌),C肝治療方式與治癒率已有大突破,期望國人可更重視定期追蹤與積極治療,唯有及早發現,才能有效預防。他說,可惜的是,目前仍有超過7成的C肝帶原者,沒有接受定期追蹤,以致於發現時都是屬於癌症晚期,存活時間自然會大幅的縮短。牟醫師指出,肝基會長期致力於國人肝病衛教篩檢,尤以偏鄉篩檢最為全面,期望未來能夠找出更多的潛在患者並鼓勵持續追蹤,因為,但單靠一己之力絕對不夠,仍需結合國人和政府、民間團體、企業一起努力才有辦法達成根除C肝的目標。

罹患1b基因型肝炎 肝癌風險達3成

罹患1b基因型肝炎 肝癌風險達3成#C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針對台灣7個社區進行長期追蹤研究,在477名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感染基因型1b者占了近6成,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李美璇副教授指出,經過長期研究後,發現感染1b基因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終其一生(30-75歲),疾病進展至肝細胞癌的風險約3成,顯示積極治療之重要性。肝炎共分7種基因型 全台1b基因型患者占最多 李美璇副教授指出,台灣C型肝炎的病毒盛行率大約在2-4%左右,現今已知肝炎基因型患者共分為7種基因型,盛行率又以1b、2a兩者基因型患者為多,以今年數據了解基因型1b人感染肝癌風險偏高,這表示國人更應注意自身疾病進程並主動就醫治療。李美璇副教授說明,現行台灣C型肝炎感染人口數約為55萬人,其中已知感染27萬人中為10萬人曾經接受過治療,但仍有2成患者治療失敗,雖健保給付明年全口服C肝新藥可望通過健保給付,但因資源有限,目前無法進行全面性的給付,建議經濟上可負擔民眾或家庭可選擇自費治療,除了能夠及早清除病毒外,也能降低未來罹患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偏鄉教育仍不全 整合資源是關鍵李美璇副教授說明,台灣肝炎盛行率以地區性有所差異,像是偏鄉地區,例如:雲嘉南這些高感染的地區,如何整合現有資源發揮效益為關鍵。以公衛角度而言,若能加強國人肝炎教育,使民眾了解慢性肝炎病毒對健康的危害,例如:衛生教育可與當地衛生室或是衛生所合作,倘若民眾在健檢單位或捐血單位經篩檢後發現有肝炎病毒的感染,應立即當下給予適當的治療和衛教資訊,甚至轉介到胃腸肝膽科進行治療,若能強化民眾後續追蹤治療觀念,才能不只治標,更能治本。李美璇副教授最後呼籲,C型肝炎是由血液或體液傳染,像是穿耳洞、針灸、刺青,未使用拋棄式針頭或共用刮鬍刀、牙刷等,都就有可能感染,因此平日生活中應避免與他人共用器具,才能降低感染風險。

除C肝 全口服藥物納健保!

除C肝 全口服藥物納健保!#C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C肝患者有福,全口服C型肝炎新藥將納健保!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在台上市後,因治癒率高達9成以上,卻因價格高昂,不少病患引頸期盼早日能納入健保給付,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天向健保會提報「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預計第1年可有8,000名病患受惠。希望早日達成目標、根除C肝根據國內學者推估,台灣約有55萬名C肝病人,但自從醫界研發治療C肝的全口服新藥上市,由於治癒率高,病患可望獲得根治,因此衛福部成立「C型肝炎國家辦公室旗艦計畫」,期望台灣早日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HO)2030年全面根除C肝之願景。第1年約有8,000名受惠由於C肝全口服新藥價格昂貴,健保署表示, 明年度啟動的C肝全口服新藥給付計畫,是依照20億元的預算額度,第1年約有8,000名受惠,其中醫院收治6,848名病人,診所收治1,152名病人。為符合分配之公平、透明原則,前半年分3期、依6個分區業務組予以分配,待實施半年後,若有餘額再進行額度的調整。健保署強調,該署將採個案登錄系統進行管控,規定醫療院所必須為病患於「個案登錄系統」完成登載相關資料,符合給付條件的病患方得由健保給付,該署會在官方網站上公開各區人數配額。

全新數據公開: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達9成

全新數據公開:全口服C肝新藥治癒率達9成#C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年初台灣全口服C肝新藥陸續在台上市,根據長庚體系四院區兩款健保給付藥物統計至12月6日止的臨床治療結果顯示,共61人使用全口服兩款藥物(維建樂/易奇瑞;坦克干/速威干),治療成功率達9成以上,其中一款藥物(維建樂/易奇瑞),24人接受治療,經歷12週後全數治癒,治癒率達百分百,實為振奮人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基隆長庚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此一臨床治療結果對未來C型肝炎治療上,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政府應持續研商C肝治療挹注計畫,全面根除C肝將指日可待。治癒C肝成果豐碩 未來根治指日可待根據衛福部的統計 ,國人每年約有 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十大死因第九位、肝癌則為主要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今年衛福部成立「C型肝炎國家辦公室旗艦計畫」,召集各方肝炎專家針對肝炎治療進行探討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建立醫界、學界與政府之溝通平台。簡榮南教授表示,回顧過往,從B型肝炎疫苗全面注射到現今C型肝炎治療將部分健保給付,顯示在各方的努力耕耘下,擁有了豐沛的成果,加上此次全台長庚體系院區的臨床治療成果數據建立之信心,期望在未來國人和各界努力下,能夠成功戰勝C肝,將台灣在全世界的肝炎歷史中脫穎而出。消滅C型肝炎 停止持續感染是關鍵簡榮南教授說明,如何有效防堵肝炎持續感染,是未來根除肝炎之關鍵,建議往後可朝兩大方向進行努力,首要為針對27萬已知C型肝炎患者,其中有10萬人已接受干擾素及雷巴威林治療,但仍有2萬人治療失敗,因此建議未來政府在公務預算,應幫助所有患者使用全口服C肝新藥,才有效將C肝病毒全面撲殺;第二則是對潛在未知自己罹患C肝之患者,積極篩檢積極治療,才能全面嚇阻C肝傳染,進而全面根除。簡榮南教授提醒,C型肝炎若治癒仍有再重新感染的風險,國人應隨時保持警覺,C型肝炎屬於體液傳染,生活中盡量避免與他人共用牙刷或是針頭,定期篩檢並持續追蹤,才能避免肝炎侵害。

C肝福音!新藥治癒率達9成

C肝福音!新藥治癒率達9成#C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C肝患者有福!明年健保署將全口服C肝新藥納入健保,預計將會有8000位病友受惠!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台灣C型肝炎盛行率為2~4%,約有55萬人需要治療,其中知曉罹患C型肝炎的患者僅約27萬人,另外,每年感染急性C肝的患者約有8千位,其中更有高達80%的患者可能轉變為慢性C肝。全口服C肝新藥 治癒率達9成簡榮南教授表示,想要根除C肝病毒,需要政府及病友的互相配合,全口服C肝新藥的實驗治癒率達9成!幫助所有患者使用,才能有效將C肝病毒全面撲殺,則是針對28萬潛在未知自己罹患C肝的患者,也應積極篩檢找出患者並鼓勵治療,才能全面嚇阻C型肝炎持續傳染。8000家庭不再受經濟負擔所苦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指出,衛福部目前會針對既有嚴重肝纖維化、干擾素治療又失敗,纖維化第三期的患者優先補助治療,預計有8000家庭不再受經濟負擔所苦,提早治癒以清除病毒,進而降低未來罹病的風險。根除C肝 期待8年內可完成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林俊彥教授提醒,預防勝於治療,根除肝炎不難,除了防範二度感染的風險,還要提升全民篩檢的意願,一旦發現病徵,更應該接受全面治療,簡榮南教授表示,政府未來會成立根除C肝計畫,期望能在8年內將C肝病毒全面根除,這項成就也將會大幅超越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才根除C肝的目標。

Menu